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承德幹線48電動公車完成締約 112年4月上路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承德幹線新添四十八輛電動公車,二十一日在交通局長陳學台及公運處長常華珍等人見證之下,由大南汽車賀政董事長及華德動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蔡裕慶董事長完成簽約,目標於一一二年四月上路營運。 公運處表示,承德幹線為大南汽車首條導入電動公車路線,規劃全線汰換為電動公車,其計畫已於今年六月由交通部完成示範型計畫評選,並獲交通部同意補助購置四十八車輛,經大南汽車完成採購作業後,於二十一日完成簽約,後續將由華德動能公司進行該批電動低地板車輛製造。 承德幹線路線服務水準為尖峰四至六分鐘一班、離峰五至二十分鐘一班,行駛動線是從北投地區行經承德路、南京東路及光復南路等路廊連接至信義區,並串聯圓山轉運站、市府轉運站、士林商圈、信義商圈、台北醫學大學及十二處捷運站等重要交通節點,年運量約為八百萬人次,提供沿線民眾更舒適、環保的大眾運輸服務。 公運處指出,大南汽車購入電動公車對台北市推動電動公車政策具有指標性意義,朝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更進一步。為配合行政院宣示一一九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台北市自一一0年起不再補助客運業者購置燃油車輛,除現有三百三十六輛電動公車外,包含承德幹線在內尚有一百十三輛籌設中,五百六十輛刻向交通部申請補助購置中,未來仍持續協助客運業者向交通部申請電動公車相關補助,並配合公車業者車輛屆齡期間逐年汰舊換新,朝一一九年市區公車三千五百輛全面電動化邁進

Read More

青創「人來走走」冰果室 克服疫情成功打出品牌知名度

「人來走走」冰飲店克服疫情成功打出品牌知名度。(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人來走走」冰果室,將美食與藝術美感結合,帶來視覺味覺雙享受!但這兩年來受到疫情的衝擊,也和很多商家小店一樣受創,幸好有高雄市青年局所提出的青創補助,進而協助專注於品質把關、求新求變,繼續用熱情服務每一位上門的顧客,成功克服困境也打出知名度。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指出,「人來走走」冰果室擁有兩間分店,分別位於三民區的高科大店與鼓山區的棧貳庫店,其招牌的商標設計醒目,被網路評價為具文青氣息的日式風格冰品室,店內可見木質調裝潢與輕工業風鐵件相呼應,小巧的空間搭配和風擺飾,營造出溫馨的居家氛圍,在炎夏的高雄,品嘗沁涼雪花冰,可謂人生一大享受。 青年局局長張以理表示,做為年輕人堅定的靠山,為讓青年朋友在創業路上扎穩腳步,已推出各項青年創業補助、行銷補助、青創貸款以及利息補貼等青創資源,亦持續開辦各類型創業輔導活動暨補助工具,歡迎有志青年加入青創行列開創人生。 「人來走走」冰飲店克服疫情成功打出品牌知名度。(記者許正雄翻攝) 「人來走走」創辦人郭豐慶表示,自己原是心理諮商師,擅長藝術治療領域,轉換跑道成立冰品店,但品牌創立不久便碰上嚴峻的新冠疫情,這對於青創店家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幸好有高雄市青年局所提出的青創補助,克服困境而開創商機,店內超高人氣水果冰「奇芒子異呦」打出口碑,另亦有熱食「割稻仔飯」,提供消費者除飲品、冰品以外更多元的品項。 「人來走走」出自芒果英文的諧音「MAN GO」,品牌亦曾登上知名綜藝節目「愛玩客」,更被收錄旅台日籍攝影師小林賢伍的「台灣日記」一書中做相關介紹,相信在青創補助的協助下,青年能更有餘裕發揮創意,為品牌增添豐富色彩。

