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近期對大陸出口不減反增的解讀

 李沃牆  兩岸貿易依存度高,台灣五月對大陸及香港地區出口比重已上升至百分之四十四點九高點,而且增加幅度超越美國、歐洲及東協地區,絲毫不受兩岸冰凍及疫情影響。令人狐疑的是,蔡政府近年來「親美遠中」,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結果新南向地區反而下降百分之十七點九。  究其因,原本兩岸民間交易就相當活絡,台商赴大陸投資並沒有顯著減少;而且疫情發生後,更衍生零接觸遠距需求,國際持續對台灣的網通產品、積體電路、記憶體等產品及中間財有相當的需求,加上大陸近幾個月已陸續復工之故。而東協國家因多採封城鎖國措施、歐美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等因素而下降。  進一步言之,台灣GDP的貢獻來源中有將近六成五是來自於出口項,又逾四成係對大陸出口;而且,每年經由大陸地區獲取的平均貿易順差也高達八百億美元。既然兩岸貿易對台灣如此重要,關注大陸經濟成長自有其必要。  據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出口年增百分之零點五,進口年減百分之零點四,淨出超較上年同期增加。但下半年則需視第二波疫情發展,美中貿易戰不確定性及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狀況而定。  中國大陸第一季GDP總值為二十點六五兆人民幣,較二0一九年衰退百分之六點八,是一九九二年中國大陸開始公布季度GDP數據以來最低數值,也是首次出現季成長為負值。但大陸國家統計局於七月十七日對第二季及上半年GDP初步核算,第二季季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二,已由負轉正,第三及第四季有望再創新高,但要「保五」應是機率不高。  中國大陸有「逢八必災,逢九必亂」之說;然進入二0二0年後,更是不平靜,先有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南方大洪災肆虐的同時,又有多個地方發生蝗蟲災害。據悉,湖北襄陽市、雲南普洱市江城區及廣西桂林等地出現大量蝗蟲,漫天飛舞,鋪天蓋地,吃掉大片農作物,蔚為奇觀。而號稱二十年來南方最大洪災,持續四十多天的暴雨;長江流域的累積平均降水,是往年同期平均的百分之一百四十八點三,觀測紀錄亦創下一九六一年來紀錄。特別是江西省的鄱陽湖進入「萬人防汛」的搶堤消耗戰,氾濫面積仍在持續擴大。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於七月十七日發布,今年長江第二號洪水已在長江上游形成,長江南京站水位在十八日上午創歷史新高,因而全市防汛緊急調升為最高等級。  有道是「水火無情」,災情不僅造成人民生命及財產損失,也對經濟運行產生直接影響。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七月十二日道出:「中國防汛形勢十分嚴峻,要防止民眾返貧」。截至七月十三日七時,洪澇災害已經造成二十七個省區市三千八百七十三萬人次受災,一百四十一人死亡失蹤,倒塌房屋二點九萬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八百六十一點六億元人民幣;另還有將近五百多處古蹟受損,是近年來汛期文物受損最為嚴重的一年。但洪災也造成食品類價格上漲,尤其是豬肉價格變動最為明顯。  綜合言之,災情若對大陸下半年經濟復甦造成衝擊,則台灣對陸出口也會受到影響。此外,美中貿易爭端未解,加上 「港版國安法」施行後,美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優惠地位,對台金融業及企業亦有一定影響,實不容小覷。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Read More

