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農產市集 周六新瓦屋登場

民眾只要本週六於新瓦屋購買竹縣農特產品滿500元,即可兌換精美2023年水果月曆1份。(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為展示多年來推動「新農民市場、農民直銷站、農村社區小舖」的成果,將於廿四日在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辦「竹縣市集新鮮go!」活動,邀集新竹縣各農會、漁會展售十三鄉鎮市的新鮮農產品、特色伴手禮,民眾只要購買商品滿五百元,即可兌換精美二0二三年水果月曆一份。 縣長楊文科表示,希望提供更多行銷平台,讓新竹縣農特產推廣出去,歡迎鄉親好朋友一同前往參觀選購,攜手支持農民。 農業處指出,縣內已成立十一處新農民市場(農民直銷站)及三處農村社區小舖,共計十四處,各農會經營的市場皆具有在地農產特色,已成為鄉親一日三餐選購日常食材的最佳去處。 縣府於民國九十六年起輔導轄內各農會成立「新農民市場、農民直銷站、農村社區小舖」,至今適逢十五週年。縣府推動農民直銷平臺的初衷,以講求「新鮮、安全、安心」的農業經營型態,強化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產銷機制,提升農業行銷能力,一路走來始終秉持地產地消、降低食物里程的精神,提供消費者健康安全的在地蔬果。 各農會除擁有銷售農產品的實體據點外,近年來,亦積極擴展行銷通路,規劃將各市場結合OK超商多元合作模式,提供消費者訂票、網購、取貨、寄貨、便利生活等多元服務,異業結盟、共同行銷的合作方式,讓民眾來農會的「新農民市場、農民直銷站、農村社區小舖」可選購生鮮蔬果外,還可享有多項方便生活的服務功能。

Read More

減速吧!失智列車 雲縣推動失智症社區安全照護網絡

雲林縣建構完善失智症社區安全照護網,失智列車再減速。(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縣府響應921國際失智症日舉辦「減速吧!失智列車」記者會,透過各局處具體的失智照護網絡服務推動及整合,讓民眾更了解失智症相關資源的運用。 縣長張麗善指出,本縣截至今年7月人口統計資料,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占率達19.94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另失智人口數推估達11641人。統計近二年雲林縣失智者未使用長照服務約占五成,且多由家人照顧,照顧人力也因少子化更加缺乏,讓失智就像失速列車成為重大社會議題。 張麗善表示,為減速失智症帶來的衝擊,縣府各局處已成立包括加強失智者走失協尋、指紋按捺服務建構、公共識能宣導、天倫D+卡等失智症照護整合網絡,並完成布建5家失智共照中心,提供失智個案家屬醫療諮詢、資源轉介及失智症人才培訓,20鄉鎮市共布建廿一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失智者於社區使用長照服務延緩退化及失能,並讓失智照顧者能有可近性資源使用,獲得共伴照護及喘息機會。 此外,希望藉由各局處室以具體行動方案及失智照護網絡服務,讓民眾更了解失智症及相關資源的有效運用,同理、包容與關懷態度,讓失智者尊嚴、自主、平等地幸福過日子,搭配專業協助提供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延緩失智病程及失能發生,讓失智這列車能更有效減速,若身旁親友有失智照護需求,可撥長照服務專線1966諮詢,減輕失智者及其家屬的照顧負擔。

Read More

開立統一發票 評選績優營業人

連珍食品有限公司獲選年度績優營業人,北區國稅局基隆分局長馬嘉駿代表財政部頒發獎盃由連珍財務長鄭藝紅代表受獎。(北區國稅局基隆分局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北區國稅局為獎勵營業人誠實開立統一發票及積極配合國家稅政使用電子發票,今年度評選出轄內開立統一發票績優營業人八十五家,以及使用電子發票績優營業人五十一家,共計一百三十六家營業人獲獎。 其中基隆分局轄區有二家營業人獲獎,為祝賀及肯定績優營業人獲獎之殊榮,由分局長馬嘉駿代表財政部頒發獎盃及該局致贈之臺華窯設計「結實昌盛‧綠彩纏枝」精美瓷瓶,祝福績優營業人再創駿業高峰。 基隆分局指出,其轄區獲選績優營業人(含電子發票績優營業人),有連珍食品有限公司、泉益加油站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家企業,為了感謝績優營業人誠實開立統一發票及依法申報繳稅,並配合政府推動稅制稅政,已分別於今年九月二十日、二十一日頒獎,共同分享績優營業人獲獎之喜悅。

