第16屆古都國際半馬 定3月6日開跑

體處育在台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賽道沿線張貼「交通管制公告」。(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第16屆台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預定3月6日在永華市政中心開跑,體處育在賽道沿線張貼「交通管制公告」,提醒用路人繞道行駛。體育處表示,「古都馬」還有將近1個月時間,比賽將視疫情狀況做調整。 台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依往例在3月的第1個週日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1第15屆台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原本延至去年10月舉辦,考量國內仍處二級疫情警戒,台南市政府宣布停辦。體育處指出,第15屆古都馬有1萬3000多人報名,將保留參賽名額至第16屆賽事。 「古都馬」以古蹟景點密度最高、傳統特色小吃及港區景色賽道為特色,比賽分為半程馬拉松組(21.0975公里)、路跑組(10公里)及健康休閒組(5公里),為鼓勵更多台灣在地優秀好手挑戰全新定位的古都半程馬拉松,不僅提高選手獎金,並增設國內總排名獎金。 「古都馬」途經台灣首學孔廟、南門城、億載金城、林默娘公園、港濱歷史公園、台南運河、水景橋,且開放平日管制出入的安平商港,讓跑者體驗美麗海景。半程馬拉松從南島路出發,經中華西路二段、府前路二段、南門路、健康路、新樂路、新信路、新港路、北堤聯絡道路、漁光路、光州路、安億路、慶平路、建平路至南島終點,配合這次馬拉松,當天上午5點起實施分段交通管制。

Read More

隆田文資園區加碼考古探索體驗

隆田文資園區過年期間吸引不少親子前來探索考古中心,體驗考古過程。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官田報導 新開幕的隆田文資教育園區,春節連假期間推出「考古體驗趣」、「考古探索秀」及街頭藝術表演系列活動及新春市集,吸引超過兩萬人次的大小朋友前往參觀體驗,甚至因此還加開體驗場次,滿足民眾對考古探索體驗的需求。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今年是隆田文資教育園區首度與民眾共度第一個春節,由於園區有台南考古中心進駐,為了讓民眾了解考古人員的工作日常,瞄準不同客群規劃活動,如適合學童的考古堆高機體驗,從了解考古工作流程,再藉由操作迷你堆高機完成考古任務,屬於寓教於樂的親子活動。 另外適合青少年及成人的考古探索秀活動,則是邀請考古專業人員,進行深度考古導覽,並首度開箱考古中心工作室,讓民眾近距離欣賞考古遺物與各式考古工具,讓不少民眾看得大呼過癮。   隆田文資園區過年期間吸引不少親子前來探索考古中心,體驗考古過程。(記者林相如攝) 考古體驗與探索活動相當少見,不少民眾就被吸引前來,趁著假期帶小朋友參加體驗活動,從遊戲中得到樂趣,又能學到考古知識,加上完成體驗後還有小禮物,讓小朋友很有成就感,也很開心,家長看到小朋友開心的笑容,也跟著心滿意足。

Read More

還是買不到 雞蛋之亂未解

忠義路上的全聯,昨天蛋櫃幾乎空了。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雞生蛋,沒雞生不了蛋。過年至今的雞蛋之亂,年後仍未紓解,零售價昨天仍在四十幾塊錢,還有人在北區雜貨店買到一斤五十元。雞蛋盤商表示,這亂象要看國曆四月三日的「三月節」看有沒有解,若持續「青黃不接」,則遠看端午節才能解套。 公園南路陳姓雞蛋盤商表示,雞蛋之亂來自於去年初的疫情之後,蛋雞斷層,老雞無生產力,小雞青黃不接,生產斷鏈,價格從一斤二十幾元,一路爬樓梯至三十幾元,春節前再攀升到四十幾元。 年後價格稍有回穩,但是供貨不穩,昨天的中盤價仍是一斤四十元,到了零售市場,一斤可能都在四十五元以上,更有甚者還在於蛋量不足,雖然現場還有很多箱雞蛋,業者說這些都要留給固定商店客戶,僅剩一箱給零買的消費者,買了兩盒,二十顆,要價八十八元,等於一個雞蛋四塊多,且再晚一點下手可能就沒有了。 公園南路的雞蛋中盤昨天下午僅剩這一箱可買,晚一點下手可能就沒了。 (記者陳俊文攝) 一名家住好市多旁的黃姓民眾表示,三天前到家附近一家雜貨店買雞蛋,現場只剩三顆,開價一斤五十元,三顆全掃,要價十九元,等於一顆六塊多,過年期間也只能忍痛買了。 忠義路的全聯昨天下午蛋櫃幾乎是空的,僅剩幾盒洗選蛋,一斤一盒十顆的售價是五十一元,等於一顆五點一元,另外還有七十九元一盒斤裝的,最高檔的精選蛋一盒九十九元,還有存貨,全聯崇明店蛋櫃全部空空如也。 政府凍結蛋價,但是買不到也沒用,究竟何時才有蛋?業者表示,目前採「滾動式」補貨,沒人說得準。

