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元想像】伊日蘊藝 自然而然|黃禹銘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步入位於內湖的伊日藝術計劃,遊走其間,彷彿空間與藝品正窸窣著、鋪展一條漫漫阿拉丁長毯,欲面向觀者娓娓訴說他們之間的故事篇章。以「伊日生活」深耕臺灣的總經理黃禹銘,旗下管理不少品牌如伊日藝術計劃、伊聖詩芳療生活館、一日茶道、伊日美學講堂等,他將對植物、藝術、生活的熱愛,化成所有環繞著生活美學實踐與傳遞的平台。對他來說,藝術的存在如同呼吸自然而然,隨著時間推移、心態與環境的變化,順應感受,貫徹在他所有空間的規劃,注重空間原本的調性與脈絡,設計時便特別保留歷史痕跡再以藝術品點綴,透過藝術品與空間的呼應再賦予嶄新涵義,讓藝術品與空間自然地對話,將話語權交回主角,藝廊本為載體…… ▍「藝廊空間中的作品規劃與安排,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表達。」 黃禹銘 伊日藝術計劃總監/伊日生活總經理,以「綠色、美學、生活」為理念核心,旗下包含伊日後樂園、伊聖詩芳療生活館、伊日好物、伊日美學講堂等品牌。 起點順從內心之感 規劃空間的起點,先考慮美化空間、藏起老舊的角落、擺設有設計品味的家飾,這些,不是黃禹銘的第一順位。他回想一次印象深刻的規劃空間經驗在《日光大道健康廚坊》,這間店做綠色飲食的路線,當時進入空間,出發點希望空間能跟飲食互相呼應,讓眼前所見都傳遞著自然美學,符合從飲食到空間注重健康自然的核心精神。 日光大道可見到的大量木棧板設計,當初並非規劃時便刻意為之,原來是在因緣際會下,黃禹銘發現有大量的木棧板即將報廢,他覺得很可惜、很浪費,毅然決然將六百片木棧板帶進空間,欲再次循環利用,也符合日光大道的綠色精神,當時他合作多年的設計師王揚恩也不知情,直到棧板都進到空間,他們才討論擺設跟運用,後來也發現木棧板的好處,既方便組合也具有彈性功能,擺在牆上可以輕巧地成為各種尺寸藝術作品、畫作的容身之處,輕易的掛取;堆疊多片可以成為桌子與邊櫃;與植物的擺設也非常呼應且絕配,且木棧板一旦要回收,相對冰冷的金屬媒材,回收效益更符合日光大道的綠意靈魂,他說道,這也仰賴他與王揚恩的多年合作默契,他分享自己對空間的想像,會希望保有並順應空間原來調性,不喜歡太多的設計痕跡,也喜歡不帶前提去體驗空間帶來的感受,因此所有空間的起點會順從自己的內心感受與空間核心調性,才與設計師討論各種不同碰撞、不同的可能性,王揚恩認同他的規律,設計時也偏好運用自然元素,並注重空間的彈性與功能,一直以來也因此培養出他們獨特合作模式。 《日光大道健康廚坊》店內空間 不帶前提碰撞交流 黃禹銘的順應空間精神,恰巧落地在每一個空間設計當中,讓空間具有自己的靈魂,因為看不見太多設計痕跡,便也不會太搶主角的鋒頭,他說:「最好的設計是看不見的。」,跟王揚恩有個溝通默契,不會先帶著對空間的想像或是必須具備的元素進入討論,習慣到了一個空間之後,互相交流當下空間適合留下什麼?反而不是為空間增加設計,而是考慮最大的彈性與功能性、能不能實現自由變化,在不停的想法碰撞後找出核心。