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5擬增設冬山匝道 最快5年完工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冬山鄉、五結鄉民眾爭取國五爭設冬山匝道,目前由縣府辦理可行性評估報告,交流道選址位於今冬山鄉成興路與國五側車道交界一帶,預計明年提報交通部審議,縣府以宜四匝道規劃、完工期程推估,若一切順利,至少要五年完工。  縣議會召開專案報告,縣府交通處報告,冬山匝道規畫進度國五目前在宜蘭縣設有四座交流道,分別位於頭城、宜蘭、羅東、蘇澳。冬山鄉市區民眾若要上國道,要透過相距約七點七公里的羅東交流道,或是距離約五點一公里的蘇澳交流道。  若增設冬山交流道,可以緩解羅東交流道假日的車流量;此外,冬山積極推動綠色博覽會、童玩節、梅花湖風景區等觀光產業,若附近有交流道也能讓遊客更便利。  縣議員們認為,這個交流道影響到的不只冬山人,還有五結及利澤、龍德工業區,並替蘇花改車流分流,因此冬山交流道勢必要做。

Read More

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論壇中科舉行

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共同參與。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為建構「以人為本」的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藍圖,開拓精準健康AI服務的新境界,並重塑醫療價值藉此打造完善的生態系,國立中興大學林寬鋸特聘教授執行科技部「建立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技術創新藍圖」跨領域計畫,聯合童綜合醫院與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6日在中科管理局共同舉辦「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論壇」。超過140位來自醫界、企業家及專家學者出席此盛會。 後疫情時代,宅經濟與社群平台的興盛將會翻轉生醫產業,具創新思維的生醫公司開始透過社群媒體建立品牌,藉此得到目標市場的信任與青睞。論壇邀請台灣最大的醫生自媒體社群平台:A─Pen創辦人醫生葉淨元分享未來醫生社群的樣貌;也邀請到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台灣創新生醫創業投資公司投資長黃良傑及緯謙科技總經理夏志豪博士,從資本市場的角度剖析智慧預防醫學及智慧醫療的投資方向。 隨著5G、AIOT的興起,智慧醫療結合AI與大數據,使醫療精準化程度大幅提升,讓醫院轉型成為「以人為本」的應用場域,顛覆以往以「醫院」為本的醫病關係。論壇邀請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國軍台中總醫院院長洪恭誠、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及相關臨床醫師等人,闡明醫院數位轉型的現況與策略,以及目前數位醫療於新冠肺炎的實際應用。 智慧醫療正在改變醫療體系,透過AI的輔助,醫師能夠更精準、快速的判讀數據外,更能讓醫療去中心化,帶給病患最佳的資源利用及良好的照顧。論壇以智慧預防醫學平台為核心需求,從生醫創投基金、醫院院長、及自媒體醫生社群平台共同導入數位轉型加值服務鏈,建置產、官、學、研共創共享的完善生態系為最終目標。