<直言集> 教育工作者須提供完善安全校園環境

 東勢實驗教育園區引發兩黨議員諸公大戰已有多時,國教署已表態支持,令教育局陷入兩難。  教育園區原為東勢高工的舊址,九二一地震破壞校舍,東勢高工搬離現址,基地大部分土地位於山坡地,坡度大多為一至三級坡,基地東側邊坡更位於山崩地滑地質敏感範圍內。這就是問題核心所在,「若再重新設為校園,安不安全?」市長盧秀燕及教育局長楊振昇都經過九二一大地震傷痛,兩人思考的是「孩子在這裡讀書,安全嗎?」  即便此案於前朝林佳龍主張公辦民營在原地辦學校,也有教育團體簽約了,但盧團隊評估「一定要這樣走下去嗎?」。綠營議員諸公與立院副院長蔡其昌已表態支持設校,國教署也公開聲明力挺,但必須作安全性鑑定報告。巧的是國教署長彭富源即是前市長林佳龍之教育局長。  鑑於校園安全及少子化,廢止東勢實驗教育園區是盧團隊的主張,在原地公辦民營實驗學校係綠營立場,東勢地方也傾向設校。教育局長楊振昇陷入坐困愁城,教育的理念不僅是讓孩子把書讀好,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提供完善及安全的校園環境給孩子」。  「好了傷疤,忘了痛」。這句老話很多人常掛在嘴邊,但面臨問題時,就不能大意與輕巧。二十年前的九二一地震,台中及南投重創,往生者達兩千多人。東勢屬地震帶,東勢實驗教育園區又位於山坡地。「有權力的人,不應該每天只想到權力欲望,而是心心思念人民福址與安全」,這才是王道,更是孩子們的福氣。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負油價」背後的經濟意涵

李沃牆  世事難料,近期油價一再崩跌已司空見慣,但「負油價」倒是史上首見,也改寫經濟學教科書。  美國紐約期貨價在四月二十日以負數作收,西德州中級原油五月交割價狂跌五十五點九美元或百分之三百零六,以每桶負三十七點六三美元作收。造成油價崩跌最大原因除了產油國間的利益衝突外,莫過於新冠肺炎全球擴散,許多國家採取封城或居家隔離等禁令,飛機航班大幅縮減,造成原油需求出現前所未見的急凍。而美、中雖然增補戰備儲油,但對油價卻起不了作用。  油價狂跌,已讓美國許多頁岩油公司宣告破產;新加坡石油巨擘興隆集團也聲請破產保護,未來恐引爆一波倒閉潮。然而,油價的崩跌背後更反映經濟的急凍,儼然已成為經濟的晴雨表。  國際貨幣基金(IMF)於四月中甫公布的年度首次《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今年全球GDP將萎縮百分之三,恐將經歷自一九三0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衰退程度遠超過二00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其中,美國經濟成長率今年將萎縮百分之五點九,大陸經濟成長率僅百分之一點二,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萎縮百分之七點五,而台灣被降至負百分之四。其他著名機構的預測亦是慘不忍睹。  中國國家統計局於四月十七日發布的首季GDP總量為人民幣二十兆六千五百零四億元,下降百分之六點八,是大陸有季度GDP記錄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由第一季GDP統計數據顯示,大陸經濟的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全部失速。坦然言,這結果並不意外。因受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影響,目前至少逾三十億人口正受居家禁令、旅遊、停工或停業等限制,嚴重衝擊消費與生產,以及投資和貿易。即使大陸第二季全面復工、復產及解封而逐漸復甦,但幅度應不大。  油價崩跌,經濟失速瀕臨墜崖,公司倒閉不計其數,失業人口狂潮如波濤洶湧而來。據美國勞工部統計,自三月十四日至四月中的一個月內,已有兩千兩百萬美國人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大約是美國勞動力的百分之十三點五。KPMG估計,美國四月至少將裁員八百萬至一千兩百萬人,預期第二季美國將有兩千五百萬人失業。聯準會經濟學家分析預估,全美總就業人口數恐因疫情大減四千七百萬人,相當於失業率百分之三十二點一,致使美國總失業人口達五千兩百八十萬,比經濟大蕭條高峰期失業率的百分之二十四點九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二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百分之六點二,遠高於一月的百分之五點三。失業人數至少也有千萬人以上。歐美國家也難以倖免,失業率不斷創新高。而台灣截至四月十七日統計,實施減班休息(無薪假)企業家數已達六百三十六家、受影響勞工人數突破一點五萬人大關,未來不容樂觀。  此外,根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公佈的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累積債務占GDP比率達到了百分之三百二十二的歷史新高,總規模達二百五十五兆美元,較二00八年全球金融海嘯時高峰增加八十七兆美元。其中,發達市場的債務水準達到了GDP的百分之三百八十三,總規模達一百八十四兆美元;而新興市場的債務規模超過七十一兆美元,為GDP規模的百分之兩百二十二。在疫情衝擊下,各國不惜撒下巨資救市及紓困,預估今年首季累積債務會上升至兩百五十七兆美元,將達GDP的百分之三百四十二,債務危機恐一觸即發。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Read More