他分享,藝術空間最注重彈性,彈性才能包容不同創作、藝術家作品的進入,《伊日藝術計劃》的三層樓中,有四個展覽空間,一樓及頂樓的展覽空間,都能夠包容大尺度性質的作品,一樓採用能夠彈性移動的展牆、頂樓採開放式沒有任何阻隔的天臺,這些看似沒有經過特別規劃,卻都是經過不停的討論交流出的彈性設計。 另外值得一提的,走入《伊日藝術計劃》首先映入眼簾的「奇珍異寶大廳」,他形容這裡是從「博物館」發想,擺設多是黃禹銘個人收藏,擺放位置也有巧思,像是藝術家鳥雕塑,讓牠們佇立在牆架的姿態更加栩栩如生,除此之外,這裡是最能看見藝廊脈絡的角落,牆上斑駁的痕跡,便是空間前身工廠所留下的,為此地添加了幾分韻味,對他來說,不刻意仿舊、保留原生姿態就彷彿看著空間演進的歷史,一如能夠喚起記憶與情感連結的作品,最能引起他收藏作品的欲望。回想當初在找尋合適空間時來到此地,看見有痕跡的空間,似是也連結了藝術本質:「創作的過程就像不斷演進的人生、一部作品的從無到有,都是將自我想法表達的堆疊痕跡。」 《伊日藝術計劃》大廳 《伊日藝術計劃》1F「奇珍藝寶大廳」呼應博物館的前身概念,以大廳後方的常設珍奇櫃,巧妙連結畫廊空間的演進脈絡。 打造呼應自身的藝術空間 黃禹銘讀戲劇系出身、做劇場、做導演,也可以在《伊日藝術計劃》空間窺見端倪。展覽除了一樓與頂樓之外,另外還有兩個展覽空間,一個是地下室,另一個是樓梯間,位於展覽與展覽間的過渡區域,也成為空間展覽的一部份,搭建劇場的經驗,成為這個空間的發想靈感,觀展時也有劇場感體驗。沿著階梯向上,空間迎面而來的是不同色系與作品、以及與腳下踏著木頭板的腳步聲,彷彿正醞釀一部戲的開場演出,每個轉角都有不同驚喜,例如可以看到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Yuichi Hirako 的小樹人作品佇立在樓梯扶手,像是在跟前來的人們打招呼,平子雄一的作品多在探討人類與自然的共生,恰恰呼應了黃禹銘自身與空間自然而為的核心;藝想天開樓梯間每個轉角的顏色與藝術品搭配,可以窺見他對藝術的喜愛與偏好,值得讓觀者一再品嘗箇中奧妙。再往上走到頂樓空間,視野豁然開闊,他分享選址時,這個頂樓擄獲了他的心,四周沒有太多高樓,讓藝廊有種都市中的遺世獨立感,百坪的大平台除了可以容納20 台車的功能之外,最重要是方便各種尺度作品進入,也是在許多藝廊中少見的戶外展區,可以有充足的白天到夜晚的光線變化,為適合作品添上自然色彩。 《伊日藝術計劃》藝想天開樓梯間 《伊日藝術計劃》ROOFTOP 白天美景。 《伊日藝術計劃》ROOFTOP 傍晚美景。 空間是讓藝術主演的舞臺 藝廊是藝術家展示作品的一個平台,是藝術家向大眾傳達想法的媒介,觀眾進入空間,欣賞藝術品的順序與動線本身,就能夠影響觀者所接收的訊息與靈感,怎麼安排藝術品,讓藝術品能夠得到最佳觀賞體驗,便仰賴藝廊主與創作者的溝通橋樑與合作默契,這次談到藝術作品與藝廊之間的融合與平衡,黃禹銘分享:「藝廊空間中作品的規劃與安排,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表達。」