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設345微型空品感測器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秋冬季節,部分縣市空氣品質近期紛紛亮起橘燈,新竹市長林智堅十七日表示,新竹市設有三百四十五個微型空氣品質感測器,以科學園區、香山工業區、交通要道等處布建最多,有如「空汙防守員」,民眾隨時可上網查詢空氣品質。  林智堅指出,市府啟動「新竹好空氣運動」,推動空氣品質三支箭「微型空品感測器」、「空品旗幟」及「專業醫師健康防護宣導」,讓民眾即時掌握空氣品質與指標資訊,同時推動城市綠化、提升環境舒適度,讓大家出外都能呼吸「好空氣」。  環保局長江盛任指出,微型空氣品質感測器設置地點以民眾生活周遭的空氣品質為優先考量,竹科、香山工業區、交通要道等處布建最多,工業區周邊社區、學校、醫院等周邊次之,除了布建三百四十五個空品感測器外,今年還增設八台風速風向計,以提升環境分析效能。  江盛任說,微型感測器附掛在燈桿上,距離地面高度約三公尺,監測項目包含溫度、溼度、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風速、風向等多項數據,三分鐘就能產生一筆資料。相較於國家監測站,更能貼近小區域的空氣品質現況,並藉此追蹤汙染排放的來源及環境汙染熱區。微型感測器可以二十四小時監控空氣品質的變化,一旦異常,系統就會發出警告聲,稽查人員能夠透過電腦資料,即時掌握可能違法的空汙排放來源及事件,讓稽查效率事半功倍。

Read More

花蓮韓蔚山首航 包機兩地飛

來自蔚山的直航包機昨天搭載一百二十一名韓國觀光客飛抵花蓮機場,受到花蓮市長魏嘉賢及地方各界歡迎。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在花蓮市公所及姊妹市韓國蔚山廣域市的力促爭取下,來自蔚山的直航包機昨天搭載一百二十一名韓國觀光客飛抵花蓮機場,受到花蓮市長魏嘉賢及地方各界歡迎。  這是花蓮首次有韓籍航空公司包機至花蓮,魏嘉賢感謝蔚山廣域市長宋哲鎬啟動傳承之鑰,讓友好城市的步伐不斷前進,他期盼花蓮與韓國的包機直航開啟後,花蓮鄉親未來前往韓國旅遊,能縮短交通時距及節省旅遊費用,也盼望有更多的韓國觀光客因為包機的航線前來花蓮,進而提升花蓮觀光產業商機。  來自韓國的釜山航空昨天上午十一時降落花蓮機場,一百二十一名觀光客中,代表蔚山廣域市官方有三十六人,由蔚山廣域市觀光振興科科長崔平煥帶隊,花蓮市長魏嘉賢和各課室主管在機場大廳迎接韓國賓客,海星中學原舞隊團員則為韓國的賓客戴上花環,並以原住民迎賓舞熱情歡迎韓國姊妹市的朋友。  花蓮市與韓國蔚山廣域市於一九八一年締盟姊妹市至今已三十八年,情誼深篤,在首航儀式中,魏嘉賢特別感謝宋哲鎬市長啟動傳承之鑰,讓友好城市的步伐不斷前進,他希望未來在觀光、文化等面向,姊妹市能有更密切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廣兩地文化內涵與促進經濟的發展,也期盼兩地共榮共好,友誼堅定不移。  花蓮機場的首航儀式結束後,魏嘉賢也率一百六十一等人的參訪團搭乘釜山航空的班機,飛往韓國蔚山廣域市進行城市交流。

Read More

宜老人秋遊 吃地瓜憶舊時

 記者李振華/宜蘭報導 華山基金會昨日舉辦宜蘭區老人秋季郊遊,三百多名長輩及義工們前往三星鄉休閒農登高踏青,共創美好回憶。 為促進長輩社會參與、延緩身心功能退化,華山基金會舉辦秋季郊遊,來自宜蘭各鄉鎮銀髮族至「耕堡休閒農場」登高踏青,活動從農場主人講古式的特色導覽解說展開序幕,讓長輩們暢遊農場並獲得許多農事小撇步。 在義工帶領陪伴下,大家一起動手DIY自製地瓜圓,並享用美味自製地瓜圓甜湯、地瓜冰淇淋及烤地瓜,在以前農村時代物資匱乏,三餐吃地瓜吃到怕,而今天大家相聚一塊,體驗不一樣吃法的地瓜,翻轉長輩們對「窮人瓜」的舊時記憶,且地瓜據有可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長壽瓜」,長輩們都覺得地瓜變得不一樣了。

