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集〉延後通車 明智抉擇

 台中捷運綠線連結器軸心斷裂重大事件,引發一連串效應。盧秀燕宣布十二月十九日通車日期延後,另成立「捷運故障審查委員會」審查北捷及川崎重工報告。照這樣看來,通車日期有得拖了。  盧秀燕公開道歉並準備挨罵,已將此案定調清楚,一切安全至上。  這數天來發展了解,北捷及川崎重工報告,市府不放心,交通局詢問「能否保證可有效解決問題,態度卻有所保留」。至此盧團隊已有盤算,北捷及川崎重工既然不能「十拿九穩此事」,通車延後是必然措施。  盧秀燕借第三方力量審查此案,主要是交通局中缺乏捷運列車專業人才,另外也借助第三方不同角度與思維解讀審查報告。相對的,「捷運故障審查委員會」將擔綱重責大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綠營議員見獵心喜,責問盧秀燕。有趣的是,綠營一方面追查斷裂的軸心是否大陸製的。綠營對「中國大陸」有高度敏感戒心與興趣;另一方面綠營陳世凱與施志昌都用大陸語彙「甩鍋」調侃盧。有人認為,綠營只要碰到「中國」,不管好招或爛招都要盡出,以顯反中立場。  盧秀燕宣布捷運通車日期延後,從大方向是明智抉擇。不管藍與綠,民意的壓力對盧秀燕處理此案是重要後盾,也是支撐力量。(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直言集〉 市長媽媽體現敬老懷少受肯定

 「熟齡友善城市大調查」台中獲全台第一,盧秀燕施政理念得以自我實現,台中成為宜居城市再添喜事。  華人世界推崇「敬老懷少」節,盧秀燕力推「美樂地計畫」打造友善共融公園是最佳例證。公園對老者與兒童是極重要休憩場域。公園廁所規劃部分坐式馬桶,便利長輩使用;兒童遊樂設備強調安全至上,就是「老吾老人以及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體體現。  盧秀燕對「敬老懷少」有其先天母性光輝的特質,也是「市長媽媽」同理心的展現。結論是,盧對老者與少者的關懷是真情流露,溢於言表。  地方首長最受民眾關注的就是首長個人特質與價值觀。  中央公園歷經三任市長而圓夢,盧秀燕力邀前市長胡志強及林佳龍共同參與啟用儀式。特別是林佳龍之與會,更是打破藍綠藩籬。盧認為國內過多的政治氛圍,社會變得無趣。政治不是不需要,而是需要的時候才顯現。  盧秀燕主張中火撤燃煤機組,她「一步都不退讓」。萊豬進口,台中「零檢出」要落實執行力百分百;台中捷運出包停駛,「安全至上」完全不打折扣。這些市政大方向,就是展現首長特質與價值觀。  盧秀燕的施政理念再好,再完善,若未獲得議會支持,必將大為折損。政界觀察,盧秀燕比林佳龍幸運很多,也圓融更多。議長張清照力挺及議員諸公支持,更是磐石堅固的力量。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直言集〉 處理中捷案 安全至上

 台中捷運綠線列車連結器軸心斷裂,掀起千層浪,柯P專程現場勘查。捷運停駛、復駛、違約、賠償糾結一起,可謂吹皺一池春水。  柯文哲的來訪,強調北捷一定負責到底。照目前程序為,一是川崎重工提出確認報告,二由北捷局向台中說明。技術層面操作包括設計、材料、製造、安裝等。整個邏輯思維就是川崎重工對北捷負責,北捷必須對中捷負責,中捷必須對市長盧秀燕及議會負責。  盧秀燕重申「安全至上」與柯文哲負責到底,是地方首長基本態度。列車連結器軸心斷裂事件 ,不只是涉及技術與管理問題,更重要的是安全問題。試營運數天即達三十萬人次搭捷運,日後正式營運,中捷面對挑戰可能更多。  議員諸公不分藍綠,以「十目所視,十指所指」檢視捷運並不為過。畢竟這是台中第一條捷運,將來會有第二條、第二條的誕生。因此捷運綠線就扛下更大壓力與責任。  交通局長葉昭甫避談違規、賠償等問題,主要「目前狀況」還不到那個地步。現階段除了更新列車連結器軸之外,整個列車必須再一次進行大體檢。  外界關心或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中捷列車何時復駛,其實不必給中捷過多壓力,想一想,十年都等了,所謂「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再多待數日又何妨。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尋求台海三邊互動關係中的新定位