,他們身為藝術空間,大部分採用「白」為背景,是因為白色是中性色,可以使空間調性保持中性,能包容各種藝術作品的呈現,讓藝術品主演它們的戲,不過,適時的配合作品轉換舞臺背景,有時也是必要的,除了他的樓梯展覽空間便是採以綠色為主調,讓作品呈現多了內斂與沉穩的氣涵;也曾經規劃一檔展覽,讓空間同時存在「白盒子」、「灰盒子」的藝術舞臺,他印象深刻的是這兩個空間各來自不同藝術家作品的雙展覽,作品產生了驚喜的互相呼應、共鳴與對話;灰盒子的藝術空間,反而能使藝術家的作品顯其神秘魔幻的感受。黃禹銘說到,即使在藝廊空間沒有看見太多設計的痕跡,許多空間也大多都採用白色基調,但看似平凡之中,他認為每一間藝廊都應該保留一些獨特、專屬的巧思,可以與藝術品碰撞出有趣的交流。 《伊日藝術計劃》1F 白色空間。展出:試鏡表格|時永駿個展 《伊日藝術計劃》B1 灰色空間。展出:銀灰塵|陳為榛個展 反求快時代中的慢與穩 現在是潮流迭起、瞬息萬變的「快時代」,藝術也發展出各式各樣數位形式,伊日藝術計劃近期也醞釀著新的藝術空間《伊日後樂園》,這個空間他也與王揚恩設計師經過多次的反覆討論,主要訴求讓潮流與經典能夠互相對話,也期許能夠減少人們與藝術的距離,整體設計風格也許是經典中帶著潮流,並因應新時代人們觀賞習慣的變遷,也可能置入大尺吋的液晶螢幕,結合一些現代虛實整合的手法。在快時代下,他認為追求「慢與穩」反而是一種珍貴的價值,曾說:「在這非常快速的世界,還願意一筆一畫的人最吸引我。」,很多形式跟做法很容易被複製,但人的特質是最獨一無二的,在這個新空間中,將會更注重藝術品與空間、生活的對話,希望可以讓更多新生代的年輕人接觸藝術,從藝術作品上獲得啟發靈感,試著在這樣快時代的潮流中,傳遞藝術創作中「慢與穩」的精隨。 《伊日藝術計劃》外景 與藝術共存生活 蘊藝如此自然 黃禹銘在國外吸收多年的品味與能量,也曾一度追求設計與品牌迷思,而現在他分享空間使用的家飾軟裝已不再一昧追求品牌,更注重事物本身的涵意與功能,更支持著文化的傳遞。尤其因為疫情待在臺灣,透過藝術、生活、植物等等,看見源源不絕的能量生根、看見更多臺灣這個島嶼的故事文化、看見許多透過藝術表達的思考與創作,都讓人深受啟發。 黃禹銘熱愛植物與藝術,在他的住家空間到各家品牌的空間中都可以看見,他分享植物與藝術本身的共同點,都有一種最原始自然的力量、自我表述的姿態、都能為人們帶來療癒的感受,給人自然而然、如沐彼此的感覺,那種作品與自身的交流與記憶,會對生活產生幸福感,置入到空間當中與之共生共存,能讓每天不同的心情,依照不同的光線與氛圍,看見自己不同的情緒變化,你會發覺生活就是如此,每一刻為生活所用心的一切,都像是正在譜下屬於自己人生的藝術,他動容地說著:「有藝術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如《伊日藝術計劃》空間中,所有無為而治的自然存在感,讓藝術作品在空間中自然地具有生氣,彷彿生生不息的能量與對話,黃禹銘就像藝術界的劇場導演,為每一場展覽規劃出最合適的空間舞臺,讓藝術品上演一場場戲劇故事。 《伊日後樂園 BACK_Y 》 伊日藝術計劃 近期新訊 ▌虹の彼方 Over the Rainbow|藝術家聯展 Group Exhibition 協同策展 Co-Curator:林裕軒 Lin Yu Hsuan 參展藝術家 Participating Artists:福井篤 Atsushi Fukui、福永大介 Daisuke Fukunaga、何彥諺 Ho Yen-Yen、許庭甄 Hsu Ting-Jane、林盈潔 Lin…

