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毛孩絕育補助 提前達標

新北市府動保處一一0年家犬貓絕育補助提前達標,且絕育補助經費即將用罄,定七月卅一日起停止受理申請。 (新北市府動保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動保處與轄內一百四十二家動物醫院合作,辦理絕育補助申請,飼主至合作動物醫院為寵物進行絕育手術,公犬貓每隻補助六百元、母犬貓每隻補助一千二百元;因申請踴躍提前達標,且絕育補助經費即將用罄,動保處定三十一日起將不再受理申請案。 動保處今年推出絕育補助申請,截至七月初家犬絕育申請四百一十三件、家貓絕育申請六百一十六件,申請數共計一千零二十九件;由於申請踴躍,絕育補助經費即將用罄,動保處決定家犬貓絕育補助將於三十日止,三十一日起不再受理。 動保處表示,動保法規定飼養寵物須完成絕育,如未完成絕育或未申報免絕育可裁罰五萬至二十五萬元,倘因寵物有特殊原因也必須提出免絕育申報,飼養犬貓記得要辦理絕育,避免受罰。

Read More

桃園本土+3 增1境外移入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桃園市十八日新增三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以及一例境外移入。其中,一例本土確診個案是九十多歲長者,孫子為台北市確診個案,由於孫子從台北回家而家庭接觸感染。 市長鄭文燦表示,根據疫調顯示,另一名新增個案自述上班時間長、平時很少出門,七月曾到台北訪友,十六日就醫檢驗確診,目前已初步匡列接觸者三人,並進一步擴大疫調。 另外,該九十多歲長者因台北確診的孫子回家造成家庭接觸傳染,市府匡列桃園三名家人居家隔離;還有一個案為昨天公布確診保險業務員客戶的媽媽。 鄭文燦指出,至於境外移入個案是從西班牙入境,雖然在登機前檢附PCR檢測陰性報告,但在入境時PCR檢測後確診。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十八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案例,目前本土五百四十八例、境外十三人、三人死亡;苗栗獲撥疫苗數十一萬一千一百劑,截至十七日止累計接種九萬四千一百六十三人次,疫苗接種使用率達百分之八十四點七六,疫苗覆蓋率百分之二十點四二。 截至十七日下午,苗栗第三輪意願登記完成總人數為十六萬八千九百三十四人,只登記AZ疫苗者為七千七百一十四人,占百分之四點六;只登記莫德納疫苗者為八萬六千三百二十三人,占百分之五十一;同時登記AZ、莫德納疫苗者為七萬四千八百九十七人,占百分之四十四點四。衛生局依據數字發現,一天內由單選莫德納改為可以接受AZ者達三百二十五人;九十歲以上長者登錄成功達一百零五人,其中十八位為百歲以上人瑞。 縣長徐耀昌提醒鄉親,未來三週中央配撥疫苗皆為AZ疫苗,有疫苗才有防護力,不挑疫苗品牌才有利,請民眾踴躍登記施打。另外,部分鄉親已經達到接種第二劑的時間,若第一劑施打的是AZ疫苗,可上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登記,系統排序會往前,不受長幼有序的規定,請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自行上網預約。 徐耀昌也感謝台灣花店協會用鮮花傳播愛,陸續贈送新鮮花朵到各疫苗施打點,讓所有參與疫苗施打的醫護人員與工作人員感受滿滿的鮮活,讓愛多一點,幸福會滿點。