<直言集> 探討台中巨蛋 勿灌入過多政治元素

 台中巨蛋剛出爐,綠營就迫不及待的指指點點, 照此邏輯推演,台中巨蛋將要面臨更多挑戰。  以國家歌劇院為例,林佳龍主政之際,可以挑出歌劇院有三千多項缺失,巧的是,主建築負責團隊是極偏綠的建商,氣得猛跺腳。  台中巨蛋宣布得手建築團隊,是國內與日本建築界合作為之。都發局說明,評審有其一定工序及條件,可以接受公評。  這幢高達六十五億元大巨蛋工程,歷經三任市長才定案,可見其間有其一定困難度必須克服。台中有大巨蛋,真的與那個政黨執政沒有關係,台中既為直轄市,提高市民生活品質是主政者無法停止的腳步,大巨蛋的出爐,市民都是臉上增光。  這件事最好笑的段子是,拿下評選的建築團隊說的一段話,大意是「大家看建築都很注意型式,型式並非建築惟一的考量,而且也很難去定義什麼跟什麼長得像?就像某人跟某人長得像,他們並非是同一人。」  是的「就像某人跟某人長得像,他們並非是同一人。」立委莊競程原是大學教授,他的發言是「點到為止」,未再有其他著墨。畢竟莊老師是理工背景,有其學術專業,自然他也會尊重建築專業。  台中巨蛋的種種當然可以提出質疑,不過最好以專業探討,不要「灌入過多政治元素」。台中市民要的是高水平之生活品質,不要噴墨的政治文革。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社論>挺陳菊,民進黨已不顧程序與實質正義!

立法院進行監委人選表決時,民進黨立委陳瑩不在立法院議場,卻有列入投票紀錄,國民黨立院黨團到台北地檢署提告偽造文書罪。 (中央社) 在強烈抗爭中,二十七名監察委員被提名人日前全數通過,不僅凸顯民進黨無視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的鴨霸作風,更反映其自相矛盾之處;令人除了無奈之外,更感到十分諷刺。  蔡英文總統提名監委名單曝光後,外界就諸多譏評,甚至抨擊這次監委是「最綠、最爛、最酬庸」,其詞雖不免過苛,但也其來有自。主要關鍵就在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選、前高雄市長陳菊,社會普遍認為不妥。  就事論事,陳菊在黨外時期,對於爭取台灣民主、自由、人權確實有相當貢獻;但她數十年從政生涯,從未以公正廉明、高風亮節著稱,反而有不少弊案纏身。舉例來說,她在高雄市長十二年任內,市府團隊貪瀆與偽造文書一百零五件,共有一百九十四名公務人員遭到起訴;遭到監察院立案調查五十八案、糾正案三十案、彈劾案三案,外界當然會質疑,一旦陳菊當上監察院長,這些案子怎麼審得下去?  再說,監察院主要功能就是糾正官邪、整肅官箴,監察委員必須品正行端,風骨嶙峋,行事無可挑剔,何況身為院長,標準當然要比別人更高。霸氣十足,公認是民進黨大姐頭的陳菊,固然擅於喬人喬事,勇於政黨鬥爭,卻絕對不是監察院長的適任人選。民調就顯示,百分之六十四點五的人認為陳菊「非常不適任」,連同「不太適任」的人,超過七成;而認為「非常適任」的只有百分之十六點三,連同「還算適任」的只有二成五。這證明大多數的民意,其實是反對陳菊出任監察院長,但民進黨硬是要把她拱上台。  更令人訾議的是,民進黨連起碼的程序正義都不顧,就霸王硬上弓。依照立院職權行使法規定,行使同意權應交付審查再提院會表決,而這次根本就沒有經過審查程序,就逕付投票,既不合程序也不合法,更剝奪立委行使憲法賦予的人事同意權,當然應該是無效投票;但立法院長游錫堃卻硬拗,被提名人都簽到,符合議事規則,沒有問題。試問,簽到可以等同審查嗎?如果此說成立,以後立院審查法案豈不是只要立委簽到就可以了?  再說,民進黨以強行表決方式停止審查,但人未在現場的民進黨立委陳瑩卻被冒名投票,這不僅是清查人數不實,更涉及偽造文書,投票顯然無效;但民進黨卻以綠委張宏陸誤用陳瑩表決卡,總數不變不影響為由搪塞。試問,如此重大的議事缺失,可以如此矇混過關嗎?  平心而論,民主制度本來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就算在野黨杯葛,民進黨既在立法院超過半數,通過監委人事只是時間遲早問題;何況本屆監委任期到七月三十一日才屆滿,民進黨大可以利用兩週時間跟在野黨協調溝通,但民進黨卻為了護送有高度爭議的陳菊闖關,完全不管正常議事程序,也沒有多數尊重少數的雅量,立院「超前部署」,不僅以圍籬、拒馬包圍全院區,儼然把在野黨立委和民眾視為大敵,更出動近千警力護送;進了議場又不照議事規則,該審查而不審查,投票還冒名頂替,試問,先進民主國家再怎麼野蠻的執政黨,應當也不會如此吧?  諷刺的是,陳菊居然還大言不慚,期許自己能成功扮演最後一任監察院長的角色,聲稱修憲通過後,「業務還在、同仁還在、監督還在,只有一生為人權奮鬥的民主老兵,完成最後的任務,光榮離開」,讓人感覺不知所云。不過,民進黨一向主張廢除考試院和監察院,現在卻傾全黨之力為陳菊護航,這也正是民進黨一向說一套、做一套,「理不直而氣壯」的作法!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外交部搞正名「超前部署」

