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烏魚好食節 週六來嘗好鯔味

二0一九竹北市「烏魚好食節」信魚的鯔味十六、十七日登場。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二0一九竹北市烏魚好食節,信魚的鯔味」十六、十七日將在竹北市文化公園登場,竹北市長何淦銘表示,這次活動將新竹縣最美味的九降風烏魚帶到市區,與更多縣民分享。  何淦銘指出,今年了延續往年的活動外,更一次聚集多項體驗活動,首度舉辦「烏魚公主好漂亮選拔賽」,「烏魚美食饗宴」讓民眾以多角度了解竹北烏魚盛產的美味及特色。  竹北市公所表示,烏魚好食節不但有烏魚大使張秋永示範料理,也能免費品嘗烏魚美味料理,更有兩場趣味比賽親子廚藝料理及烏魚公主好漂亮選拔賽。  推出之三大體驗活動,包含「漁木拓手作DIY」客製專屬活動LOGO漁木拓,親子共同體驗,可以留下專屬的烏魚節紀念品;「竹簍手作DIY」客製專屬活動的竹簍,適合親子共同體驗;「VR虛擬實境體驗」時下最夯VR虛擬體驗,讓您徜徉在海洋的實境體驗;更有街頭藝人互動摺氣球、音樂演出、泡泡表演豐富多元的表演內容。  音樂晚會於十六、十七日晚間六時登場,兩天壓軸邀請荒山亮、孫盛希、蔡旻佑演出。

Read More

詹姆士煮鱸魚湯 號召認桌助寒士

詹姆士到創世基金會植物人新竹分院,煮鮮魚湯給植物人的家屬享用,也認養一桌寒士30吃飽的活動。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歲末年終將至,型男主廚詹姆士得知「寒士吃飽三十尾牙」今年邁入第三十年,十二日提前到創世植物人新竹分院,烹調拿手的鱸魚皮鮮魚湯料理,慰勞辛苦的植物人家屬,並號召社會大眾踴躍支持寒士尾牙。 詹姆士說,他是新竹人,知道家鄉有一群弱勢朋友需要幫助,因為自己的母親之前也臥床多年,更能體會照顧者的辛苦,今天特別烹煮元氣滿滿的料理給植物人家屬溫暖,景氣再嚴峻,肚子還是要填飽。 由於認同創世的服務與植物人家屬的辛苦,詹姆士也率先認助尾牙宴一桌,邀請民眾一同捐助紅包五百元傳祝福、認桌五千元助團圓,將平安幸福與弱勢家庭分享。 由創世、華山、人安基金會策略聯盟舉辦的「第三十屆寒士吃飽三十尾牙」,將於明年一月十九日在全台十六處同步辦理,預計邀請四萬名寒士、街友、獨居長輩及待拉單媽、清寒學子,享用一頓團圓暖食,並發放一份應急紅包。 新竹地區將在新竹縣長官邸旁的停車場席開一百四十桌,歡迎各界踴躍認桌、認助紅包。

Read More

國父誕辰154週年 竹市辦紀念活動

國民黨新竹市黨部紀念國父誕辰154週年,十二日於十八尖山國父紀念亭舉行。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各界紀念國父誕辰一百五十四週年,十二日於十八尖山國父百年紀念亭舉行。中常委呂學樟表示,和平是兩岸最大公約數,一0八年前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國父歷經十次革命失敗,終於第十一次奮鬥成功,創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呂學樟強調,中華民國在驚濤駭浪中成長,一路走來度過重重危機。但由於現今政府執政無能與失能,把原本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美好家園,變成令人痛心疾首的「東廠」國家,情況更陷入空前危機;惟有讓政黨再次輪替,國民黨重返執政,大家一起來奮鬥救中華民國,國家大政興國立國才有保證。 國民黨新竹市黨部結合各界紀念國父誕辰一百五十四週年活動,期許兩岸和平,奮鬥救中華民族文化與中華民國,眾人極力呼籲民眾,明年初總統與立委大選,將投票抉擇攸關自己未來前途與發展有切身利害關係的國家領導人、政黨與立法團隊。

