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輔會108年第4季花東地區資源整合連繫會報

退輔會副主委呂嘉凱與輔導會花東地區所屬機構主管出席第四季花東地區資源整合聯繫會報。(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一0八年第四季花東地區資源整合聯繫會報昨日於花蓮榮服處舉行,由副主任委員呂嘉凱主持,與會者包括輔導會花東地區所屬機構花蓮榮服處、花蓮榮家、臺北榮總玉里分院、臺東農場及投資事業欣欣水泥公司等多位首長出席;透過業務報告及座談,進行意見交流並檢討花東地區資源整合機制運作實況,使輔導會資源在花東地區得以發揮最大效能。  呂嘉凱在座談中對於各單位能屏除本位主義,彼此協同合作,致力於榮民(眷)的各項照顧服務工作品質的提升,給予肯定及感謝。會中,由臺東縣榮服處進行專題報告,分享該處執行輔導會新推動的「退除役官兵穩定就業方案」政策成效。  呂嘉凱表示,輔導會的核心任務,隨著因應退除役官兵人口結構的改變及渠等實際需求,逐漸加重青壯人口就業、就學的輔導作為,去年度推動的穩定就業方案,因切合服務對像需求,已初具成效,將延長實施至明年,未來將隨時檢討成效,以為退除役官兵爭取最大福祉。  一0五年開始全省十六所榮家開放一般民眾入住申請,而花蓮榮家的「山青日照中心」於今年七月成立,不但釋出安養機構住宿資源,更與現行社會福利及長照資源接軌,歡迎有需要的民眾申請入住及使用日照服務。  呂嘉凱期許各機構能將繼續秉持資源共享精神,透過區域性聯繫平台,推動各項服務照顧工作,將有限的資源得以共享、有效運用資源共享,以提升退除役官兵及眷屬服務照顧工作效能。

Read More

工研院生醫20 培育4家新創公司上興櫃

工研院生醫20, 培育4家新創公司上興櫃,鏈結國際生醫藥廠攜手合作。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十一日舉辦「生醫廿?迎向挑戰」論壇,展示生醫所在「創新發明」、「產業化成果」、「生醫聚落」、「國際鏈結」四項領域上的里程碑,與八項創新前瞻技術,展望未來廿年,生醫所所長林啟萬將以「醫病雙贏」為目標,建構從預防、診斷、治療與照護的「智慧醫養」生態系,打造台灣成為全球智慧醫療的創新基地,進而引領生技、邁向全球。  工醫所展示的技術包括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打擊癌細胞的「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用於眼角膜修復的「生物可吸收性透明醫材技術」、「智能化手持式超音波影像系統」等。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在政府支持下,建構竹北生醫園區育成中心,塑造最佳的新創生技環境。一路走來,工研院生醫所秉持「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的精神,未來將整合創新系統,結合台灣軟硬體技術優勢,朝智慧化、精準化的醫療發展,讓醫材與藥物可依個體化差異提供精準的診斷及治療策略,提升整體醫療品質。  生醫所將攜手與德國默克藥廠攜手合作前瞻製藥技術、培養國內高階生技製藥人才;結盟國際嬌生集團楊森藥廠,以雙效免疫治療藥物開發技術,唯一獲得「臺灣-楊森計畫」法人組評選,雙雙創下進軍國際市場的標竿。

Read More

台北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昨成立

白石湖休閒農業區內著名的地景。(北市府產發局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為推動台北市休閒農業發展,台北市三個休閒農業區、休閒農場與南港、士林地區休閒農業相關業者十一日共同組成「台北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建立台北市休閒農業窗口,增加對國內遊客服務深度,並擴大服務範圍,以迎接日益需求的休閒產業時代。 白石湖休閒農業區內著名的紫色吊橋。(北市府產發局提供) 為讓消費者體驗農村生活、親近大自然,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以逐步推動,先後輔導成立「白石湖休閒農業區」、「貓空休閒農業區」及「竹子湖休閒農業區」等三個休閒農業區,為凝聚業者齊力為台北市休閒農業打拼,讓國內、外旅客更容易取得農業活動訊息,因而輔導成立台北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產發局指出,貓空休閒農業區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指南里,區內擁有極為豐富的農業特色、景觀、生態等農村文化資源,全區以茶葉文化而聞名,加上寺廟眾多,特殊的壺穴地形,且具有數條親山步道,成為都會區民眾假日休閒的良好場所,自然與人文資源豐富的好所在。 白石湖休閒農業區內有許多草莓園,目前草莓正當季。(北市府產發局提供) 竹子湖休閒農業區則是主打友善耕種「精緻花卉、野菜時蔬」及復育「原種水稻」等特色農作物,並結合農村文化、田園景緻、地理景觀及生態資源,打造國家公園內,以里山倡議發展四季花卉農業旅遊之美景雅境。  白石湖休農業區位於台北市內湖區,擁有著豐富生態景觀、人文資源,保留北市農業的產業文化,大多數生產以蔬果為主,其中草莓更是近幾年來廣受消費者喜愛,是台北市近郊難得仍保留農業風味的鄉村地區。

