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觀光 林姿妙指示縣府研商國道連接蘇花改車流動線規劃

國五蘇澳交流道南下,導引連接蘇花改的道路指示牌面含糊,影響觀光,縣長林姿妙親自到現場接受民眾陳情,並與國工局人員交換動線規劃意見。(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道五號蘇澳交流道南下,導引連接蘇花改的道路指示牌面,目前以台九線沿線為主,因沿途商家少,引進觀光人流駐足蘇澳鎮有限。縣長林姿妙廿二日親自到現場接受民眾陳情,指示縣府同仁邀集相關單位,研商國道連接蘇花改車流動線規劃。  台九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自一百年一月動工,於今年一月全線通車,目前規劃國五蘇澳交流道至蘇花改南下路線為右轉新馬陸橋後行經台九線(中山路)至台九線(蘇港路)進入蘇花改入口。  蘇澳鎮海山西路沿線的店家集體向縣府陳情,遊客如依路標指示前往台九線接蘇花改,其沿途商家少,觀光人流駐足蘇澳鎮有限,希望增加經由海山西路前往蘇花改路線的牌面。  縣府交通處表示,近期將遵照縣長指示,邀集相關單位,研商國道往蘇花改車流動線規劃,盼以交通建設帶動觀光地區發展,提升交通便捷的同時,共創觀光經濟雙贏。

Read More

竹縣「青年博物學家」暑期實習招募中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擁有豐富的地方文化館群,體現各地生活脈絡並形塑富含在地特色的多元文化面貌,為加深民眾對於新竹縣各文化場館的認識與交流,並提供有志進入文化領域工作的青年體驗,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今年暑期招募「青年博物學家」進館實習及舉辦「創意徵件行動」,為新竹縣地方文化館群注入創新活力。  文化局長田昭容表示,即日起至五月廿五日止,歡迎全國具備或修習博物館學、藝術管理、文化資產、建築空間設計、文化創意、教育、休閒觀光、社區工作及多媒體等專長的青年學子提送申請實習計畫,獲選者每位最高可獲一萬二千元獎助津貼。  暑期實習活動進駐館所包含新竹縣縣史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圖書館、芎林紙寮窩造紙工坊、老湖口天主堂、蕭如松藝術園區、內灣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峨眉富興茶業文化館、五峰鄉賽夏族矮人祭場文物館與原住民族館等,服務單位性質豐富多元,第二波開放實習館所也將於五月上旬陸續發布並辦理計畫說明會。?  新竹縣文化局表示,「新竹縣青年博物學家養成計畫」暑期實習活動,將邀請各專業領域講師,如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李曉雯及城市觀察家林思駿等,開設文化館所營運實務的培力工作坊,結合文化館舍資源能量,培育青年學子對於文化館舍營運實務的能力,雙方腦力激盪共同為館舍量身打造、規劃更具吸引力及創意導覽及教育活動,成為豐富地方文化樣貌的得力推手。

Read More

苗僑育國小全英語闖關教學

僑育國小全英語教學,縣長徐耀昌到場闖關驗成果稱讚。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為讓雙語教育深化,今年起實施「雙語教學創新特色課程試辦計畫」,身為第一所參與計畫的僑育國小二十二日上午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全英文闖關活動,適逢是世界地球日,校方以環保3R(Reduce、Reuse、Recycle)為主題設計了遊戲關卡,讓孩子學英文同時了解世界地球日內涵。縣長徐耀昌特別到場開直播,親自體驗闖關,並抽考學生的日常英語會話,孩子們都對答如流,表現亮眼。  苗栗縣政府推動「雙語教學創新特色課程試辦計畫」,希望學校除英語課外,鼓勵外師以全英語進行其他領域的授課,期望透過英語沉浸式教學,增加孩子接觸英語時間,讓學童自然而然習慣英文表達方式。僑育國小依學童發展特質及學科屬性安排不同領域的雙語學習時段,低、中、高年級分別在生活課、綜合課及自然、體育課進行全英語教學,同時也會另派中師在場協助。  縣長徐耀昌昨日上午到僑育國小跟著小朋友玩英文闖關活動,校方將老舊課桌椅重新彩繪、美化重生,也有學童發揮創客精神完成的彈珠台,闖關者要以英文正確回答問題才能過關。縣長也抽考了學校推動「一百句生活英語彩虹階梯認證卡」成果,學生都能以流暢英文回答,教學成效令人驚豔。  徐耀昌表示,給人魚不如教他們釣魚,英語是接軌國際的重要工具,他高度肯定僑育國小將英語融入生活中的教學方式,英文能力對苗栗孩子未來的升學或工作都有很大助益,也是下一代面對國際化挑戰的必備能力,希望未來縣內有更多學校加入這個課程計畫。

