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市公所出版好嬉彰化旅遊書 免費送民眾

專門介紹彰市廟宇、景點的好嬉彰化旅遊專書,林世賢民眾免費索取。(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建縣(城)將滿三百年,彰化市為縣城所在地,擁有鐵道文化扇形車庫、百年歷史寺廟古蹟、經典小吃美食、豐富八卦山自然生態及人文歷史風情,近日更入選「臺灣經典小鎮3.0」。為推廣介紹彰化市觀光特色,彰化市公所以主題旅遊方式,出版「好嬉彰化」旅遊書行銷彰化旅遊特色。  市長林世賢表示,這次嘗試跳脫過去作法,以網路E世代標籤概念為彰化進行分類,並以「貪玩」為精神,整理出三百個讓大家可以快速理解彰化特色之標籤。「好嬉彰化」,主題面向則是囊括廟宇信仰、生態體驗、風格場域與市場街區,提供遊客更多有趣內容。同時收錄名人帶路專欄,由劉克襄、陳淑華、青井哲人(對彰化文史有深入研究的日籍教授),以及在地旅遊達人邱明憲針對不同主題寫出他們對彰化市觀察與故事。  林市長說,本書將放置於彰化旅客服務中心、市立圖書館、彰化藝術館及開化寺、慶安宮、元清觀、南瑤宮與彰化市公所等地點免費索取。

Read More

解決南投垃圾問題 林明溱鼓勵民間投資綠能中心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縣的垃圾遭遇無處去的窘境,草屯垃圾堆置場因堆置量過大,甚至發生大火。針對垃圾問題,縣長林明溱十四日表示,縣政府願意花錢請民間業者先去化部分屯積的垃圾,並鼓勵民間投資綠能中心,盼能儘速解決垃圾問題。 南投縣政府昨天召開縣務會議,會中林明溱提及垃圾處理問題表示,南投縣沒有焚化爐,無法自已處理垃圾,上個月草屯垃圾堆置場一場大火,燒出很多問題。 林明溱表示,垃圾處理出問題,縣府要面對並解決,他將邀請草屯鎮長及相關單位開會,親自主持會議,打包草屯垃圾並降低屯積量,是第一個要處理的問題。 他說,南投縣垃圾外運代處理費,每噸約一千至三千元,縣府願意以較高價格,委託民間業者處理,減少垃圾屯積。第二個步驟則是籌設綠能中心,透過綠能中心,有效進行垃圾分類,可利用的再利用,無法再利用的垃圾,擠壓成燃料棒,也可以提供業界使用,一舉二得。 林明溱指出,民間機構如有意投資綠能中心,縣政府樂觀其成,並願意協助,南投的垃圾也可以委由民間處理。他強調,綠能中心不是焚化爐,大家不用擔心。 由於每天收運的垃圾中,廚餘占了不小的比例。對於廚餘問題,林明溱說,縣府考慮成立一處廚餘回收場,各地收來的廚餘,經過處理,可以做成肥料,提供需要肥料的單位使用。 另外,林明溱在縣務會議中也指示工務處就南投交流道銜接南崗路,希望延伸到工業路,提報公路總局爭取規劃費,規劃完成即可施工,讓工業區的交通更方便。

