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太平島官兵淨灘 清出五千公斤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二0二0年適逢「世界地球日」五十週年,為呼應台灣地球日主題「全面行動」,戍守在南海東沙島與太平島的官兵二十二日同步舉行淨灘活動,清除五千多公斤各種垃圾,以實際行動向「藍色海洋」致敬,也再次喚起國人保護海洋生態之意識,呼籲各國應重視海洋垃圾汙染日益嚴重的問題。  海巡署東南沙分署所屬東沙及南沙指揮部,昨天分別在東沙島與太平島上,結合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空軍及海軍等駐島單位同步淨灘,活動近二百人參與,總計清除一般垃圾約四千四百五十公斤、鐵類廢棄物約四百五十公斤,以及塑膠瓶罐約四百八十公斤。  東沙島四面環海,不僅有「南海明珠」別稱,更是我國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環礁內生態受到海漂垃圾汙染,危害到海底珊瑚礁生態及海洋生物;太平島則是海龜復育的重要棲息地,近年來南海各國活動頻繁,海漂垃圾有增多跡象,海岸線不時可見塑膠瓶罐等人造廢棄物。  東南沙分署表示,希望藉這次淨灘活動,再次喚起國人保護海洋生態之意識,同時呼籲國際各國應重視海洋垃圾汙染嚴重性,更貫徹海巡署五大核心任務中「海洋保育」之決心。如有發現捕殺保育類海洋動物及非法漁業行為,也請撥打海巡「一一八」服務專線,與海巡署共同為海洋生態環境盡一分心力。

Read More

綠鬣蜥危害生態 東管處展開移除

東縣外來種綠鬣蜥危害生態,台東林管處啟動誘捕移除工作。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林管處陸續接獲民眾通報有多起綠鬣蜥出沒蹤跡,為遏止綠鬣蜥繁殖擴大族群危及台灣本土生態,林管處與台東縣府及生態工作者合作,即日起啟動在台東地區目擊綠鬣蜥熱點區域推動個體移除及分布調查工作。  綠鬣蜥繁殖力強,若不盡早移除恐造成生態危害,移除工作已刻不容緩;台東林管處二十二日特別邀請屏東有上千隻移除經驗的蔡世彬,指導參訓的權責單位承辦人員及志工捕抓及移除的技巧。  綠鬣蜥原產於中南美洲,每次繁殖可產二十至七十顆卵,入侵環境的途徑主要是棄養,由於性情溫和易於飼養,在寵物市場廣受歡迎,全球每年寵物交易量高達三百萬隻以上,但多數飼主購買時未評估其成體可達二公尺長,在飼養空間無法容納下棄養至野外,現包括台灣在內的十五個國家已發現入侵族群。  綠鬣蜥危害包括其挖土習性可能損害河堤基礎設施,並造成農業、觀光、食物與生物安全威脅,帶來電線短路停電及道路塌陷或堤岸侵蝕,也可能破壞植被並與原生物種競爭。  台東林管處同時呼籲民眾勿飼養,更不可隨意棄養,成年綠鬣蜥體型龐大,不宜自行捕抓,可直接通報台東縣府一九九九縣民服務專線、二十四小時通報專線0800000930,將會有移除經驗的工作團隊到現場執行。

