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接觸者3+4鬆綁 擬採類0+7

打滿3劑篩陰免居隔今上路 多數縣市盼再放寬接觸者 今公布配套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日前同意鬆綁「三加四」居家隔離條件,若打滿三劑疫苗加快篩陰性,可取代居家隔離,預計十六日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十五日與縣市討論防疫政策調整,研擬接種三劑疫苗者改採「類零加七」,今(十六)日公布相關配套。 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中說明中央與縣市討論調整防疫措施。針對確診接觸者居家隔離三加四(即三天居家隔離期滿後,再四天自主防疫)作法,部分縣市長指密切接觸者如果已完整接種三劑疫苗,應放寬隔離強度,資源放在確診者,兼顧管理效能。 他指出,提案的縣市也建議打過三劑疫苗的同住親密接觸者,採取自主防疫七天或自主管理七天,強度不同,大家有不同看法;但據高雄市統計,逾十%居隔者在隔離期間會出現陰性轉陽性狀況,擔憂完全放開接觸者隔離,對防疫可能有影響。 陳時中說,與會多數縣市都認同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制度該放鬆,只有一個縣市希望維持現狀,放鬆到何種程度,「我對這兩方向都不特別堅持」,打完三劑採取「類零加七」制度,只要可行性高,都會予以尊重,至於是採取七天自主防疫或自主管理,待研擬配套再定案。

Read More

高中以下停課至學期末?教部:可調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校園停課標準新制八日起上路,取消各級學校的全校停課標準,改以「確診個案」為核心。國小、幼兒園階段仍是確診者全班停課三天;國中、高中則是以確診者座位「九宮格」的同學,都放三天防疫假,不再全班停課。為此,立法院法制局建議「高中以下學校」可直接停課至五月底或學期末,避免短期內反覆停課、復課;教育部十五日三點聲明回應,直言學校的確可以調整授課方式,但得事先規劃。 立法院法制局建議,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分析「本次疫情高峰有可能落在今年五月中下旬」,從風險評估的角度,高中職以下學校可直接停課至五月底,甚至學期末六月底。 對於立法院法制局的建議,教育部三點回應,第一、教育部同步自指揮中心規定,八日起以「確診個案」為核心,並以暴露風險高低實施防疫假、暫停實體課程等措施,以及取消全校暫停實體課程之規定。 第二、如學校實施暫停實體課程人數增加,導致學校在課務運作上的困難,「學校可考量其運作量能調整授課方式」,並依照教育部修訂「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居家線上學習參考指引」,得先行規劃同步、非同步、班級分組等彈性做法,讓未到校學生實施居家線上學習。 第三、學生家長如基於防疫目的,為子女向就讀學校請假的話,學校可審酌個案情形「從寬認定」給予防疫假,不納入學生個人出缺席紀錄,也不會因此扣減其學業成績評量。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十五日發布新聞稿,建議教育部考量疫情發展,於國中會考後,也就是五月二十三日至六月五日暫停實體課程,調整為線上教學模式;倘若雙薪家庭有照顧需求,仍可把孩子送來學校接受基本照顧。

Read More

印太布局 國安局:美陸競逐更激烈

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 國安局研判印太最新情勢指出,中共將利用部分印太國家對疫後經濟復甦需求,加大拉攏力度以突破美國的戰略圍堵;而美方將藉雙邊同盟等安全架構,擴大民主陣營能量以提升對中共嚇阻能力,未來美中競逐更趨激烈。 國家安全局、外交部明天上午將以「印太最新情勢發展與未來動向」為題,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備質詢。 國安局在報告中指出,美國未因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降低對印太地區投入,美方除了持續強化與日本、澳洲、南韓等盟邦合作,並強調與英國、德國、法國、印度等,共同維護印太海域自由開放。 此外,美國總統拜登也邀請東協國家領袖赴華府召開特別峰會,且五月下旬將訪南韓、日本出席QUAD(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峰會,討論共同應對俄國、中共與北韓等區域安全威脅。 國安局表示,俄烏戰事發生迄今,中共擴大在印太外交布局,包括外長王毅訪問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另邀印尼、緬甸、泰國、菲律賓等國外長訪陸,及與越南、柬埔寨外長通話或視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菲賓律總統杜特蒂通話等,中共並與索羅門簽署安全合作協議,擴大在印太地區影響力。 至於未來動向,國安局分析,美方藉由強化QUAD、AUKUS(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雙邊同盟等安全架構,展現維護印太和平穩定決心,持續結合印太盟友及理念相近國家,擴大民主陣營能量,以提升對中共嚇阻能力。 至於中共方面,國安局認為,北京將利用部分印太國家對疫後經濟復甦需求、透過認知作戰等手段,加大拉攏力度,突破美對其戰略圍堵,未來美中在印太競逐態勢將更趨激烈。 國安局強調,俄烏戰事讓國際社會更加警覺俄羅斯、中國等威脅,促使各國加強關注印太區域和平穩定,尤其歐洲國家更加重視與印太國家交往,期望強化歐亞安全合作。