Read More

便當TO GO 長照送餐車隊誓師

 為了更加落實老人關懷,基隆市政府打造基隆長照界熊貓送餐車隊,十四日特別舉辦長照送餐車隊誓師大會。(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為了更加落實老人關懷,基隆市政府打造基隆長照界熊貓送餐車隊,十四日特別舉辦長照送餐車隊誓師大會。透過國內首創地方政府結合轄內各「長照營養餐飲服務」特約單位,所成立的「長照送餐車隊」,提高長照服務的識別度及能見度,增進服務可近性及普及性,進而提高長照服務涵蓋率。  社會處處長吳挺鋒表示,截止一○九年十月底止,基隆市人口數有三十六萬七千八百九十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六萬三千八百人,幾乎每六個市民當中就有一名是老人,佔全市人口十七點三四%,早已進入「高齡社會」。因應長照十年計畫二.○上路,針對占老人人口近一成的失能失智及衰弱長輩,提供居家照顧、專業服務外,也透由「營養餐飲」服務,協助獨居或缺乏足夠家庭支持之失能者,維持基本營養需求並減少炊食危險;同時藉由送餐志工每日探訪、問安及關懷,即時協助處理,來防範居家意外發生。  吳挺鋒說,基隆市符合長照送餐對象每月約有四○七人、餐次近一萬八千餐,每日平均四百餐次。為了提供更完善的送餐服務,於今年度再度徵選出六間的送餐單位,予以特約。每間送餐單位的志工,無論颳大風下大雨,使命必達,也會替特殊狀況之失能者準備客製化餐食,如:軟質餐、剁碎餐、低糖餐,甚至是血液透析餐等。此外,因著基隆山多平地少的地形,許多失能者出門都需經過長長樓梯、斜坡、自宅舊式公寓不便上下樓,也為避免忘記關火而引發火災或家人上班無法協助備餐等因素,此時就能申請長照服務,透過送餐志工將便當送至家門口。  吳挺鋒進一步指出,隨著外送餐飲服務的熱潮崛起,經常可以在每個紅綠燈下、街口路上,看到粉紅色「foodpanda」及黑色「UberEats」的外送員身影。然而,在用餐時間,也有一群「長照營養餐飲服務」的送餐志工,不分平、假日,風雨無阻的,將一個個熱騰騰的營養便當送到長照失能者家戶內。希望透過連結民間資源,統一提供送餐服務志工的配備(包含服裝、車用保溫箱等),讓每天例行的送餐行程透過一致性的包裝形象,使「長照專線一九六六」及「長期照顧餐飲服務」藉由送餐車隊的機動性深入大街小巷,突破基隆山多平地少的地形限制,被更多潛在的長照服務需求個案「看見」。

Read More

平鎮小公園將增設兒童設施 供民眾休閒

平鎮區面不大的新公園,將增設兒童設施,供民眾休閒。(記者丘安翻攝) 記者丘安/平鎮報導  桃園市平鎮區振興路旁的兩座「小」公園,新榮和「兒三」最近開始整建,加設兒童遊憩器材,市長鄭文燦十四日前往了解工程進行時表示,這兩座面積不大的公園,因為環境的問題,進行整建,未來希望打造兒童特色遊戲場,讓附近民眾有較舒適休憩空間。  位於平鎮區振興路兩旁的新榮公園及兒三公園,近期已開始圍籬並進行建工程,預計在明年元月就完工,由於兩座公園內地與三崇宮毗鄰,當時地主捐地時,就將較大面積作為寺廟毗鄰的用地則作為鄰里型公園,設施多半較為簡易和受到用地空間影響,無法如其他面大較大公園有較多設施和共融式遊具。  近期桃園鎮市府平鎮區公所投入七百五十萬元工程經費進行整修這面積約為零點七二公頃的公園,附近原本有些賣青菜和甘庶汁小販也都被迫離開,十四日市長鄭文燦前往了解工程進行。  他說,原本兩座公園的遊戲區空間不足、設施老舊、環境也因為當時栽植的樹木較多致環境陰暗,為符合現行多元化遊戲體驗設施,將以「森林」為主題打造有特色兒童遊戲場,同時整理公園內喬木、草坪、無障礙空間及照明設施,,預計明年元月完工。 平鎮區公所也指出,目前工程已達八成,公園內將設置以各種動物、植物造型的溜滑梯、攀爬網、單槓、吊環等多元式組合遊具,讓小朋友可以遊玩,另外融入廟宇意象,設置石獅造型溜滑梯,增加視覺效果,公園步道及廟前廣場也一併納入改善,讓動線更平整順暢。