Read More

仁壽宮限量生肖歲錢 掀收藏熱

歸仁區仁壽宮有生肖雕刻的平安歲錢相當討喜。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歸仁區仁壽宮近幾年在農曆春節都會推出特製的平安歲錢,搭配生肖雕刻,在信眾參拜時發送,應景又討喜,很受喜愛。迄今有「庚子鼠」、「辛丑牛」,以及最新的「壬寅虎」等,由於採限量發送,吸引信眾收藏。 仁壽宮是昔日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之一,也是歸仁區的信仰中心,該廟主祀保生大帝,平常就香火鼎盛,不少旅外鄉親會利用春節返鄉時到廟裡參拜。該廟從二0二0年、農曆鼠年開始推出應景的生肖歲錢,庇佑信眾平安迎春。 仁壽宮管理委員會總幹事陳英裕表示,銅板造型的平安歲錢,除了保生大帝神像之外,另一面為生肖雕刻,迄今已有庚子鼠、辛丑牛、壬寅虎,將繼續製作到豬年,至少一輪。 陳英裕指出,平安歲錢每年都限量製作六千份,發放給春節期間到廟裡走春的信眾,由於頗為討喜,很受信眾喜愛,還有人想從鼠年開始全套收集,打電話到廟裡詢問是否還有前兩年的存貨? 陳英裕表示,保生大帝又有「醫神」之稱,雖然國內面臨疫情,但今年農曆年到廟裡走春、參拜的人潮並沒有減少太多;廟方還製作一萬二千份的錢母,在點燈、過平安橋時發放,也頗受歡迎。

Read More

月津港燈節九天湧入十八萬人次

今年月津港燈節作品之美,堪稱光影盛宴。 (文化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文化局統計,鹽水月津港燈節九天春節假期吸引十八萬參觀人次。市長黃偉哲說,月津港燈節的展期到二月廿八日,邀請民眾到鹽水感受精彩的光影盛宴。 黃偉哲說月津港燈節打造台灣水岸藝術燈節的指標品牌,近年更成為新銳藝術家重要發表平台;今年燈節範圍包括月津港、永成戲院、鹽水歷史街區、鹽水車站、新創燈區等五大展區,有七十組藝術團隊、八十三件作品,規模擴大、作品數歷年最多。 文化局指出,月津港燈節今年新開闢的兩大燈區之一「車站燈區」,以鹽水車站為據點,將三棟倉庫搖身一變,化身為融合歷史文化與光影科技的前衛展區;三件作品《光流》、《噪軌》與《車站風景》以燈光、聲效、煙霧等元素,演繹光影流動意象。   年假期間,月津港燈節吸引很多民眾前往欣賞作品之美。(文化局提供) 五大燈區中的「藝術燈區」、「新創燈區」、「徵件燈區」分別位月津港水域的不同區域;在「公二」、「公三」與「公十六」水域為今年新闢燈區「新創燈區」,提供年輕藝術團隊發想與執行,帶來五件新型態的大型裝置藝術;「公十八之二」的「徵件燈區」也以「船說─One Piece 航行計畫」為主題,在水域後段首度規劃水上船屋。 文化局表示,為擴大燈節效益,市府啟動「月之美術館」計畫,「月之美術館─2021漫月美行動特展」展期至二月廿八日「2022月津港燈節」閉幕日,每天啟燈時間為晚上六時至十時,邀請民眾深入鹽水歷史街區參觀。

