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個光! 全民科學週揭幕

教育局與成大科教中心合作舉辦台南全民科學週活動。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就是那個光!」,由台南市教育局與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共同舉辦的全民科學週,於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在全市三十二所國中同步登場,今年是以光線為主題,透過各種科普實驗教案,讓學生體驗光的奧妙。  第六屆全民科學週二十五日上午在北區文賢國中舉辦開幕儀式,由教育局督學施宏彥及文賢國中校長陳一仁敲鑼啟動科學週。今年的全民科學週是以「光」為主軸串聯,開幕式現場設有動手作體驗區與科普攤位,邀請文賢國中與成功國小學生分批體驗,每個攤位都有經過特訓的文賢國中科學小尖兵,為參加活動同學解說。 利用光的直線性在箱子內產生影子。(記者施春瑛攝) 成大科教中心主任許瑞榮表示,今年的科學週特別請數學系副教授舒宇辰協助,首次規劃了密室闖關活動。進入密室後必須動腦逐一解開各關卡的謎底,再以謎底連結的數字打開密碼鎖。各關卡的謎底大多和數字有關,或以幾何、英文連結及對應到數字上,有的關卡難度頗高,找到答案的人便很興奮地開啟密碼鎖,持各關寶盒內器物至下一關,最後打開出口大門。 透過簡單的透明塑膠片,平板電腦上的皮卡丘變成3D浮空投影。(記者施春瑛攝) 許瑞榮指出,此次活動內容以國二自然課程中「光、影像與顏色」的單元為基礎,延伸至全反射的概念與應用,並引進太陽除了會輻射可見光之外,還會輻射紫外線與紅外線的概念,進一步認識紫外線與紅外線的應用。  成大科教中心老師也為活動開發了「光跑哪裡去?」與「 看不見的密碼」手作實驗教案,以及「可見光的三原色」、「三菱鏡分光」、「紅外線的應用」與「紫外線辨識」等四個展演實驗教案,參與活動的三十二所國中,可以利用這些教案,分別在各校舉行小型科普市集或帶入課堂中操作。

Read More

夕照鯤鯓淨灘 一起來守護海岸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每年六月八日為國家海洋日,南區公所為響應海洋委員會政策,推動海洋文化發展,將於六月六日下午三點半在四鯤鯓海岸舉辦「夕照鯤鯓淨灘活動」,邀請大家共同手護海洋,撿拾海洋廢棄物,了解海洋環境的現況。  南區四鯤鯓、喜樹及灣裡三個聚落緊鄰海岸,對於海洋文化息息相關,今年度在海洋委員會與台南市政府環保局大力支持下,南區公所推動一連串海洋文化教育活動,並選定在四鯤鯓海岸辦理淨灘教育活動,號召龍崗國小、鯤鯓社區、四鯤鯓龍山寺、南區校長家長會長聯誼總會及福智台南分苑等單位共襄盛舉,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學習,喚醒民眾對海洋的重視。  南區區長蔡秀琴表示,近年來發現海洋垃圾隨之增長,生活垃圾四處漂流形成海洋廢棄物,不僅嚴重破壞海洋生態,更導致海岸經常出現廢棄物,推動海洋保育及教育工作已是刻不容緩的任務,透過淨灘撿拾海洋廢棄物,讓民眾親近海洋進而愛護海洋。  南區公所指出,後疫情時代,歡迎大家走出戶外參加淨灘活動,主辦單位提供小點心及飲水,為響應環保,不提供一次性餐具,請參加者自備水壺及環保餐具,也鼓勵自備淨灘工具,如回收袋子、夾子、手套、水桶等,報名網址https://reurl.cc/Aq9WqK。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