Read More

高市立岡山醫院「健康友善社區」 程香社區活動中心揭牌

(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岡山報導 高雄市立岡山醫院「健康友善社區」25日在岡山區程香社區活動中心揭牌,高雄市立岡山醫院於96年起與程香社區連結,期間將醫療資訊導入社區中,至今已15年。 岡山程香社區關懷據點的成立,提供社區65歲以上長輩寓教於樂場域,社區老寶貝的笑容是社區志工心中最美的容顏,依111年03月人口統計,程香里總人口數共4,744人,其中老年人口數達681人,老年人口比例為14.3%,老化指數高達133%,為延緩社區長者老化,注重生理及心理健康,高雄市立岡山醫院自96年與社區結合以來,立即連結資源將醫療資訊導入社區中,辦理血壓量測、血糖檢測、心房顫動檢測、骨質密度檢測、健康講座、整合性篩檢、流感疫苗注射等,共計服務480場次。 (記者陸瓊娟攝) 25日「健康友善社區」揭牌活動,高雄市立岡山醫院(岡山秀傳醫院)特別邀請岡山區陳振坤區長與長輩一同同樂,活動當天陸淑美副議長、翁瑞珠前市議員、邱志偉立委服務處呂志材秘書、陳慶鴻主任、高閔琳市議員服務處吳國靖主任、方信淵市議員服務處郝鳳玲秘書、宋立彬市議員服務處徐美雪秘書...等貴賓一起參與揭牌活動。院方更準備金莎玫瑰花由院長趙昭欽、醫療副院長于慶龍及來賓一起送給長輩,讓現場長輩提早過母親節,活動在歡樂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Read More

拉拉老師離世 德高師生含淚用掌聲送別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拉拉老師再見!」德高國小的「拉拉老師」二十二日離開人世,校方今天上午為拉拉老師舉辦了樹葬儀式,將拉拉的骨灰葬於牠最愛的大榕樹下,讓牠長眠於德高校園。追思活動現場,全校師生含淚用掌聲送別拉拉,場面感人。 德高國小為拉拉老師舉行樹葬,讓拉拉長眠於牠最愛的大榕樹下。(記者施春瑛攝) 曾經是流浪犬的拉不拉多犬「拉拉老師」,在二0一四年的耶誕節流浪到德高國小,並被校方收留,由於拉拉十分地溫馴且穩定,與學生的互動融洽,最後學校舉行了校務會議,讓拉拉成為學校的一份子,還頒了「輔導教師」證給拉拉,讓拉拉在學校的地位不是校狗,而是生命教育課程最棒的老師。這些年來,個性溫和且善於陪伴與傾聽的拉拉,帶給全校師生滿滿的歡樂與穩定人心的力量,學校還特地為拉拉老師發展出校本課程,讓學生更加的了解拉拉老師。 德高小朋友雙手合十靜心為拉拉祈福。(記者施春瑛攝) 已經十五歲的拉拉在汪星人界算是高齡,校長劉裕承說,近期拉拉陸續出現耳血腫、胰臟炎的症狀,經檢查還發現身體有腫瘤,日前已經住院一段時間。上週三好不容易回到學校,但精神及食慾都不佳,上週五又因發高燒而住院,住進氧氣箱,醫生也告知若是休克、心肺衰竭,要校方決定是否要進行插管急救,貼心的拉拉可能知道他們難以抉擇,自己選擇安靜地離開人世。當天下午拉拉從醫院被送回學校時,下班放學後還留在學校的一些師生,紛紛留下來等候拉拉回到學校,見拉拉最後一面。 德高國小各班代表為拉拉獻上鮮花,和拉拉說再見。(記者施春瑛攝) 今天上午校方集合全校師生舉辦拉拉老師的追思紀念活動,前任校長陳茂盛也特地來送拉拉走完最後一程。校方將拉拉的骨灰安置於校園的大榕樹下,並讓小朋友將想念及感恩的話,寫在小卡片上並掛在榕樹上,為拉拉靜心祈福,也與拉拉老師好好說再見。 劉裕承表示,拉拉老師很幸福,有這麼多老師孩子熱愛著牠;德高的孩子很幸運,有拉拉老師陪伴著一起長大。雖然很不捨,但這就是要面對的生離死別,感謝拉拉為孩子上了寶貴的生命教育課程。

Read More

公車司機精神不佳誤駛入人行道 波及路邊等公車民眾1人擦傷

公車司機精神不佳誤駛入人行道,波及路邊等公車民眾1人擦傷。(淡水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號前今(25)日上午9時許,發生一起公車司機因精神狀況不佳,誤駛入路邊人行道事故,淡水警方獲報後前往處理。經了解,黃姓司機(男、52歲)駕駛大客公車由沙崙往淡水方向行駛,行經中正路時,疑似精神狀況不佳,致車輛駛入路邊人行道,波及路邊等待公車之杜姓乘客(男、70歲),造成杜男四肢輕微擦傷,經送往淡水馬偕醫院就診,意識清楚,無生命危險。 公車司機精神不佳誤駛入人行道,波及路邊等公車民眾1人擦傷。(淡水警分局提供) 淡水警分局表示,警方獲報到場協助傷者送醫,公車司機經酒測無飲酒情事,全案依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處置,現場於9時45分狀況排除,交通恢復順暢。