Read More

左鎮桃花心木林 可賞日出

左鎮台廿線化石出土區的桃花心木林譽為化石森林,更可看到美麗的日出。(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台廿線左鎮區化石出土區有座如森林般的桃花心木林,林子內涼亭可遠眺美麗的日出和月世界般雲景,是左鎮祕境之一,左鎮區農會常務監事李茂昌表示,原來台廿線也有漂亮的日出可賞,左鎮真的是座美好的小城。 左鎮化石出土區就在台廿線旁進入小路約二百米即可到達,桃花心木林則是葉家的祖產,代代相傳,並叮嚀著每一代都要好好守護著,如今已壯大成林,又在化石出土區的附近,被譽為是「化石森林」,走入林間沁涼無比,整座森林給了靜謐的美,而家在鄰近的李茂昌總會到涼亭坐擁森林,也發現在如此佳境還有日出閃耀登場。 李茂昌指出,左鎮處處有驚喜,不只有化石出土區,還有美麗的二寮日出,更有如同月世界般的地形,加上土質屬白堊土,種出來的作物更具特色,香蕉又Q又香,芒果和破布子更是風味獨特,昔日還沒有東西向快速道路時,左鎮可說是水果集散地,大家總會到左鎮來趕集,如今雖人口漸少,農會仍然努力開發著在地農特產品,養生芒果麵和芒果布丁,深受歡迎。 由於桃花心木林是屬私人所有,有意找尋秘境的玩家,可詢問農會和公所,或者車行至台廿線左鎮區段時,注意路邊的指示牌,即可看到化石出土區的看板,沿著小路進入不遠,將有一段緩坡可帶領著上化石森林,林間的美景,正期待著三月一場深具特色的綠色創作展。

Read More

開基玉皇宮捐款補家扶助學金缺口

台南南北兩家扶中心,昨日獲開基玉皇宮兩百萬元捐款,補足助學金缺口。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寒假結束,學校開學,台南市有兩千位學生因家庭囷素沒有能力上學。開基玉皇宮管理委員會發揚「天公助學」精神,昨天上午捐贈南北家扶中心各一百萬元助學金。兩中心表示,這是南市各界最大筆的捐款,適可補足缺口,讓扶助生可順利上學。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在台南有南家扶和北家扶兩個中心,南家扶有一千五百位扶助童,其中有七百人有助學金需求,北家扶中心有一千五百八十位扶助童,有一千二百八十人因家庭因素,需要助學金。 南家扶中心主任李保良和北家扶中心主任莊淑惠表示,兩家扶中心每學期助學金缺口,暑假後的上學期因還有制服的需求,額度是七百萬元,寒假後的下學期是六百五十萬元,都得靠公司行號、宮廟慈善團體或個人捐輸,家扶還會派被扶助學生外出義賣,今年寒假就在南市五家郵局義賣兩天,靠各界善心人士慷慨解囊,義賣所得多少可填補缺口。 台南兩家扶中心一學年的助學經費達一千四百萬元,景氣不佳時更是雪上加霜,所幸有開基玉皇宮一年四百萬元的助學金捐款,是所有捐贈團體或個人的最大手筆。 今年寒假還有祀典大天后宮對兩中心各十萬元的捐贈,加上成功國際同濟會的解囊,值至昨日,南家扶仍有二十萬元、北家扶七十萬元的缺口,但離助學金頒發尚有一週,兩中心有信心可募足所需。 開基玉皇宮自民國九十二年起捐助兩家扶中心助學金,合計已突破三千五百萬元,主任委員涂大松表示,玉皇宮「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代玉帝佈天之德、濟度群生,更顯意義非凡。

Read More

計程車費率昨起調漲 乘客有感

計程車七日正式調價,首日搭乘的乘客「有感」。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萬物皆漲,計程車費率七日也正式調漲,讓搭乘計程車的乘客「有感」。雖然政府調降油價,不過該案因已定案,七日一早就實施,不想荷包縮水,只能儘量改搭大眾運輸工具;另高鐵附近區域停車,十日起也將正式收費。 交通局表示,計程車費率已經十四年未調整,考量基本工資多次調漲和民生物價亦有相當幅度波動,兼顧小黃司機生計和消費者荷包,計程車起跳運價從原本一點五公里八十五元,調整為一點二五公里八十五元;續跳運價從每兩百五十公尺改為兩百公尺加收五元。 計時運價部分,車速五公里以下原本累計三分鐘,改為每一百秒加收五元;夜間加成費率仍維持日間運價多收兩成的計算方式。新費率原本過年前實施,考量過年期間已經加價和民眾感受,改於七日起正式實施,不過,中央也同步於七日大幅調降油價,因計費表已經設定,一早就已經實施。 交通局表示,油價屬波動價,調整計程車費率,已經過全面考量,因台南市以短途旅客占多數,此次調整對短程者影響已是降至最低,若搭乘在六公里內,平均調幅不到一成,約百分之九,舉例來說,從台南火車站至花園夜市,約自一一五元調整為一二五元;至安平約自一七五元調整為兩百元。 另外,因應高鐵車站及沙崙綠能園區周邊,因通勤、旅遊及商業活動等需求,周邊停車格位時常一位難求,十日起實施汽車停車收費,希望提高格位周轉率,改善違停及占用狀況。 收費區域包括歸仁十二路以北∕高鐵二路以東∕歸仁一路及二路以南∕高發二路以西範圍,區內共九處路邊停車場及四場公有路外停車場,共七四七席汽車停車格位納入收費管理,汽車每小時收費二十元,收費時間每日上午八時至晚間十時,考量高鐵乘車民眾相對長延時的停車需求,因地制宜訂定每日以一百元為收費上限,變換格位則重新開單計費。