 ■韋灝  美國大選結束迄今一個月仍懸而未決,堅拒承認敗選的川普,不斷譴責選舉遭「舞弊操控」,並寄望最高法院翻轉結果,然而,在幾個關鍵州進行的法律戰並不順利,日昨還傳出川普正考慮「提前」特赦三個小孩、女婿及私人律師朱利安尼等,顯示川普雖態度強硬,卻也心知大勢已去。被美國主流媒體認定為「總統當選人(President-elect)」的拜登,則加快重要人事佈局,明年一月二十日入主白宮,應已無懸念。  目前,包括蔡政府國安團隊在內,全球各主要國家都正密切關注川普在離任前的四十五天內,是否會製造「大驚奇」,臨別秋波攪亂國際社會秩序;另方面,則積極與拜登團隊展開初步接觸,並針對拜登上台後美國對外政策新方向進行研判分析解讀,超前戰略部署。畢竟,美國位居世界最大強權,任何政策更動都可能牽一髮而動全局,影響甚為鉅大。  過去四年來,在川普主政之下,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堅持「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國際戰略目標改變了,戰術手段也相應調整,簡單的說,「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與「對抗(Confrontation)」,就是川普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主軸。他摒棄了歐巴馬時代的「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上任沒幾天,就開啟了「全球退群」行動,先後包括: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巴黎氣候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等多項國際合作協約。甚至在幾天前,美國又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Open Skies Treaty)」,引起相關各國錯愕不滿。  事實上,前述「全球退群」與單邊行動,不僅沒有「讓美國再次偉大」,反而因為破壞了與同盟國的關係,也顛覆了國際組織體系傳統架構,使得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大幅削弱。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九月發佈的一項調查即顯示,許多國家對美國的支持度已降至二戰後數十年來的最低點。  美中關係的惡化,更是國際各方矚目的焦點。其實,川普為尋求連任,今年初才與中國大陸簽署貿易協議,隨後,因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美國,以及中共對香港採取強硬措施,自三月起,川普急遽拉高反中態勢;加以國安團隊裡的鷹派極力主張強硬對付被他們視為美國最大威脅的中共,於是,一連串不按牌理出牌的反中舉措陸續登場,包括部署船艦到南海水域、經常性航行通過台灣海峽、阻止中國大陸科技企業獲得先進技術(如制裁華為),以及狂打「台灣牌」刺激北京,除了派出高官訪問台灣,更一反常態大增對台軍售,以至於台海衝突危機不斷升高,而台灣則因難以抗拒來自美國的壓力,被牽著鼻子走,完全喪失戰略自主權。  然而,川普任內的這些單邊主義行動,固然將在全球外交領域留下深遠影響,但拜登入主白宮之後,勢必會調整美國對外政策方向,全盤改變川普「單打獨鬥」的作風。日前,拜登在引介他的國安團隊記者會中,即承諾將恢復美國在全球及道德上的領導地位;國安團隊成員也提出與川普時代截然不同的國家安全願景,強調「多邊主義回來了」(重返WTO與巴黎氣候協定,應是新政府摒棄單邊主義的第一步),並推展美國這個「受歡迎國家」的驕傲歷史。美國主流媒體也認為,如果川普的政策旨在破壞政府和全球秩序的支柱,拜登顯然是把有經驗的老臣找回來,重建美國的道德領導、維護人權,以及加強與各國盟友和民主國家建立多邊合作關係。  至於未來的美中關係將如何演變?國際政治觀察家普遍認為,由於華府—北京互動基礎已遭到根本性的破壞,再加上美國社會整體對中國的負面觀感,在川普操弄下逐步強化,因此,拜登受到的約束自然比川普大得多。特別是,拜登在競選期間為了反制川普對他的親中指控,還曾經多次抨擊大陸,指美國必須以「強硬手段」應對中國,可以想見,至少在其上任初期,美國會持續對中共擺出強硬姿態。  不過長期來看,拜登新政府在中國政策上,將遵循常態化的外交遊戲規則,回到以往常規外交決策模式,不至於像川普一樣,一味強硬施壓毫無彈性。正如未來的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等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前國安官員,都曾經明白指出,「不會和中國進行新冷戰...競爭並非就不要合作」,拜登本人也不否認和中國大陸展開有限合作的必要性,足見拜登明年一月二十日就職後,美中關係將產生全新局面,不會像川普時期那般的惡言相向與劍拔弩張。  面對美國外交政策回歸多邊主義,以及美中關係重返「競爭—合作」常軌,台灣如何尋求台海三方互動架構中的適當新定位,佔穩最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平的位置,將是過去四年多來執迷「反中、抗中、仇中」路線的蔡政府,無法迴避的嚴峻挑戰與重大考驗。 (作者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 行政院長轉型綜藝天王?誰管行政中立啊!