Read More

羅東鎮立幼兒園園舍新建工程 預計113學年度招生

羅東鎮立幼兒園園舍新建工程,預計113學年度完成並開始招生。(羅東鎮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羅東鎮公所為提升公共收托功能性,並希望減輕民眾育兒之負擔壓力,特別整合鎮立幼兒園周邊教學環境資源,於公有土地羅東鎮仁愛一段5地號,面積三千零六點四平方公尺之場地,規劃新建一座符合教學理念與目標,並兼具未來前瞻性發展之幼兒園新園舍,藉此提升公共收托之比例,減輕民眾(家長)育兒的負擔,並藉由整合教保資源,對社區責任、幼兒教育福利與雙薪家庭,共創三贏局面。 新建園舍委由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設計為兩層樓之建築主體,總預算經費預估約為新台幣七千八百萬元,新建園舍計畫於一一三學年度開始招生,主要招收對象為二至三歲幼幼班之幼童。依幼兒園分班設施設備標準規劃,一樓計畫設置八個幼幼班活動教室,二樓規劃二間混齡室內活動室、教具資源室及大型室內空間,其中大型室內空間除了提供因天氣狀況實施幼兒大肌肉活動需求外,更兼具會議及教保員研習之彈性運用功能。 幼幼專班空間設計以幼兒為主軸,考量幼兒行為、活動與安全性等因素,依據鄰近活動中心與園區運作之現況需求,採用綠建築手法將光線、風、水等元素適當引導,創造溫暖、舒適與安全的活動場域,未來在新舊建築的銜接與家長接送動線上,皆會納入整體規劃與設計。

Read More

五合一選舉宜蘭縣候選人資格審查結果 兩人資格不符 

五合一選舉,宜蘭縣共747名登記,候選人資格鱕查結果出爐,有縣議員選舉第四選舉區及頭城鎮民代表第三選舉區,各一名候選人之消極資格不符合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26條規定。(宜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二十日召開委員會議,審查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共七百四十七名候選人資格。計有縣議員選舉第四選舉區及頭城鎮民代表第三選舉區,各一名候選人之消極資格不符合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26條規定。 縣選委會表示,縣長選舉候選人陳琬惠等六人之資格,經相關機關查證結果,均符合規定。縣議員選舉候選人黃惠慈等五十九人之資格,五十八人符合規定,惟第四選舉區吳姓候選人,有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26條第4款情事,不得登記為候選人。鄉(鎮、市)長選舉候選人李家豪等三十一人資格,准予登記為候選人。鄉(鎮、市)民代表候選人羅漢民等二百廿八人之資格,二百廿七人符合規定,惟頭城鎮民代表第三選舉區林姓候選人,有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26條第2款情事,不得登記為候選人。村(里)長候選人郭寶簧等四百廿三人資格,准予登記為候選人。 縣選委會指出,縣長及縣議員候選人資格,經二十日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後,將函報中央選舉委員會審定,再依法辦理候選人姓名號次抽籤及公告候選人名單。至於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選舉,則於審議通過,將通知各鄉(鎮、市)公所辦理候選人姓名號次抽籤,由選委會依法辦理公告候選人名單。

Read More

侯友宜授旗 勉勵第46屆國際技能競賽選手為國爭光

新北市長侯友宜授旗勉勵第四十六屆國際技能競賽選手發揮平日訓練成果,展現堅持到底韌性,勇奪金牌為自己爭取榮耀。(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有技能界奧林匹克之稱第四十六屆國際技能競賽將於九至十一月在各國家分流舉辦,台灣共派出五十七名選手參加五十項職類競賽。新北市技能競賽汽車板金職種國手東海高中畢業生陳柏達、網頁技術職種國手新北高工畢業生仇胤年及行動應用開發職種國手新北高工二年級葉家均分別於十月九日至十九日至韓國比賽及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至瑞典,市長侯友宜二十一日於市政會議授旗,期勉選手為國爭光。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首創推動三級培訓及六種技職競賽人才育成策略,培訓對技職領域有興趣的學生,互相切磋技術,透過技能扎根培養世界技職人才,更首創加碼獎勵金激勵孩子及指導教師,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學生最高可得一百二十萬、教師四十萬元,期勉國手發揮平日訓練成果,展現堅持到底韌性,勇奪金牌為自己爭取榮耀。 葉家均表示,練習的時候研究喜歡的APP領域,過程感到非常的快樂滿足。更感謝家人支持,比賽的時候沒有太多的壓力,可以全心全意的專注。期許自己在本屆國際技能競賽上能為台灣爭取榮耀、拿下好成績;仇胤年表示,網頁技術可以將散亂的資訊,重新編排整理,再以整齊、美觀的網頁方式呈現,這是網頁技術最有成就感的地方;陳柏達則說,自己期許能在這一次比賽把一年來所訓練的技能做出最棒展現,也要求自己絕對不能被扣分。