Read More

飢餓三十搶救脆弱兒童 四維高中222名學子不落人後

花蓮四維高中二百二十二名學子響應「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這也是該校連續第十三年響應此活動。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四維高中連續十三年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第三十一屆「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昨日校內二百二十二名學子透過十二小時不進食固體食物,體驗身處糧食短缺地區兒童的生活景況,捐出餐費投入糧食缺乏地區,救援最脆弱兒童。  今年因應新冠病毒疫情,為避免校內群聚感染風險,四維高中的飢餓體驗特別發揮創意,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透過廣播系統分享飢餓三十活動意義,並在各班電視播放飢餓三十空投糧食影片,讓參與飢餓體驗的同學不需聚集,也讓無法參與體驗的同學們看見脆弱兒童的故事及需要。  四維高中校長蔡忠和表示,對的事情要持續做。今年是學校第十三年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飢餓體驗DIY活動,透過對公益活動的參與,邀請師生透過飢餓體驗瞭解國內外災貧的需要,經由不群聚的飢餓體驗,體會面對醫療資源不足、糧食缺乏國家的弱勢兒少、家庭生存的困難。  莊翰翔同學表示,這是第一次全班一起響應飢餓三十,覺得是和大家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許多沒有水和食物的地方,唯一所求就是活下去。  展望會東區辦事處主任蕭文榮表示,沙漠蝗蟲大舉侵襲東非國家,造成七十年來最大蟲群的蝗災。一平方公里的蝗蟲群,一天可吃掉三萬五千人所需的糧食,對原本就面臨糧食短缺的國家更是雪上加霜。展望會透過飢餓三十「東非蝗災救援行動」,目前正投入索馬利亞、南蘇丹以及肯亞的蝗災救援工作。  而在台灣,因疫情影響,許多弱勢家庭的主要照顧者面臨工作減班,家庭經濟因此陷入困境,展望會彙集捐款人的愛心,透過「國內急難及特殊景況家庭」協助弱勢家庭度過難關。

Read More

福和國中線上公開授課 全美語課探索環境問題

福和國中外師公開授課線上直播,配合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切合時事,頗受學生喜歡。(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配合一0八新課綱全面推動公開授課,因應防疫超前部署及未來科技趨勢,福和國中首創「遠距教學觀察,微型課堂研究」,運用直播及會議軟體,讓他校參與公開課的老師,使用自己的載具,進行觀課及議課,達到「教師版」的「停課不停學」,教學精進不受疫情而中斷。  福和國中校長范筱蓉表示,學校一直以來追求教學精進,以確保教學品質,這學期承接學習共同體市級公開授課,已辦理超過二十場的小型專家備課工作坊。考量疫情狀況,為避免群聚感染,因此在校內透過集思廣益,試著用科技來發展新的教學可能性,讓教師的教學精進和學習不受限制。  四月二十二日是世界地球日,福和國中外師Robert Temple自編「守護你的星球-地球日大發明」課程,透過問題解決為基礎的教學設計,讓孩子用「腦力激盪法」及「可掀式學習單」等,探索地球的環境問題,並發想解決方式,雖然是全美語課程,但課程資訊發布後,吸引各校三十多位教師報名觀摩學習。不僅在地球日看見孩子用英語共同激盪創造保護地球的方法,也看到教師透過線上進行遠端觀課議課,討論熱烈。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推動學習共同體已經邁入第八年,每年四月更辦理高品質市級公開授課及國際學者的講座,透過紮實的共備、自由的觀課及深度的議課,及最新的國外新知,讓新北市的教師補充教學能量。