Read More

不堪虧損 基客1003線下月起停駛半年

基客黃金路線受疫情影響客數大減,虧損路線只好喊卡止血。 (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繼R路線公車減班之後,基客一00三線(瑞芳─暖暖─八堵─基隆監理站)公車公告將在十二月一日試辦停駛半年,暖暖通勤族叫苦連天,市議員林旻勳形容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但基隆客運路線虧損大,連賺錢黃金路線碰上疫情載客量只剩三成,東牆已補不了西牆,暖暖區三位市議員十日將和交通處、業者進行協調。  近來不斷有民眾上網抱怨,基隆客運一00三線公車公告在十二月一日停駛半年,指這條路線近年來不斷減班,原假日有的班次就減班到假日沒開,但很多試辦到後面就是停駛的命運,會影響很多市民上下課和上下班通勤權益,希望立委與市議員能發聲。  基客一00三線從一0六年起平日四班,假日停駛,業者統計今年三月到八月平均每公里載客四點五人,根據公路總局對客運增減班、停駛處理原則,一日六班以下,平均每公里載客五人以下,符合停駛規定。  基隆客運向公總提出停駛申請,指該路線與同集團中興巴士二0二一瑞芳到板橋路線百分之百重疊、基客七八七線百分之六十重疊,以及市公車四0二、四0六百分之五十重疊,基隆市區公車老人免費、學生九元,造成一00三線慘賠,平均每公里載客四點五人,完全失去市場競爭力,公路總局十月中旬同意基客提出停駛,公告一個月後試辦六個月,期間若無不良反映,再辦理營運路線許可證註銷。  基客R86線上月開始減班,整個運量與班次都減少,現在基客一00三線又要停駛,暖暖區三位市議員預計十一月十日再正式與業者、交通處協商。  市議員林旻說,一00三線從瑞芳發車,經過碇內、暖暖街、八堵、七堵到六堵工業區,一天早上六點五十分、一班為下午四點二十分,其實很多民眾R86搭不到都利用此班到八堵及七堵火車站轉乘,疏解通勤族的壓力。  R路線公車減班,一00三線不開了,暖暖民眾出現很大的困擾,在臉書粉專、私訊都大抱怨、叫苦連天,林旻勳形容,暖暖的交通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七堵市議員蘇仁和也指六堵工業區近年來台商回流,投資多上班人也多,現在減班又停駛,上班族太辛苦,交通處應設法提替代方案。  不過,基隆客運實因不堪虧損,撐不住財務壓力才撤場,林旻勳說,以前都以賺錢的一0六一、一0六二黃金路線,彌補R路線與一00三線虧損,但受到疫情影響,金瓜石、九份觀光客不來,載客量剩下三成,也無法再「挖東牆補西牆」。  暖暖區議員王醒之、林旻勳說,十日將與交通處、公車處協調,希望藉此時機讓公車處體制調整,路線重新盤整檢討等市區公共運輸總探討。

Read More

海科館開放台灣水準原點 推測繪科普

座落於海科館區的台灣水準原點測繪科普推廣展示工程六日完工揭幕。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內政部為普及與推廣全民認識測繪科普知識與基礎教育,去年委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將座落於館區的台灣水準原點,進行周邊設施修繕及規劃設置測繪主題展示與解說設施,相關工程六日完工揭幕,並自即日起供民眾參觀與拍照打卡。  內政部地政司長王成機表示,台灣水準原點為國人俗稱海拔高的起算點,是訂定國家高程系統的法定依據;台灣全面實施水準測量始於民國三年,內政部參考基隆港平均海水面高度,六十四年於基隆海門公園設置水準原點作為高程系統基準,但因配合基隆港東岸聯外道路工程,並為維護國家高程系統法定依據重要設施及提供民眾參訪友善環境,一0三年將水準原點遷至海科館區,同時為推廣我國測繪基礎教育,特委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規劃設置測繪主題展示與解說設施,吸引民眾認識基本測量科普知識。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說明,水準原點經遷移後座落於海科館館區大客車停車場邊的北寧路,這項測繪科普推廣展示工程特別規劃與設計,由海科館可愛的北火熊和探索女孩公仔作為引導,配合設置水準測量原理的公仔及解說設施,讓探索女孩看著水準儀當「觀測手」,北火熊則扶著水準尺,只要觀測該點與原點的高程差,就可以得到該點的準確高程,不但可提供參訪民眾認識水準測量的原理,並可了解測量員如何操作相關測量設備。  陳素芬期許台灣水準原點設施未來也可以成為海科館區地標景點和人氣打卡的熱點,歡迎民眾前往遊賞,進而學習基本測量科普知識。

