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安全城市願景 南市社會局邀14社區防暴團隊跨轄交流

社會局邀十四個社區防暴團隊跨轄交流。(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落實台南市安全城市的施政願景,社會局近日邀集十四個防暴團隊觀摩彰化縣竹塘鄉竹塘社區及福興鄉西勢社區,汲取他轄工作經驗,發展屬於台南在地特色的社區初級暴力預防工作。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非常重視家庭和性別暴力的防治工作,一0五年起推動性別暴力社區初級預防方案,至今已培植四十四個社區防暴據點,防暴宣導更遍及全市三十七個行政區。此次走訪彰化縣獲獎社區,跨縣市切磋交流、互相砥礪,激發更多元的工作策略,實踐「一起努力不孤單」防暴宣言。 社會局長盧禹璁說明,竹塘鄉竹塘社區、福興鄉西勢社區分別獲衛福部「防暴開麥拉─社區金像獎」、「街坊出招─社區防暴創意競賽第一名」肯定,竹塘社區分享如何運用當地三大農業特產發展出「防暴333(暴力刪刪刪)策略」;西勢社區結合在地掃帚產業特色的「防暴SRAR(掃啦)模式」,創意十足也激發團隊交流討論。 赤嵌社區理事長張耕華說,赤嵌社區今年剛成立,參訪過程中學習其他社區發展防暴方案,「從無到有」的寶貴經驗,激發許多運用在地文化特色的靈感,期待藉此將防暴融入社區日常。

Read More

天兔颱風逐漸接近台灣 蚵農急將蚵棚拖入港避難

十一月颱「天兔」逐漸接近台灣,蚵農趕緊將蚵棚拖入港避難。(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康芮颱風重創台南沿海浮筏式牡蠣養殖,農業部補助每棚五千元、市府加碼一千元補助;不少蚵農忙著重整作業,回收可用的竹子,在安平沿海定錨放養牡蠣,但十一月颱「天兔」的路徑逐漸接近台灣,蚵農趕緊將蚵棚拖入港避難,直說「天公錢不好賺」。 台南沿海浮筏式牡蠣養殖面積約一千四百公頃,產值超過五億元,蚵農今年申報放養七二一一棚。受康芮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南沿海掀起巨浪,其中五七一六棚的蚵棚流失、毀損,蚵農損失慘重。 安平港水域有不少蚵棚入港避難。(記者陳治交攝)   在立委林俊憲與賴惠員協助之下,向中央爭取復育經費補助每棚五千元,協助蚵農購置蚵棚、蚵苗復養;市府加碼一千元補助,與中央共同扶持台南沿海浮筏式牡蠣養殖。 不少蚵農忙著重整蚵棚,回收可用的竹子,竹子頓時成為搶手貨,初估市場行情漲了將近一成。中蚵、新蚵之蚵苗供需不受影響,安平沿海已有蚵農定錨放養牡蠣。 中央氣象署針對天兔颱風於十四日清晨五點三十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預估北轉後將通過台灣東邊海域,但也不排除貫穿本島,路徑仍充滿變數。蚵農說,今年的天候十分罕見,難以捉摸,十月雙颱,十一月又有「天兔」來襲,沿海浮筏式牡蠣養殖是靠天吃飯的行業,不得不將蚵棚拖入港避難。