Read More

海大獲教部創新創業賽銅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學生創業團隊「藻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創新水族生態圈」為主題,從競爭激烈的「二0二0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新農業組脫穎而出獲得銅獎榮耀。(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學生創業團隊「藻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營運創意魚缸租賃,將繁複的觀賞魚水族以專人規劃、監控及託管等方式簡化,讓養魚回歸單純與快樂,並以「創新水族生態圈」為主題,從競爭激烈的「二0二0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新農業組一路過關斬將,最終脫穎而出,獲銅獎榮耀。  「藻草國際」由四位海大養殖系的學生組成,包含龔紘毅副教授實驗室博士班三年級陳澤君、來自水族產業的碩士班一年級曾皇傑、黃章文助理教授實驗室五年一貫大四鄭元勛及潘彥儒助理教授實驗室五年一貫大四詹森,每位成員均對水族有極大熱忱,希望解決觀賞魚水族繁雜的大小事,讓養魚回歸單純與快樂。  「藻草國際」營運項目以創意魚缸租賃為主軸、虛擬水族教育魚缸APP為輔,希望達到全方面的水族推廣,且團隊利用實驗室核心技術,製造出可抗病、提升成長的天然水族飼料,與魚缸租賃相輔相成,使水族生物健康生長;執行長陳澤君表示,團隊希望將水族的美好傳達給社會大眾,並延伸至孩童教育,讓更多學子加入海大養殖系,為國家孕育更多優質專業水族人才。  「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由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主辦、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指導,源於二0一八年開始推動的「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持續培育高階人才投入生醫產業與新農業的創業與開發。  「藻草國際」一路過關斬將獲得銅獎,指導老師養殖系龔紘毅副教授、黃章文助理教授、徐德華助理教授都開心的表示,研究生的時間相當少,老師們只是放手、給空間讓他們成長,團隊一路堅持下來,越來越茁壯,為海大及養殖系爭光。

Read More

金牌農村競賽第二屆獎勵 縣長徐耀昌頒獎

金牌農村競賽第二屆獎勵,縣長徐耀昌頒獎。(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苗栗報導  苗栗縣第二屆金牌農村競賽,八十二個農村社區報名參賽,經過初審、決選二個階段的評比,評選出苑裡鎮山腳社區、獅潭鄉新店社區、三義鄉雙潭休閒農業區三個金牌農村,明年度將代表苗栗縣角逐全國決賽。  第二屆金牌農村競賽成績:金牌獎:苑裡鎮山腳社區、獅潭鄉新店社區、三義鄉雙潭休閒農業區;銀牌獎:通霄鎮福興南和休閒農業區、三灣鄉銅鏡社區、卓蘭鎮壢西坪休閒農業區、後龍鎮溪洲社區;銅牌獎:苗市嘉盛社區、公館鄉南河社區、竹南鎮塭內社區、苑裡鎮苑坑社區、通霄鎮楓樹社區。  金牌農村競賽是農委會二年舉辦一次的全國性賽事,藉以樹立全國農村典範,提升農村社區相互觀摩、學習風氣,在第屆的全國金牌農村競賽中,苗栗縣大湖鄉薑麻園休閒農業區、公館鄉黃金小鎮休閒農業區獲得銀牌獎、南庄鄉蓬萊社區獲得優等獎。  十四日上午, 縣長徐耀昌、立委徐志榮夫人王慧珍、水保局農村建設組長陳玲岑、水保局台中分局長陳重光、多位縣議員、獅潭鄉長謝春梅、三義鄉長呂明忠、縣府農業處長陳錦俊等人在縣府大廳召開記者會,公布得獎名單,並頒獎表揚,期勉在明年度全國賽中續創佳績,為苗栗爭光。  縣長徐耀昌感謝所有的農村社區夥伴,多年來與縣府攜手推動農村再生,不辭辛勞的為農村付出,讓苗縣的農村社區及休閒農業區在全國各項評鑑競賽中屢獲佳績,成為全國農村的典範,帶動苗栗縣農村旅遊的發展。

Read More

改善空品 環局表揚績優單位

基隆市環保局舉辦改善空氣品質績優單位表揚大會,由副市長林永發親自頒獎。(記者楊耀華攝)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環保局十四日舉辦改善空氣品質績優單位表揚大會,表揚包括祭祀紙錢集中焚燒、空氣品質淨化區維管等績優單位,副市長林永發感謝大家一起努力改善基隆市的空氣品質,期許將基隆市打造成為空氣好又低碳的宜居城市。  林永發說,因為有大家的鼎力支持,讓基隆市細懸浮微粒一直維持在與宜花東相同的二級防制區標準,更是西部城市唯一的二級區域,雖然基隆身為國際郵輪母港,先前尚未傳出疫情時,每日都有郵輪進出,但要求船東使用低硫燃油或使用岸電等,在中元祭期間也宣導減少焚燒紙錢或由環保局集中焚燒等。  此次表揚大會包括「室內空氣品質管理績效優良單位」、「祭祀紙錢集中焚燒及紙錢減量績優單位」、「空氣品質淨化區維護與管理績優單位」、「低碳永續家園評等認證績優單位」及「優良機車定檢站」等五項目。