 ■韋灝  立法院臨時會即將處理護照與華航正名等公決案,不過,外交部已於本月十日「超前部署」,在臉書更換了大頭貼,拿掉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與國花,台灣(Taiwan)字樣則放大,原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僅留下英文縮寫MOFA,深藍色底紋也變成藍綠色。一些資深外交官面對外交部的突兀舉動,不禁慨嘆:民進黨政府一天到晚說要顧主權,卻顧到中華民國國名都不見了!  護照及華航正名,爭議由來已久,最近因疫情全球肆虐,蔡政府啟動「口罩外交」,事後傳出有遭到其他國家誤解與中國大陸有所連結之情事,於是,民進黨大小綠、側翼團體、一四五0等,開始透過網路平台帶風向,冷飯熱炒正名議題,並在此次的立法院臨時會正式列入議程。  目前,有關護照正名公決案,有基進黨立委和民進黨團的提案。前者主張政府應立即發行更改我國護照封面及資料頁國名為「台灣 Taiwan」的新版護照;後者提出「為避免與中國混淆或被國際社會誤認來自中國而遭刁難,建議行政部門應就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國護照之台灣、Taiwan辨識度,研提具體作法」。至於華航正名案,時代力量與民進黨團的提案,要求交通部應積極推動短中長期的規劃,讓國際清楚識別台灣;同時建議交通部儘速研提強化華航的國際識別等相關政策,以避免與大陸「中國國際航空」混淆的短中長期措施。  事實上,這兩項正名案都是老問題,提出公決只是再一次的炒冷飯,實質意義不大。譬如:現行中華民國的護照封面早已有加註Taiwan的版本;所謂「口罩外交」出現誤解與中國連結,未免言過其實,因為,獲得我方口罩援助的美、日、歐盟等,不都公開向台灣致謝?而所謂「護照與中國混淆及國際社會誤認」,只是極少數特例,駐外館處若能強化國際宣導,與當地國相關單位密切聯繫溝通,問題當不難解決。  另外,有關華航正名的問題,從陳水扁執政迄今,已有四次被正式提出討論,但因華航若真的改名,大陸、香港航權勢必中止,還要賠上華航過去五十七年來花費上千億元建立的商譽和國際知名度。一位華航高層即指出,China Airlines雖與大陸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Air China)名稱類似,惟長期以來對華航營運操作,從未造成困擾,旅客也不會搭錯飛機;「反而如改名為Taiwan Airlines,必須重新建立品牌與知名度,除了十億元的成本,最大麻煩還是在華航現有的航權恐怕會面臨失去的風險」。因此,這次綠營再度提出的正名公決案,不過是明知不可行的老調重彈,純屬台獨意識立場的炒作。  然而,就在這個當口,外交部再度扮演偷渡正名的「急先鋒」,從臉書下手,將原先大頭貼裡的中華民國、國花等丟棄,其用意何在,實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猶記得,陸委會曾多次呼籲北京,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未料外交部卻為消滅中華民國展開「超前部署」,在臉書搞起「正名運動」。畢竟,依現行憲法,外交部對外代表中華民國,而且,還有十五個邦交國承認中華民國,外交部豈可隨意將對外公開的臉書圖示中的國名去除?難怪會引起外交界一陣撻伐,痛批外交部:MOFA Taiwan是什麼東西,還推稱是小編創意,簡直睜眼說瞎話!  外交部千萬別以為暗地裡搞些小動作,人民弄不清楚,看看網民在臉書的留言:「拜託,有種趕快修憲正名,不要老是耍這些幼稚的小手段…不認同中華民國,還要當中華民國的高官!」只是,這些小老百姓的心聲,不知任內斷了五個邦交國,還深受蔡總統信任,一直下不了台的吳釗燮部長,聽到了嗎?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