Read More

無形文資保存者 桃市授證

振聲高中美工科畢業的陳力維(右)投身傳統木工藝,除了闖出一門天,手藝更成為桃園市的無形文化資產。 (記者陳中興攝)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針對桃園市傳統木藝、戲曲及陶藝及廟宇習俗等無形資產,桃園市文化局昨天以頒授「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證書方式,榮耀當事人及行號或廟宇。 昨天的活動是由市府秘書長黃治峰親自為十二個單位或個人,頒授證書,並稱許他們是文化的傳遞者,讓傳統透過他們的演繹,能代代相傳,讓後人見到工藝、戲曲、木藝之美。 昨天接受這項殊榮的團體或是個人有:  口述傳統類保存者Watan Tanga林明福 (泰雅族Msbtunux群Lmuhuw)。  傳統工藝類保存者:游禮海(大溪傳統木工藝)、林天生(大溪木雕)、藍偉文(大溪木雕)、協大木器行(大溪木器)、陳力維(大溪傳統木工藝)、徐明河(傳統剪黏、交趾陶工藝美術)。  民俗類保存者:大溪普濟堂管理委員會(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竹圍福海宮管理委員會(竹圍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  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黃秀滿(客家戲)、謝旺龍(客家八音─龍鳳頭系統)、和成八音團(客家八音)。

Read More

竹縣尖石鄉葛菈拜民族小學 揭牌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教育部國前署為落實原住民族教育法及實驗三法,積極推動各級學校型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新竹縣尖石國民小學經二年籌備的泰雅族葛菈拜民族小學十二日揭牌。  葛菈拜為當地嘉樂部落的泰雅語地名稱呼,位處部落中心。校長陳智明表示,尖石國小自一0六學年度起實施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規劃食農課程及田野踏查主題式課程,希望讓學生從部落學習生活技能及倫理、從在地獵人身上學習山林智慧及天文知識、並透過傳統部落的踏察,進而從生活中實踐文化。  實驗課程實施進程中,著重於學生感官體驗及手作,並將教學場域延伸至部落空間與溪野山域。  經過二年的運作與實施,尖石國小在落實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課程上,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強化學校與部落間的連結網絡,讓部落耆老、學生家長都能共同參與泰雅孩子們的教育過程。接下來,葛菈拜民族小學將結合各領域課程,透過民族教育找回泰雅文化的主體性,重視學習差異,並期許孩子們能發揮多元智能,開展多面向的能力,最終目的則在於以泰雅文化的知識美學體系,延續泰雅族的生命智慧與活力。

Read More

宜蘭有機茶王 林立偉獲獎

宜蘭縣「宜蘭有機茶」分級評鑑成績出爐,有機茶王由林立偉榮獲,縣長林姿妙頒獎表揚。  (宜蘭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宜蘭有機茶」分級評鑑活動十二日舉行,經激烈競賽,有機茶王由大同鄉林立偉獲得;金質獎由礁溪鄉賴審、礁溪鄉塗天賜、大同鄉林立偉獲得;優質獎則是礁溪鄉賴審、三星鄉黃子誠、三星鄉謝朝陽、冬山鄉游正福、冬山鄉林文德、冬山鄉陳金生、冬山鄉李訓義。  第三屆「宜蘭有機茶」比賽由礁溪鄉農會辦理,邀集全縣各產茶鄉鎮參與,共有大同鄉、三星鄉、冬山鄉及礁溪鄉等十位具有有機驗證資格的茶農參與分級評鑑,由農委會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長蘇彥碩帶領的評審團隊,以各茶農參賽茶品的香氣、茶樣外觀、水色及滋味等品質條件,評選出各個獎項。  農業處表示,為提升「宜蘭有機茶」品牌形象,建立分級品質評選,鼓勵茶農持續有機耕作拓展穩定的收益,已連三年舉辦宜蘭有機茶分級評鑑。

