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探索】只重數據 蜂炮文化何時提升?

 鹽水蜂炮燃放很精采,但文史工作者建議應有所轉型與提升質感。(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特稿  一年一度的鹽水烽炮燃放活動已經落幕,據民政局與武廟提供的數據,今年兩天兩夜的蜂炮活動吸引六十五萬人次參觀,兩天燃放的大小炮城也號稱高達兩百餘座,跟去年的數據完全「一模一樣」。官方公布這些數據,雖然有其振興地方觀光的原因,但應該要力求正確與謹慎,否則淪為「選舉造勢」模式,恐有損政府的公信力。  鹽水蜂炮燃放活動的精彩度,正如武廟管理人林益仁每年所言,二0一四年獲得澳洲《Get Lost》雜誌評選為「全球十大最佳慶典」之一,不僅與巴西嘉年華、西班牙錫切斯狂歡節、義大利威尼斯面具嘉年華等知名慶典並列,更是亞洲唯一入選的慶典活動。但近二、三十年來,蜂炮活動宣傳的焦點,一直停留在炮城的規模數量與所吸引的參觀人次,對於蜂炮的文化內涵,並沒有進一步深化與提升。  對於蜂炮文化如何提升?鹽水蜂炮的起源為關聖帝君神轎出巡消滅瘟疫,擔任過月津港燈節與鹽水武廟蜂炮導覽員的文史工作者高清南,就曾提出用大型舞台劇演出地方節慶由來歷史的建議;文化局每年舉辦「蜂炮組裝體驗營暨探訪老街文化之旅」,也是很有質感的活動,上述兩者都是可供烽炮活動轉型的參考方向。  另民政局近年來大力推行「廟會優質化」政策,鹽水烽炮燃放時間也應配合儘量在午夜前就結束,不要拖到隔日清晨三、四點,造成鹽水住戶徹夜難眠的困擾。總之,時代不斷在進步,蜂炮文化也應有所演變與提升。

Read More

蜂炮過後 鹽水、聖母廟留37公噸垃圾

 環保局進行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周邊環境清潔。(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治交、翁聖權/台南報導  元宵夜鹽水蜂炮和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花火迎春」高空煙火暨蜂炮熱鬧演出,全國各地遊客湧入,激情過後滿地瘡痍,留下不少炮屑及垃圾,環保局九日動員人力清潔,兩地共清運三十七點二四公噸的垃圾,較去年增加七公噸。  鹽水蜂炮留下大批炮屑垃圾,環保局一大早就派員清理鹽水街道。 (記者翁聖權翻攝) 鹽水蜂炮名列世界三大民俗慶典,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活動之一,尤其在武漢肺炎升溫的當下,鹽水蜂炮更有去除瘟疫的傳說,更讓鹽水小鎮人滿為患。台南市政府統計,兩天兩夜元宵夜湧入鹽水的遊客高達六十五萬人次,比往年更多。  環保局動員鄰近清潔隊一百六十五名人力及卅七輛垃圾車、掃街車及鏟裝機等機具,從清晨六點開始清理炮屑及垃圾,鹽水住民也一起拿起掃把,協助清潔人員清潔家園,共清出廿一點二四噸垃圾,比去年的十六點二四公噸,多出五公噸垃圾。 環保局在鹽水區清運不少炮屑及垃圾。(環保局提供)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花火迎春」高空煙火暨蜂炮也湧現人潮,高空煙火將鹿耳門夜空點綴得璀璨奪目,炮城萬枝蜂炮齊發,不少民眾手持透明壓克力板,穿著安全帽、厚實衣物等防護裝備,享受「人炮對抗」的刺激,激情過後卻留下不少炮屑及垃圾,環保局派人清運出十六公噸的垃圾。  環保局統計,今年元宵夜的鹽水蜂炮及聖母廟高空煙火,共清運三十七點二四公噸的垃圾,清潔隊大清早低溫出勤作業,展現高效能執行力,九日中午市容已經完全復原。

Read More

工研院南分院波斯菊迎春

工研院六甲南分院的波斯菊花海,吸引遊客前來賞花。(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六甲報導  位於六甲區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南分院,院區內的波斯菊花海盛開,一大片色彩鮮艷的波斯菊迎風搖曳,各顯風情,美麗的景緻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遊賞,讓院區內出現難得的熱鬧景象。  工研院六甲院區十一年前開始,在院區種植波斯菊花海,每年大都在農曆春節前就會盛開,由於花海的顏色種類多,有紅色、黃色、粉紅色、橘色、白色等,相當亮眼吸睛,農曆春節期間,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賞花拍照,也成為六甲區除了落雨松秘境外,另外一個賞景的秘境。  今年工研院六甲院區以「鼠來寶」為主題,在行政大樓後方面積一公頃的大草坪,栽種白色、粉紅色、紫紅色的波斯菊花海,搭配「2020」和「米老鼠」圖案,花海盛開,相當漂亮。  目前花海仍是一片盛開的景象,但整體來說可能不會持續太久,想要欣賞大片波斯菊花海的遊客,可要把握這最後的機會,趁著最後一波盛開的花朵,拍照取景,替自己留下美麗的回憶。