Read More

<直言集>中央權力內鬥找警局長墊背 不能服眾

 行政院長蘇貞昌「拔官記」,台南及高雄市警局長中箭落馬,招惹警界騷動。台中市三天「安城專案」不能說與此事無關。  政界觀察,內政部長徐國勇以偽造文書罪嫌將警政署長陳家欽函送偵辦,圈內認為陳是蘇之人馬,蘇、徐兩人恩怨再起。數天之前,蘇貞昌對外言明,中南部治安有待加強,並借蔡總統之口說事。隨即警政署大動作將台南及高雄市警長搬風。  蘇貞昌說是「中南部」治安,引起台中市警界一陣騷動與不安。底牌揭曉,台中市在化外之外,不在暴風圈。不過台中市警察局長楊源明動態也自此引起關注,說巧不巧,議會結束前幾天,綠營議員諸公數度拿台中治安調侃市長盧秀燕,甚至大動作開記者會。楊源明當時反映是正規軍操作,即該抓的人都抓了,警界對治安毫無鬆懈。綠營諸公研判事情不妙,又改口說,只針對盧個人,不是劍指警察。  依官場角度,蘇貞昌「拔官記」是出重手,此事那一個警察局長不心裡在打鼓。地方傳出開槍案件,當然涉及治安,若因「慶記之聲」就將地方治安首長拔掉,誠屬少見。  政界認為,中央因權力內鬥,找警察局長當墊背,完全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不僅不能服眾,警界更是不平之聲四起。  如果政治權力內鬥,來吹皺警界一池春水,造成警界滿城風雨及人心惶惶,警界長官若要保官,勢必對基層員警增加業務與壓力,那治安之道,就走調變味了。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新冠肺炎—未來勞資關係工作型態新濫殤