Read More

產學合作 屏科大與誠新策略聯盟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左一)與誠新國際開發公司執行長楊松霖(中)簽署策略聯盟備忘錄及水產養殖科技產學合作。 (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科大與誠新國際開發公司簽立策略聯盟備忘錄及水產養殖科技產學合作,藉由雙方密切交流,提供屏科大所培育的水產養殖人才能在畢業後與企業無縫接軌,同時為誠新公司轉型進入農漁產業投入生產建立新里程碑。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表示,藉由策略聯盟的簽約與水產養殖科技產學合作,共同來為彼此創造雙贏,並運用這樣的平台,讓在該校求學的同學更朝著智慧農業方向去努力,相信有著誠新公司的協助,能讓屏科大的同學將來有更優良的就業環境。  誠新國際開發公司執行長楊忪霖指出,漁業養殖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評估之下作為該公司的重點發展項目,並選擇與國內一流的屏科大水產養殖系來共同合作,共同培育人才之外,也提供學生畢業後無縫接軌直接就業的機會。  近幾年屏科大執行教育部推動之深耕計畫,積極在校內推動實施跨領域學程,培育學生具備跨域多項專業能力以迎合未來產業之人才需求。屏科大水產養殖系亦規畫「智慧養殖跨域學程」進行授課,培養學生熟悉水產機電與養殖技術,與誠新國際開發公司的跨域人才需求完全吻合,雙方簽立產學「養殖科技專班」後,將提供學生在學期間之實習機會及生活津貼,在兼顧公司成長的同時亦協助優秀弱勢學生就學及就業,進一步培育該公司所需之跨領域人才,創造雙贏局面。

Read More

嘉縣七工業區公共空間完成消毒

為防疫環保局協助嘉義縣七處工業區,針對戶外公共空間進行防疫消毒,已陸續完成工業區消毒作業。(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長翁章梁指示環保局協助嘉義縣七處工業區,針對戶外公共空間進行防疫消毒。縣府已在二十二日陸續完成工業區消毒作業,也希望廠商都能共同加強廠區內的消毒等防疫措施,讓從業人員都能安心上班、放心回家。  環保局長張根穆說明,防疫消毒大隊針對馬稠後、大埔美、民雄、頭橋、嘉太、朴子、義竹等七處工業區,會同縣府工商策進會及工業區管理機關,在工業區外部公共空間,包括扶手、欄杆、座椅等設施,用稀釋後的漂白水噴灑消毒,協助工業區防疫。  工商策進會總幹事林沐惠強調,此次的戶外公共空間消毒,最重要的是希望提醒廠商一起來共同防疫,落實廠內上班量體溫、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定時消毒等防疫措施。不僅確保工業區內廠商都能正常運作,也讓員工都能安心工作。

Read More

安心即時上工計畫 墾管處釋二十短期職缺

 記者郭孟聰/恆春報導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衝擊恆春半島居民生計,由於區內各景點遊客量銳減嚴重影響當地觀光產業之下,墾管處為減輕居民經濟負擔,第一波紓困措施於二月份起針對園區內賣店等委外經營業者提供租金補助。第二波的「安心即時上工計畫」,提供二十個短期職缺,工作有清除銀合歡、植栽補植、海漂垃圾清理及轄管道路、海灘清潔工。  墾管處表示,為降低收入減損對勞工生活造成的影響,第二波紓困措施配合勞動部「安心即時上工計畫」,提供二十個短期打工的機會,除了一般的文書處理及環境整理,還有海漂垃圾清理、沙灘清潔、外來物種移除等。符合資格者可至恆春就業服務台(0八─八八九六四八一)登記至二十七日截止,二十八日上午九時於管理處生態研習中心面試,五月一日報到上工。民眾進入機關須配合量體溫並配戴口罩。