Read More

新二代矢志成為「男」丁格爾

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臺北市服務站的新二代親善大使張庭維,矢志成為「男」丁格爾。(移民署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有感於英國女護士南丁格爾在戰爭中救治傷患的救人助人情操,母親來自中國大陸的新住民二代張庭維,從小就喜歡幫助人並決定走上護理師工作。目前就讀護專五年級的他,即便幫女病人做放置導尿管及尿管護理的實習工作,也秉持專業及耐性獲病人認同。 新二代親善大使張庭維(左三)曾經在實習時以專業獲得女病人的肯定。(移民署提供 張庭維是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台北市服務站的新二代親善大使,個性熱心助人,在升學道路上決定從事與自己個性相符的護理工作。他分享曾經在骨外科實習時,遇到車禍的女性病人年紀與他相仿,在執行導尿管護理的臨床工作時,為讓女病人不因性別而感到不自在,特地在一位女性實習生陪同下,終於順利地完成任務,過程中,除了要讓陌生的女病人信任自己的專業外,其實自己還要克服膽怯心態,讓他更能體會成為「男」丁格爾並不容易,而他也做到了! 另一項令張庭維記憶深刻的實習工作,就是幫新生嬰兒洗澡。張庭維說,新生兒必須先洗頭再洗身體,眼睛鼻子嘴巴上的分泌物等也必須耐心清除,臍帶還沒掉的新生兒,必須用無菌棉枝沾酒精消毒與乾燥。手上的新生兒,讓他覺得生命的可貴。 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台北市服務站主任蘇慧雯表示,張庭維執行護理實習工作時,以專業的態度受到病人的肯定。他用功讀書,希望能在今年畢業後一舉考上護理師國家考試,將來夢想開一家護理機構,造福更多傷、病患者。今(25)日移民署PODCAST節目「文化談新事」邀請新住民子女張庭維及利佳玲,分享從事護理工作及運動救護的小知識,精采有趣的內容,請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2e0mumo0dp501w6229j1zmi收聽。 蘇慧雯說,針對在台灣生活的外來人口、新住民,甚至是新住民子女,移民署針對各類對象提供不同的照顧服務措施,有關外來人士在台生活諮詢服務熱線,為方便社會大眾記憶及運用熱線,原來的號碼0800-024-111自7月1日起將停用,即日起改碼為好記的「1990」幫幫您,歡迎大眾多加利用。 23:09 黃秋儒 圖片

Read More

新竹市遭控疫苗預約系統落後 國民黨批:市府公然說謊

國民黨25日舉行記者會,質疑新竹市政府公然說謊。(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台北報導 號稱「科技之都」的新竹市,日前被質疑疫苗預約系統落後,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何志勇指出,新竹市政府受到質疑後回應,只要和客服人員詢問何處還有疫苗存量,客服就會告知,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新竹市府的回應就是公然說謊。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何志勇指出,經過實測過後,客服人員回應無法提供疫苗存量的名單。(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何志勇提到,經過何志勇團隊實測過後,客服人員回應無法提供疫苗存量的名單,需要民眾向各家醫療院所打電話確認,這樣的做法可以算出社會成本會付出很多,「新竹市府用一個根本沒有名單的疫苗專線,想要搪塞預約系統落後的事實」。 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劉奕宏指出,在「線上預約」、「滿額顯示」及「依行政區分類」三項指標,新竹市都未能達標。(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劉奕宏也拿雙北、桃園市、新竹市的疫苗預約系統進行比較,分別在「線上預約」、「滿額顯示」及「依行政區分類」三項指標進行評比,雙北於這三項都可以做到,而桃園市則是無法做到「線上預約」,但劉奕宏也認為桃園還算及格,然而只有新竹市是三項都未能達標,劉奕宏表示,新北市長侯友宜做得到,為什麼新竹市長林智堅卻不行?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批評,新竹市防疫市政完全經不起檢驗,就連最基本的疫苗預約專線都可以處理得亂七八糟,最林智堅的執政能力相當失望;林家興也呼籲林智堅,剩下半年的市長任期,不要每天「數饅頭」,想著去選其他縣市的執政首長,這樣無心為民服務,不會是市民的福氣。