Read More

文策院首度登韓推台灣主題書展 展現台灣作品獨特魅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文策院今年首度登韓推台灣主題書展吸引韓國出版業者感受台灣作品獨特魅力,文化內容策進院長李明哲二十一日並期許,以此讓台灣文化貼近韓國民眾的生活,加速產業扎根韓國市場,擴大台韓產業間的合作機會。 李明哲表示,文策院為打響台灣文化內容在全球的知名度,選擇不同的海外市場,舉辦以台灣文化內容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協助國內相關產業更順利進入當地文化消費市場,讓台灣文化貼近韓國民眾的生活,加速產業扎根韓國市場,擴大台韓產業間的合作機會。 近年台灣與韓國皆受惠於國際文化內容產業的蓬勃發展,對於故事文本的需求大增,而今年六月富川奇幻影展有多部台灣作品入圍,顯見多元題材的台灣特色IP獲韓國產業好評。 文策院表示,為協助國內業者把握兩國地理位置及文化相近等優勢,積極佈局韓國市場,首度於韓國舉辦「我們要交往一下嗎?台灣」主題活動,於九月十五日至二十六日於首爾「ARC N BOOK」新村店舉行。 「我們要交往一下嗎?台灣」活動與韓國知名連鎖書店「ARC N BOOK」合作,標題以台灣於韓國民眾印象中,最具好感度的「青春戀愛電影」為發想,將韓文中的「見面」、「交往」作為雙關意涵,並透過書店內陳設富有台灣元素的戀愛場景主題造型展架,讓消費者走進書店即能感受台灣文化氛圍。 文策院表示,與書店合作的活動,除了在靠近年輕族群聚集區域的「新村店」中設置台灣出版品專區,也將於全韓十餘家分店展出,包含已在韓國出版的台灣翻譯作品,以及與台灣文化有關的韓國書籍,並安排曾於台灣深度旅遊的韓國插畫家與作家舉行座談會,分享台灣經驗與體驗。

Read More

國家防災日 高市各校同步地震避難疏散演練

九二一國家防災日,高雄市各校同步地震避難疏散演練。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提升校園面對地震災害時應變能力,培養學子正確的防災觀念,高雄市教育局透過二十一日是九二一國家防災日,上午九時二十一分同步在各校舉辦地震避難疏散演練,並由教育局副局長吳文靜帶領市立裕誠幼兒師生進行演練,扎根傳達正確防災觀念教育應從小做起。 吳文靜副局長昨天上午九時二十一分,帶領高雄市立裕誠幼兒園師生進行演練,包括演練地震保命三要領「趴下、掩護、穩住」,並向師生說明「國家防災日」防震防災演練活動的意義。 現場逼真的模擬幼兒孩童疏散演練、人員失蹤協尋與受傷須送醫、現場幼童情緒安撫等情況演練;學校立即成立緊急應變中心,由現場指揮官調派安全防護組與搶救組,通力合作引導避難及疏散、協尋失蹤學生與傷患處置,並通報119專線由高雄市消防局新莊分隊協助就醫,現場幼童隨著演練井然有序,正確的防災演練動作獲大家肯定。 裕誠幼兒園園長李嫈絨說,地震模擬演練當下,讓室內室外師生均能做出正確保命動作,感謝教育局每學期落實學校執行複合型防災演練,每年辦理幼兒防災研習,也增進了幼兒園師長的教育培訓,師長回到園內才能推廣教育孩童。 吳文靜副局長表示,從小就應讓幼兒園師生培養與熟悉防災知識,一旦面臨災害便能做出正確與習慣動作;另外也讓防災知識成為學童帶得走的觀念,從學校帶到家庭至社區,影響家人、社區民眾一起參與學習,未來成為防災教育種子小尖兵,將正確的防災意識傳遞到每個角落。