Read More

東岸廣場變身 奪台灣建築首獎

市區東岸廣場是基隆海陸門戶,市府透過促參與建築師巧思改造成為亮點,奪得台灣建築首獎。 (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東岸廣場去年才拿下有「促參界奧斯卡」之稱的「金擘獎」,今年又在建築師雜誌年度盛事的「台灣建築獎」中獲得首獎殊榮;基隆市長林右昌說,曾被鄉民們戲謔稱為「天空競技場」,打架滋事、吸毒、事故頻傳的東岸廣場,透過促參案連結都市設計與公共性進行改造,已成為基隆市空間翻轉重要的灘頭堡。  二0一九年台灣建築獎十一日公布結果,基隆東岸廣場促參案在全國一百七十七件參賽作品中拿下首獎。「讓城市變彩色,讓市民感覺幸福!」林右昌表示,從正濱漁港懷舊碼頭色彩計畫,到東岸廣場改造成功,都讓大家看到市府團隊、建築師對於連結在地的努力與用心。  林右昌指出,基隆東岸廣場是東岸樞紐與基隆的都市門戶,是許多旅客到基隆的第一個接觸點,也可能是離開基隆的最後一個接觸點,過去長期為停車場使用,老舊建物量體占據都市景觀的重要位置,但空間狀態破敗,且滯塞住都市節點,嚴重阻礙基隆的都市發展,在建築師團隊的專業建議下,以公共、開放為建設目標,去年二月正式開幕啟用,用不同的角度與高度,與港區都市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林右昌強調,近年來不只東岸廣場已成為基隆港都市地標,並帶入新的商業活動,為市民廣場注入年輕活力元素;日前,正濱漁港懷舊碼頭色彩計畫,也獲得「二0一九年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景觀大賞」,這是基隆市第一次在「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景觀大賞」中榮獲大獎,並且是唯一在社區營造類奪得卓越獎的。  他並指出,目前市府正積極興建中正公園的立體豎道及高架人行棧橋連結主普壇廣場,在信二路防空洞內,興建無障礙電梯連結上方扇型廣場,以及後面陸續要完成的各項大小工程,市府團隊將持續要求品質,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基隆。

Read More

砂石車輾壞興隆街 業者承諾鋪路跳票10多年

興隆街砂石車每天二百四十輛輾壓,市議員林旻勳質詢要求公權力介入要求業者鋪路,甚至重新限量限重。 (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南方澳斷橋事件引以為鑑,市議員林旻勳質詢指出,興隆街經砂石車長期輾壓而坑坑洞洞,砂石車行經路線與原先申請的不符,市府應重新檢討道路載重,另業者承諾鋪路卻十幾年未做,市府應動用公權力催告且要求刨鋪,市府該罰就罰,該管制就管制。  林旻勳指出,月眉土資場的砂石車長期輾壓一天二百四十輛車進出,不僅是暖江橋,往土資場整段興隆街道路都不平;他問,業者是否一年要定期幫市府鋪設一次路面?  工務處長張元良說,棄土業者原本承諾每年要鋪,但這幾年只有局部路基改善與局部方正切割刨鋪,工務處會去追蹤,假如不鋪的話,還有一些保證金,可以動用公權力由市府先做刨鋪。  土資場十幾年來整段沒有重鋪過?林旻勳指出,住在興隆街雖然僅二十幾戶,但也是基隆市民,每天得忍受砂石車進進出出,長期輾壓道路,坑坑疤疤,破破洞洞,連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也沒有,砂石車速又這麼快,騎機車也危險,之前辦過路口紅綠燈會勘,時向也不足以減緩車速,他說,車速快,路又爛,為什麼市府沒有每年要求業者要重鋪?市府是否與業者簽訂合約或是只是口頭義務承諾,張元良說,應只是承諾書而已,不是正式合約,但市府會再加強力道,催告程序完成後就刨鋪。  林旻勳希望立刻進行催告,把重鋪期限定出來,不鋪就從保證金裡面扣甚至罰款,若再不足以有恫嚇就直接限制車輛進出,以免又不了了之。 對此,市府內部工務、都發或交通處有跨局處平台,工務處長張元良說,平台協調後會馬上催告;林旻勳希望讓暖暖區三位市議員都參與平台,共同關切暖江橋及用路人安全。 交通處長李綱說,業者在九十五年底提出申請核准通過的有三條路徑,但仁一路及天外天焚化爐環保道路很少用;林旻勳指出,砂石車根本只走興隆街,對當地交通造成很大衝擊,且當初核定二百四十輛是三條路線,如今只剩一條路線,應重新審核。李綱說,當初申請就是以興隆街為主,如對路面有衝擊會再與工務處協調。

