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嶼鄉內垵遊憩區一對男女溺水 男命危送醫

西嶼鄉內垵遊憩區一對男女溺水,男命危送醫。(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澎湖報導 澎湖縣政府消防局24日16時53分受理民眾報案指稱,西嶼鄉內垵遊憩區海域有一對男女遭海浪捲走,請派員救援,女脫困、男命危送醫。 消防局獲報後,立即派遣第二大隊、西嶼分隊及湖西分隊消防車、救護車及救生艇共4車1艇9人前往救溺,由第二大隊副大隊長蔡順孝負責現場指揮。 勤務人員到場後,該落水王女(29歲)已由內垵南安檢所人員救起,無失溫情形。因該海域風浪太大,消防局人員搭乘民間船艇出海搜尋,隨後海巡隊巡防艇亦到場加入搜尋,迄17時38分該名賴男(37歲、住馬公市)經海浪捲至岸際,在場消防及岸巡人員見狀,立即入水搶救,合力拖帶上岸,經評估已呈現OHCA狀態,乃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急救,並由救護人員施予電擊、建立口咽呼吸道及BVM正壓輔助呼吸等處置後搬運上救護車,於18時16分送抵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救治。本案溺水原因由警察局進行後續調查。

Read More

中國網媒以錯假訊息操弄對台認知的典型作法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國網路媒體《中華時報》報導,政戰局訪團八月出訪夏威夷是「假觀摩真遊玩」不過,這則網路文章目前疑似已遭下架。國防部二十四日強調,此報導刻意誇大渲染,為敵錯假訊息對台認知作戰的典型作法,國防部將持續強化文宣反制措施,落實涉外交流保密。 國防部二十四日發布新聞稿表示,《中華時報》是設於中國福建、由國台辦主管的媒體,報導內容經查證,為敵軍以錯假訊息操弄對台認知的典型作法,目的在打擊台灣協同友盟、提升戰力相關工作。該篇報導刻意誇大渲染,目的在打擊國軍協同友盟、提升戰力的努力,並藉此誤導台灣社會,製造內部對立。 國防部強調,中共利用台灣新聞自由環境,以「假報導、再下架」等多種方式實施認知作戰,混亂台灣內部穩定。國防部將持續強化文宣反制措施,綿密涉外交流保密,嚴格各項安全管控機制,以確保國防安全。

Read More

均齡70 花蓮縣原住民長青運動會趣味登場

花蓮縣「原住民長青運動會」,長者們快樂參與趣味競賽。(花蓮縣原住民文化體育發展協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原住民文化體育發展協會為了鼓勵中老年族群,多多參與戶外運動,昨日在大本運動公園舉辦一場「原住民長青運動會」,並以趣味競賽取代部分田徑賽事。主辦單位的細心安排,人人有獎,讓所有長者們都是滿載而歸。 這項長青運動會有標槍、鐵餅、鉛球、鍊球比賽,也有競走、一百公尺障礙賽,雖然項目與一般田徑場相似,但為了讓參與的文健站長者,都能在安全條件下完成,也簡化了部份項目。例如一百公尺障礙賽,是讓長者先走到中繼點,用「拖鞋」擲筊擲出聖杯後,再向前走到目的地,用汽球骰子擲出點數,自己取走點數數量的獎品;有些阿姨擲出六點獎品太多拿不動,直接拉開衣服下擺裝獎品,相當逗趣;最有趣的是「賓士組」,讓坐電動輪椅的長者,也能夠參加競賽,過程相同,卻是趣味橫生。 花蓮縣原住民文化體育發展協會理事長孟明廣指出,多數長者因為體能下降,擔心行動不便而不願出門,為了以趣味方式讓長者都能快樂參與,才會邀請仁安、吉寶干、大本三個文健站的長者為主,一起參與活動,尤其是在豐年祭結束、後疫情時代,召集族人一同透過運動會聯繫感情。

Read More

基隆原民運得牌將比照全國性運動會獎牌獎金標準

基隆市原住民參加全國原住民運動會獎牌獎金,經市務會議通過,比照全國性運動會獎牌獎金標準,明年於台北舉行全國原住民運動會。(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111年度原住民運動會,24日上午在七堵百福國中熱鬧登場,市長林右昌由民政處長王榆森陪同,向原住民朋友們致意;大會除一般田徑項目,還有一網打盡(撒漁網)、傳統擲矛、負重接力等傳統競技,把運動賽事與原住民傳統文化做了絕佳的融合。 來自全市十支隊伍,超過三百位的原住民朋友參賽;除負重接力、傳統拔河、大隊接力等田徑賽程外,加入原住民傳統競技比賽,會場熱鬧宛如置身豐年祭。(記者鄭鈞云翻攝) 林市長向選手加油鼓勵感謝大家參與,叮嚀在競賽過程中注意安全,經原住民議員陳明建和立委蔡適應重視,基隆市原住民運動會經費,從他上任後,逐年提高到今年增加一倍達八十萬元;另外,基隆市原住民參加全國原住民運動會獎牌獎金,經市務會議通過,比照全國性運動會獎牌獎金標準,明年於台北舉行全國原住民運動會,大家一展長才,都能奪金牌、拿獎金。 民政處表示,這場原住民族運動會,來自全市十支隊伍,超過三百位的原住民朋友參賽;除負重接力、傳統拔河、大隊接力等田徑賽程外,加入原住民傳統競技比賽,會場熱鬧宛如置身豐年祭。 原住民運動會除一般田徑項目,還有撒漁網、傳統擲矛、負重接力等傳統競技,把運動賽事與原住民傳統文化做了絕佳的融合。(記者鄭鈞云翻攝) 兩年一度全國原住民運動會,明年將於台北市舉辦,回顧去年在宜蘭舉行全國原住民運動會,基隆市奪下3金、4銀、2銅的優異成績,其中公開女子組槌球金牌,傳統拔河公開男子組、公開男女混合組代表隊更是二連霸佳績,林市長期許大家再創佳績。

