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委羅致政不雅影片網路瘋傳 台北地檢署偵查不公開疑雲未解

讀者投書/李士華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涉日前接受業者性招待、關說案,台南地檢署分案查沒進度遭質疑,綠營政治人物鄭文燦、羅致政大選前也陸續爆出的可疑影片、錄音檔案,台北、新北兩大地檢署迄今也都沒給答案。鄭文燦與女子進出房間影片與立委羅致政兩案,台北地檢署都因當事人提告而分案稱要調查,但至今仍只能告訴外界的答案是「偵辦中」。據了解,調查局針對錄音檔是否為AI生成的深偽音訊鑑定,鑑定報告已出爐,近日送交台北地檢署偵辦;至於音檔是否造假?考量全案是檢方偵辦,且基於「偵查不公開」,無法說明結果。 去年10月底,臉書粉專「Next逆襲」流出疑為鄭文燦與女子進出房間影片,鄭文燦回應,他不是影中人,影片由4段不同時間的影像剪接而成,各段畫面時間不連續、穿著不同;後續散布的照片也是昏暗模糊、無法識別拍攝脈絡,目的就是為了擴大影射效果。 另外,羅致政在總統及立委大選前,被爆出多部不雅影片在網路瘋傳,重創選情,最後以些微之差敗給國民黨葉元之,中止三連霸之路。羅致政雖第一時間指控影片是境外勢力深偽造假的介選抹黑伎倆,並立刻提告,但據悉檢調以AI深偽辨識軟體檢測,結果「不全然為假」,新北地檢署對此僅表示「一切正依法偵辦中」。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日前爆出疑似不雅影片,他雖出面表示影片為深偽造假影片,影片中人非本人。國民黨2024競選發言人凌濤表示,他收到20段羅致政最新的高畫質不雅影片,送交檢調深入調查是否為深偽影片,若檢調認定影片為真,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應立即要求羅致政退選。 凌濤指出,比對新收到的多部影片,多數與先前的不雅片同一場景拍攝,最後五片則是新場景,其中疑似羅致政與女伴在床上開心自拍,雙方的鹹濕對話毫無保留,並有許多不堪入目的互動,甚至拿道具拍攝,內容令人感到極為不適,選民能容忍這樣的候選人嗎? 凌濤表示,羅致政身為國防外交委員會的委員,如果這些不雅影片為真,除了令全台灣人民感到羞辱,此外,擔任國防外交委員會立委接觸許多機密,羅致政是否有資料外洩問題?先前傳出羅致政的錄音檔,也令人質疑羅是否拿錄音筆錄下與蔡英文總統的對話?還有什麼把柄掌握在他人手上?「這不只是私生活,還涉及國家安全」,羅致政必須對外說明。 凌濤也認為,對於疑似羅致政的不雅片,賴清德不分真偽,在第一時間瞎挺、瞎護航,指羅致政是深偽影片的受害者,還指稱此事看出中共介選無所不用其極;但媒體卻揭露,調查局早已鑑定羅致政的不雅片非深偽造假,賴清德應該為自己不分真偽護航先出面道歉。 凌濤表示,這些新收到的影片都會送交檢調,呼籲應對外公布調查報告,如果報告證明影片為真,就請賴清德立即要求羅致政退出立委選舉,並向全民謝罪。但調查局資安站鑑定影片是否為深偽後,將鑑定報告送交新北地檢署。新北檢表示,全案涉及妨害性隱私等問題,不便說明。 調查局以偵查不公開為由,不公布羅致政的錄音檔是否深偽製造。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指出,這就像是羅疑似不雅影片檢測結果一樣,當時檢調表示需經被害人同意才能公布鑑定結果,如果錄音檔能還他清白,為何調查局不公布?(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Read More