Read More

緊急包紮競賽 建德國中獲特優

為了深化學生對於地震防減災的正確觀念、落實救護技能的實作,基隆市政府六日在百福國中舉辦緊急救護包紮比賽。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為了深化學生對於地震防減災的正確觀念、落實救護技能的實作,六日在百福國中舉辦緊急救護包紮比賽,全市十五所公立國中每校派出二隊參加,比賽刺激有趣,最終由建德國中獲得特優,銘傳國中及武崙國中則獲得優等。  基隆市致力於地震災害的扎根工作,為強化師生地震災害應變處理能力,特別辦理救護包紮競賽,比賽現場設有六個測試關卡,包括「頭部巾狀包紮」、「巾狀包紮─懸臂帶包紮」、「頭部帶狀包紮」、「手部帶狀包紮」、「手部繃帶包紮」、「腳部繃帶包紮」,競賽內容以救護流程之順暢與正確性、時間掌握、精緻度(美觀)、牢固性、以及團隊合作為評比項目,每校各派出A、B二隊,每隊由三人組成競賽,每一位學生需專精二種包紮技能,依試題內容闖關,再因受傷部位不同,而選擇三角巾或彈性繃帶以完成簡易包紮技能。  教育處長林祝里表示,災害防救的演練必須是終身學習與持續精進的課題,各個不同教育階段的學校都需要進行災害防救的演練,依身心智能的發展,災害防救的能力可分為自我照護(國小)、協助照護(國中)及規劃執行(高中),而充實國中學生的緊急救護技能也刻不容緩,學校除健教、童軍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外,更鼓勵學校辦理相關技能訓練或競賽,讓學生有緊急救護技能及防災素養。  各校為爭取好成績,學生利用午休或下課時間勤練;參與競賽的學生表示,這是一次難得經驗,透過學習包紮技能,日後能在意外發生時貢獻一臂之力。

Read More

卡拉OK藏春色 警查獲外配脫衣陪酒

警一分局在卡拉OK店內,查獲外籍配偶脫衣陪酒。 (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警方淨化治安施鐵腕,警一分局掃蕩轄區色情場所,查獲脫衣陪酒妨害風化案。近期警方已查獲兩件職業賭場,還有三件妨害風化案件。  警一分局日前接獲檢舉,市區內一間卡拉OK店涉嫌僱用外籍配偶,從事脫衣陪酒妨害風化情事,楊分局長十分重視,指示分局偵查隊及轄區忠二所組成專案小組,積極查緝,以淨化治安。  全案經專案小組蒐證完備,前天晚間展開查緝行動,當場在包廂內查獲五名女服務生,裸露上半身從事脫衣陪酒妨害風化情事,警方查扣相關物證,全案偵訊後,連同店家現場負責人與會計,依觸犯刑法妨害風化罪嫌,移送基隆地檢署偵辦。  市警局長林炎田到任後,要求所屬各分局要強力淨化治安,尤其針對流竄的職業大賭場及屢遭檢舉的色情場所,務必查緝到案,不容違法行業影響基隆市治安,警一分局經展現鐵腕掃蕩行動,近期已陸續查獲二件天九牌職業大賭場,以及三件經營色情妨害風化案件,後續將持續掃蕩並結合第三方警政,加強查緝力道,以淨化治安。

Read More

消防勤務編排 局長爭取「勤二休二」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市消防局昨天在市議會進行業務報告,多數議員肯定消防隊員的辛勞,對消防隊員的勤休十分關切。局長陳龍輝認為,目前隊員是勤二休一,他較推薦的是「勤二休二」,這樣讓消防隊員有充分的休息時間。  消防局的業務報告後,市議員王醒之、陳薇仲等議員,關心消防隊員的勤休問題,辛勞的隊員經常出外勤後,回到分隊還要備勤,十分辛苦且身心俱疲,紛紛發言關切隊員的身體狀況,希望消防局為隊員爭取更好的勤休規劃。  局長陳龍輝指出,目前基隆市消防局現有人員編制,約為二百十七多名,而外勤隊員則有近二百人,現在為勤二休一,而全國勤一休一的縣市並不多。他認為,勤一休一並不理想,因為隊員休假一天,睡覺可能就去掉半天多,隔天馬上就要上班,並未達到真正休息的目的。  基隆市消防局因人員編制因素,目前實施勤二休一,主要是外勤隊員的人員不足,最好是制度是「勤二休二」,但需要消防編制三百多名才夠,因此目前實施的勤務制度,仍是勤二休一,實屬無奈。

Read More

強化校園安全 警四分局長拜訪經國學院

警四分局長蘇保安率分局人員到經國學院周邊勘察,確保學生安全。 (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為了解轄區校園治安狀況與安全環境,警四分局由分局長蘇保安率偵查隊長、分駐所所長、少年業務承辦人等有關校園安全的核心人員,到轄內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研討校園安全維護事宜,拜訪校內王台珍主任秘書、學務主任、主任教官等,取得共識建立聯繫與交流管道,以利學校遇有臨時狀況時,警方得以第一時間協助處理,強化校園安全。  經由與校方先期聯繫、確認時間後,由分局長蘇保安率領分局核心團隊,向校方人員宣導校園安全環境維護的辦理重點,除共同檢視照明、監視器、緊急求助裝置等設備良率,協助校方自主防護機制外,同時加強校園週邊安全巡邏,將經國管理學院宿舍區,納入警察安全巡邏範圍。