Read More

分級醫療成果發表 竹市舉行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一0八年全國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年終成果發表會」十七日起兩天在新竹市舉行,有全國各縣市衛生局、衛福部醫事司及醫療專家委員一百六十人參與,分享推行雙向轉診及分級醫療的經驗。  新竹市衛生局長楊清媚表示,近兩年來新竹市大力推動「雙向轉診網絡機制」並加強轉診資訊系統的管理效能,讓民眾建立「小病到社區診所、大病到大醫院」的觀念。並透過「雁行計畫」推動分級醫療,由區域醫院負責重症治療,社區院所處理一般輕症及相對穩定的病人,將醫療效能最大化。 楊清媚以「分級醫療」成果為例指出,新竹市醫院下轉基層診所的比率由一0五年五點七六上升至一0七年二十八點六八,從數據中可看出,民眾就醫習慣開始慢慢改變,看病不一定要到大醫院,而是先找厝邊的醫師。

Read More

肝篩達人陳淑珠 獲傑出公務員

苗栗縣衛生局疾管科長陳淑珠,獲選考試院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縣長徐耀昌十七日到衛生局張貼紅榜致賀。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衛生局疾管科長陳淑珠致力原鄉結核病防治,推動肝炎篩檢不遺餘力,獲選考試院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縣長徐耀昌與副議長李文斌十七日聯袂到衛生局張貼紅榜致賀,稱讚她是公務員典範。  考試院今年全國僅遴選出六位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得主,被視為公務人員的最高殊榮,也被譽為公務界的「奧斯卡獎」。  徐耀昌表示,陳淑珠長期結合社會資源到醫療貧瘠的原鄉部落,推動艱難的結核病防治工作,且把納入治療率提升到八成以上,執行成效獲全國第一名;另結合產官學合作深入社區辦理肝炎篩檢,至一0七年已累計篩檢八萬三千多人,其中篩出約一萬五千人有B肝或C肝陽性反應,並媒介進入治療,堪稱「肝篩達人」,團隊的防疫工作滴水不漏,獲獎實至名歸。  陳淑珠則將榮譽歸功全體同仁努力的成果,強調防疫團隊才是真正英雄,她只是代表領獎而已。陳淑珠投入醫療衛生工作逾三十年,她說,防疫工作要團隊與民眾合作推動,其中甘苦如人飲水,像雙十國慶連假也照樣出任務,萬一疫苗冷藏室發出異常警報,可能就要徹夜在裡面守護,甚至尋求友軍支援搶救疫苗,進偏鄉碰到山崩落石時,還得搬開落石再繼續向前推進,但她深信只要藉由大家一顆心和一雙手的軟實力,防疫任務肯定無往不利。

Read More

男子跌落山溝 搜救員助脫險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頭城鎮簡姓與林姓男子相偕前往水源探勘,其中簡姓男子不慎跌落十公尺山溝,縣消防局獲報派員前往救援,順利尋獲頭部有創傷的簡男,傷者意識清楚,由消防局搬運下山送往陽大醫院。  縣消防局表示,簡姓與林姓男子二人十六日下午近三時相偕前往頭城鎮北宜路二段七十一巷五號往上新花園圓通寺附近水源探勘,其中一人不慎跌落十公尺山溝。  消防局獲報即派遣特種、頭城及礁溪分隊前往搶救,入口有鐵鍊鎖住車輛無法通行,現場使用油壓剪將其破壞,利於救災車輛進入,因天色漸暗、山勢陡峭及地面濕滑等因素增加搜救困難度,搜救人員克服險峻環境,於下午五時許下切山溝接觸傷患,患者意識清楚,頭部有創傷,搜救人員為其頭部包紮止血、穩定生命徵象後,由搜救人員使用捲筒式擔架合力搬運下山,於晚上十一時三十三分救援下山送醫。

Read More

徐耀昌開箱照 友善關懷樂齡

苗縣長徐耀昌拍攝真人開箱照。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為響應社群風潮,苗栗縣長徐耀昌與樂齡舞龍隊於頭屋鄉樂齡學習中心拍攝真人開箱照。  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苗栗縣政府以「快樂永續,幸福苗栗」作為施政願景,持續規劃辦理多元豐富的高齡教育活動、代間學習及長照服務,提供縣內高齡人口優質學習活動與照顧,以達成友善高齡城市目標、促進代間融合。目前縣府在十八鄉鎮樂齡學習中心拓點數達一五七處,及長照ABC據點達二八五站,並持續開辦幸福學院與社區關懷據點提供長者寓教於樂及共餐的環境,全面友善照顧樂齡銀髮族。  祥龍獻瑞是頭屋鄉樂齡學習中心開設的代間幸福課程之一,縣長徐耀昌手持龍珠,象徵引領苗栗昂首前行,並期待透過代間教育增進青銀不同世代的情誼,更有開心騎著腳踏車到樂齡中心上課的長輩,展現出「快樂學習、不分年齡」的歡樂氣氛。同時也秀出為照顧樂齡族群所需的血壓計、體重計、桌遊、滾輪等益智休閒、健身運動器材,鼓勵樂齡銀髮族走出家門快樂學習,成功健康老化。  徐耀昌表示,高齡化及少子化是目前台灣社會的趨勢,希望藉由開箱文,讓更多民眾一起關心樂齡銀髮族的議題。樂齡學習可以讓長輩活躍老化,減少老年伴隨的健康及心理問題;而苗栗縣全國首創的幸福學院透過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以大手牽小手一同上學去、促進世代融合為理念,讓祖孫互動更為活絡,敬老尊賢,更期待長輩將其生命故事與經驗傳承予下一代。