Read More

<生活休閒>春寒料峭 六龜泡湯享悠閒

全家出遊一起去泡湯,既可玩樂又可增進身體健康,一舉數得! (記者林雪娟攝) 春寒料峭,泡個溫泉可說是一大享受,往高雄六龜方向走,除泡湯外,還能可前進南橫,目前南橫公路已經開放通車到天池,沿道可一睹久違的壯闊山景。  六龜擁有豐厚的自然景觀和溫泉資源,冬季賞梅泡湯活動可是年度盛事,且六龜素有高雄「後花園中的後花園」稱譽,也是旅遊觀光勝地,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天池路段目前已開放通車,在六龜泡完湯喝口六龜獨特的野生茶,再至隔壁的寶來花賞溫泉公園踏青,度過閒適的一天。  泡湯擁有許多好處,包括皮膚會變得水嫩,因泡湯的熱氣會促進血液循環、角質軟化,促成皮膚新陳代謝,更膚質更顯細緻光滑;另外泡湯會使得身體肌肉及神經放鬆,睡眠品質變好;常聽許多有關節痛或酸痛的老人家泡湯以求改善,真的有效嗎?根據醫師說法,的確可以藉由泡湯獲得舒緩,但就如復健水療般,可不是一蹴可幾喔!  而泡湯對愛美族來說,除了皮膚光滑,據研究,更重要的是可以消耗熱量、幫助減重,不過溫泉可不是能夠天天泡或常常泡,最好每隔二至三天泡一次,而若非是天然溫泉,記得泡湯水溫不要太燙,否則反易讓皮膚變乾,且對有慢性疾病者,熱湯泡太久恐發生身體危險,且泡湯過程記得要補充水分和休息。  六龜是知名的溫泉區,周遭擁有許多飯店、旅宿,可以在室內閒適的泡湯,也可以到戶外區玩樂,擁有多樣的水療設備供民眾休憩,若有帶小朋友,戶外池多有溜滑梯的玩樂設備,讓小朋友泡湯也不覺得枯燥、無聊。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親友來相聚 蔡登雲果園樂趣多

台南市後備軍人之友會會長蔡登雲在自家農舍栽種十多種果樹,體驗田園樂趣。(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住在新化區的台南市後備軍人之友會會長蔡登雲在自家農舍栽種十多種果樹,包括較少見的無花果、樹葡萄及較普遍的木瓜、芭樂、芒果等,除了做為勞動休閒,還慷慨提供到訪親友採摘,體驗田園樂趣。  蔡登雲在新化區全興里擁有工廠、住宅、農地合一的農舍,假日時是不少親朋好友聚會、品茗、交流的好場所。他在自家旁空地種了不少果樹,多由他親自照料,為方便來訪的友人辨識,他還特地在果樹旁標記樹名,有如一座果樹生態園區。  蔡登雲表示,園內的果樹多由友人提供植栽,包括無花果、樹葡萄、楊桃、梅樹、芒果、木瓜、椰子、芭樂、龍眼、芒果、酪梨、文旦等,甚至連少見的可可樹都有,其他還栽植台灣薊、黃梗花、桂花等植物。  由於果園內樹種多樣,會在不同季節開花、結果,各種果樹有的僅單棵,同種類至多只有二、三棵,照顧起來還頗費工夫。不同果樹各有不同的生長習性,蔡登雲為了照顧好果樹,得多方向務農的友人請教,他也樂於學習,並經常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  「看著果樹成長、結果,也是一種成就感。」蔡登雲種水果純粹只為享受田園樂趣,也讓自己有機會勞動。由於他交遊廣闊又樂於分享,假日常有不少各方友人到訪,只要逢水果成熟期,他都會以自家生產的水果招待,也會慷慨地提供朋友採摘。