Read More

文化行春 水道博物館拔頭籌

今年文化行春開紅盤,安平古堡是原古蹟中最受遊客青睞的景點。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九天年假結束,文化局推出涵蓋燈節、古蹟、園區和場館的「文化行春」活動,其中億載金城推出的射箭體驗活動,意外獲得網友大力推薦;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狂吸三點五萬人次入園,居古蹟第一。 文化局表示,台南的「文化行春」已是第一品牌,廣受遊客歡迎,自營的古蹟行春,年節共吸引近十萬名遊客參觀、營收逼近五百萬元,相較往年,雖有疫情,表現仍不俗,其中最受遊客青睞的,當屬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和安平古堡,而億載金城的射箭體驗,在臉書上廣獲推薦。 月津港燈節和龍崎光節空山祭等兩大燈節雙精彩,向來是台南新春口碑指標,其中鹽水配合歷史街區、月之美術館和岸內糖廠影視基地,帶動小鎮無牆博物館的深度旅遊,連假湧入十八萬人次遊客,空山祭也湧入二點五萬人次造訪,成為虎年開春網路社群熱門遊程之一。 三處文化園區,形成三虎開泰,包括FOCA虎嘯蕭壠14倉、總爺蜜風藝術節及水交社虎虎生風賀新春迎賓,各吸引上萬人次欣賞。至於四處新興景點也四方客來,隆田ChaCha文資教育園區吸引兩萬人次入園,岸內糖廠的清裝進城,讓遊客跨越時空和歷史連結,七千人次入場。左鎮化石園區最受家長青睞,而水道博物館居冠,狂吸三點五萬人次。 其他藝文場館滿滿的藝文活動,也各領風騷,連市區的藍晒圖、西竹圍推出的慢活市集,也都吸引兩萬以上民眾造訪;不想塞車往外跑,市圖年初三開館後,也吸引許多親子檔入內,已閱讀開啟新年新氣象,和各廟宇合作的系列活動,也都各領風騷。

Read More

北外環四期設計 居民有疑慮

北區中華北路沿線民眾疑慮北外環道路第四期設計,立委陳亭妃、議員陳怡珍邀集民眾和營建署座談。(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北外環道路若全線完工,南科至安平將可縮短十五分鐘車程,然第四期工程恐設計失當,導致當地交通陷入黑暗,影響民眾居住權益;營建署強調,將以在中華北路堤岸上方設置高架橋等措施,避免影響在地民眾。 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四期,西起台17線大港觀海橋,東至台19線溪頂寮大橋,設計方式引起北區中華北路沿線民眾疑慮。立委陳亭妃、議員陳怡珍和在地民眾舉辦座談會,邀請營建署和市府工務、水利等單位與會,傾聽民眾心聲。 住戶反映,擔心高架橋工程距離太近,影響現有民宅房屋地基,高架橋一旦設置,將導致河岸景觀蕩然無存,店面生意蕭條,影響地方經濟;且中華北路匝道設計位置不夠完善,屆時各地車潮南來北往,恐造成當地交通錯亂大打結,險象環生。 營建署南區工程處分隊說明,第四期工程尚在設計規劃階段,為對水資源生態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將於中華北路堤岸上方設置高架橋,並閃避文賢抽水站分東西兩線匯流,而最靠近對面民宅處,距離尚有二十二米,應不會對住宅造成危害,彙整在地居民意見後帶回討論。   北區中華北路沿線民眾疑慮北外環道路第四期設計,立委陳亭妃、議員陳怡珍邀集民眾和營建署座談。(記者林雪娟攝) 陳亭妃認為,第四期工程應妥善規劃安平聯絡道路銜接方式,才能討論中華北路高架橋和匝道位置並迴避文賢抽水站;她建議,鄰近觀海橋旁編定綠地的公共設施用地,應可充分規劃利用,未來若確定高架路線,與對面民宅距離應大於二十二米以上,以防對住戶造成噪音、光線遮蔽及交通環境損害。 陳怡珍指出,該案除解決南科聯外交通瓶頸,更應帶動鄰近周邊社區發展,不能因小失大,反而影響在地居民權益,要求各單位集思廣益,評估後提出更佳改善方案,不要讓政府美意變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