Read More

花蓮啟動莫德納+AZ清零計畫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十八日維持零確診,截至昨天下午一時,疫苗覆蓋率百分之二十四點二,高於全國的百分之二十點九。 衛生局長朱家祥指出,花蓮疫苗接種覆蓋率近日均高於全國約四個百分點,呼籲符合接種資格鄉親盡快預約。花蓮目前針對一至八類接種族群進行「莫德納+AZ清零計畫」,十九日起請符合資格鄉親於電話專線預約接種。 朱家祥說,目前縣府也針對第五之二類對象進行清零專案,包含居家式、社區式長照機構、身障、保護性服務社工、直接服務人員、照服員及服務對象等,十九至二十三日社會處通知後於指定時間之指定衛生所接種。 拚接種率,中央設計的疫苗平台預約,宜蘭縣這兩天開放注射,南北兩大型接種中心報到率百分之九十九點七,近百分之百。(記者林坤瑋翻攝) 宜蘭民間醫療機構進駐大型接種中心 報到率近百分百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中央疫苗預約平台宜蘭縣第一輪成功預約施打有一萬七千八百七十二人。這兩天開放注射,溪南與溪北兩個接種中心的實際報到率百分之九十九點七。另於十六、十七日再度配發AZ疫苗,累積獲配疫苗數十一萬六千八百六十劑,截至十六日已接種九萬零三百二十三人次。 衛生局統計,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宜蘭第一波符合第九、十類施打對象,上網登記人數約五萬多人,收到簡訊後這兩天成功預約施打一萬七千八百七十二人;十六、十七日溪南、溪北兩個接種中心累積預約三千六百二十九人、實際接種三千六百二十一人,報到率百分之九十九點七八,醫院與診所部分尚待彙整統計。 衛生局表示,宜蘭累積至今獲配疫苗十一萬六千八百六十劑,截至十六日已接種九萬零三百二十三人次。其中,長輩疫苗接種統計,截至十七日七十五歲以上接種率百分之七十一點七七、六十五歲以上百分之六十四點二。 此外,溪南、溪北兩大型接種中心已由民間醫療機構進駐接手。其中,設在宜蘭運動公園體育館溪北接種中心由榮總員山分院與開蘭安心診所人員進駐,將原本「貨櫃屋」接種模式,改為「宇美町」式;設在羅東文工場溪南接種中心由羅東社區醫療群接手,維持原本「貨櫃屋」式。

Read More

國家卓越建設獎 竹市獲22項

新竹市已完成改造啟用的關埔國小一期新建工程近期又奪下2021年國家卓越建設獎綜合成就獎(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十八日表示,市府改造完成並啟用快兩年的市立動物園、與關埔國小一期新建工程近期奪下二0二一年國家卓越建設獎綜合成就獎,此兩項建設連續多年獲國家卓越建設獎項,包括規劃設計、環境文化、施工品質等肯定,市長林智堅表示,市立動物園和關埔國小都是竹市公共建設美學的代表,不僅顛覆傳統,打造動物的家,更以沒有死角的校園打造都市小學。 新竹市已完成改造啟用的關埔國小一期新建工程近期又奪下2021年國家卓越建設獎綜合成就獎(記者曾芳蘭攝) 竹市今年獲得的國家卓越建設獎中、有兩座綜合成就獎、四座卓越獎、二座特別獎、七座金質獎、七座優質獎。國家卓越建設獎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舉辦,是台灣年度建設的最高榮譽,得獎者也獲推薦參加全球卓越建設獎資格。 林智堅表示,市府今年獲國家卓越建設獎二十二項大獎,超越過去得獎紀錄。今年獲頒綜合成就獎,該獎角逐資格必須過去曾獲獎三項以上,此次獲獎代表動物園、關埔國小在規劃設計、環境文化等獲全方面肯定。 另華德福實驗學校獲最佳規劃設計類卓越獎,華德福幼兒園今年就會開學,以融合地景的設計,將校舍配合地形起伏建造,並設置森林教室、大地劇場、秘密花園、森林與池塘秘境等設施,讓學生穿梭在大自然中。 而汀甫圳通學步道獲最佳環境文化類卓越獎,以親水綠化空間串連學府路兩側的校園,並打開校園圍牆,創造通透的景觀視覺,再以綠坡調整校園與路面高低落差,設置木平台等休憩設施。 此外,圖書館新總館、新竹國際展演中心也獲最佳規劃設計類卓越獎,圖書館新總館將以天窗引入自然光,營造環保明亮的閱讀知識峽谷;國際展演中心可供舞台劇、舞蹈等大型展演且具彈性使用的專業演出場館。 另一平方公里天空纜線地下化與東大路道路人本環境改善工程也因優良的施工品質,也獲金質獎與優質獎肯定。