Read More

長庚醫學系為雄中與嘉中開課 充實高中新課綱

嘉中陳元泰校長(右二)、長庚大學謝明儒主任(右一)在嘉義長庚醫院蕭政廷副院長、許志明課長見證下簽約。(長庚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長庚大學與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以下簡稱雄中)及國立嘉義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嘉中),於十九日簽署合作協議書,為兩所高中開設醫學微課程。因應新課綱與高中生學習需求,促進人才培育及學校互動交流,長庚大學由醫學系謝明儒主任代表,與嘉中陳元泰校長及雄中莊福泰校長完成締約。 教務處二十一日表示,隨著新課綱上路,高中生更加需要探索學習性向,長庚大學陸續與鄰近重點高中合作開課,包含武陵高中、北一女中、建國中學、延平中學、新莊高中,以及台中一中等校。本次更跨過濁水溪南下,結合高雄及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在地資源,與雄中、嘉中締結聯盟。 自一一一學年度開始,長庚大學與雄中、嘉中二校合作開設醫學探索人才培育微課程,藉由醫學入門課程的開設,讓同學在高中階段盡早探索,對了解自己對於醫學之路是否有興趣與契合度,再訂立目標積極努力。 本次課程合作由長庚大學醫學系規劃,師資群為高雄及嘉義長庚醫院教授與醫學團隊,以「長庚醫學探索人才培育課程」為題,透過課堂介紹、醫院臨床技能實作及實地參訪,讓學生了解醫學發展過程、體驗臨床訓練情境、探索醫學研究及技術。 雄中莊福泰校長(左三)與長庚大學謝明儒主任(左二)代表簽約,將安排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教授團隊開設課程。(長庚大學提供) 謝明儒主任表示,課程將包括醫學倫理、醫學訓練體驗、外科手術技能的新進展、精準醫療發展及應用與運動醫學與實證醫學等八堂課,不僅豐富學生的學習歷程,也讓學生對未知且充滿好奇的醫學領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作為大學選填志願的參考,同時也讓大學與高中課程合作加深,在新課綱的課程推動下建立新的運作與合作模式。    

Read More

清代的頭城十三行老街 蒸汽機車映像館揭牌

創建於清代的頭城十三行老街,白世庸先生所有連棟式商用店屋經完成修復活化,21日以「蒸汽機車映像館」的新身分再現風華。(宜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縣府配合文化部自一0七年起推動「私有老建築再生計畫」,鼓勵民間老屋參與活化保存,讓老建築的歷史記憶與當代生活產生互動連結的契機,以此帶動文化復興、地方創生的風潮。本縣提出的「宜蘭老建築再生計畫」,以充分配合屋主對於老屋修復後的再利用想法為出發,自媒合提案至活化階段,以信任的伙伴關係一同解決問題、朝目標邁進,迄今已累積豐碩的執行成果。位於頭城老街─和平街一百五十二號街屋,是宜蘭縣首處獲文化部核定補助、也是第一處完成修復活化的案例,廿一日以「蒸汽機車映像館」的新身分再現風華。 創建於清代的頭城十三行街區,為連棟式商用店屋,其空間主要以倉儲為主,兼辦頭圍市街的貿易及批發商務。道光六年(一八二)烏石港開港後,台灣東北角一帶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進出,十三街區見證彼時港口貿易的全盛景況,具重要歷史意義。 位於和平街一百五十二號,保留清代「前店屋、後合院」的格局,臨街牆面是日治洗石子的樸實風貌,具體留存不同時代的建築風貌。原居台北的白世庸先生,因緣際會來到頭城老街,受其歷史氛圍及舒適生活步調吸引,決定為老街文化保存盡一份心力,而成為該座老屋的新任主人,又適逢文化部推展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遂於一0八年與縣府合作研提修復活化計畫,並獲得文化部經費補助,如今計畫執行已開花結果,將為頭城老街的文化保存開啟新的篇章。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表示,「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的推動目的係希望引入民間自發性文化治理力量,結合縣府及民間,透由公私協力方式,共同保存具珍貴歷史價值的老屋,老建築計畫補助宜蘭縣頭城老街共有四案,是老屋再生使用的最佳典範。 啟用後的「蒸汽機車映像館」採預約參觀,除展示國內、外「蒸汽機車」的影像,館方亦將匯整有關蒸汽機車的正確知識及相關鐵道文化資訊,不定期舉辦人文講座、專家邀展及同好研討會等活動,提供民眾更多認識鐵道文化的平台與途徑。