Read More

北藝中心參觀回路 10/5起 定時免費開放

台北時裝週今年走秀將運用北藝中心特殊劇場打造沈浸式四面舞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為了拉近民眾與表演藝術的距離,能更加親近與了解劇團表演的日常,北市文化局廿一日表示,「北藝中心參觀回路」自十月五日起至十二月卅一日,將會在固定時間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回路最初設計的樣貌,一窺劇場的內部空間,從另一個的角度認識劇院後場的日常。 文化局說,北藝中心參觀回路七至九月所推出的沉浸式互動體驗特展,自開放以來,已有超過一千九百個參觀人次,獲得許多回饋,在特展暫告一段落之後,為讓大眾體驗參觀回路的原始設計理念,十月五日至十二月卅一日期間,每週三至週日下午兩點至五點,開放無互動設置的參觀路線。 參觀回路是北藝中心建築的特色之一,文化局指出,大門口橘色迎賓通道貫穿整棟建築,接著在黑暗中,可經由觀景窗一窺劇院內部空間,看到的可能是舞台上方的鷹架、劇場結構的鋼樑;可能是工作人員在搭台、團隊在排練,也可能是休息中的舞台、或是正在調燈漆黑一片…,或許還能在路途中與表演者不期而遇!長長的階梯與深黑的通道,是貓道、是後台,是能一窺劇場真實樣貌的連結,希望讓民眾自在走訪、理解真實的劇場日常與工作的態樣。 參觀回路以橘色迎賓通道讓觀眾耳目一新,在白晝之夜也響應率先讓民眾免費參觀。(北市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指出,北藝中心作為台北市地標性藝術重鎮,除了呈現表演藝術活動外,也規劃與北市府大型藝文活動結合,展現出跨界運用空間的可能性。即將於十月一日傍晚六點至二日早上六時登場的「台北白晝之夜」,以「士林大劇院」為主題,將以北藝中心代表的「科幻未來」為四大藝術展區之首,將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裝置藝術與多元對話融入,並由北藝中心向外拓展蔓延到士林夜市、士林官邸公園與台北科學藝術園區展區,邀請民眾前來士林,享受白晝之夜的藝術盛宴。 緊接著於十月八日登場的「台北時裝週」時尚大秀,利用大劇院整體空間,嶄新打造劇場沈浸式的四面舞台,提供千名以上觀眾近距離體驗沈浸式時裝秀。 觀眾可透過觀景窗一窺劇院內部空間。(北市文化局提供) 此外,北藝中心將於下半年推出許多精彩的長銷式節目,包括『再會吧 北投 2.0 REVIVAL』、瘋戲樂工作室『台灣有個好萊塢』,十二月也將推出精彩的馬戲節目,讓觀眾享受國際級的精采演出。

Read More

內埔鄉韓愈文化祭9/30擴大舉辦 歡迎鄉親踴躍參與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縣內埔鄉全台唯一主祀韓愈「韓文公」的昌黎祠,今年的「韓愈文化祭」三十日起擴大舉辦三天,首度採雙主場方式,傳統祭典儀式的三獻禮及六佾舞、版印金榜符、文公粄製作體驗等維持在廟前廣場舉行;至於開幕晚會、昌黎市集等活動將移師公所前廣場舉辦。 已連續舉辦二十二年的「韓愈文化祭」,近兩年因受疫情影響,縮小規模舉辦。今年國內疫情趨緩,公所擴大為三天辦理,由於昌黎祠廟前光明路及右方廣濟路車流量大,決議採雙主場方式辦理。 其中,昌黎市集連續三天在公所前廣場登場,周邊活動還有昌黎藝文之夜、遊行踩街活動、喝啤酒比賽、歌唱暨啦啦隊比賽等;版印金榜符則於十月一日在昌黎祠分上、下午場舉;,文公粄製作體驗也於十月二日在廟前廣場分上、下午兩場舉辦。傳統祭典儀式的三獻禮及六佾舞,十月二日在廟前廣場進行。 公所主場也搭設「韓文公」祭典行台,邀請「韓文公」鎮守現場,庇佑活動順利平安。另外,十月一日晚上昌黎之夜,邀請美秀集團、臭屁嬰仔及朱海君演唱,公所也準備多項摸彩品,歡迎鄉親踴躍參與。