《烏鴉集》將帥無能 累死三軍

蔡英文的總統任期,還有七十天就要卸任,綜觀近八年來兩岸關係低迷,海基和海協兩會互不往來,惡意螺旋急遽升高,就連兩岸旅遊業都進入冰河期,尤其蔡總統主掌的國防、外交和兩岸頻頻凸槌。面對台海危機,國防部長邱國正擔心的睡不著覺,但在蔡政府的大內宣掌控下,台灣民眾彷彿溫水煮青蛙毫不自知。 中美兩大國的貿易戰開打後,台灣徹底選邊站向美國靠攏,前年八月當時的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大陸發動軍事演習,發射的飛彈越過台灣上空,國防部在第一時間沒有發布警報,國人是在日本宣布之後才得知此事。相較於北韓發射飛彈,越過日本上空,日政府迅速發布國家警報向民眾示警,蔡政府口口聲聲的愛台、護台,顯得蒼白而無力。 如今大陸的軍機或船艦越過海峽中線已成家常便飯,失去海峽天險縱深的國軍,在防衛對岸的空軍和海軍時,已經失去主動性;面對大陸越界挑釁的飛機和船艦,我方更是受制於人,無法拿出具體作為。 二月十四日大陸快艇翻覆釀成兩人不幸死亡,對岸海警船堂而皇之進入金門禁限制海域執法,蔡政府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對岸執法船隻來去自如,在軍方擺明擔心引發戰爭,不願意介入的情形下,我方拿不出任何反制之道,也讓台灣人的尊嚴被踐踏殆盡。 海巡署十一日證實,這個月六日的確有三艘大陸漁船進入領海,距離苗栗只有六浬,但因但風浪達到七到八級、陣風十級,已經超過巡防艇的耐浪級數,因此全程用雷達監控。 民眾想問的是,如果不是天候不佳,對於入侵的大陸船隻,海巡署要如何自處。面對中共步步進逼,在綠營無力處理兩岸關係的困境下,要如何維持國格和國人的尊嚴,民眾正等著政府給出答案。        (記者康子仁)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你的年終獎金縮水了嗎?

外銷連十四黑的結果,已對我國經濟及產業界造成極大的影響。(中央社,資料照) ■李貴敏 春節快到了,領到年終獎金了嗎?還是領的獎金比過往少了些?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今(二0二四)年擬發年終獎金的企業約百分之八十五,較去(二0二三)年下降百分之三;而上班族平均可以領到的年終是一點三二個月,也比去年同期下降。甚至,不幸的話,還可能領不到年終! 若以產業別來看,以往年終獎金居冠的多是科技業,但其等今年的年終平均也僅有一點五二個月,而與往年不可同日而語。畢竟,外銷連十四黑的結果,已對我國經濟及產業界造成極大的影響。可見,經濟部雖然昧於事實高喊資通業外銷強勁,但從廠商發放的年終獎金來看,對業界的衝擊還是不小。政府如果不停止斷章取義、美化數據、竭澤而漁、焚林而獵的惡習,恐怕事態祗會更加嚴重! 尤其,在民進黨政府近親繁殖體制下,用人唯親且缺乏專業,難怪抓不住方向,再加上祗知美化數據、校正回歸,以及擦脂抹粉的大內外宣,也導致真相模糊,甚至被遮掩。就拿疫情期間為例,綠官們除了狂編預算和濫撒幣給高端等特定人外,又做了什麼?還恬不知恥的吹噓二0二一年和二0二二年高達百分之六點六二和百分之二點五九的經濟成長率是政府認真做事、為民謀福的結果。豈不知,這些都是電子產業長期努力,加上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和「遠距」教學或醫療等而增加電子產品需求,以及「中美科技」戰導致對岸囤積電子產品的結果嗎?一個年度總預算連年破兩兆、國家債務也已逾六兆八千億,祗知大撒幣、選舉和友邦斷交連連的政府,居然連最基本的國際局勢都不知道。究竟是故意?無心?還是其他? 何況,根據世銀統計,二0二三年度的全球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二點六,但主計總處去年底調降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四二;而我們從二0二三年初就一再提醒主計總處、經濟部和國發會等行政機關,但綠官們就是不予理會,以至於如今因應不及,民間也備受經濟衰退、物價高漲、無薪假遍地開花、實質薪資倒退之苦! 凡此種種均可從行政機關的統計數字一窺究竟,就拿主計總處今(二0二四)年一月十一日公布的薪資統計為例,去(二0二三)年一至十一月實質總薪資年減百分之零點九七,實質經常性薪資也由正轉負,年減百分之零點零二。換言之,實質「總薪資」和實質「經常性薪資」均雙雙負成長。 由於「實質總薪資」指的就是實際支付受僱者之平均每人總薪資,包含「經常性薪資」(含本薪、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以及「非經常性薪資」(含加班費、年終獎金、非按月發放之績效獎金與全勤獎金等)。如今,「實質總薪資」和「實質經常性薪資」雙雙倒退嚕顯示,加班不再那麼多、績效獎金也不再那麼好;再加上連本薪、固定津貼等「實質經常性薪資」都倒退嚕,也難怪民眾抱怨每天辛苦工作究竟為的是什麼?也難怪躺平族群快速增長! 更難怪網友會抱怨說,在忙碌一天後,想買炸雞犒賞自己,看到價格卻驚呆,直呼「窮人小確幸都沒了」!畢竟,兩年前炸雞攤的雞翅一隻賣十五元,七隻賣一百元;去年漲價後一隻二十元、三隻五十元,一百元只能買六隻;如今又漲了,一隻雞翅就要二十五元、三隻七十元。節節攀升的物價和持續低落的薪資,平民百姓又怎麼受得了? 不可諱言,年終獎金原是辛苦一年的小確幸,而面對年終獎金的縮水,春節慶賀的獎勵也減少了。也因此,平民百姓在面對綠營政府鋪天蓋地宣傳經濟大幅成長、百姓生活幸福美滿的當下,卻要獨自承受越來越高的物價,和面對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和低落的生活品質,祗能高嘆跟綠官們生活在不同的宇宙中! (作者為立法委員。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

