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運半潛船新光華輪潛裝海葵一號起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半潛船﹁新光華輪﹂潛裝"海葵一號"起運,號稱亞洲最大半潛船﹁新光華輪﹂日前在青島港完成潛裝亞洲最大圓筒型FPSO"海葵一號"。(見圖) 消息指出,由於“海葵一號”本身沒有動力,不能在海上自航,為縮短航期、降低運輸風險,所以需要像貨物一樣裝到半潛運輸船上,通過“大船背小船”的方式,運輸至珠江口盆地進行回接安裝。中遠海運集團旗下中遠海運特運為中國海油流花FPSO項目提供拖運輸總包服務。 根據說明,中遠海運特運船岸團隊精細研判地理位置、水文資訊等外部因素,逐一預判風險點並提出應對預案和措施統籌備艙工作,全船連續16.5天高效完成758根墊木鋪設、1516根角鋼焊接和3032根螺絲固定工作,讓這個最大直徑約90米的龐然大物落座誤差控制在100毫米以內,確保裝運過程安全高效,除了裝船定位作業中常規使用的定位柱外,此次還創造性地引入了"測量機器人"+"水下攝像機"的即時監控系統,以幫助觀察貨物與定位柱的接觸點,輔助精確浮裝定位。在對"海葵一號"進行進一步綁紮加固後,新光華輪啟航前往珠江口為流花油田按期復產運送。 據瞭解,中遠海運特運半潛船隊迄今已裝運各類FPSO達七個,該型FPSO4個,平臺底座直徑從早期的60米到"希望7號"的74.3米、"希望6號"的87.5米,再到此次"海葵一號"的90米不斷刷新紀錄。本次裝運同時也創造該公司船隊裝運圓筒型貨物重量最重、體積最大的雙紀錄。