Read More

三總分院兩醫師協助防疫 澎縣長頒感謝狀

澎湖縣長賴峰偉頒狀感謝三總澎湖分院長張芳維及感染科主任吳瑞欣。(記者王正平攝)記者王正平/澎湖報導  澎湖縣長賴峰偉二十二日頒發感謝狀給三總澎湖分院長張芳維及感染科主任吳瑞欣,感謝兩人熱心參與澎湖傳染病防治工作及提供防疫醫療協助。  賴峰偉表示,近日有鄉親赴台看診,返澎後出現嗅覺異常症狀,後來雖證實與武漢肺炎無關,但期間加重許多防疫壓力。  賴峰偉說,今年「高知名度醫師計畫」已經啟動,二十二位名醫駐診三總澎湖分院及部立澎湖醫院,民眾不必舟車勞頓往返台澎,他呼籲鄉親善加利用在地醫療資源,減少赴台就醫次數,降低感染風險。  張芳維強調,三總澎湖分院醫療設備不輸臺灣醫學中心,總院有的設備,澎湖也有,未來心導管設備會比總院更好,民眾應該要對離島醫療有信心。  張芳維表示,他感謝賴峰偉對於防疫的高規格看待及超前部署,協助醫療機構減輕負擔,讓醫護人員著實放心不少。

Read More

龍華國中學生創作麥斯克學長Line貼圖

龍華國中學生王琳筑與陳璽安創作麥斯克學長Line貼圖,呼籲大家帶口罩、勤洗手打擊病毒。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奪走超過數萬人寶貴生命;高雄市龍華國中學生王琳筑、陳璽安創作「麥斯克MASK學長守護地球大作戰」Line貼圖,以可愛逗趣的MASK卡通人物,提醒大家防疫期戴口罩、勤洗手,共同打擊病毒,保護地球,獲全校Line貼圖創作第一名。  王琳筑與陳璽安說,他們創作的貼圖主人翁「麥斯克學長」,是取自英文「MASK」口罩諧音,希望以這樣可愛活潑有趣的卡通人物,提醒同學們要記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護;貼圖也以簡單的標語跟圖案,提醒大家守護家園,先從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開始。  由於現代人經常手機不離身,溝通互動常以Line作為溝通媒介,龍華國中希望利用大家生活中最常使用、最常見到的貼圖創作,隨時提醒大家以實際行動響應搶救地球環境、維護自身健康。

Read More

高市原區民宿申設 法令鬆綁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觀光局為務實管理部落民宿,輔導原住民族地區觀光產業發展,訂定「高雄市原住民族地區部落民宿結構安全鑑定項目作業要點」,未來原鄉的特色部落建物如石板屋或高腳屋等,得以結構安全鑑定證明等文件替代建物執照申設民宿,提供旅客具在地特色的住宿體驗。  觀光局長邱俊龍表示,高雄市原住民族地區部落民宿結構安全鑑定項目作業要點於二十日公告實施,由專業技師針對建築物進行結構安全評估,並依評估結果提供專業改善之建議,未來原民出具結構安全鑑定證明文件,及經查驗合格之簡易消防安全設備配置平面圖,即可替代建築物使用執照,向觀光局申設民宿。  議員陳幸富協助推動輔導原鄉觀光產業及民宿合法化,並多次參與市府召開的輔導說明會,表達原民民宿傳統特色建物無法取得合法建物執照,因此無法申設民宿之困境,並給予許多建議,催生本次結構安全鑑定項目作業要點的制定,並已要求市府原民會應積極爭取中央補助,協助原民辦理後續結構安全鑑定之作業。  除了法令鬆綁,觀光局更會同原民會及原鄉當地公所,輔導有意經營民宿的原民朋友完成合法程序,期待將那瑪夏區四家、茂林區二家、桃源區七家現有的十三家合法民宿,增加至三十家,並規劃由專業人士輔導當地旅宿品質提升及行銷當地深度旅遊,以健全原鄉經濟產業發展,增加當地就業機會。  觀光局指出,高雄原鄉地區山明水秀,如那瑪夏區鬼斧神工的世紀大峽谷、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錫安山,茂林區百萬蝶舞的紫蝶幽谷、線條優美的多納高吊橋,桃源區自然原始的藤枝,浪漫清香的梅山等著名景點,保留原住民族之傳統特色文化,具有豐富自然人文觀光資源資源,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前往旅遊。