Read More

內灣舊派出所 活化再出發

內灣舊派出所結合周邊內灣國小劉興欽漫畫館、商圈等文化景點資源,活化營運。(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橫山警分局內灣派出所是竹縣少數保留完整日式派出所,由於去年員警辦公廳舍落成,舊派出所因閒置移交給文化局管理;文化局後續也啟動修復與活化工作,今年向財政部提案ROT評估與規劃,期望加入民間力量活化建築。 縣長楊文科表示,內灣舊派出所為日式傳統木造建築,由於其建築的優美形式與歷史價值,民國九十五年登錄為竹縣歷史建築。為能儘速啟動文化資產的活化運用,文化局六月向財政部提案申請「ROT促參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畫」,希望徵選出具有設計、修復、經營三合一能力的優質團隊,進駐內灣派出所經營活化。 楊文科說,期望藉由縣府各局處專業分工與整合規劃,結合周邊內灣國小劉興欽漫畫館、商圈等文化景點資源,讓內灣派出所再次發光發亮,帶動整個內灣商圈文化觀光效益。 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在舊派出所閒置期間,感謝當地居民協助環境清潔維護、警察局持續巡守。文化局接管後,除辦理場地安全保險,已安排會同學者專家進行建物體檢,確認建物修繕、蟲蟻防治、門禁安全等需求。 內灣舊派出所緊鄰內灣老街,可俯瞰整個內灣火車站與附近商圈,地勢視野良好的防護警備地點,過去一直擔負著在地治安要塞角色。派出所建築形式優美,前庭有樹齡近百年的桂花樹,以及小巧的水池造景,景色優美充滿濃厚的日式風情;派出所旁之階梯步道往上可以到東窩,並可一探木馬道遺蹟,每年四、五月是熱門賞螢景點,是非常具有文化觀光的潛力地點。

Read More

苗縣6地政所主任聯合交接

六地政事務所主任調動,縣長徐耀昌頒退休主任賴雲霖紀念品。(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苗栗、通霄、銅鑼、頭份、竹南、大湖六個地政事務所主任,十六日上午在縣府二樓會議室舉行聯合交接儀式,縣長徐耀昌期勉他們發揮專長,提供貼近民意的優質服務,讓鄉親有感。 苗栗地政所主任賴雲霖屆齡退休,地政處為落實職務輪調制度,辦理六個地政所主任輪動。竹南地政所主任賴偉君調任苗栗地政所、大湖地政所主任范揚鴻調任竹南地政所、頭份地政所主任陳水生調任通霄地政所、銅鑼地政所主任林智明調任頭份地政所、通霄地政所主任鄭永正調任銅鑼地政所,大湖地政所主任由地用科長劉嘉銘升任。 聯合交接典禮由人事處副處長王建國、財政處副處長王淑馨、主計處副處長袁美玲監誓,六位主任宣誓就職後進行印信交接。縣長徐耀昌並頒贈賴雲霖紀念品,感謝他對地政工作的貢獻。

Read More

花蓮龍鬚菜 嚴防熱傷害

花蓮農改場建議架設遮陰網,避免龍鬚菜被強光直接照射。(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近年受氣候變遷影響,夏季高溫與乾燥的氣候影響蔬菜生長。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夏季高溫強光對龍鬚菜會造成影響,建議適度給水,搭設遮陰網避免強光直射。 花蓮農改場表示,龍鬚菜是花蓮重要蔬菜種類,去年全縣栽培面積約一百八十二點五三公頃,每公頃可收穫一萬四千五百二十六公斤,是全台灣龍鬚菜最大的生產地區,提供北部市場葉用蔬菜所需。 四至五月是龍鬚菜生長最旺盛的時期,產量最多、價格較低,每日果菜市場的批發量約八十公噸,價格落在每公斤四十元;六月之後受到氣溫升高的影響,產量逐漸下降,往年直到九月為產量最低的時候,果菜市場批發量萎縮至六十公噸左右,價格也相對提高,約每公斤九十元。 花蓮農改場指出,天氣轉熱,許多蝸牛或軟體動物會躲在龍鬚菜葉片下避熱,並取食葉片,建議農友施用苦茶粕或聚乙醛防治。另外,植株生長衰弱容易引起病蟲害的發生,例如粉蝨會吸食葉片,且會傳播病毒,使葉片呈現不規則的皺縮與黃化區塊,建議農友施用苦楝油加以防治。 夏季高溫使龍鬚菜生長不良,葉片黃化、分枝變少,造成產量低,在強降雨後的生長不良狀況尤其明顯。農改場建議,可以適度給水,搭設遮陰網避免強光直接照射,也可以有效降低溫度。