Read More

海員總工會推展會務有成 盧水田編著新書發表

海員總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由理事長章烈忠主持,會中包括勞委會勞動關係司專門委員許根魁、科長蔡勝傑,及ITF東京事務所代表瀧勝次(Katsuji Taki),全國總工會彰化縣總工會秘書長溫宗諭、海員總工會常務監事會召集人李曜任等與會,海員總工會顧問也是前理事長盧水田也在會中致贈其編著並由海員總工會出版的新書。(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員總工會五月二十四日於台北福華大飯店召開第二十七屆第四次會會員代表大會,由理事長章烈忠主持,會中包括勞委會勞動關係司專門委員許根魁、科長蔡勝傑,勞動部綜合規劃司司長王厚誠,及ITF東京事務所代表瀧勝次(Katsuji Taki),全國總工會彰化縣總工會秘書長溫宗諭、海員總工會常務監事會召集人李曜任等與會。會中也舉行新書發表會,由海員總工會顧問也是前任理事長盧水田發表其編著,並由海員總工會最新出版的新書,書名:1970-1990海運苦難年代台灣航商/船員滄桑史。 勞動關係司專門委員許根魁在會中致詞,肯定章烈忠理事長辛苦做了很多事情,由會員出席踴躍也可看出向心力表現。ITF東京事務所代表瀧勝次表示,需關注因應氣候變遷,航運業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的目標要求的培訓和教育,及關注在行業中新引入的技術及數位化。全國總工會彰化縣總工會秘書長溫宗諭提到中華海員總工會是國際化程度最高工會,而全國總工會未來將推動保障勞工退休後生活,成立智庫對職業安全教育規劃等方面努力。勞動部綜合規劃司司長王厚誠表示,台灣制定勞工政策均與國際勞工接軌,感謝理事長及工會幫忙,透過工會與ITF連結,協助台灣政府走出去。 章烈忠理事長在致詞時表示,時間飛逝,這是本屆第4次代表大會,應會是本屆最後一次代表大會。感謝三年來各位會員代表給予其本人督促及支持,亦盡心盡力推動工會事務,更向工會理事長前輩們請教,在既有的基礎上精進業務。他自就任以來,秉持所有代表的意志持續推動改善會員福利措施。 工會實施績效包括推動IGF訓練課程在台辦理:為因應國際海事組織(IMO)在2050年提出的淨零排放政策,船員必須要滿足國際公約IGF CODE之訓練,尤其2025年開始有大量雙燃料船舶陸續交船。該會多次向交通部航港局報告,期能讓我國船員有此訓練以符合國際公約的要求,航港局亦已給予正面的回應(近期將配合新加坡WMI訓練機構在台開班進行IGF CODE基本訓練課程)。 提高會員子女獎學金金額、會員自強活動補助(會員一年內上船服務超過6個月,參加工會自強活動連同一位眷屬均能享有免費的福利)、改善會員退休補助計算方式、新增會員在岸勞保補助(每位會員一年內最能享三個月的補助)、增加急難救助金額,再連同原有之會員福利如會員專業證書的補助等。 在27屆任內有超過2000人次會員申請相關補助,初估每年花費金額達1仟4佰5拾萬元;而同期台籍會員會費收入新台幣不到6百萬元。相對差額8百萬元。由此可見對會員的照顧不言而喻!此外在國際上該會積極在國際間為台灣的船員發聲,在第27屆期間,該會出席多次國際相關會議,與各國海員工會進行交流,從亞太區會議到國際協商論壇(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Forum),尤其將國際運輸工人聯盟(ITF)各項標準訂定在該會特別協約中,如船員薪津、戰區條款、船員靠港休息下地權益等,以加強保障海員權益。 執行會務系統電子化:該會目標以一站式服務給予會員更多的方便,從軟硬體更新、建立數位化系統、設立LINE群(到113年5月20日止計有4341位好朋友加入該會LINE群組),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會員不用舟車勞頓,在任何地方利用電子產品都能與工會聯結,辦理各項業務。 會員品質教育課程的多元化:該會辦理會員多種教育訓練藉以提升會員工作素質與福利保障,訓練科目包括勞動法規、船員權益保護、集體協商、職災保險等;並協助航海、輪機學生測驗複習、航海、輪機英文等課程。未來更將以會員回饋關心的議題為主,持續開班!尤其近期內將加入船員心理諮商輔導及IGF code等相關課程等。 章理事長也提到,其個人覺得唯一美中不足之處,相較於基隆分會、高雄分會會所全面整修,總會僅完成部分裝修,如8樓頂會議室主牆面、會員休息室,並加掛電視以宣導工會會務;還有在今年底預定完成8樓頂廁所修繕。雖然沒有新穎的會所,但是總會盡力在會務同仁的服務上更貼近會員,以真誠服務、會員第一為任務,相信來到工會,定會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工會除了為台籍船員提供服務外,總會同仁們也開始到各港口登輪訪問,關心的船員包括到達台灣港口的台籍與外國籍船員,並實際深入了解及關心他們在船上的生活與工作狀況。 今年總會訪船紀念品是國際網路卡,聽說深受船員的喜愛。當然也在紀念品上張貼該會及ITF的熱線電話供船員聯繫使用。更在每年聖誕節、春節期間加贈年節禮品,讓中、外船員都能感受到工會的關懹。去(112)年12月該會舉辦77周年會慶,主題是「青銀合力,希望啟航」,工會更會加強傳承,持續思考有別於過往的作法,讓會員實質感受到該會不斷的求新求變,推動各項船員法規、政策、福利,以落實照顧廣大的會員,讓年輕人更有動力來加入海運事業。