Read More

南市勞工局113年卓越工會暨會務人員獲獎名單

獲選卓越工會領袖的大台南網路購物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林伶禪(左二)、卓越工會會務人員的台南市各業工人聯合會會務人員顏玉如(右二)亮相,勞工局專委蔡旺庭(右一)和勞資關係科專員吳旻釗(左一)肯定她們的表現。(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勞工局舉辦卓越工會領袖、卓越工會會務人員評選結果出爐,勞工局說,各有十一人、九人獲選,十二月九日將連同一百八十八家優等工會、七十八家甲等工會、一百八十四位修繕、義剪志工代表,接受市長黃偉哲表揚,肯定工會與市府團隊共同努力,打造台南成為幸福之都。 勞工局十四日公布今年度卓越工會領袖暨會務人員評選結果,並安排部分獲選者分享心得,獲選卓越工會領袖的大台南網路購物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林伶禪表示,該工會從開辦勞健保業務轉型到辦理培訓課程、成果屢獲佳績,培養學員第二專長,提高創業成功經驗;更以工會平台推「社會公益」善盡社會責任,帶領工會朝向「共榮」發展;為提升領導及管理能力,她完成系列勞工領袖大學課程,並將學習成效回饋運用在經營工會上,今年獲台灣總工會模範勞工表揚,去年也榮獲「勞工領袖大學」傑出校友肯定。 獲選卓越工會會務人員的台南市各業工人聯合會會務人員顏玉如分享,積極參加勞工局、勞保局及健保局所舉辦的各項講座與課程,累積會務實力;協助提升會員職場競爭力;工作之餘參加勞工領袖大學、累積人力資本,以「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態度,勇往直前。 勞工局長王鑫基說,有越來越多工會,辦訓加值工會會員職能及專業素養,傳承「職人精神」,打造台南成為「人才在地化的智慧城市」;感謝獲選的工會理事長、監事會召集人及會務人員,長期協助勞工局推行勞政業務,讓嘉惠勞工政策順利推展。 勞工局專委蔡旺庭表示,工會業務繁雜、會員多,感謝工會幹部、會務人員扮演螺絲釘角色,協助會務推動,嘉惠工會會員。 今年獲選「卓越領袖」包括:大台南泥水業職業工會理事長趙耀盛、台南市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監事會召集人陳黃秋密、台南市地政業務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吳宗藩、台南市家事服務職業工會理事長林煌淑、台南市木工業職業工會理事長黃明華、台鹽七股鹽場企業工會理事長蔡尤斌、大台南網路購物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林伶禪、台南市勞工團體會務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監事會召集人吳淑惠、大台南推拿與民俗調理服務職業工會理事長詹事明、大台南市水電裝置職業工會監事會召集人張世傑、大台南婚禮設計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林尉民等十一人。 「卓越工會會務人員」包括:大台南廚師業職業工會總幹事楊昇鴻、台南市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秘書長王揉蘋、台南市彩券販賣人員職業工會會務秘書黃琬淇、台南市佳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工會總幹事蔡秀菊、大台南網路購物服務人員職業工會會務譚文茹、台南市各業工人聯合會會務人員顏玉如、正道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會總幹事田美娟、台南市電腦工程人員職業工會秘書林文玲、台鹽七股鹽場企業工會秘書陳明愼等九人。

Read More

施朝桂推廣達摩祖師氣功

施朝桂(左)指導長者運氣吐納。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市雲林同鄉會以及台南市臨濮施氏宗親會理事長施朝桂六年前開始練習達摩祖師氣功,以前每三年都要到醫院震碎腎臟結石兩次,從此與腎結石絕緣,親身體驗練氣功的好處,便在台南市發起成立兩個道場免費推廣。 來自雲林斗六的施朝桂在台南市參與很多公益團體,從事建材業的他早年應酬多,生活作息不正常,腎結石變成常客,自覺常得到醫院震石也不是辦法,因緣際會接觸到彰化卦山少林寺的達摩祖師氣功。 施朝桂透過氣功「按摩」腎臟,從此再也不曾因腎臟結石跑醫院。這段神奇的經歷,施朝桂和一群愛好者在台南市成立達摩氣功協會並出任首屆理事長,每週一至週四在北安路道場推廣,另外週一及週六下午在他位於西門路的公司免費教學,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更多人透過氣功的練習,促進身體健康。二0一八年還曾在東東宴會場舉辦一場好幾百人參加的盛大發表會。 每周一至四在北安會場練習的台南市達摩祖師氣功協會。(記者陳俊文攝) 施朝桂說,早先達摩祖師氣功只內授不外傳,直至六年前台南市成立道場,並延聘高雄教練張長森前來授課,每次加上熱身只要四十分鐘,招式就只有很簡單的兩三招,基本上就是甩手,但因要運用丹田之力發功,練完也是滿身大汗。 他表示,其實氣功的道理就是透過運氣吐納,控制身體內的不自由基,促進血液循環,老人練達摩氣功好處多多,歡迎大家加入他們的行列。

Read More

嘉南2所教學卓越小學喜交流

新市區學童們下毛豆田施肥,體驗當小農夫。(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黃文記、張淑娟∕綜合報導 曾經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的嘉義縣梅山鄉太平國小十三日與台南市左鎮光榮實小進行課程交流,校園內開茶席、寫書法、玩科學、觀賞花式獨輪車表演;新市區農會則帶著新市地區國小學童到田間體驗毛豆施肥。 今年榮獲嘉義縣年度特色課程及教學亮點學校的梅山鄉太平國小,十三日由校長何素勤帶領親師生到左鎮光榮實小交流,開了四桌茶席,由學生擔任小小茶師,展現所學茶藝,讓光榮實小師生口齒留香。 太平國小是位於海拔一千公尺高的山區百年小校,一0四年轉型成為生態人文實驗小學,一0九年曾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光榮實小於一0九年轉為實驗小學,一一一年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 光榮實小校長蔡坤良表示,除了茶藝交流,光榮實小學生以花式獨輪車表演迎賓,單腳、圓規轉、單腳播輪等高難度動作吸引兩校師生掌聲叫聲連連;隨後介紹國際指標化石「光榮有孔蟲」課程,透過顯微鏡觀測、酸鹼值實驗及桌遊帶領太平國小師生快樂玩科學;最後兩校師生並進行書法靜心創作,各自帶回自己的作品,相約明年再互訪。  另,新市區農會十三日邀請新市地區國小學童至毛豆田,由青農們為學生們說明有關毛豆種植的知識,並為毛豆施肥。 總幹事李美嬅表示,南部地區在每年九月上旬至十二月上旬是毛豆生長季節,此時正好是施肥的時候,南科實小感謝新市區農會提供農業教學資源,每年讓學生有田間學習機會。