Read More

G7外長挺台參與WHA、WHO 外交部:歡迎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外交部十五日表示,G7外長聯合公報再次公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技術會議,在今年世衛大會召開前夕意義格外重大,外交部也對聲明內容表示高度歡迎。 外交部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十二日至十四日在德國舉行,會後發布的聯合公報內容再度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爭端,並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世衛大會(WHA)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技術會議。 外交部指出,這是G7外長會議繼去年五月發布聯合公報,首度關注台海安全並支持台灣參與WHO後,再度以實際行動鼎力支持台灣,延續全球民主社群對台海安全穩定高度重視一致共識,也再次彰顯國際社會累積更多歡迎並接納台灣參與及貢獻國際社會的強勁力量。 外交部說明,在今年世界衛生大會即將於二十二日召開前夕,G7外長聯合公報再次公開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意義格外重大,外交部對聲明內容表示高度歡迎,並感謝G7成員國對台灣的堅定支持與肯定。 外交部表示,今年G7外長會議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際戰略及安全環境均發生根本變化情形下舉行,公報明確表示G7成員國將不會坐視任何國家公然漠視國際規則,並強調和平、繁榮、安全及穩定的重要性。  

Read More

學生單日+4855 確診累計8.1萬人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教育部十五日公布最新統計,確診學生單日新增四千八百五十五例,各級學校累計八萬一千九百四十八名學生染疫;全國有二十二縣市、二千一百卅二校採全校或部分班級暫停實體課。 教育部昨表示,全國共三百一十六所園校採「全校」暫停實體課程,另有一千八百一十六所園校採「部分班級」暫停實體課程,停課學校涵蓋二十二縣市。 以教育階段區分,大專一萬七千九百六十六例、高中一萬二千九百九十例、國中八千八百二十三例、國小二萬七千六百六十一例、幼兒園一萬四千五百零八例。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日前宣布,校園暫停實體課標準改以「確診個案」為核心,各教育階段有不同的因應方式,外界也關心校園快篩試劑發放。因應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教育部十五日表示,已再爭取獲配五十萬劑公費快篩試劑,十六日起配發至各縣市和大專運用,累計配發達一百五十萬劑。 教育部發布新聞稿指出,已再爭取獲配五十萬劑公費快篩試劑,將於五月十六日起配發至各地方政府和大專校院中心學校運用,包含五月二日、四日、十日已配發公費快篩試劑量,累計配發一百五十萬劑。  

Read More

扭轉75年軍事不結盟 芬蘭總統宣布將加入北約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十五日正式宣布,芬蘭將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此舉將為有卅個成員國的北約擴張鋪路。北約副秘書長吉歐阿納示,北約有信心能克服成員國土耳其的反對,迅速同意讓芬蘭與瑞典加入。 俄羅斯二月二十四日入侵烏克蘭至今不到三個月,芬蘭已準備好扭轉奉行了七十五年的軍事不結盟政策,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和總理馬林在赫爾辛基總統府的聯合記者會上宣布將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馬林表示,希望下星期能與瑞典一起提出申請。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促使北約準備在北歐地區進行歷史性擴張。 北約卅個成員國的外長本週末在德國柏林舉行兩天會談,聚焦討論芬蘭與瑞典加入北約的請求,預料幾天內芬蘭和瑞典兩國就會正式申請加入,申請加入必須經過北約全部卅個成員的國會批准通過。 據悉,土耳其外長卡夫索格魯出乎意料表態反對,稱芬蘭與瑞典支持被土耳其視為非法的庫德族激進組織「庫德工人黨」(PKK),「令人無法接受且可恥」。 之後卡夫索格魯於晚間與北約數國、芬蘭、瑞典的外長進行討論,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已取得進展來解決爭端。 北約副秘書長吉歐阿納昨在會談恢復之際表示,他有信心安卡拉的疑慮能得到解決。

Read More

油價連五降 汽柴油各降一角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台灣中油、台塑石化十五日分別宣布,持續啟動雙重平穩機制並吸收漲幅,分別自十六日凌晨零時、一時起,國內汽、柴油各調降新台幣零點一元,是國內油價連續第五週調降,中油發油量最大的九五無鉛汽油降至每公升卅一點七元,台塑市場零售價格由加油站自行決定。 中油表示,本週受沙烏地阿拉伯大幅調降六月銷往歐亞地區原油官價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下跌。本週浮動油價調整原則的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下跌二點零二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零點二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百分之零點九七。 中油表示,調整後的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九二無鉛汽油每公升卅點二元、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卅一點七元、九八無鉛汽油每公升卅三點七元、超級柴油每公升二十八元。 台塑石化表示,國際油價先因匈牙利反對歐盟禁運俄羅斯石油、美元指數持續走強而下跌,隨後受俄羅斯減少天然氣過境烏克蘭輸往歐洲,支撐油價震盪回升,週均價小幅下跌。 台塑油價調整後,加盟加油站參考零售價為九二無鉛汽油每公升卅點二元、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卅一點七元、九八無鉛汽油每公升卅三點七元、超級柴油每公升二十七點八元。

