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環檢實驗室 取得新版認證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環保局環檢中心實驗室今年五月接受TAF(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延展評鑑,並於八月二十二日取得符合最新版ISO/IEC 17025標準認證證書;新版認證更重視保密及資訊安全,可提供值得市民信賴、安心的付費飲用水檢測服務。 北市環保局環境檢驗中心為該局環境檢驗單位,今年為第七度通過延展評鑑,認證項目包括水中總菌落數、大腸桿菌群及氨氮等合計五十一個項目。新版認證更著重保密性及資訊安全,確保檢測結果不外洩及保障顧客的個資安全。 環保局指出,大部分市民習慣使用水塔儲水及裝設濾水器、飲水機等裝置,一旦有水塔久未清洗、管線老舊或未定期更換濾水器材及濾心等情形,則原本乾淨的水質有可能因此而汙染。目前提供的付費檢測服務對象包括台北市的市民、機關團體、公司行號及公寓大廈管委會等,如對所使用的飲用水質有疑慮,可向該局環檢中心提出申請。

Read More

掃瞄一下 北市公車資訊在手中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今年八月底率全國之先,在全市公車站位建置虛擬智慧型站牌(QR Code),民眾只要透過手機及平板等行動設備,連網後掃描QR Code,該行動設備即化身為智慧型站牌,顯示當站雙北市各行經公車路線之預估到站時間。 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目前全市共三千三百餘站公車站位,其中一千七百一十二站已建置智慧型站牌,考量建置智慧型站牌因受限場地空間、地下管線影響及土地權屬等因素,且目前係逐年編列預算擴建,致部分公車站位仍未設置智慧型站牌,另經調查智慧型站牌是民眾最常使用查詢公車到站資訊的管道,為提供民眾更優質公車服務。 公共運輸處於全市公車站位張貼QR Code,民眾只要掃瞄QR Code即可取得該站雙北市各行經公車路線的預估到站時間;另目前除旗桿式站牌因桿體限制,於同一高度張貼二張QR Code外,其餘每一站牌及候車亭以張貼二張不同高度的QR Code為原則,其中一張可供使用輪椅的身障者使用,另一張供一般乘客使用。 公共運輸處呼籲,民眾請勿破壞QR Code,若本處巡查或收到通報QR Code損毀,將派員更換;後續亦將進行民意調查,就民眾建議事項納入改善評估,並持續擴建實體智慧型站牌,以提升公車服務品質。

Read More

打造多元棲地的諾亞方舟 永春陂濕地公園人工生態浮島實作課程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近年來積極於都市人口密集處營造多元化的生態,讓市民有個能夠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環境,而永春陂濕地公園正位於繁華的信義區四獸山下,由豹山溪及無名溪兩條溪流提供最純淨水源及最豐富的生態資源,興建面積約三.九公頃,預計今年十二月完工,營造多樣化生物友善的棲息地。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表示,永春陂濕地公園完成後是台北市市區內少數擁有大面積水域的公園,由於鄰近物種豐富的四獸山,自然能夠營造許多動植物的棲息之地,而為了增加園區內水域中的棲息環境,施工期間結合荒野保護協會志工實作課程,打造兩座人工生態浮島。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徐科長瑞億表示,浮島是水域中獨立的生態系,在生態演替的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干擾,鳥類、魚類及植物生育可以自由發展,天然浮島的形成是經年累月時間加上空間的精華,是大自然難得的寶物;而仿自然的人工浮島雖然是藉由外力短時間營造的棲地,但是經過幾次的颱風或天候變化,生命會找到出路,演替產生出最合適永春陂濕地公園的生態,透過學習及研究,是未來濕地維護及生態營造的基石。 荒野保護協會陳德鴻表示,台灣最著名的天然浮島就屬於位於宜蘭的雙連埤,借鏡台灣許多人工生態浮島的案例分享,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舉辦永春陂人工生態浮島製作,讓參與的民眾能夠更了解永續與復育的重要性,人工生態浮島主要有生態棲息、淨化水質、生產農作物、美化景觀及達到護岸的功能,由於浮島與陸地的隔絕,陸域型的掠食動物不易侵入,因此自然營造了許多水鳥、蛙類、爬蟲類和昆蟲等水棲動物的棲息地或庇護所。