Read More

六甲落羽松季落幕 美景猶存

 六甲落羽松季活動昨最後一天,仍有不少遊客前往賞景,對水田中倒影相當驚艷。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六甲報導  六甲繽紛落羽松季活動,九日最後一天,依舊吸引不少遊客前往賞景,其中一旁的水塘與水田,倒映著落羽松的美景,宛如「天空之鏡」,讓遊客驚艷。六甲區長陳啟榮說,雖然落羽松季活動落幕,但因落羽松美景仍在,林鳳社區假日仍會在現場提供相關的服務,持續到月底。  今年六甲區的繽紛落羽松季系列活動,從一月十八日開幕後,持續到昨天最後一天,由於落羽松園區內除了落羽松美景外,六甲區公所也種植不少波斯菊等花卉,轉紅的落羽松與花海互相輝映,加上現場布置得不少可愛動物裝置藝術,也讓整個園區美輪美奐,相當吸睛;加上這段期間因橫跨農曆春節連假,遊客絡繹於途,初步統計整個賞景季期間,遊客人數超過十萬人,成為人氣的賞景秘境。 六甲落羽松季活動昨最後一天,仍有不少遊客前往賞景,對水田中的倒影,相當驚艷。(記者林相如攝) 昨天是落羽松季的最後一天,有不少遊客把握機會前來賞景,替整個系列活動畫上圓滿的熱鬧句點,尤其落雨松旁的菁埔埤及水田,出現落羽松的倒影,互相輝映著落羽松美景,更讓遊客驚艷,直說不虛此行,因為這些水田宛如天空之鏡,呈現落羽松不同面向的美麗,可看性更高。  陳啟榮指出,今年落羽松季圓滿落幕,感謝各界的支持,也感謝鄰近區公所配合協助輕旅行的活動,讓遊客有更多的收穫。  但因落羽松美景仍在,還會有遊客前來賞景,為了提供遊客必要的服務,林鳳社區假日仍會在現場提供服務,一直到月底,也歡迎大家繼續前來賞景,到六甲市區品嘗在地的美食。

Read More

甩肉救曲線 3招一步步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過年大魚大肉、吃飽後上牌桌久坐、通宵等習慣,想維持苗條的身材可說是難上加難。醫師表示,搶救自信曲線有撇步,要靠近程、遠程補救加事前防範。  身為上班族的陳小姐,長時間坐著且平時沒有培養運動的習慣,導致年僅28歲,但體態卻像個中年婦女,不但下半身肥胖,完全穿不下窄管褲,也因為對下半身很沒自信,一年四季幾乎都以寬褲、長裙見人。  執業醫師邱正宏表示,大餐後想要瘦下來,簡單來說,有3招應變之道,第1招「近程補救」是在面對山珍海味時,在餐後來杯綠茶,抑制糖分和脂肪吸收。但並不建議餐餐都攝取綠茶,以免會導致缺鐵的狀況。  第2招「遠程補救」是在吃完大餐後,隔日兩餐減少食量,因造成肥胖的原因是長期熱量失衡,因此藉由控制大餐後所攝取的熱量,使之維持平衡。  第3招則是「事前防範」,在吃大餐前,可先吃些低熱量食物,以防過度肌餓而吃進更多熱量。  除此之外,倘若想在短時間雕塑體態,邱正宏表示,可能還是得靠「體雕」協助,才能事半功倍。如雷射溶脂適合解決局部肥胖部位,例如:雙下巴、腰、大腿內外側等等。若是選擇抽脂手術,也可以考慮自體脂肪填補臉部凹陷問題。  邱正宏表示,陳小姐最後選擇用年終獎金,針對腹部、大腿做了雷射溶脂。術後陳小姐也笑說,因下半身尺寸整整小了一號,開工第一天就穿了緊身窄管褲,同事們都嚇一跳。  邱正宏提醒,術後需保持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來幫助新陳代謝。

Read More

〈 戰疫攻略 〉增免疫力偏方無實證 別輕信

武漢肺炎病毒延燒,不聽信及轉傳偏方傳聞,聰明吃快樂動,加強自身的免疫力。(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武漢肺炎病毒延燒引起民眾的恐慌,對於食材或中藥材能增加免疫力的偏方傳聞,台東縣衛生局呼籲民眾在沒有確切的科學實質證據論述基礎下,應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也避免再轉傳親朋好友。  縣衛生局指出,中醫診斷需經由望、聞、問、切進行八綱辯證、臟腑辯證、六經辯證等,最後才能確診,絕對不是街坊巷口口耳相傳某藥材能增加免疫力對抗病毒這麼簡單的。千萬不可道聽塗說,花錢事小,賠上健康可得不償失,民眾若有中醫醫療上的需求,務必尋求合格中醫師的協助。  坊間近日流傳某些食品或是中藥材有特效,惟目前醫學研究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性仍未完全瞭解,勿隨便輕易相信,以免損害身體健康。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運動補」,衛生局表示,要增加抵抗力就要聰明吃、快樂動。聰明吃是,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細嚼慢嚥、正常三餐、低脂少油炸、天天5蔬果、均衡飲食、睡前3小時不進食、每餐不過量(八分飽)、多吃天然未加工食物、不吃零食宵夜甜點。  快樂動則是,每天規律運動至少30分鐘;或每次10分鐘,每日累積至少30分鐘以上。大家除做好防疫,對疫情不湊熱鬧、不過度反應、不憂慮保持平常心,心理健康身體自然健康。