Read More

勝選之路由此開始

記者王超群/特稿 經歷君悅飯店「藍白合」破局的政治實境秀之後,國民黨在登記截止前公布「侯康配」,令藍營士氣大振,耳目一新,而郭董退選竟被柯文哲以簡訊傳給侯友宜,搶先被公諸於眾,郭台銘收割不到公親促合的果實,反坐實霸氣總裁之名,讓人意外。 柯文哲推出的「柯盈配」未見加分,曝露吃國民黨夠夠嘴臉,強勢的「密室邀約」也與一貫的透明公開主張相悖。荒謬的大戲,郭柯傷重而藍營停損,拜侯康配谷底反彈,自此,似乎是藍軍勝選之路的開始。 面對三腳督的艱難選局,藍軍退至谷底、置之死地後反彈揚升的人心歸隊,可以說是選戰最富戲劇性的一刻。 柯文哲的機巧善變、機關算盡;前總統馬英九和侯友宜等待五小時,最終仍驅車前往君悅,與朱立倫三人又大廳空等半小時,受屈辱的壓迫,全民都看在眼中。以「主人」「桶箍」自居,卻始終和柯文哲同一陣營的郭台銘,自失立場,卻公開強勢主導,不能服眾的結果,也成藍軍歸隊的催化劑。 趙少康的出場讓國民黨支持者興奮。「政治金童」挾媒體大老的空戰實力,完全可以壓制本來是此強項的柯文哲;而國民黨的組織能量和團隊精神,更在一路受柯文哲操弄,退讓隱忍後形成一股帶著不服氣的非理性支持力。檯面上的侯趙韓朱馬擰成一股繩,這是二十四日之前難以想像的。 接下來,一是認清主要對手是民進黨,直揭貪腐、訴求下架;二是全黨團結沒有模糊,立委小雞不能二心,藍白分,要清清楚楚;三是邊緣化白,讓柯文哲自食苦果,回應藍支持者的心理情緒;四是空戰陸軍齊發,充分發揮主導議題的優勢,突顯國民黨的強項;五則是壓制柯文哲的支持度,讓聰明過人卻沒有團隊、執政能力平庸的柯,自曝其短,國人皆知不能僅憑一己擔治國重任。 綠營也不是吃素的,賴蕭配會不會由躺著而站起來,以及柯文哲向來吃香的年輕選票,會不會在君悅場子後鬆動?大選在君悅飯店畫下高潮節點,後半場精彩可期,不會是垃圾時間。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AI世代 媒體更要報導正面訊息—兼論中華日報連續獲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之意義