Read More

學校發實驗材料包 清大700學生自家遠距做實驗

本周開始,清大近7百位大一生在家遠距進行普物實驗,由清大普物實驗召集人戴明鳳透過直播指導學生遠距做實驗。 (記者曾芳蘭翻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新竹清華大學許多課程都改為遠距教學,本週起更突破距離限制,共有近七百名修習「大一普通物理實驗」課程的學生,在家裡及宿舍運用上週發放的實驗套件材料包,跟著講師及助教的線上直播指導,展開「居家實驗」。不少學生表示,比起在校內的實驗室裡是兩人一組共同合作,在家實驗全得靠自己一步步獨立完成,學習的更紮實。 本周開始,清大近7百位大一生在家遠距進行普物實驗,由清大普物實驗召集人戴明鳳透過直播指導學生遠距做實驗。(記者曾芳蘭翻攝) 清大從三月十六日起即展開為期一週的遠距教學演練,目前建議人數在四十人以上的課程均採遠距教學,但需要使用實驗設備的課程改採遠距教學仍有難度。因此,清大普通物理實驗召集人、物理系教授戴明鳳早在數週前就開始規畫,設計並採購光學、電學兩套實驗套件材料包,上週發給學生,並針對線上授課的講師與助教展開視訊教學教育訓練。 戴明鳳表示,清華理工、原子科學與生命科學等學院的大一生都必修普物實驗,這也是銜接未來更高階實驗的基礎,「實驗就是要動手做才有意義,不能光看影片,也不應該受疫情影響而馬虎帶過。」 本周開始,清大近7百位大一生在家遠距進行普物實驗,由清大普物實驗召集人戴明鳳透過直播指導學生遠距做實驗。(記者曾芳蘭翻攝) 因此,戴明鳳與兼任教授施宙聰、普物實驗團隊苦思後,特別為這學期課程設計出電學與光學兩套實驗套件組。其中的電學實驗套件組主要利用市面上的電子積木,結合創客常用的微控制卡,設計出一套可攜式電路套件,學生可依實驗需求進行各種組合;只要將電路板透過微控制卡連接電腦,就可以快速地測量出精確的實驗數據與結果。 戴明鳳說,市面上現成的電子積木並不符合所需,因此,這套材料是與廠商溝通協調後趕工特製的。每套的成本不到一千元,實驗的精確度卻不輸實驗室中數萬元的儀器。但有些比較複雜的實驗還是得到實驗室操作精密儀器才能完成;本學期還需進行的八項實驗中,有五項可讓學生在家操作,但仍有三項必須安排學生分批進實驗室完成。

Read More

加工處推廣節能減碳有成 減碳達52座大安森林公園

加工處推廣節能減碳有成,日月光中水回收廠回收超過四千座游泳池。 (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昨天是世界環保日,一直推動環境友善策略,積極輔導區內廠商節能減碳的經濟部加工區,其位在楠梓園區全國最大日月光中水回收廠啟用滿五周年,近年產製的再生水相當於省下超過四千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再者,加工區整體的太陽能年發電量達三千三百零二萬度,預估合計減碳量約二點零二萬公噸,相當於五十二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節能減碳成效卓著。   加工處表示,為實踐水資源政策與產業發展並重理念,楠梓園區於九十九年建置全國首座再生水模型廠進行驗證,產下再生水回收技術種苗,推廣區內再生水使用,促成日月光公司於一0四年廠內自行建置第一期日處理量二萬噸的中水回收廠,目前已完成二期擴廠工程,日處理量可達三萬噸,用水回收率提升至百分之七十,解決廠商對於供水不穩影響產能之問題。   此外,為推廣再生水資源運用,加工處戮力將楠梓園區再生水示範場域打造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於一0七年獲得環保署認證,成為全國唯一一座以推廣再生水回收利用教育理念之認證場所,已辦理環境教育活動達三十二場次,約九百人次。

Read More

敦睦艦確診官兵搭乘國光客運車輛停駛消毒

國光客運說明每輛車每天出車前都有完整清潔消毒作業流程,並引進最新食品級二氧化氯霧化消毒,全面深入座椅細小縫隙與車廂空調循環系統。 (記者楊耀華攝)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敦睦艦隊確診官兵(案409)十七日晚間搭乘國光客運返回基隆住處,國光客運基隆站確認搭乘班次後隨即召回車輛與駕駛,司機目前身體狀況良好公假居家隔離中,車輛則回到保養廠徹底清潔消毒,並暫停派車出勤。  國光客運基隆站長陳桂子表示,二十日中午接到基隆市衛生局疫調人員通知,確定磐石艦確診士兵搭乘班次後,立即召回車輛與駕駛,車輛回到保養廠徹底清潔消毒後,暫停派車出勤,司機也在當天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公假居家隔離十四天。  陳桂子說,這位駕駛同仁過去兩天身體並無異狀,完全遵守指示待在家中,以追劇、整理家務與陪狗玩打發時間,預計五月四日恢復正常上班,希望一切平安無恙,公假居家隔離期間公司照常給付薪資。  國光客運說明,每輛車每天出車前都有完整清潔消毒作業流程,包括門把、欄杆、座椅扶手等旅客經常觸摸處,都會以百分之七十五稀釋酒精擦拭清潔,空調出風口、椅墊與頭枕巾等地方,則以百分之七十五稀釋酒精噴霧消毒,最後再以稀釋漂白水擦拭車廂地板與車窗;在日常例行性清潔消毒作業之外,國光客運特別引進最新食品級二氧化氯霧化消毒,全面深入座椅細小縫隙與車廂空調循環系統。