 ■王冠斌  在此次疫情中,也可看到政府的功能與行政效率,將更影響企業的存亡。振興三倍券目前正由行政院和各縣市不斷的鼓吹下,希望能對台灣內部的經濟帶來一定程度的發展,只是這個政策已說了近二個多月,這也正可見政府在處理這經濟議題上,行政效率的確仍趕不上人民的期待,也如同一開始的紓困及現實上的脫節,所幸政府即時的調整及因應,才不致失了美意。  近期企業,對外貿易訂單除了多數縮減外,更有甚者是完全在七、八、九月都看不到訂單;而眼前看到繳稅問題,多數企業及人民,除希望能獲得政府的補助措施外,更期待能獲得減稅。  但是,這個想法,最後只是想法,只是展延及分期繳稅,相信這對於遭逢各方壓力的企業及人民,內心恐怕是比拿到三倍券的踏實感差多了。  企業未來恐怕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絕對的變動與高度的不確定。時值七月,全球疫情確診人數已突破一千兩百萬人,世界衛生組織(WHO)上星期五更表示,當天二十四小時之內新增確診案例高達二十二萬,超越七月四日單日二十一點二萬例的最高紀錄。  這更增加了未來不確定的封城及國與國之間彼此境管措施,雖然近期各國開始解封出入境,但目前看到這疫情是在民主主義及個人人身自由限制及經濟上的兩難下,解與不解,恐怕是下一波人類新的困境,但這也因此對於企業主而言,如同電影恐懼總和一般,該作什麼決定,都維繫著下一次生存命脈。  可以觀察幾個指標。  首先是景氣復甦指標,中經院六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二,是比上一期增加二點四個百分點,雖然看似往正面看待,但從勞動部每月所提供的大量解僱及無薪休假人數,雖然從高點下降,但製造業因訂單減少,無薪假人數仍居高不下。  這兩項數據所呈現出的現象,仍因我國為多數出口導向之產業狀況而有所落差。  再觀察投資、減產、歇業或關廠的情況。  多數投資報告,對於今年整體而言,極多數之企業,今年營業成長,多會以虧損收場,而要面臨的,是如何先度過今年這個季度。兩年的短期看待,勢必是標準的思考指標;因此,如果看不到今年經營的可能,隨之而來的是如何因應,這便是目前所有企業思索的重點。  也因此,到底什麼樣的條件發生,會成為壓倒企業最後一個轉折,大家莫不希望不要有那一天,但也相信都作了準備。  這半年來,散見各式不同企業,因個人狀況不同,而作了畢生不曾有過的痛苦決定,而在協助過程中,企業的苦也可能因下一波勞資問題再度挑起,日前基本工資議題又隨之而來,會不會加深企業及勞資間的敏感神經,恐怕也是各有道理。但還是老生常談,共生關係的理論,永不會有結果,但這一波的疫情,讓人看到最真實的,究竟是以資本立場看待發展,還是以人性的光明面思索,還真的會成為企業與社會型態的新轉折與新一輪的人性價值觀取捨。(下) (作者為台南市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台南市政府勞工局調解委員暨獨任調解人)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新冠肺炎狂襲 英國防疫措施失準陷泥沼

 黃貞貞  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快速擴散,災情慘重,英國政府在面對這個空前公衛危機,反應遲緩,錯失防疫先機,加上多年來刪減醫療保健預算,人力與設備被削弱,更因未進行大規模檢測,掌握控制並隔離感染源,疫情失控後不得不宣布封城禁足令,試圖亡羊補牢。  今年元月大陸傳出新冠肺炎疫情,宣布武漢等城市封城,之後義大利、西班牙等歐陸國家感染及死亡人數快速增加,英國政府卻如隔岸觀火,未提高警覺,加強部署。二月底英國出現第一個新冠肺炎死亡案例,首相強森發言人才坦承,新冠肺炎病毒將會在國內快速擴散。  二0一0年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合組的聯合政府,為降低財政赤字,推動撙節政策,醫療保健主要提供單位「全民保健服務」(NHS)的人力與設備逐年減少;二0一六年英國通過「脫離歐盟」公投,造成NHS內部來自歐盟的醫護人員出走,進一步衝擊NHS。  以治療新冠肺炎病患十分重要的呼吸器為例,NHS估計疫情高峰時需要三萬台呼吸器,之後衛生部門下修到一萬八千台,三月份NHS英格蘭負責人史蒂文斯向國會報告表示,NHS只有六千六百九十九台呼吸器,向軍方借調三十五台,私人醫院借調一千兩百台,即使之後取得兩千個附有呼吸器的重症病床,加上仍在趕工製造的呼吸器,數量仍嚴重不足。  由於呼吸器有限,第一線的醫師治療大量湧入的新冠肺炎病患時,被迫決定哪些病患可以使用呼吸器,最可能被犧牲的是高齡長者。老人養護中心甚至收到政府通知,要求年長者簽署免送醫院急救的同意書,藉以降低對NHS醫院的負荷。  為避免NHS人滿為患,英國政府也要求民眾,出現持續發燒及咳嗽症狀時,先在家隔離七天,有問題打一一一電話問診,不要到醫院,並自行服用市售退燒藥。  不僅呼吸器不足,第一線醫護人員缺乏口罩、防護衣、護目鏡等個人防護設備,被迫以塑膠垃圾袋充當防護衣,到四月初已有近二十名醫生及護士被病人傳染新冠肺炎病毒不幸死亡。  英國政府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未進行大量篩檢,無法找出感染源,追蹤接觸史,進而隔離治療,減少擴散。出現發燒和咳嗽症狀的醫護人員在家隔離,因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無法重返工作崗位,造成NHS人力更為吃緊。  三月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即呼籲各國加強篩檢,與德國每週篩檢五十萬人的數量相比,英國每日檢測不及一萬人,衛生大臣韓考克在醫護與各界催促下,承諾四月底前可以達到每日檢測十萬人的目標,但沒有具體時間表。  由於疫情已無法圍堵,又擔心經濟受到衝擊,首相強森直到三月二十三日才宣布封城,呼籲民眾保持二公尺的社交距離,試圖延緩病毒擴散,僅保留食品及藥品等重要物資的商店營業,但不少民眾未遵守禁足令,在公園群聚或在家中大開派對,街頭罕見有人戴口罩,防疫觀念薄弱,險象環生。  到四月十日晚間,已有八千九百五十八人死亡,較前一天增加九百八十人,不包含在老人養護中心過世者,確診感染人數七萬零兩百七十二人,日增五千一百九十五人,政府預估未來二週將進入高峰。本週末正值復活節長假期,各地晴朗高溫,民眾若不遵守規定在家隔離,病例可能快速增加。  封城造成英國每日經濟損失高達二十四億英鎊,財政大臣蘇納克近日陸續公布數千億英鎊的紓困方案,試著不讓經濟崩潰,封城絕非長久之計,唐寧街苦思擺脫疫情對策,衛生大臣韓考克提出免疫檢測,了解英國有哪些人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有抗體,即可回歸正常工作與生活,但免疫技術未臻成熟,檢測結果不可靠,加上即使有了抗體,不能保證不會再感染或無傳染力。  追本溯源,英國應向台灣、南韓等國家學習,擴大並加強篩檢,找出病毒感染源,並予隔離治療阻絕擴散,尤其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應列優先檢測對象,加速進行,任何的延宕都將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死亡,付出更高的社會成本。  疫情過後,英國政府更應痛定思痛,檢討醫療保健投資政策,國民健康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短視投機的政策,將難抵禦下一次的疫情來襲。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透視英國面面觀 UK Watch 創辦人,現居英國)