Read More

勝利輪擱淺布袋商港限期在9月3日前清除沈船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明海運公司「禍不單行」,所屬「勝利輪」八月一日擱淺在嘉義縣布袋商港防波堤,除 漏油污染海域,嘉義縣環保局將開罰外。台灣港務公司也要嘉明海運在九月三日前清除沈船,否則依違反商港法處罰,嘉明海運希望能展延期限。 嘉明海運的貨輪連續二年在布袋商港發生意外,去年被嘉義縣環保局罰款卅萬元。 「勝利輪」八月一日擱淺後,環保局即要求船公司在該輪四周做好緊急應變措施,以防止漏油擴散,而翌日就發生柴油外漏事件,雖緊急處理完畢;三日又出現溢壓油洩漏,環保局依海洋污染防治法開罰,可處卅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兩案合併最高可處罰鍰三百萬元。 由於「勝利輪」擱淺後船身大多沉沒海中,臺灣港務公司布袋管理處限期在九月三日前將沈船清除完畢,如未完成將依違反商港法處罰。船公司則表示因颱風關係,海象不佳無法作業要求展延。

Read More

台18線邊坡刷坡施工管制 每20分鐘放行一次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台十八線三十六點六K及七十六點九K邊坡刷坡施工管制,自九月二至十二日,每二十分鐘放行一次。 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表示,嘉義縣番路鄉台十八線三十六點六K及阿里山鄉七十六點九K邊坡災害,因刷坡及掛網等作業需求,基於用路人安全考量,自九月二日至十二日,上午七時至下午五時,施工管制每二十分鐘放行一次。施工管制期間請用路人預作行程規劃,並配合現場交管人員指揮通行。 第五區養護工程處阿里山工務段段長蔡衛勇表示,近期山區天候常午後強降雨,易造成邊坡落石情況,請用路人事先作好行程規劃與應變措施,多利用公路總局省道即時路況系統、幸福公路APP並隨時注意收聽廣播訊息。

Read More

高雄市審計處強化毒品防治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審計部高雄市審計處表示,學生藥物濫用情形雖逐年下降,惟施用新興混合性毒品日增,卻因檢驗毒品試劑種類受限,恐成防制漏洞,亟待強化篩檢功能。 高雄市審計處指出,經查高雄市各級學校學生藥物濫用列管人數由一○三年度之一百廿一人降至一○七年度之五十一人,其中經由學校尿檢檢出而列管者則由廿九人降至三人。 審計處表示,又依毒防局年度藥物濫用資料分析成果報告,警察局少年警察隊列管少年使用毒品種類主要為第三級毒品,惟近來部分新型毒品陸續出現卻未適時列入管制,復因毒品混用致使毒物含量低,加以年輕學子新陳代謝較快,而產生檢出率下降之假象。 審計處認為,按毒防局目前使用之二合一型快速檢驗試劑僅能檢測甲基安非他命、愷他命、搖頭丸等類型毒品,若學生非吸食上開毒品或有混用毒品等情,則該試劑無法檢測吸食狀況,亟待增加毒品檢測種類,強化篩檢功能,俾及早發現濫用藥物者,給予適當輔導諮商與戒治。

Read More

高市議員陳若翠要求推動都市更新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陳若翠指出,高雄有空港、海港的良好條件,但空間打不開、誘因不足夠,在政策上仍然缺乏短、中、長期的因應策略,無法吸引更大的財團投資,達到築巢引鳳的效果。她建議,應該借鏡星馬、香港,在苓雅、新興、前金三個成熟的商圈導入國際級的計畫,推動都市更新和指標性建築,形塑金融中心的形象和地位。 陳若翠表示,在縣市合併之前,苓雅、新興、前金是在高雄市最具備人文、教育、居住、採購、消費、金融、外貿的成熟生活圈,包含之前四維行政辦公中心及舊市議會都在這一區,特色機能是重中之重、灣中之灣的核心區域,為什麼要擺著不用? 陳若翠感嘆曾幾何時這三區已經從人文薈萃、金融繁華,變成售租最多、人口外移? 陳議員期待苓雅、新興、前金能夠透過都市更新重返榮耀,創造就業機會,也讓北漂青年可以返鄉一起打拼。 她指出,中正路串聯苓雅、新興、前金三個行政區,金融機構林立,有條件打造成金融走廊、亞太基金的大本營。同時也可以利用原市議會的舊址,打造像紐約雙子星大樓、曼哈頓這樣拔地而起的金融作業中心及地標建築,相信會有更多人抱著錢來投資,而廣大的農、漁、牧生產基地,還可以作為外銷的後盾。 陳若翠表示,高雄拼經濟,與其在旗津區推動免稅區,倒不如放在苓雅、新興、前金,大膽作夢,借鏡星馬、香港,推動都市更新。我們要拼轉型、拼升級,這是一個好機會,雙子星可不可能完成?可以,只要大膽去作夢。未來中正路可向東西延伸,又寬又直,和中山路建構十字交錯的交通路網,以時尚大道的意象,打造高雄成為另一個曼哈頓,相信指日可待。