Read More

學生單日+4855 確診累計8.1萬人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教育部十五日公布最新統計,確診學生單日新增四千八百五十五例,各級學校累計八萬一千九百四十八名學生染疫;全國有二十二縣市、二千一百卅二校採全校或部分班級暫停實體課。 教育部昨表示,全國共三百一十六所園校採「全校」暫停實體課程,另有一千八百一十六所園校採「部分班級」暫停實體課程,停課學校涵蓋二十二縣市。 以教育階段區分,大專一萬七千九百六十六例、高中一萬二千九百九十例、國中八千八百二十三例、國小二萬七千六百六十一例、幼兒園一萬四千五百零八例。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日前宣布,校園暫停實體課標準改以「確診個案」為核心,各教育階段有不同的因應方式,外界也關心校園快篩試劑發放。因應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教育部十五日表示,已再爭取獲配五十萬劑公費快篩試劑,十六日起配發至各縣市和大專運用,累計配發達一百五十萬劑。 教育部發布新聞稿指出,已再爭取獲配五十萬劑公費快篩試劑,將於五月十六日起配發至各地方政府和大專校院中心學校運用,包含五月二日、四日、十日已配發公費快篩試劑量,累計配發一百五十萬劑。  

Read More

快篩陽視同確診 2歲以下適用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十五日公布,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及居家檢疫等三類對象,如為兩歲以下幼兒,雖不符快篩試劑適用年齡;但快篩後若為陽性,適用快篩陽視同確診規。 國內十二日起開放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等三類對象快篩陽性,可由醫師認定確診。經過衛福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的快篩試劑才可做為判別工具,包含經核准通過的鼻咽快篩與唾液快篩。 針對放寬快篩陽視同確診年齡,不符快篩試劑年齡的兩歲以下幼兒也適用,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天在疫情記者會中說明,只要兩歲以下幼兒為隔離檢疫或自主防疫對象,期間因故接受快篩檢測陽性者,經醫師評估確認,且能達成醫病雙方共識,可依醫師裁量認定通報。 另外,近期逐漸有一般民眾快篩陽性後,不願進行PCR採檢確診,是否與PCR量能無法滿足民眾需求,才會出現此確診黑數狀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PCR量能沒有少,但也坦言北部熱區確診者多,採檢需求高,將多設立採檢站,分散採檢壓力,減少排隊時間。 對於中央開放基層診所加入PCR採檢行列,增加採檢地點,但有診所反映上傳資料須經過重重關卡,疑有相容性問題。羅一鈞說,確實有收到類似反映,將進一步優化相關流程,診所對PCR檢測對程序不熟悉,如有延遲通報狀況,衛生局會介入輔導,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Read More

柯:PCR量能飽和 確診人數恐失真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中央昨緊急召開「防疫措施調整與地方討論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會後透過臉書公開向中央提出四點建議,內容包括PCR不能再做為確診標準、快篩陽給予抗病毒藥物、醫療量能不能垮以及不能讓病人無法住院而造成人命損失及確診人數要有務實的管理方案。 柯文哲表示,PCR量能在部分區域已經飽和,確診人數將有失真狀況,中央必須誠實面對,PCR不能再做為確診標準,要放寬快篩陽成臨床判斷指標之一。他還提醒衛福部注意,醫療量能不能垮,不能讓病人無法住院而造成人命損失。為了保存醫院的量能,他也建議全台縣市做三件事,首先開設防疫急門診,處理掉大部分的輕症確診者。其次住院、出院的標準要嚴格遵守,盡量保留量能。最後防疫專責旅館房間數要夠,方便醫院已好轉者可以下轉、或確診者不能在家照顧的狀況。 針對居家隔離「三加四」政策將鬆綁且將研擬完整接種三劑疫苗者改採「類0+7」政策,柯文哲表示,電子圍籬等強制手段現在已經沒用了,只能訴諸國民道德,去年五月國民已經證明素質很高,相信可以再度一起撐過難關。 柯文哲表示,電子圍籬等強制手段在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六萬人時已經沒用了,只能訴諸國民道德,也許呼籲只能讓八十%民眾合作,那國家還是保留公權力,逮到違規者照罰,多讓一成民眾聽話,這樣就可以用最低社會成本撐過去。 對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才宣布六十五歲以上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後可投藥,是否太慢。柯文哲說,雙北面對疫情首當其衝,壓力較全台灣整體大,所以比較焦慮,並不是怪陳時中慢。 柯文哲說明,在醫學上,診斷與臆斷不同,臨床常常依據臆斷就開始治療,而COVID-19抗原快篩可以做為臨床上處置的決定因素,若等到PCR確認診斷,會錯失治療黃金時機,所以陳時中應該是聽懂了,才下令讓防疫上臨床歸臨床、法律歸法律,兩者互不干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