Read More

救傷穿山甲寶寶「NaNa」健康長大 代言保育

台灣區保育廊道內的穿山甲活動場,最近迎來新成員「NaNa」。(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台灣區保育廊道內的穿山甲活動場,日前迎來新成員「NaNa」。 動物園說「NaNa」是二0二0年十月底,民眾在新北市公路旁聽見狗群吠叫,靠近後發現一隻蜷縮在木頭堆中的穿山甲寶寶,熱心民眾緊急聯繫新北市動保處後,透過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收容平台,送往台北市立動物園安置。 當時年幼的穿山甲寶寶,經獸醫師檢查後所幸並無大礙,動物園表示,由「野生動物檢疫救傷中心」進行人工哺育,轉眼一年多過去,健康長大的「NaNa」在今年七月正式入住台灣區,將來有機會和民眾見面。 動物園指出,「NaNa」為野外救傷個體,個性較為謹慎敏感且容易緊張;此,「NaNa」到台灣區後並沒有立刻放展,為了先打造一個讓她安心舒適的環境,保育員特別將「NaNa」從小使用的巢箱帶至台灣區,讓熟悉的床鋪陪伴她認識新環境。  隨著「NaNa」成長、體型漸大,保育員也預備了較大的仿樹洞作為她的第二「臥室」,確保「NaNa」在後場習慣入睡仿樹洞後,再將仿樹洞安置在活動場中隱蔽的位置,讓「NaNa」在陌生環境也能找到帶著熟悉氣味的小窩。 「NaNa」享用白蟻巢。(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表示,在「NaNa」逐漸習慣新環境後,保育員開始採取分階段放展,從最開始讓「NaNa」獨自待在活動場十分鐘,逐步拉長到數小時,近日「NaNa」開始能在活動場待上一整日;保育員也仔細記錄她的活動足跡和生理狀態,隨時掌握NaNa的反應;由於觀察到「NaNa」喜歡沿著岩壁攀爬至高處探索,為避免危險也特別在岩壁間塞入膠墊,此外 「NaNa」似乎也頗喜歡「玩水」,對活動場內的水池情有獨鍾,若遊客前往保育廊道參觀時,發現正在游泳的穿山甲,那牠可能就是「NaNa」哦! 「NaNa」是2020年10月底救傷收容的個體。(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由於穿山甲屬於穴居夜行性動物,動物園指出,民眾白天參觀時大多處於睡眠狀態,園方為了在不影響穿山甲福祉的前提下,方便遊客觀察穿山甲習性,特別設計了能夠近距離看見內部構造的仿岩洞穴,也希望民眾參觀時盡量放低音量,拍照不使用閃光燈,以免打擾了穿山甲們的美夢。

Read More

BMW欠繳207件罰鍰遭查封 車主賣車繳清欠款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縣中埔鄉賴姓女子名下的BMW轎車欠繳超速罰單、牌照稅等共二0七件,欠費十四萬餘元,由於遲未繳清罰款被移送行政執行署嘉義分署,日前車輛被分署執行人員查獲扣押,車主無力繳稅款,只能將愛車變賣後已繳清所有欠款。嘉義分署撤銷車輛查封及解除禁止處分登記。 嘉義分署表示,欠費的BMW轎車近一年來,在台南到嘉義之間的國道高速公路頻繁往返,超速行駛又積欠ETC費用罰鍰不繳納。 賴女曾在今年二月十六日申請分期繳納,但仍未繳,執行人員即將該BMW轎車鎖定為追查扣車對象。八月二十四日轎車被查獲停放在嘉義市興業路興嘉公園旁,執行人員獲報到場查封車輛。 賴女與何男昨天到嘉義分署,表示已將該車出售,售得款項可將全部欠費全部繳清,請求撤銷查封解除禁止處分後,辦理移轉登記予車輛買受人。 嘉義分署表示,已與嘉市府交通處及嘉縣市財政稅務局合作,將資訊與公權力結合,透過路邊開單員的巡查通報及車牌辨識器檢視,只要發現積欠牌照稅費、罰鍰等大戶所有之車輛時,就會立即通報分署,進行強制執行查封車輛。若義務人仍不予理會,分署會將查封車輛法拍抵繳欠款。