Read More

阿久根市長率團訪善化高中

善化高中師生歡迎阿久根市鶴翔高校師生到校交流。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台南市善化區與姊妹市日本阿久根市十三日相見歡,區長方澤心和善化高中校長陳培德率師生,歡迎阿久根市一行人到校交流,並安排雷雕、布袋戲體驗等,讓鶴翔高校學生感受科技與人文風情。 阿久根市長西平良將率市役所同仁、阿久根市教育委員和鶴翔高校教員及學生等一行人造訪善化高中,進行四天教育交流。方澤心表示,善化區與日本鹿耳島縣阿久根市早於二0一八年結為姊妹市,因疫情長達五年未來往,去年再啟交流,歡喜鶴翔高校師生如約來到。 十三日的交流開幕式由方澤心及陳培德共同主持並強調,除了教育與文化互訪學習外,未來將推動觀光與農業的交流。阿久根市市長則指出,兩市簽訂友好交流協定、扶輪社締結姊妹社、善高鶴翔彼此互訪,歡迎善化高中明年到阿久根市回訪。  開幕式中雙方互贈紀念品,善高團隊也為來訪的鶴翔高校安排各種社團體驗,包括烘焙課程、雷雕體驗、布袋戲體驗,更安排操偶指導等。城市小旅行則參訪善化糖廠、慶安宮、農食選物所、林百貨、台灣文學館、台南市美術館及孔廟文化園區等景點,感受古都風華。

Read More

新化年貨大街 不再補助廠商

  舉辦已十四年的新化年貨大街,預算遭大幅砍,議員余祝青和市長黃偉哲在議事廳互嗆。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新化年貨大街舉辦十四年,傳出明年經費遭砍,舉辦天數將大幅縮水。議員余祝青自由發言時,怒轟市長黃偉哲將新化人當次等公民;黃偉哲動怒回嗆,雙方你來我往、唇槍舌戰,賴清德也遭拉下水。 余祝青高分貝怒指市府舉辦說明會,結果年貨大街竟從原五至七天,縮短至三天,經費從四百萬砍至兩百三十萬元,要求回歸經發局和公所自辦;黃偉哲說沒要砍天數,但廠商辦市集賺錢,竟要政府補助,余說以往可以,黃回應「以往是錯誤的」,余祝青怒轟以往是錯誤,代表時任市長的賴清德決策錯誤? 黃也不甘示弱回嗆,「那是你過度衍繹」。黃強調,他的原則是天數不變、品質不變、不亂花公帑。新化年貨大街由經發局編經費,委由公所代辦並委外找廠商舉辦。 東區藝文特區的德安百貨傳出有業者接手,沈震東說,該棟大樓沉寂已久,傳出商辦明年二月可營運,百貨則延至十月營運,建議經發局協助可和旁邊正在改造的台南文化中心配合,提供服務。 邱昭勝關心卡關已久的台南市肉品市場遷至善化時程。農業局指遷移預算約兩億元,向中央爭取補助,確定後明年可動工,工期約二至三年,牛隻屠宰線年底先遷、豬隻線則需明年。邱昭勝說,肉品市場周遭有醫院、社宅和棒球村,遷移勢在必行,黃偉哲強調遷移是既定政策,會請各方協助。 李宗霖指虱目魚從國外進口,魚目混珠,要求農業局將台南產「標章化」。郭清華說台灣對農民權益保障不夠,再次點名台南地區農會員工福利被剝奪,敢怒不敢言,要求農業局善盡主管機關職責查核。李鎮國也為農民叫屈,指紅蘿蔔遭大盤商壓價收購,要求農業局介入協助老農。