■褚瑞婷 誰是梗圖王?行政院長蘇貞昌的發言人室可以說是當仁不讓。最近,在野黨立委紛紛砲轟蘇貞昌院長發言人室的人員編制過多與職務執行不當的相關議題。 早在十一月初,行政院小編公然製作具有批判在野黨的梗圖,且不是刊登在行政院相關部會首長的官方網頁,而是民進黨相關側翼團體的臉書粉絲團,引發在野黨群起砲轟,公器私用的行為幾乎是罪證確鑿。 儘管行政院對該事件提出辯駁,但近來又有在野黨發現行政院長發言人室不但人員過度擴編,院長個人的網路文宣品多過於行政院,且發言人室的機要人員疑似再度違反行政中立法,相關綠營側翼團體或偏綠屬性的網紅又成為首波「大內宣集散地」,行政院發言人室遭諷成了「中央圖房」。對此,行政院表示,「是為了因應時代所趨,政策宣傳製作淺顯易懂的圖卡、拍攝影片來說明各種政府政策,未來會更注意標示出處。」 政府透過各種宣傳管道來說明政策,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就算人員過度擴編,也只能說政府有太多政策需要「塗脂抹粉」;院長室發言人編制人數大於行政院本部發言人室?那可能是院長「政務繁忙」,政策說明都以院本部為中心,對內宣傳當然也不肯下放相關權責部會。 為了配合政務推動,為了要擴大政府行銷宣傳效益,民進黨政府加強大內宣的做法用很多說法都能自圓其說。但是,圖文不標示出處,問題就嚴重了。簡單的說,由政府預算製作的媒體露出,公開透明且標示清楚的就是「政策宣傳」,而那些用了政府預算卻不敢講的媒體採購項目,就是「置入性行銷」。 置入性行銷在商業操作模式相當常見,但在政治領域則是絕不允許出現的違法情事。過去,政府曾經慣用置入性行銷的方式,將相關政策訊息置入在新聞報導或節目當中,或做成廣告來模糊民眾視聽,此舉不但違反民眾知的權利,更是政府欺騙全民的做法。因此,早在二0一一年,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提出《預算法》第六十二條之一修正案,便是要求各級政府機關、公營事業以及政府捐助基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財團法人、政府轉投資資本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事業,一概不得再辦理置入性行銷。 也就是說,如果政府機關在電視或報紙刊登廣告,依法須明示為政策宣導,必須正確揭露來源。那麼,如果行政院發言人室做了梗圖,在梗圖沒有標示明確的前提下,優先散布給友好的社群媒體網紅等意見領袖,不管有沒有對價關係,這算不算置入性行銷? 運用社群媒體行銷是時勢所趨,但各種梗圖、懶人包、迷因圖擴散速度之快,當圖文沒有標示出處,而讓民眾在無法明辨是政令宣導還是民間輿論之際迅速流竄,這類做法難道沒有混淆視聽的嫌疑嗎? 《預算法》第六十二條之一嚴禁政府機關使用置入性行銷,並要求政府宣傳必須行政中立。可如今,行政院長發言人室的小編群不但可公然製圖外送網紅,還有置入性行銷之嫌,而在內容製作的能力更是開外掛,宣傳政策之際還順便把行政院長當網紅來經營。行政院長都快變成綜藝天王,卸任以後說不定還能繼續當民進黨的政治網紅,隨著下台的質疑聲浪不斷,誰管行政中立啊!先當網紅再說吧。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副研究員)