Read More

國民黨籲:規範外送模式的SOP 維護外送員權益

國民黨召開「防疫X經濟最前線,外送員權益要保障」記者會。(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記者黃必成、王柏倫、陳威穎/台北報導 疫情發燒,全台確診者居家照護人數暴增,針對外送員被要求送餐到家門口的做法,國民黨今(25)日公開呼籲,中央防疫指揮中心及縣市政府應盡快訂定相關法規與指引,規範外送模式的SOP,以有效平衡防疫與經濟,維護外送員權益。 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主持記者會。(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國民黨召開「防疫X經濟最前線,外送員權益要保障」記者會,由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主持,並邀請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言人蘇柏豪、發起人李昶志等工會代表陳述心聲。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主持記者會。(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開放居家照護確診者與居家隔離者可以訂購外送,並要求外送員送餐上樓,「別逼確診者跑出來拿餐」;對於居住在老舊公寓的居家照顧者該如何下樓取藥,陳時中說「可把鑰匙丟下樓」等。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起人李昶志代表陳述心聲。(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國民黨指出,陳時中接連不當的說法引發外送員不滿,疫情指揮中心一聲令下,形同強制要求外送員必須進入社區大樓送餐給染疫隔離確診者,顯示他不了解社會運作及民眾居家隔離的困境,也不了解外送業實際工作流程。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言人蘇柏豪代表陳述心聲。(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國民黨表示,去年疫情升溫期間,有相應保障外送員的防疫措施,包括讓外送員不上樓,暫停使用現金支付等免接觸作法。如今確診須居家照護的民眾人數暴增,一日三餐的外送需求非常大,指揮中心卻在沒有配套下,讓外送員身處險境。 外送產業工會強調,指揮中心不應強迫所有外送員取送高風險訂單。(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國民黨認為,估計每名外送員一天送餐要接觸的地點可能高達50至100個,硬要外送員進入公寓送餐到門口,可能增加不明的染疫風險,一旦染疫,更可能造成疫情快速擴散。 外送產業工會代表指出,外送員被賦予太多的義務和責任,卻沒有足夠的保障和權益,被迫承擔高度染疫風險。希望政府能恢復如三級防疫時的做法,各公寓大樓皆設置外送區,並且強制平台業者以刷卡支付費用。 外送產業工會強調,指揮中心不應強迫所有外送員上陣取送高風險訂單,應由國家出面召集一批自願承擔風險的外送員,給予更完善的裝備與相關防疫津貼,組成「防疫外送國家隊」。如果政府難以配合,也應考量外送員的防疫保險,或給予外送員防疫補助。 針對外送員於防疫期間的困境,國民黨也提出三點建言:一、 中央應考量成立防疫外送國家隊,並增加外送員的防疫裝備或補助,除了食品,未來亦可協助政府配送防疫物資或藥品到家戶,一舉數得。 二、 對於外送員無法送到家門口的實際困難,內政部的里鄰民政體系應提供支援協助,確保居家照護者獲得所需物資。 三、 防疫指揮中心及縣市政府應盡快訂定相關法規與指引,規範外送模式的SOP,以有效平衡防疫與經濟,維護外送員權益。