■黃肇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香花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今天是九月一日記者節,筆者要引用宋代詩詞大師辛棄疾「西江月」詠贊夏季豐收的詞句,一方面迎接同屬媒體人的佳節的到來,同時描繪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第二十七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又呈現碩果纍纍的大豐收。 今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總共有二十九家各類型媒體一百七十四件作品參賽,參賽作品件數是五年來最多的一次。所有作品都積極發揮「內容為王、求真求好」的宗旨。所有在疫情下的艱困環境中持續參賽的新聞工作者,不問獲獎與否,只問是否善盡社會責任的用心良苦,頗堪嘉許。 社會正向新聞不斷的擴大傳播的深度、廣度和熱度,當然能夠彰顯內容為王的媒體價值,厚植社會的正向力量,為台灣打造更清新的活力,營建更強勁的國際競爭力。如果不走此內容為王的光明正途,而是讓「市場驅力新聞學」操控媒體的報導,或是對一時的失敗者進行不符比例原則的嚴苛批判,容易形成社會心理學上的「學習無助感」,造成社會存在悲觀、焦慮和不安的氛圍,這也是當今若干媒體易遭批評之處。 媒體報導負面新聞過多,往往會讓閱聽人產生「逃避新聞」的心理,此所以光明面資訊傳播深具價值之所在。而從事正向新聞報導,並不以媒體規模大小和資源多寡而定。以此次獲得「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十四個獎項之一的《中華日報》為例,社址在台南,員工百人以下,難謂資源豐富、人力充足,仍能以優秀的作品獲獎,意義特殊。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是《中華日報》採編團隊再接再厲連續兩年獲獎。去年兩位記者以「疫」後長照—沒人看見的第一線危機系列報導,獲得平面媒體類優等獎。今年則以九名記者合作「台南登月計畫  終結月經貧窮」專題報導,獲平面媒體類佳作獎。從兩位女學生的啟發,為經濟弱勢女性解決月經貧窮問題請命,得到社會熱烈迴響。評審團認為該專題報導娓娓道來,把地方議題提升到全國層次,積極展現關懷弱勢的用心,予以肯定。 台灣媒體的發展,三十年來受到網路影響極大;近年來飛速成長的人工智慧AI,未來對媒體的影響更是「沛然莫之能禦」。在雲端空間中,所有的回憶和資訊AI都能完整保存並重複播放,媒體勢必與AI同行。媒體要讓它役於媒體而非以役之,就要下「苦功」—做好守門人的角色與功能。AI威力再大、威脅再強,終歸還是工具,有關傳播須做到的真實、客觀、獨立、公正的社會責任,在AI世代更是媒體工作者無可旁貸之責。如任AI無限制發展,動搖人類社會,是媒體失職失責。 所幸目前AI的發展尚非萬能,像孩子們寫作的想像力和創造力,AI尚無法取代;而人類主觀的判斷力和決策能力,AI也還未具備,所以媒體目前還有些優勢,但不知還能維持多久,必須掌握時間及早作跨域結合,進而整合AI技術,主導新聞價值的提升,善盡社會責任。 (作者為資深媒體工作者)

Read More

〈 學者觀點 〉國民黨如何接招綠營的非核變化球?