Read More

竹縣18日+0 第三輪疫苗意願施打登記到19日中午截止

竹縣十八日+0,第三輪疫苗意願施打登記到十九日中午截止 ,楊文科籲十八歲以上踴躍登記。(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十八日無新冠肺炎確診案例,而中央「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三輪意願登記,將於十九日中午十二時截止,縣長楊文科呼籲十八歲以上的民眾把握時間踴躍登記。 楊文科也提醒已完成第二輪第一劑接種的鄉親,準備廿二日第一輪接種期程結束後,再次上網登記意願。 衛生局統計,截至十八日中午為止,十八歲以上涵蓋率為百分之十七點六四;其中,六十五歲以上已施打第一劑疫苗的有四萬六千七百人,第一劑涵蓋率 百分之五十九點七四。 為方便縣民鄉親接種疫苗,新竹縣政府衛生局廣設接種站,楊縣長呼籲鄉親盡早接種疫苗,盡早得到防護力,並拉高疫苗接種涵蓋率、提昇群體保護力,建立新竹縣防護網,讓鄉親平安健康,各行各業回到正軌,開創經濟新局。

Read More

安心即時上工計畫 花蓮縣共爭取到一千五百四十個職缺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疫情影響,近二個多月以來嚴重衝擊全國產業發展,許多業者因疫情延燒而歇業,花蓮縣政府表示,針對「安心即時上工計畫」,花蓮縣共爭取到一千五百四十個職缺,並放寬申請資格,不限投保資格都能申請上工,且延長工時。 社會處長陳加富說,疫情持續衝擊各行各業,影響勞工就業權利,並打亂就業市場,花蓮縣政府安心上工第二梯次核定一千五百四十個職缺,自六月十一日開始受理登記,並於六十八月日受理放寬資格之民眾,截至七月十四日進用人數八百六十九人,中央補助經費計一億二千二百一十四萬八千元,第一梯次共錄取九百三十六人,上工率高達九成,實施期間自即日起至明年六月三十日。 陳加富指出,由於防疫為迫切需要,花蓮縣政府特別將進用人力執行簡易防疫工作,如量測體溫、協助實名制及環境消毒、清潔維護、文書整理、關懷弱勢族群服務與公共衛生等工作。 目前今年即時安心上工條件,針對十五歲以上國民或獲准居留陸外籍配偶、曾參加過本計畫時數未達九百六十小時皆可再次參加、今年在職人員可於原職缺續用至九百六十小時,並期滿為止,且延長工時由每人四百八十小時延長累計至九百六十小時,依進用單位的用人期程陸續開放職缺,最新職缺於每日下午五時更新,詳情可撥打花蓮就業中心與玉里就業中心專線或可至花蓮縣政府官網查詢。

Read More

台61線快速道交通 路口改善研究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台六一線作為國道一號、三號主要替代道路,導致交通流量日漸增多,惟苗栗縣現況仍有近三十五公里計二十三處平交道口之尚未立體化,不利整體交通疏運功能。經交通部北區臨時工程處於一0八年下旬召開地方說明會,獲得地方機關及鄉親均表達強烈支持,後因延伸計畫之競合關係,曾經裁示緩辦,惟在徐耀昌縣長責成工務處,並請陳超明立法委員基於地方民意、多次向中央反映其建設必要性,終於獲行政院六月四日核定可行性研究。目前公路總局已配合啟動環境差異分析作業,預計今年八月送環保署審查,俟通過後,再行提報建設計畫至行政院爭取核定。 依公路總局規劃可行性報告內容,台六一線主線將高架立體化,可消除縣內十二處平交路口(除二次穿越國道三號受限工程技術仍採平面通過),並增設竹南一(聯絡道為苗二)、竹南二(聯絡道為龍江街&博愛街)、竹南三(聯絡道為台一己)、後龍一(聯絡道為苗8&苗一一)等四處分離式交流道銜接台六一高架主線,另外,該計畫於龍江街可同時銜接國道三號及台六高架主線,進而促使竹南後龍沿線交通功能更加完善。 縣長徐耀昌表示,感謝行政院支持台六一線平交路口主線立體化計畫,將繼續配合公路總局辦理台七二線延伸至台六一線等重大交通建設計畫,有效打造竹竹苗地區完整快速公路路網,以期中央相關單位後續加速推動本案進度,促使早日完成建設,滿足地方鄉親期待,並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以及完善地區交通網路功能,創造多贏局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