Read More

鄭辦:推動鐵路地下化是鄭寶清 鄭運鵬是「政治剽客」

鄭辦:推動鐵路地下化是鄭寶清,鄭運鵬是剽竊抄襲的「政治剽客」。(鄭寶清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國民黨前立委也是張善政競選總幹事的陳根德,二十日開記者會大罵鄭運鵬剽竊政績,對於「國道一號經龜山至蘆竹段的橋下七個涵洞拓寬工程」,鄭運鵬竟然敢在媒體專訪時攬到自己的政績當中,根本是欺騙選民的無恥、不要臉行為,他表示該涵洞改善計畫明明是他於二0一四年監督交通部推動訂定的計畫,怎麼會變成鄭運鵬的政績呢?鄭寶清辦公室表示,但對手還酸溜溜的回應陳根德二次落選,因此對政績念念不忘,真的是吃人夠夠。 鄭寶清辦公室二十一日指出,事實上,這就是鄭運鵬另一個專門「割稻尾」的政治傑作,把別人努力的政績完全包攬上身,彷彿就在剽竊抄襲他人的努力問政成果,難怪這種沒有政治格調且人品低劣的人,會去力挺論文抄襲醜聞爬滿身的林智堅,因為他們都是會剽竊抄襲別人努力成果的「政治剽客」,這樣沒有是非道德價值觀的人竟然還能參選桃園市長,竟然還能到處去說謊欺騙選民他有什麼樣的政績,真的是恬不知恥的政客。 鄭辦指出,桃園鐵路地下化的推動,是二0一六年鄭寶清就任立委後所全力推動的重大政策,經歷了各部會與行政院的多次協調、質詢與溝通,最後才在二0二0年由中央政府審定、核定,交通部長王國材都曾親口公開表示「沒有鄭寶清立委的努力爭取,根本就沒有桃園鐵路可以變成地下化的結果」。然而,日前鄭文燦竟然把桃園鐵路地下化推動的爭取「移花接木」給鄭運鵬,「公然說謊」這是他們兩人多方努力推動的成果,而鄭運鵬也隨後唱雙簧「割稻尾」,在臉書發文收割其幾無出過力氣的桃園鐵路地下化爭取政績,難道這不是為了選舉不擇手段而剽竊抄襲別人的政績或努力成果嗎? 鄭辦表示,鄭運鵬的選區在龜山、蘆竹地區,鐵路都沒有經過,根本沒有所謂的鐵路地下化的政策需要爭取,卻因為為了參選市長而「大言不慚」割稻尾,與陳根德的「國道一號涵洞拓寬工程」政績被鄭運鵬剽竊抄襲完全如出一轍,真的是不要臉無恥到極點的「大說謊家」,只會讓人覺得鄭運鵬如此顛倒是非道德價值的愚弄選民噁心行徑,真的讓人忍無可忍,只能揭穿他虛偽矯情的真面目及假面具。      

Read More

三叉坑部落921重建戶赴立院陳情 爭取居住生存權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三叉坑部落九二一重建戶二十一日到立法院陳情,控訴過去災後重建計劃執行不徹底,導致現今重建部落有多戶雖然地上物是自己的,但土地所有權卻是別人的,官僚致災影響部落災民的居住生存權。 九二一大地震二十三週年,三叉坑受災自救會一行在立法院請願接待室召開「三叉坑部落受災戶面臨拆屋危機」記者會。記者會上,自救會代表林建治等人高呼「還我土地」、「真相調查」、「政府失職」、「家在何方」等口號。 法扶原民中心律師林韋翰指出,政府執行「原住民聚落重建計畫」時,沒有將重建區的私人土地全部收歸國有,留下幾筆大塊土地仍為私人所有,就透過抽籤程序分配給受災戶作重建使用;分配後,更未依重建計畫內容將建地所有權分配與受災戶,使得多數受災戶在重建屋住了十七年,卻沒有建地所有權。 從去年開始,更有外人透過法拍程序取得建地,要求受災戶用高價購買土地,不然應限期遷離。 對於部分三叉坑部落九二一重建戶十月即將面臨訴訟,不能再拖,立委吳玉琴建議,希望行政院能組成三叉坑部落受災戶土地建物所有權處理專案小組,如果必要也可以與司法院研議,希望能有這樣一個專案小組可以順利解決相關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