高家俊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兼黨主席賴清德出席台大「二0二四校園總統馬拉松」論壇中,拋出讓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緊急使用效能的說法,被外界視為民進黨反核大轉彎?行政院廿九日又透過發言人聲明,政府對「非核家園」立場從未改變,各核能電廠並無延役考量。 總統大選腳步已近,能源政策搬上檯面,從賴清德率先掀起的核能議題,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觀察: 第一,乍看之下,綠營的黨、政之間,對核能政策似乎在各吹各的調。在野黨馬上火力全開,痛批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反覆、昨非今是,「非核家園」根本是在騙選票。 無論賴的說法,是不是在測試民意風向?都已經凸顯台灣目前的能源政策,已不足以因應內需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在地緣風險加劇的今日。 民進黨「二0二五非核家園」的目標已是不可能達成的目標。民進黨未能針對台灣內外環境改變能源政策,本該承受政見跳票的政治責任與批判。 第二,學生向賴的提問是「如果台灣不幸陷入戰爭、對外海運被封鎖,恐怕會有能源缺口?」這個問題,從俄烏戰爭爆發國際能源危機、台海兵凶戰危的當下,從能源供應、成本、地緣政治風險來看,台灣能源供應確實面臨嚴峻挑戰。 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如果因此大轉彎,對於綠營而言,即使「非核家園」的神主牌倒了,並不會因此改變基本盤投票意向;反而要注意年輕一代的選民,雖然對核安有所顧慮,但賴清德以「國安」為訴求,兩害相權取其輕,年輕人很可能接受能源政策的調整,那將對選情帶來重大影響。 目前,綠營看似黨、政對核電政策不同調,這只是賴清德率先拋出議題的短暫現象;依民進黨的文化,黨內辯論的最後,立場終會趨於一致;至於專家認為要讓核電機組備用,台電必須提出核電廠的延役許可和運轉執照,這對目前掌握行政權、立法權的民進黨而言,根本不是問題。 第三,對於賴清德拋出的核電備用議題,國民黨絕不能只聚焦在嘲諷批判政策大轉彎。回顧國民黨的核能立場,從朱立倫到侯友宜,一直都延續「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如今是否足以應對賴清德的「國安」訴求呢? 事實上,能源的國安議題,在天然氣儲槽與增建接收站議題上已經浮現。經濟部長王美花坦言,如果台海被封鎖,台灣天然氣的儲存量僅供維持十一天。 國民黨在能源政策上與民進黨對決,要戒慎綠營一旦操作「國安」議題,確有可能爭取到年輕族群的認同;國民黨若沒有迎合核安科技、時代變遷與地緣風險的論述主張,一句「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恐怕很難對戰民進黨的能源政策變化球。 第四,台灣的能源政策,在民進黨主政下面臨極大的困境。俄烏戰事爆發,歐洲的能源政策已經轉變,現階段談「廢核」已不可能;太陽能、風能等替代能源進度緩慢,特別是風電科技仍然掌握在外商手中,未來還有儲電設備要大量金錢投資。 再者,「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已是能源新興產業,美國、加拿大、英國、中國大陸都在積極研發,核安問題和過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在可預見的未來,核能勢必還要回來。任何政策都會隨時間、環境變化而改變,就看誰洞燭先機、做好因應。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名譽教授、前國研院海洋中心主任高家俊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 學者觀點 〉從德國平等法立法經驗談台灣之反思與作為