Read More

新北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第一培育室增建工程 侯友宜主持開工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長侯友宜卅一日下午蒞臨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視察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雙花計畫」執行成果,並主持園區第一培育室增建工程開工儀式,期望未來能有更大的研究規模及養殖技術,促進海洋資源永續利用。 新北市府自一0三年起與海洋大學合作,在海洋資源復育園區設立「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開發東北角暨北海岸重要經濟性物種繁養殖技術,也在一0四年開始研發「雙花計畫─花枝及花蟹」的人工繁養殖培育技術,結合產、官、學三方豐富資源,共同開發虎斑烏賊(俗稱花枝)和萬里蟹三兄弟中最具經濟價值的花蟹人工繁養殖技術。 海洋大學徐德華助理教授指出,花枝自一0四年起連續四年復育種苗,提供新北市府在卯澳灣每年放流五千尾花枝苗及一萬顆花枝受精卵,增裕新北市海洋資源。 徐德華表示,花蟹目前世界上僅有二至三個團隊在小規模實驗階段取得初步成果,海大團隊歷經多年繁養殖試驗後,在海洋資源復育園區實驗室中成功培育出上千尾花蟹種苗,建立人工繁殖生活史,研究成果躋身世界領先之列。 侯友宜卅一日下午視察「雙花計畫」執行成果,並主持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第一培育室增建工程開工議式,他表示,為解決花蟹種苗繁養殖空間不足和天氣的不穩定性問題,及擴大研究量能,市府積極規劃第一培育室擴建工程案,未來研究及復育團隊可以有更好的養殖試驗空間,共同合作精進繁養殖技術,增加相關族群放流量,也展現新北市府在海洋資源永續上的努力。

Read More

演唱會撞期馬回曆新年 陳昇中午開嗓

中央社/吉隆坡31日專電 台灣創作歌手陳昇的演唱會與馬來西亞穆斯林活動撞期,被迫調整演出時間至中午,儘管引來部分歌迷怨聲載道,但陳昇不忘在演唱會上自我調侃,最終讓整場演唱會順利落幕。 出道30年的陳昇,首次來馬來西亞舉辦演唱會「華人公寓30週年巡迴演唱會—馬來西亞」,原本是件美事,沒想到主辦單位在前一週接獲雪蘭莪州政府通知,為了遷就當天舉辦的回曆新年慶祝儀式,必須調整演唱會時間。 陳昇演唱會原本在晚上7時30分舉行,因此提前至中午12時舉行,創下歌手在馬來西亞最早舉行演唱會的紀錄。 馬來西亞過去也不乏撞到一些祈禱或慶典活動,而將演唱會改期或取消的例子。不過,將演唱會提早成同日中午時段是首例。儘管臨時改時間,主辦單位願意讓受影響的觀眾全額退款,雖然有歌迷上網抨擊,但最終演唱會仍順利進行。 陳昇在演唱會中調侃的說,從未試過在中午開唱,因此希望歌迷能一起適應,若樂團有出錯,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包涵,畢竟很多團員都不習慣早起。 由於今天正值是馬來西亞國慶日,心情大好的陳昇也不斷開玩笑,除將自己的歌曲改詞唱成各種馬來西亞食物與景點外,也不斷大喊國慶日快樂。 他還不時在演唱輕鬆節奏的歌曲時搞怪跳舞,讓全場歌迷樂翻,並一度淘氣走下台與歌迷近距離接觸,演唱會在3小時半左右順利結束。

Read More

東華大學1僑生被捕

中央社/花蓮縣三十一日電 港警昨天搜捕參與反送中示威的社運人士,東華大學今發新聞稿證實,二十歲李姓香港僑生確定被捕,目前由教育部駐香港代表協助,盼李生能趕上下週開學日。 校方指出,今早接獲校內香港交換生電郵,稱李姓學生昨參與社運期間被香港政府逮捕;對照港媒相關報導,確認被捕事實。目前李生已有請律師協助處理,校方也協請教育部駐香港代表協助。 校方表示,校內香港僑生人數共一百零四人,因現在是暑假期間,學生聯繫不易,目前校方正透過各種管道與學生取得聯繫,盼下週開學,學生都能平安報到。 中央社/台北三十一日電 李姓香港僑生傳出因參與「反送中」示威在港被捕。陸委會今天表示,李生將於三日出庭,該會駐港辦事處也將提供必要協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