Read More

夜觀雙子座流星雨 陽明山將彈性交管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天文館表示,十二月十三、十四日將進入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最適合觀察的時段是在十三、十四日晚間至隔日凌晨前後,流星數量約在每小時一百四十顆,只要選擇無光害、視野開闊的空曠郊區,用肉眼就能盡情觀賞流星雨。    為避免陽明山屆時發生交通壅塞,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十一日表示,若有大量觀星人(車)潮,陽明山地區將視天氣及交通實際狀況,仰德大道實施彈性交通管制,就現場車輛疏導折返或引導駛至其他替代道路(如行義路、泉源路、陽金公路等);交通局將適時增加陽明山地區公車班次,民眾可利用公車接駁上山,但需注意頭、末班車時間。

Read More

建築物公安業務評比 台北市榮獲特優全國第一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內政部辦理全國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業務評比,台北市今年度榮獲全國最高分九十九分,獲都會型組「特優」第一名。市府建管處長張明森表示,台北市連續七年得到全國第一名,是市府各相關單位在建築物公共安全上所做出的努力,呈現市府長期關注公共安全的成效。  張明森強調,建管處持續維護台北市建築物公共安全未曾懈怠,元旦及農曆春節連續假期將屆,為因應歲末年節期間及舉辦尾牙活動常於短時間內湧入大量人潮,自即日起將針對台北市六十八家大型百貨賣場及卅八家大型餐廳進行無預警的動態公共安全檢查,如有不符規定事項,將依建築法重罰,場所應有所警惕,避免將貨品放置於影響逃生動線的地方,也提醒業者加強建築物公共安全自主管理意識,以維護市民消費環境安全。  另民眾如有發現場所之安全門梯、走道、逃生避難通路等有堆置雜物阻礙逃生,或自動防火捲門下方及排煙室有違規設攤或堆置雜物等情事時,歡迎隨時向建管處反映,倘有查獲不合規定情事,當依建築法重罰,積極為消費大眾的消費環境安全把關。

Read More

苗栗消防局到台達化公司防災暨CPR宣導

苗栗消防局頭份分隊於十一日受邀到台達化公司防災暨CPR宣導,分享預防災害的觀念以及平日救災經驗。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消防局頭份分隊十一日受邀到台達化公司防災暨CPR宣導,此場所亦為轄內列管之高危險場所,故藉由此難得之機會分享預防災害的觀念及平日救災經驗,藉此使日後災害發生時有正確的觀念,讓救災更加順利。  消防局表示,課程中不管是初期的滅火,第一時間的通報,及有條不紊的避難引導,都是缺一不可的,正確的觀念可以在危急的時刻自救救人,把自衛消防編組的任務按部就班的做好,平時的火源、危險物品管理得當,預防勝於治療,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第二階段更加入CPR的講解及實際操作,從報案開始串起生命之鏈的五個環,為使病患能在救護車到達現場前維持病患大腦的氧氣量,就必須確實操作CPR。藉由此次宣導,期許讓每一個生命得以因一個正確的急救觀念和技術得以延續綻放。

Read More

苗栗工策會慕雲想莊園舉辦工商咖啡女力講座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工策會十一日下午在頭屋鄉慕雲想莊園舉辦工商咖啡女力講座,邀請三十餘名女性創業家分享白手起家並兼顧家庭孩子的經驗,透過經驗分享幫助想要創業或正在往成功路上前進的女性追求目標。  台灣早期因兩性不平權,女性在求學、婚嫁或經濟分配上都遭受不平等待遇,但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奠定了兩性平權觀念。  縣府工商處去年底針對縣內中小企業女性負責人的調查,在三二八九二家的商業家數中,女性負責人一0五七六名,約佔百分之三十二點一五,這項比率高於全國的百分之三十一點四一,顯示苗縣女性更勇敢的追求自己夢想。  縣府工策會十一日下午舉辦的工商咖啡女力講座,受邀參加的三十餘名女性創業家也許素昧平生,也許早已熟悉,但是透過交流、經驗分享,讓彼此可以聽聽別人的生命歷程,是如何在職場與家庭中找到平衡點,在面對人生各個階段的挑戰與轉折時,如可找到生命價值,進而活出精彩的人生。  副縣長鄧桂菊指出,舉辦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希望讓已擁有一片天的女性創業家分享如何白手起家並兼顧家庭孩子的經驗,在自我探索追求夢想時不僅有伴同行,還能結合眾人之力一同前進,希望透過經驗分享幫助想要創業或正往成功路上前進的女性追求目標,再創企業風華。