■艾立勤(前輔仁聖博敏神學院院長) 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已於四月份召開兩場「研議制定平等法」公聽會,會中賴處長已表明,台灣將於二0二四年前將草案送進立法院審議。根據他國經驗得知,各國在通過《平等法∕反歧視法》之後,皆易發生動輒提告的訴訟案件,已為人民與宗教界帶來太多困擾和侵害自由與權利的情形。正如二0二二年十二月行政院舉辦的「平等法的國際視野與立法展望」學術研討會上,學者也指出《平等法》與「宗教自由權利」之間是有所衝突的。法務部委託中研院研究並提出《平等法》草案的寫成,乃參酌了四個國家:加拿大、瑞典、英國、德國。其中,對於宗教及其相關慈善等機構的運作,英、德兩國都容許差別待遇的存在,德國甚至條列出「宗教條款」為宗教自由保留了餘地,值得台灣借鏡。  一、德國制定平等法的背景 德國於二00一年開始,因歐盟的指令,多次提出草案,然而因爭議過大,遲遲未通過立法。最後,歐盟啟動強制金程序,對德國政府產生急迫性壓力,儘管仍有反對意見,德國政府最終於二00六年提出《一般待遇平等法(AGG)》並通過立法。 (資料來源:法務部委託研究案〈我國是否應制訂綜合性反歧視法及立法建議〉p.114-116)  二、德國對平等法的反省 德國二位法學者對該國二00六年制定的《一般平等待遇法(AGG)》的批評是,該法實為對人民言行的動機審查。學者Sacker指出,任何人若是能回想起雅各賓黨、納粹第三帝國的恐怖統治,「…將立即產生感受上的不自由、以及在公共場合的言論必須要戒慎恐懼的感覺…必然會反對」。學者Adomeit甚至說:「這建立在動機審查的法案上的機構,除了作為一個審核動機的警察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功能。」 (資料來源:〈對性別平等法制的幾個反省─從宗教自由的觀點談起〉p.2-3) 「二00九年四月二日,歐州議會決定『加強反歧視指令』,直至二0一八年,這個指令未能強制執行的唯一原因是,德國一直拒絕批准它。德國保守黨派拒絕批准的理由是:因為他們擔心這個反歧視官僚體系會過度擴張,因為這個體系是新的監控系統。」 (資料來源:Gabriele Kuby, The Global Sexual Revolution: Destruction of Freedom in the Name of Freedom)  三、法務部委託中研院研究並提出的《平等法》草案 學者廖元豪法學教授呼籲台灣政府「綜合性平等法莫將自由當歧視」,「…它還會超越『就業』,而去規範其他各種社會交易、活動,如:教育、出租房屋、餐飲服務、金融借貸、場地借用,甚至社團組成等,都可能要小心不要『歧視』。而且這個法所欲規範的對象也不限於公權力主體,更涵蓋絕大部分的私人行為。如果參照法務部曾經做過的委託研究,平等法還可能包括對『仇恨言論』的管制,那就更是包山包海了。」 (資料來源:〈綜合性平等法莫將自由當歧視〉,中國時報2022-12-17) 學者林更盛法學教授的反省是:「過度擴張平等原則的適用、甚至到大部分的私人法律關係,可能造成國家對私人間法律關係的普遍監督,從而根本地改變我們現今對國家的理解:國家將從作為只是諸多社會團體當中的一個,轉變成為無所不包、至大無外的、唯一且最高的團體,而且法律與道德的分界將漸趨模糊。如此一來,人民的自由終將消失殆盡。」 (資料來源:〈對性別平等法制的幾個反省─從宗教自由的觀點談起〉p.2)  四、借鏡德國的措施 中研院平等法草案的四個參酌國中,為何德國普遍侵害人民權利的案例較少?這是因為該國採取了降低社會動盪的一些措施。儘管這些措施牴觸了歐盟的指令,德國還是在《一般平等待遇法(AGG)》中,將禁止歧視的特徵限制為以下幾種:「種族或民族本源、性別、宗教或世界觀、身心障礙、年齡、性傾向」,並未如他國擴及至性別重置(即變性手術)、性別認同或表現、或跨性別認同或表現等。除此之外,還「…增加了教會條款(Kirchenklausel,§9AGG)、刪除強制締約、限制團體訴訟的權利(Verbandsklagerecht)…」等。 (資料來源:行政院人權處「研議制定平等法」(北部)公聽會會議資訊;法務部委託研究案〈我國是否應制訂綜合性反歧視法及立法建議〉p. 116) 在此,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一般平等待遇法(AGG)》有幾個例外條款,例如:家人間的豁免、職業上的豁免、教會條款等。法務部委託中研院研究所提出的《平等法》草案雖也參考德國法律,但卻完全沒有參考「例外情形」這個部分。在此簡述AGG關於「例外情形」的部分內容,如下:(1)AGG第十九條第四項:民法中關於禁止歧視「不適用於家庭法(family law)和繼承法(the law of succession)產生的義務。」 (2)AGG第八條「基於職業要求的允許差別待遇」。 (3)AGG第九條「基於宗教或信仰而允許的差別待遇」。第一項,……基於宗教或信仰原因,宗教團體的雇員、其附屬設施(無論其法律形式如何)或共同承諾去實踐某一宗教或信仰的組織機構而所行之差別待遇,不應構成歧視……,其中宗教團體(religious community)是廣義的,包含了教堂以及宗教辦的學校、醫院或慈善機構等等。 (資料來源:General Act on Equal Treatment in Germany) 在國際社會施予台灣高度的立法壓力之下,德國的立法經驗值得取經與效法。期望台灣政府嚴正看待,多多研究與採用。 總之,無論如何,一個民主國家的法律制定應該朝向以「減少擾民、穩定社會、尊重宗教」的方向來走,若不以「以民為本」的憲法精神為原則,那麼,民主變質,恐非全民之福。「民主已成為臺灣人民的DNA」,所以,如同蔡總統二0一八年引用美國雷根總統名言時表示,「任何事情都可以談,但自由和未來不能被妥協」,相信這也正是台灣人民此時的決心。