Read More

西湖甘藷親子焢窯

苗縣西湖黃心甘藷肉甜好吃。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因應「防疫新生活運動」,於落實防疫之餘也能放鬆享受生活,農糧署北區分署輔導西湖鄉農會結合年度盛事「西湖甘藷農業體驗之旅」,於七、八日假西湖鄉三湖村飛龍大橋旁周邊農田舉辦親子焢窯等一系列的農村體驗活動,並推廣米食點心與在地農產品行銷展售活動,歡迎各地遊客走入農村,揮別城市防疫期間不斷倍增的緊張氣氛。  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西湖鄉甘藷栽培品種主要為黃肉的台農57號及橙紅肉的台農66號,種植面積約二十多公頃,每年十一月為主要採收季節,而西湖雜糧產銷班經產銷履歷驗證過之甘藷產量面積達十五公頃以上,所產甘藷口感鬆軟綿密、香甜濃郁又美味,營養價值高,含有膳食纖維與多種維生素可以幫助排便、穩定血糖、護眼顧視力的營養價值。  產銷履歷驗證除為消費者食安把關,嚴謹的生產規範可確保農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流向,資訊透明公開,生產過程皆可追溯,貼有產銷履歷標籤的農產品就是品質與安心的保證。  「砰」的一聲!壓力鍋竄出陣陣白煙,濃郁的米香撲鼻,趁熱將麥芽糖淋上白米拌勻塑形,就是香甜酥脆的傳統零食「爆米香」。「地瓜米香」,香甜可口、老少咸宜,且成份簡單,就是爆米香加上甘藷,是讓人安心享用的天然原味特色雜糧點心,歡迎嘉賓朋友一起來嚐鮮。  西湖鄉係恬靜的農村,遠離都市的塵囂,是個令人心境清爽的好所在,北區分署誠摯邀請遊客來西湖,以輕鬆的心情享受單純又快樂的農村文化與農業體驗活動。

Read More

新北府昨表揚傑出身心障礙相關人士共34人

新北市府昨日由秘書長林祐賢逐一表揚傑出身心障礙相關人士,共有卅四人獲表揚。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響應一年一度的國際身心障礙者日主題「平等融合、力量無限」,新北市府運用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六日在市府六樓禮堂由市府秘書長林祐賢表揚傑出身障人士、模範身障者家屬、績優身障福利服務專業人員、推行身障福利有功人員,共卅四人,肯定身障者、家屬及專業服務人員的努力與辛勞。  今年卅四歲的韓于兒在分享得獎感言表示,她家住屏東恆春電影「海角七號」的地方,十九歲那年,她休假搭夜車返鄉時,睡夢中發生車禍,醒來時已經躺在醫院,成為脊髓損傷者,一度意志消沉,封閉自己,直到卅二歲,在新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簡晏隆理事長鼓勵下,參與培訓課程,擔任社區關懷員,慢慢走出谷底,到醫院或傷友家庭訪視關懷,慢慢找到自我人生價值,她發覺這種成就「超爽的」,至今她已服務近五百名脊髓損傷者,讓他們重拾對生命的活力。 新北市府昨日由秘書長林祐賢(左二)表揚傑出身心障礙相關人士,共有卅四人獲表揚。  (記者吳瀛洲攝) 獲得模範身心障礙者家屬的李鳳姿,因女兒從小罹患腦部腫瘤,但因血溶氧不足,無法立即手術,三歲才開始陸續接受腦部、氣切等手術,她為了照顧女兒,諸如抽痰等,也接受專業的訓練,並從小學起開始擔任志工媽媽。她說,她將歷來別人的幫助轉成自己的力量,同時也回報照顧別人。  秘書長林祐賢表示,新北市有十七萬三千多名身障朋友,市府努力建構友善環境,包含有廿三家小作所、十家日照中心、四處社區式居住及卅二家身障機構,另擁有全國最多的復康巴士五七六輛,及輔具超音速等服務,希望能夠提供身障朋友更多元更友善的服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