Read More

〈 直言集 〉硃砂當藥 醫師傷人傷己

 前議長張宏年、市議員張彥彤一家四人,還有不到五歲幼童在內的三十八人鉛中毒,肇因於不肖醫事人員將禁止入藥的硃砂加入中藥內,讓患者服用。  地檢署「諄諄告誡」中藥材商及醫師應秉持專業道德良知,遵守藥事法及醫師 法等法令規定,切勿心存僥倖、罔顧病患健康,盲目追求藥效(療效) 或利潤而以身試法,傷人又傷己。  涉案人必須接受法律制裁,一是服刑及可能吊銷醫師執照。二是被害人進行團訟,要求賠償被害者,每人求償約兩百萬元,團訟已假扣押呂世明名下近五千萬元不動產。  對被害人而言,這些懲處遠遠不夠,也無法彌補他們身心靈受到的重創。  生命無價,保護照料都還不足,怎麼會有如此泯滅良心及道德的醫事人員,讓患者服用硃砂等禁藥。除了短視近利,利益薰心,還能說什麼?  前議長張宏年一家四口受傷最嚴重,要不是衛生局長曾梓展與議員張彥彤對話,建議進行驗血檢驗,鉛中毒事件不知拖到猴年馬月。  張彥彤一番話令人不捨,他說,「他未婚,擔心此事對下一代不知有否影響?」。還有只有五歲的小朋友也鉛中毒。小孩今後成長之路是否會受波及,怎麼辦?  中醫師也是知識分子,在社會也受人尊崇。中醫道理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怎麼就為了名、為了利,就幹出這宗害人勾當。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中天關台 凸顯邊緣勞工如衛生筷(下)