Read More

基隆體育墊底 陳宜籲加強硬體留人才

網球國手出身的市議員陳宜昨質詢呼籲基隆市打造好的體育環境,留住人才成為「包多金」。 (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近十二年來全運會成績逐年下滑,連兩屆倒數第二,只贏人口一萬二千三百多的連江縣,曾是網球國手的基隆市議員陳宜十二日在市政質詢時呼籲加強市立游泳池、田徑場、網球場等環境設備以留住人才,讓基隆體育「包多金」。  陳宜以二00七年到二0一九年近十二年來基隆在全運會成績獎牌統計指出,基隆市在全國運動會的表現不論是獎牌數或者是名次,都是逐年下滑,二00七年九金九銀十三銅,到去年僅一金二銀三銅,今年零金二銀二銅。  她說,不是基隆比別人差,基隆體育人才多,籃球有林志傑、網球有陳迪、羽球有周天成,但我們都留不住,基隆市為何留不住人才?基隆市有這麼多優秀子弟卻交出這種成績,究竟誰該負責?  市長林右昌表示,基隆市體育成績不好,市長負全市之責,但資源不足,培養出來的選手非常容易被高額獎金挖走,如何提供比較好的訓練及環境讓選手、家長繼續留在基隆,希望市府、學校、教練、選手大家來集思廣義。  陳宜說,基隆應該有重點的栽培項目,例如基隆高中的羽毛球、中山高中的中長跑,在暑期期間進行垂直整合訓練,讓高中、國中、國小的教練與選手進行交流,提升成績。基隆市各單項協會也應有運動專業的顧問,自籌經費協助發展。 陳宜建議,市立泳池跳水台到現仍是石階,應改有專業跳水台,增加爆發力及泳速;田徑場館以及專業網球訓練場地也都有必要,如此才能打造基隆體育「包多金」。

Read More

銘傳國中老舊 童子瑋促納入改造

基隆市銘傳國中校舍老舊、停車空間不足及風雨球場邊坡泥土滑落等,市議員童子瑋建議納入「以校園為核心」環境改善計畫中進行整體改善。(記者楊耀華攝)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推動「以校園為核心」的環境改善計畫,目前完成了成功國小通學步道以及操場彩虹跑道改造,在地方上頗受好評,市議員童子瑋肯定市府用心並指出,銘傳國中同樣有校舍老舊、停車空間不足以及風雨球場漏水與邊坡泥土滑落等問題,建議將銘傳國中納入計畫進行改善。  教育處代理處長陳淑貞指出,在中程計畫中有將銘傳國中校舍改建計畫提報教育部,這一、二年也有補助校方就整體校園改善進行規劃,目前主要會先對藝文中心、科學大樓等約二十二間量體進行拆除,並向中央爭取約一億八千多萬元的經費進行改善,至於風雨球場以及停車空間部分也會在明年度爭取改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