Read More

<直言集> 盧堅守核心價值 與民同陣線

 台中市政府副秘書長朱康震被媒體爆出劈腿三女新聞事件。與偏綠之美麗島電子報民調,台中市長盧秀燕施政滿意度飆升到五成四。這兩件事初看似未有關連,往根深處觀察,卻有共同之處。  朱康震由盧秀燕延攬擔任副秘書長重職,說明盧要借重朱之媒體經驗,為台中市增添新貌。可惜事與願違,朱被爆同時劈腿三女新聞,震憾盧團隊。綠營議員諸公見獵心喜「再補一刀」,要求盧公開交代。  盧秀燕媒體出身,向以廉潔自持期許,加上「媽媽市長」深印市民心裡。儘管朱尚未公開外界說明,但媒體報導朱所作所為,已完全踩到盧之紅線與地雷。政界觀察,盧之性格不會見容於朱作為,朱未能珍惜羽毛,自毀長城,因而盧「快馬一鞭」將朱降調參議非主管職。  同理可言,美麗島電子報民調說明,誰適合擔任下屆台中市長,盧秀燕取得四成三點二支持,領先林佳龍三成二點三及蔡其昌二成三點二。最重要的是盧秀燕為中火與中央抗衡,取得台中市七成以上支持度,且有五成一點二民眾認為盧秀燕有在把關空氣品質,僅二成七民眾認為有政治目的。顯示盧之作為獲得市民認可。  盧秀燕打敗林佳龍主因之一,即是恢復「台中陽光、空氣及水」。盧重罰中火、燃煤機組撤照,遭中央施壓。  恢復台中藍天綠地空氣是盧之底線及核心,中央老是踩著盧之底線並將地雷炸開,盧秀燕自然不惜一戰。  朱康震自走砲踩紅線,觸怒盧秀燕。中央維護中火,不顧及台中市民生活品質與健康,更是大踩盧之地雷,盧必然反擊。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