王冠斌 以往最為人詬病的人力派遣或勞務採購,常見派遣公司或人力服務公司為招標服務,但一0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及五月二十四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派遣專章,將派遣公司之要派人、派遣公司及其它定義作一身份之定性,這也算是為勞動者之工作權作一個相較以往的進步。 但目前對於勞基法十七條之一,有關於轉掛服務,仍會常見有人力服務公司提供轉掛之工作內容,此問題何以存在或派遣業務何以存在,實因常見的理由為,為避免牴觸大量解僱的人力比例、公司股價的波動、企業社會責任的稽核壓力(CSR)、ESG原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原則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而這些人力外包或派遣業務,在目前的評鑑或認證上,都會產生不一而足的品牌或形象傷害。 因此,如勞工在服務於因政府採購法下所延伸的各項勞動工作,政府自應負其對得標廠商應給付之義務,猶如外勞工作者之移工,其離境時,勞動主管機關會作的離境訪談,其目的在於保護移工於任職期間有無受不當之勞動行為,但何以,我國的勞工,卻往往被忽略常見的就業不平等對待,更何況是在政府採購合約下,更常見的現象,實在令人不解。 首先,勞工工作權益,應有受有履約保證的擔保給付能力。每每看到各地主管機關、勞動部或學術單位花費鉅資,作了多少的研究、公聽會、論壇等,對於勞工工作權的保護,不論是職業安全、就業歧視、性別平等、移工就業、新住民、原住民、留學生或建教生等,各項議題已不下十多年,合計應有近千場次,但我們就看各地主管機關,每年的勞資爭議數仍然居高不下,而其類型仍屬工資、加班費、資遣費、確認僱傭關係等等,一直在這些問題打轉,但何以這個問題無解,除了資方可能仍未悉法令外,其主要的問題,恐怕是現行法規,對於體制的落實,仍屬於有能力的懂法,沒有能力的放棄依法,事實上做不到的看運氣的現象。 由於受政府採購或係屬特許行業之產業如捷運站、電視台、運輸業、公共工程業等,政府在該特許行業上,本就可以要求該特許或基於公共之社會責任,要求該企業應於經營或取得該特許行業時,應為一定之擔保責任或連帶給付責任,除可確保事後如有因特許時間或其它事由,無法為履約或無法續約時,能具有完全之給付能力,除了減少不必要的勞資衝突外,對於社會問題的影響,相信應可得到更具意義的解決方法。 其次,非典型工作型態,未來的工作型態已成為典型。近幾年來,ETC人員抗爭、郵務士工作權對於加班費爭取、快送員僱傭關係確認、火力發電廠員工夜點費、還有電視台及媒體傳播事業等,除了分別是特許、約聘僱、承攬、政府採購等情況下所產生的工作型態,不斷的在製造出更多的非典型工作及不同的企業主,而眼看這個現像越來越多,而筆者也剛好在法院調解國營事業移轉的案件,其每一標的移轉、外包、承攬、採購等,隨著時空不同,契約型態不同,在判斷上,也折磨了調解委員及法官,就此,可以想見的,一個單純的勞動條件,讓勞動工作者,一直在為未來的工作權,辛苦的翻動著。 必須注意的是,契約終止、特許終止等,應於二個月前應為確定。由於現行合約,對於契約之終止,有時因政府機關之作為,常因此短於二個月前為確定公告,而該確定公告,常因企業無法履約,而為行政救濟,但救濟期間該企業之經營權可能早已移轉,故企業便面臨第一波因公告,但短於大量解僱法的60日前的解僱計劃,而被受罰,而第二波的行政救濟,曠日廢時,期間政府應以輔導就業及轉型為任,而非依法開罰或嚴格要求企業主安置措施,實因現行的體制,本就各部各的法,各唱各的調,難以統一。 因此,筆者認為,這對企業主甚不公平,然法規明定,承辦單位也只能依法開罰,否則也是責難到另一批的約聘僱人員,豈不變成另一個矛盾的社會問題。 中天新聞全體的勞工,因為經營許可而危及到工作權,也正突顯現行體制下,凡依附政策之工作場域,所屬的勞工,能否在政策上的合約,本該給予法規上的要求,如前述之履約能力或保證能力等,惟期待為政者,能體認此問題的嚴重,而從事學術活動者,也願奮筆疾書,以圖預止不健康的事件再發生,也更能保障擔任這個工作的所有勞動者,其家庭生計的安穩及就業的社會安定,也便是社會之福。(下) (作者為勞動調解委員、諭律國際企業諮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Read More

〈直言集〉 加強施政力度 盧展虎媽魄力

 李中肯定盧秀燕展現魄力,已有「虎媽市長」的味道。盧主政已過半時間,面臨連任壓力與日俱增。  最近兩項民調顯示,盧秀燕都在中段班,不高也不低,政界解讀,盧雖親民愛民,但「施政張力似嫌不足」,議題論述焦點過於溫和,因此民眾無法感受盧秀燕「個人特質與政治魅力」。  一般看法,承平世代主政者 ,只要按步就班或蕭規曹隨即可。開創年代需要強大的「大破大立」手段操作。大台中發展正面臨改革與保護傳統之際,換言之,介於承平與開創兩者之間。所謂「靜水之波,滔天之浪」,動靜一如,要拿捏得宜並不容易。  李中誇讚盧有「虎媽市長」的味道,一則善意提醒,二是希望盧加強施政力度。  盧秀燕主政擁有獨特的女性個人特質與魅力,在基層擁有眾多「盧粉、鐵粉」不在話下。但在互聯網世代,講究是速度與新鮮,諸多政治議題或地方焦點論述,需要強大「話語權」操作。論者認為,前市長胡志強就是箇中翹楚,他擅長以幽默輕鬆方式見招拆招,因而他的話語權總是別開生面且獨占鰲頭。  盧秀燕尋求市長連任,與時間賽跑。對手蔡其昌、林佳龍或「林友友」都在鴨子滑水。盧靠的是盧團隊與個人政治魅力施展,現在的選民胃口變來變去,不是那麼易抓住,這反而是有趣的事。  李中對盧秀燕之「虎媽市長」稱喻,就看盧如何接招了。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中天關台 凸顯邊緣勞工如衛生筷(中)