Read More

港務公司開放高雄港第一港口北防波堤 供民眾垂釣

(高港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為應高雄地區廣大愛好垂釣活動民眾之需求,並經整體評估考量港埠運作秩序維持及安全防護管理等相關因素,公告自113年5月1日起,開放高雄第一港口北防波堤提供民眾垂釣使用,開放時段為每日上午6時至下午6時。迄今,平常單日進場垂釣人數均達50人以上,假日更可達100人以上,現場釣客對垂釣區現行相關設施及管制措施均表示滿意。 臺灣港務公司為配合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新增開放民眾友善垂釣場域。繼原先已開放之3處釣點(台電灰塘防波堤堤道、旗后山下舊台機造船廠旁護岸及第二港口北防波堤)外,今年5月份又開放第一港口北防波堤,臺灣港務公司特別提醒民眾切勿於非開放時段及非垂釣區從事垂釣行為,並應確實遵守垂釣區相關規定,以避免意外事件發生。 為維護該垂釣區周邊環境及民眾垂釣安全,臺灣港務公司除於第一港口北防波堤開放垂釣區設置景觀廁所外,並於海側設置安全護欄及設置12組救生設施(含救生梯、救生圈)。釣客前往商港開放垂釣區從事釣魚活動前,請事先透過「港區垂釣預約APP」查詢港區天氣狀況及釣點開放情形,並進行預約報名與取得通行碼。進入垂釣區前,應由管制站人員確認身分並掃描通行碼後,始可進入垂釣區。垂釣期間則應全程穿著安全裝備(救生衣及防滑鞋等防護裝備),並遵守「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垂釣區管理要點」第六點各項規定,以維護人身安全。 臺灣港務公司表示,高雄港目前公告開放垂釣區域為台電灰塘防波堤、旗后山下舊台機造船廠旁護岸(非管制區域)、第二港口北防波堤及第一港口北防波堤,除上述4處釣點外,高雄港其餘區域均為非開放垂釣場域。如民眾於非開放地點從事垂釣行為,將違反商港法第三十六條第二項規定,並依商港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移送由航港局或指定機關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其釣具。

Read More

龍華科大設備先進 獲世界百大日本東北大學權威教授肯定

龍華科大設備先進,獲世界百大日本東北大學陳強教授(左)高度肯定。(龍華科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致力成為亞洲最佳電子領域人才培育基地的龍華科技大學,建置「3D數位電路板設計暨智慧製造類產線工廠」、「(5G)行動通訊模組測試與調校類產業環境工廠」及「高速傳輸介面電子構裝設計與測試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等3座教育部億元級類產線實作基地及相關實驗室等完善新穎設備,日本知名電磁工程領域專家、日本東北大學陳強教授獲邀擔任該校國際論壇講者及論文評審,實地參訪學校時極為肯定,盛讚學校在電磁領域的產學研發與實作能量,已超越排名世界百大的日本東北大學。 龍華科大副校長陳逸謙教授表示,陳強教授是電磁工程、天線與微波技術領域知名學者,曾擔任IEEE天線學會東京分會主席並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其領導的日本東北大學電磁工程研究室,研究方向包括天線工程,微波/毫米波技術工程,環境電磁工程,以及計算電磁學等,在電磁學學科具有極大影響力,許多微波天線領域的重要發明都出自該研究室,研究室還培養出包括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在內的眾多著名學者。 陳副校長指出,相較於日本及台灣的國立大學相關設備大多分散在各教授主導的研究領域或某段製程,未能充分整合,陳強教授認為龍華科大的類產線實作基地則十分具有優勢,該校3座基地及實驗室等先進設備自正式啟用後,有效整合電子產品開發、電路設計、佈局、產品製作、元件貼裝、產品檢測、電性測試及產品驗證等各階段製程,不僅能夠滿足產業少量多樣的彈性需求,提供廠商從設計、開發、製造到量測的一體化服務,有效強化技術研發能量並與產業深度鏈結。 龍華師生團隊並持續透過產學合作了解業界需求,由產業提出問題,團隊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協助某科技公司成功開發「高頻高速軟板連接器」,這項技術後來轉移至總部位於美國的全球前三大半導體公司。另外也協助某科技公司成功開發出用於射頻元件測試的小型無電波暗室,能在無雜訊干擾環境下進行精密測量。不僅提升該公司在RF元件設計與製造上的自主性和專業水準,而且也增強其在國際RF元件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高速傳輸領域,2024年不再由5G獨領風騷,第七代Wi-Fi 7無線網路技術陸續定規加速推進,其傳輸速度預期將比現有Wi-Fi標準快三倍以上,並需滿足更嚴格電磁相容性(EMC)條件,這些都是業界未來發展關鍵指標。龍華科大「高速傳輸介面電子構裝設計與測試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則協助國內知名上市電子公司的Wi-Fi 7裝置進行重要測試。成功定位 Wi-Fi 7裝置的干擾源及受干擾源,這對於降低設備電磁干擾和提高訊號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Read More