Read More

WHO疫防論壇 我爭取出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國際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HO)計劃邀全球四百名專家舉辦防疫論壇,台灣將以「線上」方式參與視訊會議。但行政院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都同聲表示,將全力爭取到場出席,以掌握更多資訊。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這次會議聚焦新藥、疫苗技術研發,盼各國集思廣益,台灣能否派專家出席會議現場?最晚十日定案。  為加快因應武漢肺炎的研究與防疫,WHO預計十一、十二日邀全球四百名專家舉辦論壇,並透露屆時台灣將以「線上」方式參加,也有中國大陸其他專家「線上」參與。  對此,行政院發言人Kolas表示,正值國際重大疫情發生,WHO更不該排除台灣,若一味附和大陸排除台灣,就是嚴重的錯誤。因此,已持續爭取參與各式會議。  外交部也指出,近來國際友人強力表達支持台灣參與WHO,顯示國際社會對武漢肺炎疫情迅速擴散高度關注,也認同將台灣納入全球公衛及防疫體系的急迫性及必要性。  外交部強調,WHO研議邀請台灣以線上方式參與若干相關會議,確實是好的開始;但絕不意味台灣不須繼續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以及其他WHO技術性會議、活動或機制。相反地,這充分顯示台灣爭取參與WHO訴求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已獲國際社會普遍認同與支持。  外交部也呼籲WHO,正視國際挺台的正義之聲,也期待WHO秉持專業,繼續協助台灣完整參與國際醫衛與防疫體系。  外交部重申,台灣必須以定期與機制化的方式,完整、充分參與WHO所有會議、活動及機制,以免成為全球防疫漏洞,台灣也才能為國際合作共同對抗疫情危機,做出更多貢獻。  對此,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執行官周志浩也表示,會積極爭取與會;但如果真的去不了,才會以電話的方式參與線上會議。  指揮中心應變官莊人祥也表示,這場論壇主要是邀請各國專家討論新型藥物與疫苗的研發,我方會努力爭取派專家前往。至於能否實際出席、多少人參與?最晚十日定案。  至於出席專家名單,周志浩表示,已有規劃人選,但因在爭取參與中,不便公布。

Read More

南科無人機將搭配大甲媽遶境

 南科管理局長林威呈說,今年將派無人機參與大甲媽的繞境活動。(記者林相如翻攝) 記者林相如/新市報導  南科無人機展演再創全球首例,將搭配燦爛煙火與大甲媽一同出巡!今年的大甲媽遶境活動,將有南科管理局提供三百架由台灣本土設計製造的無人機群,與高空煙火相互輝映,一同在夜空中升空護駕。南科管理局長林威呈表示,希望藉由這次大甲媽護駕飛行任務,展現台灣本土無人機的科技實力。  今年的大甲媽遶境活動,於八日下午六點在大甲鎮瀾宮舉辦筊筶典禮,擲筊請示媽祖遶境的起駕日期,之後媽祖出巡系列活動中的「開鑼」、「媽祖之光」以及「起駕」三個主要活動,都會搭配南科無人機的群飛展演,數量由一百五十台至三百台,都是本土設計製造的無人機,將會是全台數量規模最大的表演。  南科管理局說,尤其最後的「起駕」活動,將會結合大型的高空煙火施放共同展演,預期無人機群飛燈光秀搭配煙火施放的效果,將為現場帶來完全無法想像的炫麗視覺效果。  南科管理局指出,這次展演結合臺灣希望創新公司、實踐大學、虎尾科技大學等團隊研發製造無人機軟硬體及台南藝術大學設計融合在地文化藝術的圖像。目前預定會展出的無人機高空圖案,包括今年的遶境主題「大甲媽 人情味」、Q版媽祖、千里眼與順風耳的呈現,甚至還有會在空中走動的掌旗人走路,來表現出遶境隊伍出發的意境,內容精彩可期。  至於三場無人機表演時間,分別為二月二十一日晚間六點半的開鑼,三月十八日晚間七點的媽祖之光晚會,三月十九日晚間十一點零五分的起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