Read More

黃偉哲表揚優秀選手與教練 期許再創佳績

市長黃偉哲頒獎表揚入選2022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國家代表隊選手。(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各運動項目代表好手及運動團隊在上半年屢創佳績,其中8位選手及1位教練入選2022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國家代表隊,市長黃偉哲25日表揚優秀選手與教練,期許這些優秀運動員再接再厲,持續突破自己,再創佳績。 田徑專任運動教練胡文瑜(左)、新化高工魏浩倫(右)師徒兩人入選2022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國家代表隊。(記者陳治交攝) 黃偉哲表示,台南市基層運動選手近年來在體育競賽創新猷,2022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將於5月14日在法國諾曼第舉辦,南市桌球莊家權、跆拳劉韋辰及黃敬芸、沙灘排球蔡秉均、游泳王昱翔及田徑魏浩倫、易柏安、吳芷儀皆入選國家代表隊,顯示台南基層競技體育推展有成。 市長黃偉哲頒獎表揚永仁高中女籃隊。(記者陳治交攝) 目前就讀新化高工的魏浩倫,接受專任運動教練胡文瑜指導,國中時期在全中運創下「國中最速男」稱號,並在110年全運會男子組400公尺接力掄元,為南市奪下隊史首面金牌,此次師徒一同入選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代表名單,十分不容易。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永仁高中女籃隊在3月份舉辦的高中籃球甲級聯賽榮獲季軍,在隊史上參戰的11屆,9次搶下四強門票,樹立南霸天稱號,且許多球員的學業成績名列前茅,文武雙全是永仁女籃隊最大特色。長榮中學橄欖球隊去年奪下全國橄欖球聯賽冠軍,今年持續氣勢勇闖第76屆全國橄欖球錦標賽決賽奪下亞軍。後壁國中軟網隊在青年盃軟式網球錦標賽奪得2金1銅,相信能延續實力於全中運再創佳績。

Read More

「感謝有您 母愛無盡」 明陽中學母親節電話懇親活動

明陽中學25日上午舉辦母親節電話懇親。(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燕巢報導 母親節即將到來,法務部矯正署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為紓解收容學生思親之苦,特於25日上午舉辦「111年度全校學生母親節電話懇親活動」,讓學生能夠透過電話向終年辛勞的母親、辛苦持家的妻子及親密可愛的家人訴說彼此無盡的思念。中華電信公司高雄營運處並以公益無償性質特別架設12部電話機,提供最佳的通話品質。 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表示,今年母親節受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持續嚴峻影響,為有效因應Omicron新型變異株的威脅及保障學生的健康安全,不得已暫緩辦理面對面懇親活動。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母親節氣氛,該校精心佈置電話懇親會場,在衷心祝福「母親節快樂」的同時,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 涂志宏校長勉勵同學表示,母愛的展現或有方式不同,有的默默支持為你留一盞燈期待你的返家,在此感恩的節日,願你為母親或照顧你視如己出的親人,說聲感謝辛苦了,一句感謝,再辛苦都值得期待。 因明陽中學學生來自全國各地,25日登記參加電話懇親的家屬非常踴躍,一早便翹首盼望電話鈴聲的響起。當電話撥通後,大家莫不緊緊抓住有限的通話時間,透過電話相互傾訴思念之情,現場「母親節快樂」之聲此起彼落,現場氣氛十分溫馨感人。對於電話一時無法打通的學生,該校安排於電話懇親後3日內責由班級導師安排學生電話接見或協助學生家屬申請「行動接見」服務,透過事先下載的APP並申請通過後,即可透過手機與學生視訊會面,一解學生思念家人的心情。

Read More

永安區凌晨住宅火警 4民眾受困警消協助平安脫困

高雄市永安區保安路一棟2樓建築物住宅,25日凌晨0時16分許發生火警。(記者陸瓊娟翻攝) 記者陸瓊娟/永安報導 高雄市永安區保安路一棟2樓建築物住宅,25日凌晨0時16分許發生火警,消防局第五大隊獲報後立即出動16車32人前往搶救,約11分鐘即撲滅火勢,該住戶共計6名;1樓2名民眾自行逃生,消防人員於2樓帶出4名受困民眾人員均平安無受傷。 消防局第五大隊25日凌晨0時16分許獲報永安區保安路一棟2樓住宅發生火警,警消到達時消防人員立即佈線搶救,現場於1樓神明廳起火,約11分鐘即撲滅火勢,該住戶共計6名皆平安。 高雄市政府消防局呼籲所有市民朋友,建築物請勿堆積過多雜物,避免發生火災時致火勢容易延燒,並保持樓梯間通暢。同時注意用火用電安全,並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在火災發生時發揮成功示警的效果,爭取火警初期的逃生時間,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