Read More

我是師範學校畢業生,我永遠以當過小學教師為榮

黃炎東 我是師範生,當年考入屏師,也考取屏中名列前茅,但我毅然選擇屏師就讀,永遠以能成為屏師的一份子為榮。 日前回恆春半島車城海口村掃墓後,我先前往海口村拜訪我小學時代的恩師陳欽忠老師,也是我們屏師的傑出校友,他憑著在屏師所學的國語文,自己自修考取中學教師資格,桃李滿天下,受到無比的尊崇。 這次回南台灣之行,我也跟幾位警大警專畢業的傑出校友聯絡,看到他們即使在這麽重要的清明掃墓連假期間,仍能堅守工作崗位,維護治安交通等工作,一切以公事為先,盡力傾其全力做好服務基層鄉親的工作之精神實在令人感佩。 4月3日中午,我與內人在高雄市與我的老同學、前高雄大學校長黃英忠教授(黃校長是我早年政治人才班同學,出身韓國一流頂尖大學博士,歷任國立中山大學教務長,是知名國際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大師級權威學者,現任台灣黃氏宗親總會秘書長,並受有關優質企業集團的禮遇重用及各界人士高度肯定與敬重)及尤茂川院長博士教授大哥等好友們在高雄福華大飯店麗香園聚會,天南地北的談及多年前我在中山大學及母校屏東師範學院(開授教育與法政及社區發展專題及行政主管班)等坐飛機南北奔馳教學之種種生涯點滴,真是有難忘之高雄港都的情懷,深深之感念永不渝。 4月3日下午6時,在恆春品華聚會的多位親朋好友們皆是昔日在恆春大平國小教過的傑出學生及當地在政界及企業界很有成就的俊彥一時之選,跟我都是數十年堅若磐石的交情,那裡之聚會令我深深感受到古人所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真是有其硬道理所在。 4月4日早上,我與內人起得很早,於7時30分左右,我與內人與黃氏至親及老同學黃朝興董事長等一起浩浩蕩蕩地前往海口公墓,為祖先安息之聖地掃墓祭拜,歷經5個小時左右完成所有的祭典後,立即趕著前往進行拜訪有關親友們的行程,所謂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有了過去才有現在,我心中常常記住並提醒自己,我本就是一個出身於台灣最南端的海角七號旁的恆春半島車城海口小漁村的農村子弟,若沒有父母及兄姊們的養育及車城國小、恆春初中及屏東師範(屏東大學)師長們的教導培植,我又如何能再進入大學及研究所深造,並先後在台大、警大等十多個大學院校服務,為國家社會稍盡棉薄之力,誠如古聖先賢所言「飲水當思源,吃果子當拜樹頭」,這也是我們一年一度清明節掃墓祭拜祖先的最大意義。 為了彰顯這一感恩之涵義,我特於最近撰著了一本《教育與法政~感恩的人生》新書,在每次與有缘人聚會的時候,在適當時機,贈送一本予有緣人,請他們惠予賜教,並敬祝他們身體康健,鸿圖大展,幸福滿满,萬事吉祥如意。 (作者黃炎東教授,係屏東師範學校(國立屏東大學)畢業生,曾任屏東恆春大平國民小學教師)