王冠斌 政府採購法未能維護工作權,更助長勞動權益的惡化。現行存在於政府因公共工程、契約採購及相關發包工作,除依各主管機關之特性召開採購外,仍受政府採購法所拘束。就政府採購法(以下稱本法)第三條: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以下簡稱機關)辦理採購,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本法第七條第三項:本法所稱勞務,指專業服務、技術服務、資訊服務、研究發展、營運管理、維修、訓練、勞力及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之勞務。 但翻開本法,對於勞工工作權的保障,僅在本法第六十五條:得標廠商應自行履行工程、勞務契約,不得轉包。及本法第七十之一條第二項及第三項機關辦理工程採購,應將前項設計成果納入招標文件,並於招標文件規定廠商須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採取必要之預防設備或措施,實施安全衛生管理及訓練,使勞工免於發生職業災害,以確保施工安全。廠商施工場所依法令或契約應有之安全衛生設施欠缺或不良,致發生職業災害者,除應受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令處罰外,機關應依本法及契約規定處置。 本法第一百零三條,對於刊登於政府公報之廠商,不得參加投標,而其中所列之事項,並無對於違反勞動法令,如積欠工資、違反重大職業災害(或指定特定項目之職業災害)、違反性別平等、違反就業服務法、就業歧視或人口販運條例(所列之重大事項)等,應於三年內不得再投標等。這些對於保障勞工的工作權事由,如能加以規範,應可收改善勞工工作權及促使業者更基於營業上之機會,也必須作適法性的調整。 再者,定期與不定期勞動契約,對勞工工作權並無實質意義。勞基法上對於定期契約與不定期契約,本是從事勞動工作者所陌生之專有名詞。(勞動基準法第九條:勞動契約,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得為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應為不定期契約)。對於勞工而言,通常只會認為,工作只是提供勞務,至於定性或定義為何,不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而在於能否履行給付工作報酬的現實問題,更遑論在勞資工作相對不對等的條件下,求職時的立約能力,本就相對不對等,猶如在銀行開戶,如簽不同意,能開得了戶嗎?這便是一個很通俗的社會經驗,已無關教育與社會階級或階層的問題,而這也便是,政府存在的目的與功能。 (作者為勞動調解委員、諭律國際企業諮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Read More

〈直言集〉 中捷出包 勇敢面對

 試營運之台中捷運列車連結器軸心斷裂,造成中捷、北捷、日商川崎重工人仰馬翻,市民心情也掉人谷底。  昨天又發現另一列車連結器軸心疑似斷裂,更加令心擔憂。  捷運是台中成為直轄市重要指標,「盼星星,盼月亮」,整整盼了十年才誕生,原本大夥與高采烈免費搭捷運,卻傳出列車連結器軸心斷裂罕事,有人慶幸還好不是正式營運,不過也令人捏一冷汗。  藍綠議員諸公都要求日商道歉,有人重提中捷、北捷、日商川崎重工,三方協議對台中並不公 允。簡單說,台中是出資方,照理應有絕對權力掌控整個作業。偏偏捷運工程發包與興建都由北捷一手包辦,所謂的「業主」應由台中擔綱,但看起來又不是。  三方協議是十年前協議,當初如何訂定?現在有諸多「事後孔明」翻舊帳。總之出事或有事了,就將老帳出來炒一炒。這對事情有沒有幫助,很像也不重要。  可以看出中捷是高度壓力,神經緊繃,市長盧秀燕也是高壓。盧再三強調,一切以「安全第一」為考量。  中捷綠線試營運,對中捷言是「大姑娘出嫁頭一遭」,擁有經驗值的只有北捷,這就可以解釋,為何有時中捷使不上力。因此外界不宜過於對中捷有所苛責,目前觀察中捷工作態度是認真與負責的,這是還可以接受的。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