ClassNK舉辦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課程研習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為服務我航運界所舉辦的2024年度Academy研習上週推出「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安全設備與無線電)- SOLAS (SE & SR) 課程,由該協會台北事務所所長陳建良主持開幕式,驗船師李永業擔任本次課程講師。(見圖左及右,李錫銘攝) 陳建良會中指出,ClassNK Academy每半年定期舉辦-次,分別在五月和十月舉行,本次探討與介紹 SOLAS所規定的安全設備和安全無線電的要求。他強調在海事世界中,安全永遠是首要任務,瞭解並遵守 SOLAS的安全設備要求及無線電通信規範至關重要,這直接關係到海上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船舶營運,通過講座將進一步理解這些規定的內容,探討其實際應用以及如何確保船舶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陳建良期許經由彼此努力,確保船舶在安全設備和無線電通信方面遵循最高的標準,從而實現更安全、更可靠的海上運輸。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事協會為提供航運界有關航運、造船、檢驗以及船舶管理方面的專門知識舉辦ClassNK Academy研習課程十多年來,基於對海事法規豐富知識與經驗及最先進的研究成果,也吸引了跨領域人仕參與,本次報名參與情況熱烈且超乎預期。

Read More

聯邦快遞策略合作建立卡達自由貿易區新物流設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聯邦快遞宣布其子公司FedEx Logistics與卡達自由貿易區管理委員會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將於卡達自由貿易區建立新物流設施。 卡達自由貿易區管理委員會執行長Sheikh Mohammed H. F. Al-Thani與FedEx Logistics總裁兼執行長Patrick Moebel,於參加2024年卡達經濟論壇期間,在「與不斷變化的全球供應鏈網路連結(Connecting to the Shifting Global Supply Chain Network)」學術研討結束後,舉行策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代表雙方簽約。(見圖,聯邦快遞提供) 簽約儀式中,卡達自由貿易區管理委員會執行長Sheikh Mohammed H. F. Al-Thani表示,本次合作將促進貨物運輸與供應鏈流通,使全球經濟受益。FedEx Logistics在卡達自由貿易區的投資也展現共同推動物流產業創新發展的承諾。透過聯邦快遞全球規模的專業知識與全球網路,此次合作將有助於突顯卡達作為商業首選地區的重要優勢與地位。 FedEx Logistics總裁兼執行長Patrick Moebel表示,新設施將協助我們為亞洲、歐洲甚至全球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很榮幸能與卡達自由貿易區管理委員會達成合作,建立這項設施。在FedEx Logistics持續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同時,透過當地區域優勢協助因應全球貿易挑戰達成更好地發展。」 聯邦快遞中東、印度次大陸和非洲地區總裁Kami Viswanathan則稱,新設施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聯邦快遞全球網路優勢,更再次展現聯邦快遞對卡達在跨境貿易中成為日益重要的角色,及其經濟發展承諾的支持。聯邦快遞很高興能從此變革旅程中前線,為卡達物流發展譜寫新篇章。 該設施坐落於Ras Bufontas自由貿易區,將設立先進的管理辦公室,並由FedEx Logistics旗下FedEx Trade Networks Transport & Brokerage負責營運。新設施的建設不僅有助於FedEx Logistics擴大當地市場布局,更將與聯邦快遞全球網路實現無縫連接,成為亞洲與歐洲之間國際貨物轉運的重要管道。

Read More

華城重電臺中港擴大投資設廠 累計規模已達5公頃

港務公司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由行政副總盧展猷(中)主持, 並偕同高階主管基港分公司主任秘書張維鍵(左),中港分公司主任秘書陳素芳(左二),花港分公司行政處處長張自英(右二),高港分公司主任秘書林麗美(右)與會。(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由行政副總盧展猷(中)主持,港務公司表示,華城重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城重電公司)於臺中港擴大投資設廠,累計投資規模已達5公頃,除滿足產業需求,亦帶動關聯產業發展及增加海線地區就業機會近200人。 華城重電公司以生產大型電力變壓器為主,因臺中港擁有數座重件碼頭及專業區腹地廣大等優質港埠資源,具節省運輸成本及提升生產效率之優勢條件,華城重電公司擇定以臺中港作為主要生產基地,2014年向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下稱臺中港務分公司)承租臺中港港埠產業發展專業區(1)約4公頃土地,投資變壓器製造廠。 華城重電公司考量既有廠房產能已滿載,為因應市場蓬勃之需求,今(2024)年在毗鄰原承租區加碼增租1公頃土地,以提升產能滿足台電強韌電網十年投資計畫、離岸風電陸上及海上變電站設置需求及美國市場COVID-19疫後電力需求成長。 同時,華城重電公司為臺灣離岸風電基礎建設在地化打下根基,因應臺中港離岸風電國產化產業需求,華城重電公司已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簽訂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之機艙組裝廠工程合約,設立變壓器製造廠,落實機艙組裝在地化,協助國內供應鏈業者學習關鍵技術,帶動產業技術升級。 臺中港務分公司表示,華城重電公司係為臺中港重要合作夥伴,除達成港埠土地有效利用、提昇港口裝卸量、挹注港務公司營收及帶動關聯產業蓬勃發展外,在離岸風電關鍵零組件國產化更是扮演重要角色,為臺中港產業發展與升級帶來積極效益,期盼未來能再引進更多如華城重電公司般優秀之業者加入港區投資,共同促進臺中港區之繁榮與發展。