Read More

富良野美酒參展 黃偉哲站台力薦

與台南市締盟的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市到新光三越台南西門店參加日本展,市長黃偉哲站台力挺。 (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台南市於今年八月與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市締盟,近期富良野市來到新光三越台南西門店參加日本展,市長黃偉哲十三日現身站台,親自向市民推薦富良野市的好山好水好物產,並期待雙方在觀光文化、體育及物產上有進一步的交流。 黃偉哲表示,富良野是北海道的第二大城市,他感謝富良野市長北猛俊此次親自來台交流,並帶來當地的美酒與豐富特產,不僅讓台南市民有機會了解富良野,也讓他們不必搭機,便能先行品嘗。 北猛俊表示,能夠向台灣朋友介紹富良野的葡萄酒,他感到非常高興,他並提到,富良野的葡萄酒將陸續在新光三越全台各店日本展販售,也會透過台日兩地通路商自然屋物產株式會社及台灣自然屋所屬各通路在台販售,歡迎民眾送禮時選購。 市府表示,北海道富良野市以種植薰衣草聞名,市長黃偉哲於今年三月曾前往北海道推薦台南物產,八月則與富良野市締盟,加深了兩座城市之間的情誼也為促進雙方物產交流、提高農產經濟效益打下基礎。 此次富良野市長北猛俊到台南參展,不僅展示了富良野酒莊、勇奪世界酒類評鑑金賞及全球絕版的五十週年紀念酒,更帶來富良野限定的起司、哈密瓜牛奶糖、奶油馬鈴薯及在法國勇奪世界冠軍的薰衣草系列物產,歡迎市民前往參觀。

Read More

偕行社整修 下月中完工

市長黃偉哲視察偕行社,舊建築風華再現。(市府及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位於台南公園南側的歷史建築「原日本陸軍台南偕行社」,前年四月展開修復工程,預計十二月中旬竣工完成。市長黃偉哲十三日視察工程進度,盼望待偕行社修復完成後,能成為見證在地歷史發展的重要文化資產,促進台南整體藝文活絡蓬勃。 黃偉哲表示,偕行社周邊有台南車站、台南文創園區、台南公園、321巷藝術聚落等,成為當代台南市區文化觀光廊帶重要節點,完工後,結合周遭設施景點,以藝文活動經營為主要目標。 文資處表示,偕行社一九一五年底落成,曾為日本陸軍將校組成集會組織,構造設計具和洋混合風,早期主要為鑽研兵學、團結士氣及親睦聯誼等所用。名稱出自《詩經》,帶有激勵軍人同袍相互扶持之意,功能類似今日國軍英雄館。 偕行社戰後為國軍眷舍,後登錄為歷史建築並修復活化,修復經費八千一百餘萬元,五成由中央補助。 市長黃偉哲視察偕行社,舊建築風華再現,希望成為當地藝文地標。 (市府及文化局提供) 文資處指出,偕行社建築本體共分三棟,第一棟屬二層樓木骨洋風石造,立面木結構,外牆採拋泥式工法等歐風建築元素,原始屋頂屬半切妻式石板,推測為辦公空間;第二棟建築為L型一層木骨洋風,室內挑高為半圓弧形天花板,推測為集會場所;第三棟為一層木構造,原設有二層樓高度煙囪,室內為傳統日式空間及浴廁隔間,供軍人生活使用。 修復過程,發現辦公空間外地板,有名為「目辻」特殊構件,扣連木地板與下方木構件,當行經時,因重量致木板發出聲響,警示在內辦公的軍事將領,木地板又稱「鶯啼板」或「鶯飛走廊」,在日本多用於貴族宅邸走廊,且室內白牆修復時,發現牆內有一層全黑卻帶有七彩光澤夾層,經檢測乃使用「煉銅爐渣」經回火後所產出「孔雀砂」,幾經檢測、試作和重製,此次還原復刻,成為台灣在修復日治時期建築首例。

Read More

結合經典文本 台文館數位遊戲發表

  台灣文學館發表「Story Breaker」數位遊戲,讓文學更貼近民眾生活。(台文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文學不只是文字,還可是數位遊戲!台灣文學館發表「Story Breaker」數位遊戲,讓文學更貼近民眾生活。台文館表示,未來將針對此次發表的遊戲製作「教材包」,提供教師教學資源,讓台灣文學文本透過各種不同呈現形式,接近青年世代。 台文館副館長蔡明諺表示,「Story Breaker」乘載豐厚的台灣文學元素,故事腳本傳達的「追求自由」概念相當深刻,台文館近年重視文學作品轉譯及向下扎根工作,希望讓不同領域的年輕創作者,可共同合作「跨域企劃」文本製作,為台灣文學推廣,綻放更多元、開放能量。 南藝大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羅禾淋肯定台文館計畫吸引文學、遊戲企劃,美術設計等跨領域創作者組隊投入,成為台灣獨立遊戲人才培育基地。 Story Breaker為去年台灣文學數位遊戲腳步徵選金獎作品,創作者陳巧瑗說,遊戲以賴和〈蛇先生〉、李昂〈殺夫〉、平路〈玉米田之死〉、柯旗化〈南國故鄉〉四部台灣文學經典作品為靈感,結合台灣文學經典文本,另闢故事蹊徑,為台灣文學轉譯提供新想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