Read More

苗栗高中第二十一屆美術班畢業展

國立苗栗高中即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二日在文化觀光局第一展覽室,舉辦第二十一屆美術班畢業展。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國立苗栗高中即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二日在文化觀光局第一展覽室,舉辦第二十一屆美術班畢業展,主題為「沒有壹肆.只有藝視」,十一日舉行開展茶會,呈現同學經歷兩年多淬煉出來的視野與靈魂。  苗栗高中校長劉瑞圓指出,第二十一屆美術班畢業展,由苗中三一四美術班二十名學生,聯合展出書法、水墨、設計、素描及水彩各類創作三十多件,都是他們嘔心瀝血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學生,近年來在縣內和全國競賽中獲得前三名的佳績。校方期待孩子創作融入社區引起共鳴,也獲得外界的肯定。  畢業展以「沒有壹肆.只有藝視」為題,因為對美術班的同學來說,「14」是他們在苗中的班級,「壹肆」代表他們與世界的對話,而「藝視」則象徵孩子在校期間淬鍊靈魂的視野。「沒有壹肆」意味著從陌生到熟悉、從堅韌的稜角到圓潤的磐石,一起學習媒材運用、鑽研藝術思維、體驗藝文活動,在相互啟發的過程中,各自完成一件件獨特創作。  開展茶會由公館國中管樂三重奏和小提琴獨奏揭開序幕,縣長徐耀昌表示,學藝術的孩子不會變壞,期許音樂班或美術班的學生,在每個階段都能更精進思維與技藝,美化自己的人生,將來成為傑出的藝術家,在舞台上盡情揮灑才華,為母校也為苗栗爭光,也希望藝文愛好者踴躍參觀,感受孩子細膩的思維和豐富的創意。

Read More

新北攜手貼圖人氣王《柴語錄》舉辦公益路跑

新北市教育局與擁有高人氣的《柴語錄》合作公益路跑,邀請偏鄉一五0位混齡教學的孩子們,明年一月十九日一起到新北大都會公園動健康。(記者蔡琇惠報導)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與擁有高人氣的《柴語錄》合作舉辦公益路跑,邀請偏鄉一五0名混齡教學的孩子們,明年一月十九日一起到新北大都會公園,展現平日「混」在一起的體育課學習成果,也利用親子趣味路跑機會,與家人或毛小孩「齡」距離一起動健康。  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黃靜怡表示,新北市重視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從一0五學年度下學期試辦混齡教學,至一0八學年度已全面實施,讓兩個年級的孩子們一同上課,培養群性與人際互動。  黃靜怡感謝《柴語錄》一同給予偏鄉學校更多資源與機會,讓一五0名孩子的體育課大大的升級,更擁有難得的群性體能互動機會,公益路跑報名截止時間至十二月十三日,邀請親子一同享受美好的家庭時光。   新北市逐步踏實推動混齡教育,引進學術團隊專業資源,並研發各領域「混齡教材」與編印「混齡教學課程發展導引手冊」與「資源發展手冊」,提供各領域實施混齡教學的課程地圖及教材教學,成為學校最大的支援與靠山,也讓偏鄉少子女化的孩子們,展開不同風貌的課堂風景。  教育局也於貢寮區成立學校資源整合發展中心,透過區域聯盟讓各校教師交流並共同備課提升專業能力,整合資源規劃校內課程,讓學生能「一校就讀、五校學習」。歡上課。

Read More

竹縣府邀交大副校長分享AI產業科技應用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AI產業創新發展趨勢座談會十一日舉行,邀請交通大學副校長林一平擔任講師,向縣府各局處一級主管分享物聯網系統IoTtalk應用及發展。  縣長楊文科表示,未來就是AI科技發展世界,為迎面全新時代的挑戰,縣府推動智慧停車「Parking GO」地磁感應設備、智慧化養殖烏魚,能自動監測水溫及PH值等協助漁民。期許新竹縣逐步邁向文化、科技、智慧城。  會中,楊文科也與林一平透過QRcode的掃描,操作月亮對地球的重力與轉速,此AI也運用在國小自然課中。  林一平在會中分享IoTtalk系統,能針對各種感測器,自動產生或使用應用軟體來處理,通過LTE,LoRa,WiFi甚至未來五G技術,發展如室內及室外環境狀況監視,包含PM二點五、溫度、CO2等、智能農業和智能宿舍等。  智能農業方面,稻熱病也能透過技術的運用,大數據分析提前預防,將損害降至最低,其中交大在本縣芎林農地發展紅薑無毒智慧科技農業系統,透過感測器在農地蒐集環境數據,並透過AI來遠程控制灌溉、噴灑抑蟲劑、驅蟲燈、施肥,確保作物肥力充足,達到提前收成、有機作物、不需休耕、預測病害等多效益,種出來的薑黃產量是一般的五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