Read More

桃市福元公園啟用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大檜稽區新闢建的福元公園昨天啟用,五百四十七坪的空間除了有兒童遊具外,也規劃三十七個停車位、二個無障礙停車位;並將停車場地下空間設置成重力式排放滯洪池,可以連帶緩解社區地勢較低容易積水問題。 市府共投入三千二百五十八萬元,打造福元公園具有熱帶風情特色,公園內以藍白相間水步道及亞熱帶特色植栽,也設置共融式遊戲場、涼亭及體育設施等,以提供親子同遊、共樂。 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主持啟用典禮時表示,市府正進行桃林鐵路活化工程,蘆竹段及桃園段預計明年將完工;市府將整合桃林鐵路自行車道、步道等斷點,打造完整都會休閒綠帶,並與中油桃園煉油廠南門綠地、汴洲萬坪公園等鏈結,形成一座綠地大公園。

Read More

高雄厝3.0幸福建築計畫啟動

高雄市副市長李四川(左四)昨天宣布高雄厝3.0幸福建築計畫正式啟動。 (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副市長李四川十七日宣布高雄厝三點0幸福建築計畫正式啟動,首階段將以中都、亞灣為高雄厝三點0優先示範場域,結合濕地、愛河,導入風廊降溫及高綠覆蓋率等建築內涵,打造舒適節能的居住環境。  高雄市政府今年九月與美國WELL建築研究院、樹德科技大學簽署合作議定書,推動高雄厝三點0幸福建築。李四川肯定高雄厝推展走在全臺前方,感謝在地產官學同力合作,為高雄創造良好舒適的環境。  李四川表示,高雄厝計畫鬆綁法規,內容從點、線逐漸擴大到面,例如加大陽台、加強綠化,屋頂設置光電吸收能源,用以節能、蓄水,從建築物開始改變,成為小型滯洪池,節能減碳、降低災損,以因應氣候變遷。  李四川說,面對極端氣候的考驗,強降雨型態更加頻繁、急促,淹積水更難以避免,目前正將監視系統整合設置於災防辦公室,期能預防災害、減少災害。  李四川指出,明年會將二十七萬盞路燈e化,在不增加預算的狀況下,置換為LED路燈,除了用電量降低,還能發揮安全功效,偏遠地區發生災害時,得以透過路燈確認位置,讓城市更加智慧化。  工務局表示,高雄厝三點0計畫八大建築內涵,包括「高雄厝區域化」跳脫單一建築基地的管制,由都市設計與社區設計引導開發;「提高立體綠覆率」,以環境彌補策略,導入進階立體綠化、垂直擴張網、植生建築等手法,期望達到百分之一百以上;「強化建築物防災」,增加建築物雨水貯集,至少達法定基準二倍以上;提高太陽光電設置容量,結合生活空間機能的「進階綠能導入」。

Read More

博物館當代挑戰 國際研討會高雄登場

二0一九博物館的當代挑戰國際研討會昨在科工館登場。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由國立科工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等單位共同舉辦的「二0一九博物館的當代挑戰國際研討會」,十七日起一連兩天在科工館登場,聚焦在社會變遷下,博物館如何面對新的挑戰?  科工館長陳訓祥表示,這場國際研討會,主要因應社會與環境的變遷,博物館的定位,與發展的持續轉變,尤其本質與價值不斷的被挑戰,博物館該如何因應與調整?  相較於過去,當代博物館面臨的挑戰相當多樣,像是社會價值被強調,對於人權、性別及障礙者等的友善平權等議題,皆不容忽視。至於資訊科技在博物館的採用與應用,包括大數據、智慧定位和行動學習等,增強觀眾對博物館的親近與便利性,並提供多元的體驗與服務;其次,經濟目標的納入,有關文創、贊助、募款等作為的推動,都是博物館社群面臨的挑戰。  因此,博物館要能符合當代社會的需求,進而創造新價值,並能扎根服務績效,才是博物館社群所面臨最重要的議題。科工館認為,透過研討會力邀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就有關議題進行探討,集思廣益,以期促進博物館社群的共同進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