Read More

散播確診軍艦兵不實足跡訊息 警移送地檢察署偵辦

散播確診軍艦兵不實足跡訊息,警方移送地檢察署偵辦。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敦睦艦隊磐石艦嘉義市有一例確診病例後,嘉義市衛生局即展開疫調、匡列居家隔離與消毒工作同時,嘉義市警察局竟發現臉書流傳「今日確診的一位軍艦兵四月十八日週六出遊嘉義市,停留點有……最後南下在一間中油加油站上廁所。以上是士兵在嘉義市停留的點,另外,北上時曾停留……上述各地點請這兩天小心避開。」之不實訊息。  嘉義市警察局長張樹德獲知後秉持速查、速辦、速澄清原則,為正視聽,避免造成民眾恐慌及店家生意受損,立即指示刑警大隊著手追查,經科偵隊實施網路偵蒐後,檢具相關資料報請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吳咨泓指揮偵辦。  經警察局與衛生局共同積極追查偵辦後,將散播該不實假訊息之楊、涂、王、周及林等五人迅速約談到案說明,惟均稱係因出於善意才張貼該訊息,實不知因未經查證而散播有關疫情不實訊息而造成民眾恐慌,已涉嫌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罪嫌,全案經警方詢問後移請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偵辦。  嘉義市政府警察局局長張樹德表示,民眾在接受網路疫情訊息時,應以權責機關公告為主,未經確認訊息真實性前,切勿以訛傳訛,任意轉發、散播疫情假訊息造成社會大眾恐慌而觸法。

Read More

國人熱心捐款助呂若瑟救義大利疫情 首批捐贈物資啟運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義大利神父呂若瑟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故鄉求援募款,短短六天即獲台灣捐贈善款近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元,也捐贈相關醫療物資。這些物資首批經打包後,廿二日啟運馳援義大利。  新冠肺炎重創義大利,羅東聖母醫院服務的神父呂若瑟因憂心不已,希望大家幫忙,救救他的故鄉。自四月一日起,經國內各界熱心捐款到聖母醫院募款中心後,六天內即獲台灣捐贈善款近一億五千萬元善款,也有捐出自己得來不易的防疫物資,其中包含一般醫療口罩、安全防護眼鏡、額溫槍、防護衣等到聖母醫院。  這些物資首批經過聖母醫院員工打包、清點、造冊,共約274箱、重達1710公斤,並報行政院經濟部核准後,廿二日在呂若瑟與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代表紀大為見證下,從聖母醫院啟運到機場,將送往義大利救援,每箱外面都貼有「LOVE FROM TAIWAN」文字,後續也將有第二批送到義大利。呂若瑟非常感謝國內的愛心,他說,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體,大家都沒有宗教的分別,並讓這次艱難的任務順利完成,沒有各界的幫忙他無法獨力完成。  天主教靈醫會聖母醫院表示,除廿二日送運的物資之外,這筆善款日前也已利用其中約六千萬元,在國外採購防疫物資,其中第一批在四月十日已順利送抵義大利靈醫會相關醫療院所後,其餘梯次的防疫物資也陸續到貨。剩下的善款除持續透過國外有關管道採購防疫物資之外,也可能計畫援助義大利靈醫會人員的經濟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