Read More

竹北市區將進行路面刨鋪 遇雨則順延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預訂十六日至廿五日早上八時至下午五時於竹北市區進行道路刨鋪施工(含標線),遇雨則順延,施工期間路邊請勿停放車輛,敬請用路人行經該路段時,減速行駛或繞道而行,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縣府表示,部分刨鋪路段為博愛街(台元街至中正東路)、中山路(和平街至文山街。三民路(三民路三百六十一巷至三民路六十七巷。

Read More

超前部署 市府分送幼園防疫隔板

因應新冠肺炎,為秋冬防疫超前部署,基隆市政府統一採購L型多用途式用餐隔板五千片分送全市公、私立及非營利幼兒園。(基隆市政府教育處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因應新冠肺炎,為秋冬防疫超前部署,基隆市政府依照幼生人數委託深美國小統一採購L型多用途式用餐隔板五千片,分送全市一百零五所公立、私立及非營利幼兒園,使幼兒園幼童可以安心用餐,減少交互感染風險。 教育處長林祝里表示,幼兒在園內每天會使用早上點心、午餐以及下午點心,一日三點,用餐次數比其他年段的孩子多,市府配送各園防疫隔板,讓幼兒在用餐時即便脫下口罩,也不用擔憂飛沫噴濺導致病毒傳播,家長可以更安心。疫情過後隔板還可以用作學習區使用,利用L型隔板相互交疊,支撐作為學習區素材指引或幼兒作品展示,發揮隔板多重功能。 安樂區陳姓園長表示,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戰戰兢兢、不敢大意,幼兒園老師每日不厭其煩消毒,幼兒入園前量額溫、戴口罩、洗手、噴酒精,現在再收到市府贈送的防疫隔板,把用餐這一塊也補齊,透明的隔板讓幼兒用餐時沒有被隔離的孤單感覺,又能防止噴沫傳染,用餐時多一層防護,提供幼兒更安心、安全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

防災士教育訓練 落實全民防災

基市消防局辦理防災士教育訓練,分組演練急救訓練。(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市消防局辦理防災士教育訓練,深化民眾防災應變能力。今年十一月下旬迄今,基隆地區已經連續下半個月以上的雨,全市各地陸續出現零星坡地及落石災害,消防局利用兩天假日期間,在基隆市災害應變中心辦理今年度第二期防災士教育訓練,向全市民眾積極推廣防救災教育訓練。  主要訓練對象為仁愛區及七堵區里長、社區代表等,共計有五十人參加,希望透過防災士十五小時的防災專業教育訓練,介紹常見風水災、地震、火災等常見災害的減少災害、災害應變觀念及技巧,以及AED、CPR操作、簡易三角巾包紮止血等基礎急救訓練,落實全民防災的自助與共助,一旦發生大規模災害時,可以協助家人及周遭朋友遠離災害環境減少受災可能。  本次訓練邀請警察大學防災研究所長盧鏡臣、銘傳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洪啟東、海洋大學教授顧承宇老師等蒞臨授課,並請消防局救護教官等人,從旁指導AED及CPR正確動作,如果周遭環境出現災害徵兆時,可以提早辨識進行避難撤離,家人或周圍朋友一旦發生心肌梗塞時,及時施予急救處置,可以大幅增進事後復原效果。  消防局長陳龍輝表示,「防災士制度」所需要掌握的災害管理範疇十分廣泛多元,包含地震、海嘯、坡地,甚至火山等不同面向,期望通過防災士的培訓,讓防災觀念可以在社區推廣,營造安全安心的環境,讓基隆市成為高抗災的韌性城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