Read More

為提升我國及全世界人類基本人權而努力奔馳奮進加油作見證

黃炎東 25日上午9時出席中華人權協會於台大校友會館3樓所舉辦的會員大會,本次大會由理事長高思博教授主持,所有會員同仁們都很踴躍出席。 中華人權協會於1979年由杭立武先生所創立,本名為中國人權協會,後改名為中華人權協會,現任理事長為高思博教授,係我國第一個民間人權組織,以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為本,以宣揚人權理念,促進人權保障,實踐人權體制為主要宗旨。 中華人權協會自成立以來迄今,在歷任理事長卓越帶領及所有會員幹部會員同仁們共同努力推動、提升我國及世界人類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權之活動,績效卓著,建樹良多,深得國內外各界人士所高度重視肯定支持。 我多年來加入中華人權協會,追隨理事長暨各級長官同仁們共同推動促進人權維護提升之志業,現任中華人權協會憲政與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25日大會中,理事長高思博教授宣佈聘我為本會顧問並親自頒授本會顧問聘書,多年來我有機會參與推動人權工作,深感榮幸之至。 25日的大會活動,從高理事長的致詞及有關工作幹部的業務報告,充份的顯現:中華人權協會長年來在推動宣揚人權理念,提升我國及世界人類人權之志業,實踐本會成立之宗旨,卓著績效,而為國內外各界人士所高度肯定支持。 同時我為感恩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及各級長官同仁對我多年來厚植之鴻恩大德,特分送其甫出版問世的新作《教育與法政一感恩的人生》乙書予有關長官們,以表達其崇高之敬意與謝忱,並合影誌念。 (作者黃炎東博士,現為大學講座教授,優質大型幸福企業公司暨台灣商業聯合總會顧問)

Read More

中山思想對台灣政經發展深具指導價值

黃炎東 12日早上9時追隨張總裁平沼理事長博士,出席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三民主義大同盟、時雨文教基金會、燿華文教基金會、逸仙文教基金會、極忠文教基金會共同於中國文化大學大新館國際會議廳所舉辦的2023中山思想與當代台灣發展學術研討會。 在開幕典禮時,張平沼總裁、林定芃理事長、葛永光董事長、趙建民院長、李貴敏創辦人等貴賓皆應邀致詞,接著有趙建民院長主持李炳南教授的主題講演,又接著由頂尖卓越學者專家們進行了四場學術研討會,充份闡揚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偉大思想對台灣政治民主化、經濟發展、教育文化的指導性與價值功做了充份的闡述。 尤其主辦單位的張平沼總裁博士在致詞中,特別指他在讀大學時代參加全國的國父思想作文比賽獲得了第一名,榮獲教育部獎狀,他也曾親自前往大陸參謁中山陵祭拜國父,並在那裡興建博愛閣供前往參訪的國內外人士瞻仰恭謁,深得出席的學者專家及青年學生的熱烈的回響與敬重。 從出席這次學術研討會聆聽了諸位學者專家所發表的見解皆是很頂尖卓越,且對台灣未來政治的民主化,經濟的發展,教育文教等層面之發展提出很具建設性的意見,殊值參考,為台灣大家園將來的各項建設發展開創一個更為安定、繁榮、自由、民主、人權、法治之提升做出更大之奉獻。 大會中特由三民主義大同盟林定芃理事長致贈今日的學術論文集乙本,以表達對黃炎東博士榮任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终身榮譽講座教授祝賀之忱,而黃博士為感恩母校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現之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及張總裁平沼理事長博士長年來厚植之鴻恩盛德,特分送其甫出版的《教育與法政~感恩的人生》予有關長官們,以表達對諸位長官培植的鴻恩大德,師恩浩瀚,山高水長,永銘心中,直至永恆。 (本文作者黃炎東博士,現為大學講座教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