Read More

麥寮農地重劃卅農路 同步改善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雲林縣麥寮(一)農地重劃區於一0八年十一月辦理重劃完竣,重劃過程中囿於經費,區內農路未能鋪設瀝青混凝土路面。為確保行車安全,縣府首度以全區整體規劃,將區內碎石級配農路同步改善鋪設AC路面,使農產品運輸更便捷。  縣長張麗善二十二日率地政處長黃凱達現勘,議員林建鴻、麥寮鄉長蔡長昆與地方鄉親也到場關心。張麗善表示,該重劃區工程去年完竣,重劃面積共八十三公頃,縣府花費近七千萬辦理農水路及相關改善工程,已完成三十條農路、六十六條排水路,解決田地出入、耕作不便問題。  惟農地重劃區內農路僅鋪設碎石級配,為提升重劃區重劃後農產品運輸及農機具通行方便,縣府已籌得經費,將辦理重劃區內三十條農路同步改善,鋪設瀝青混凝土路面,以維護用路人安全,提供鄉親農產運輸之便利。  張麗善說,此次以全區整體規劃,非逐條鋪設,作為整體改善首例,讓辦理時程至少縮減五年以上,是歷年最快速完成,也是縣府行政效率最有效的見證,讓農民於好的耕作環境下創造出更多優質農產品。  路面改善工程經費預估計二千四百萬,改善農路計三十條,施作為AC路面,長度達六千二百六十六公尺、路寬五到六公尺,預計九月進場施作,可望於十一月完工。

Read More

屏東公園闢兩停車場 五月動工

屏東公園立體停車場闢建工程,縣府將於五月動工。 (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府於屏東公園基地一及基地二闢建兩處停車場,總工程經費逾五億二千四百萬元,將在五月一日動工,預計一百一十年十二月完工並啟用營運,全力打造智慧化管理及綠能友善設計的高效率停車空間。  屏縣府交通旅遊處長黃國維表示,好的停車環境不僅讓鄉親更便利,也能促進地方經濟與觀光發展,因此,縣府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城鄉建設改善停車問題計畫,由交通部公路總局補助二億九千六百五十多萬元,加上縣府自籌二億二千八百餘萬元,總工程經費超過五億二千四百多萬元,闢建屏東公園兩處停車場。  黃國維說,這項建設計畫利用屏東公園旁現有停車場及籃、排球場空間,闢建新型立體停車場,其中,中華路上的基地一規劃為平面停車場,總面積四千三百平方公尺,可停放汽車一百一十三部、機車一百零四台及P-bike區。  而仁愛路上的基地二施作地下兩層停車場,總樓地板面積一萬一千二百平方公尺,可停放汽車三百五十五部及四十五台機車位,地面層設計為兼具大型運動盛會、假日文創市集的多功能球場,以提升屏東地區觀光與大眾運輸效益。  縣府教育處表示,停車場工程完工後,基地二的球場將原地復原,並將增設風雨球場,提供更好的運動場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