Read More

跨境電子商務的現況與未來發展 捷豐物流王惠祝董事長海大開講

王惠祝董事長(左三),蔡豐明主任(右三)。(捷豐物流提供) 記者陳新民/台北報導 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為使同學能夠深入了解有關跨境電子商務的現況,特別邀請國內承攬跨境電商進口貨件貨量最大的捷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王惠祝董事長(左三)至航運管理學系,以「跨境電子商務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圖:捷豐物流提供) 在演講過程中 ,除了透過淺顯易懂的簡報方式,並搭配學生熟悉的短視頻以及引導分享的互聯網、次媒體等的發展與使用,讓專題主軸更能清楚表達出從購物經驗的發展歷程到網際網路崛起過程中,如何創造出另一種的購物模式,即電子商務的興起 ,進而循序漸進引導出電子商務最重要的重點,那就是如何讓貨件從出貨主到收貨人一站式服務的新概念。 這次專題演講受到航運管理系的重視,除由蔡豐明主任(右三)偕同多位教授親臨現場給予肯定外、更吸引眾多同學熱烈積極參與,雙方互動熱絡使得活動圓滿成功。 眾所皆知台灣是海島型國家,因此許多資源多是透過跨境貿易商務而來,其中的載具不是空運就是海運,捷豐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自 2015 年成立以來,對於跨境物流的倉、幹、清、派等環節,深耕已久,目前在台灣快遞進口貨件中,穩居業界第一名。 捷豐國際物流是串接電子商務(B2B B2C)一站式服務的重要推手 ,其營業項目包含海空運承攬、報關、倉儲、派件運輸規劃等,也就是在文件流、資訊流、物流、金流、商流等區塊,皆能妥善地因應客戶需求,組合出不同區塊的自營或統合合作夥伴的服務商品 ,提供跨境電商在進出口的 倉、幹、清、派方面能有更多元的選擇方案,進而為自已在國際貿易中創造出更多的商機與價值。 捷豐國際物流深耕兩岸電子商務是台灣首屈一指的電商企業,王董事長將秉持著「服務到家、使命必達」的物流精神,積極拓展日、韓市場再創電商營運新契機。

Read More

台北港貨櫃碼頭首迎電商貨船舶瑞龍輪A KEIGA

海運快遞貨物專區作業(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自廈門開航的貨櫃船瑞龍輪(A KEIGA)首次承載2個20呎貨櫃與40個40呎貨櫃的電商貨(另稱:海運快遞貨),5月23日傍晚直航台北港創下首例,第二天5月24日一早貨至台北港貨櫃碼頭卸下後,直接入儲場區,接著進倉庫拆櫃、過X光機通關後,約40分鐘,貨物即可上卡車運離台北港,送至客戶手中。 網購電商貨便利快捷已為現代人購物不可少的途徑之一,兩岸的電商貨興起於2019年左右,疫情期間更是盛行,目前兩岸的電商貨運送大部份都依賴小三通的客貨兩用輪,來往於福建各港至台灣,不同於一般貨物的傳統通關,這些物品體積較小,價值不高,貨櫃運送較為經濟,抵達台灣後須通過X光機檢驗通關後放行,目前在台北港共有3家業者經營共12條X光通關線,台北港國際物流有6條、台灣港務國際物流公司有2條,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有4條,年貨量約有25,000個40呎貨櫃,過去都未曾有專屬的貨櫃船航線承載,由於時效的要求,必須直航第一港卸船的電商貨才會被客人所接受。