Read More

全國首次 北市各校防空地震災害疏散避難演練

台北市各級學校於21日上午配合9月21日國家防災日,進行全台第1次北市轄管學校防空地震複合式災害疏散避難演練;柯文哲是抽中北市大直高中成為今年國家防災日的視導學校,並前往視導一系列防空與地震避難動作以及地震疏散演練。(北市府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廿一日強調,震災演練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同學們知道萬一有事發生要逃到哪裡,老師也要知道疏散流程,最後則是在演習結束後,紀錄並改進演習缺失之處;透過每次演習都會在其中發現問題並修正。 在柯文哲的要求下,台北市各級學校於廿一日配合九月廿一日國家防災日,進行全台第一次北市轄管學校防空地震複合式災害疏散避難演練;柯文哲是抽中北市大直高中成為今年國家防災日的視導學校,並前往視導一系列防空與地震避難動作以及地震疏散演練。 柯文哲表示,九月廿一日國家防災日,要紀念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一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發生的南投集集大地震,造成兩千四百五十五人死亡、上萬人受傷、約八萬多餘棟房屋損壞,從那之後政府開始有了防災日的訓練。 他指出,今年因為俄烏戰爭,台北市政府已經開始著手一些動員準備,檢視如遇到軍事攻擊要做的動員,也要求教育局將這類活動合併舉辦。 柯文哲說,遇到危急時幾個原則「自救、互救、人救」,他昨天特別觀察防災動線設計,逃難時要知道避難處在哪裡,防空位置在哪裡,要知道自己跑到哪裡去。 柯文哲說,如果學校沒有事先規劃防災動線,就容易發生踩踏狀況。柯文哲肯定大直高中在疏散路線以及傷者置放位置都有規劃好,同學也落實「趴下、掩護、穩住」抗震保命三步驟。 他強調,最重要的是讓同學知道萬一有事發生要逃到哪裡,老師也要知道疏散流程,最後則是在演習結束後,紀錄並改進演習缺失之處。透過每次演習都會在其中發現問題並修正。 教育局表示,無法排除各種自然、人為災害來臨的可能性,但勿恃其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要建立國人複合式災害避難正確觀念,需從學生教育扎根做起,期許能從學生時代即建立國人複合式災害避難正確動作。  教育局說,依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今年所製作的全民國防手冊,於聽聞空襲警報聲響起,應立即疏散往地下室等防空避難處所實施避難,於就避難位置後,保持低姿態、遮眼摀耳嘴微張及胸口離開地面的動作,俾導彈、炸彈爆震時之衝擊波對身體造成最小的危害。

Read More

國家防災日 雲縣各級學校防震防災演練

國家防災日,雲縣各級學校防震防災演練總動員。(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各級學校廿一日同步實施一分鐘地震避難掩護演練,縣長張麗善也特地到斗六國小視察,並與師生們一起做「趴下、掩護、穩住」,展現對防災教育的重視;議員陳俊龍也到場關心,且期勉孩子們平時做好防災應變準備,遇災難才能從容不迫,將災害損傷降到最低。 張麗善指出,九二一是台灣人民共同的災難記憶,也是雲林的傷痛。中央將每年九月廿一日訂為「國家防災日」,就是希望大家能記取教訓,平時做好各項準備,才能有備無患;全縣各級學校實施地震避難演練,教導孩子們遇到地震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也希望孩子們能把防災知識傳遞給家人,讓每個人能落實防災觀念。 張麗善說,日前花東發生六點四、六點八級地震,造成房屋倒塌、道路及橋樑斷裂,甚至有民眾受傷,地震很難避免,但建立正確知識及預防概念,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很重要,藉由實地演練強化應變能力,讓大家學習正確防災知識。 雲縣長與學生們一起「趴下、掩護、穩住」進行避難掩護演練。(記者陳正芬攝) 昨日防災警報訊息一響後,張縣長與斗六國小師生一起「趴下、掩護、穩住」,並就地掩蔽;教師說明「不語、不跑、不推」三不措施等地震避難疏散原則宣導,藉實地演練強化師生應變能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