Read More

全國船代會:航運大海行船 柳暗花明又一春

全國船代會召開會員大會,由理事長黃啟洋(左五)主持,會中包括交通部航港局主任秘書饒智平(左四)、基隆港務分公司港務長陳世鴻(左三)、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簡任稽核陳泰明(左二)等貴賓與會,會中基隆、台中、高雄與台灣省船代公會理事長出席。(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船務代理公會全國聯合會二十三日於台北天成大飯店,召開第12屆第5次理監事會暨第12屆第2次會員大會,由理事長黃啟洋主持,會中包括交通部航港局主任秘書饒智平、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簡任稽核陳泰明、臺灣港務公司 基隆港務分公司港務長陳世鴻、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理事長翁堯賢、中華民國貨櫃儲運事業協會林炯炘理事長、中華民國引水協會秘書長張金泉、前陽明海運董事長盧峰海等貴賓與會。 航港局主秘饒智平致詞提到,船代業受國外船東委託處理業務,在航運生態圈扮定重要角色,未來航港局啟動動航業法修正,促進航業制度化。基隆港務分公司陳世鴻提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臺灣港群今(113)年第1季打拼出8,938艘次的進港船舶量、1億6,345萬計費噸的貨物裝卸量,以及337萬TEU的貨櫃裝卸量,其中基隆、台中、高雄、花蓮等各港,裝卸量表現均較去年同期成長。因為有業界的長期耕耘與支持,造就臺灣港群業務持續穩定發展。港務公司除致力於貨運本業外,同時積極招商,擴展旅運觀光、離岸風電等面向,未來亦將持續推動各項港口重大建設,並落實企業ESG,朝向多元、智慧、永續港口邁進,為打造優質港口、促進產業蓬勃發展而努力。 黃啟洋理事長致詞指出,航運市場變化莫測,原來預期2024年航商面臨經濟萎縮需求不振,再加上船舶投入過多艙位過剩,這一年壓力排山倒海,預期營運虧損在所難免。2023年所有航商悲觀預言殘酷殺戮弱肉強食不少船公司將被淘汰,所有股市投資專家預測航運市場即將面臨獲利退場走入長時間盤整的黑暗時期。這一年國際局勢動盪,俄烏戰爭未歇,以阿動亂未平,經濟因為太多變數無法期待早日復甦。 黃理事長也提到,隨後紅海危機爆發讓亞歐中東航線陷入緊張,但是之後的發展卻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船舶被迫繞行,空櫃周轉拉長,艙位逐漸吃緊空櫃供給緊縮,造就了亞歐地中海中東市場運價急速反彈。巴拿馬運河航道壅塞遲遲無法解決,缺倉缺櫃情形因此蔓延,美洲市場也跟隨歐洲市場水漲船高,當前景觀彷若疫情期間航運高潮洶湧,一發不可收拾,甚至股市必須將航運3雄中的陽明萬海"關禁閉"好冷卻過度熱情。航運市場就是大海行船,有大風有大浪,但堅定信心勇往前進必能抵達目的。過去風風雨雨,船代業者同樣兢兢業業持續奮鬥。 本屆全聯會參與了所有航運發展相關重要 議題討論包括: 引水人業務管理、引水法修訂、引水費率調整, 航業法修訂及港埠費率調整。所有議題公會不僅站在業者立場據理力爭,同時也為了整體航運發展而全力配合所有最後的決議。 另外在各項攸關航運發展會議中,持續與有關主管機關表達航運發展面臨困境,包含基隆四接工程東移影響基隆港區作業安全、高雄第七貨櫃中心聯外道路網絡必須完善、北部空櫃堆場漸漸緊縮,運轉必將面臨窘迫、 P&I 審核流程更趨嚴格、港代作業時間更加嚴峻,同時也在適當時機傳達了船代生存困難的訊息,盼正視船代業務升級必要性,協助業者永續經營。期盼未來結合兩大方向業務執行科技化數據化,業務範圍擴大,來提升船代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項目,讓船務代理業務能隨航運發展持續蓬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