Read More

基隆確診+684 Moderna次世代雙價疫苗大型接種站開打

Moderna次世代雙價疫苗大型接種站,24日下午起和25日,於基隆港務分公司一樓開設,等待接種疫苗民眾排出長長人龍。(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長林右昌今24日說明基隆市COVID-19疫情,公布確診人數684人,提醒民眾「戴好口罩、保持距離、手部清消」防疫好習慣,是生活的一部分,完整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今日下午起和明日,於基隆港務分公司一樓,開設Moderna次世代雙價疫苗大型接種站,隨到隨打。衛生局另還安排本市合約院所,提供民眾專診預約接種。 有關疫情部分,基隆市新增684名確診人數中,包括外縣市通報92例,佔13.45%;其中女性373人、男性311人;若以年齡別區分,35-44歲有120人最多,占17.54%,其次45-54歲有116人,占16.96%;至於75歲以上的長者有33人、65-74歲有56人、6歲以下有28人。 基隆巿24日確診者個案年齡分析。(記者鄭鈞云翻攝) 基隆市現有COVID-19專責病房136床,目前收治85人、空床51床,空床率37.5%;統計各院專責病床收治情形,基隆長庚醫院,重症38名、中症20名、輕症6名;部立基隆醫院,中症1名、輕症16名;礦工醫院,中症1名、輕症1名;三總基隆分院,輕症2名。 基隆市在推動「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居家醫療照護及生活照顧支持服務計畫」,截至昨日為止,已累計評估171,807人,利用快速通道的有45,214人,有97,570人完成健康條件審核,符合資格已派案76,002人,條件不符合則有21,568人。

Read More

苗家扶舉辦「LOVE YOU?童在一起」親子嘉年華

苗栗家扶兒保家庭服務,興華高中春暉社表演兒保操演出。(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竹南報導 苗栗家扶承接苗栗縣政府委託辦理兒少保護家庭處遇服務,已邁入第三十二年,不可輕忽的是「精神虐待」對遭受其他不當對待形式傷害的兒少的潛在影響,由數據顯示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因「缺乏親職知識」、「情緒控制能力不佳」、「失業或工作不穩定」是造成兒少不當對待的關鍵因素。若沒有好好被照顧與輔導,今天受傷的孩子恐成為明天壞掉的大人! 隨著時代的演變,現代多為雙薪家庭,雙方共同支撐整個家,而夫妻間也容易在分配照顧孩子時間而有爭執,往往我們總是期待每個父母都是好爸爸、好媽媽,但沒想到的是身為父母的大人也有不知道怎當一個稱職的家長。 九月二四日在竹南運動公園籃球場,舉辦「LOVE YOU?童在一起」親子嘉年華,除安排親子闖關遊戲外,特別感謝興華高中春暉社-兒保劇場演出。本次開放全台兒童參加,幼兒趣味著色組共二百件參賽,國小創意繪畫組則有九十八件參賽,經評審專業公正評選,共有二二件作品脫穎而出,於昨天活動中頒獎並展出得獎畫作。 繪畫比賽,主題『最喜歡和家人做的一件事』,得獎名單如下: 【幼兒趣味著色組】第一名郭采晨、第二名朱芯儀、第三名蔡蘿歆; 佳作十名柯沐辰、潘宣穎、李韋妡、齊祤棠、蔡杰恩、林芊綺、林瑀暄、徐熙妍、甘祖怡、葉芯綺。 【國小創意繪畫組】低年級組:第一名何家儀、第二名吳  帆、第三名吳芷葳。中年級組:第一名曾立杰、第二名蘇鍉縈、第三名陳紀璋。 高年級組:第一名蘇語晴、第二名黃祥硯、第三名周萱旻。

Read More

屏縣原住民族收穫節首度移師原鄉辦理 與族人共享「收穫拿麼多」

屏縣原住民族收穫節「收穫拿麼多!」首度移師原鄉來義鄉「屏東部落之心」辦理,各部落族人均盛裝出席,場面盛大。(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縣原住民族年度盛事「收穫拿麼多」原住民族收穫節,24日下午在來義鄉「屏東部落之心」登場,全縣9個原住民鄉鄉民均盛裝參與,除歡慶豐收外,也展現部落團結凝聚力。 位於來義鄉新來義部落的「屏東部落之心」,設置有文化健康站、部落廚房、文化創意展示、部落大學教室、資源教育教室及多功能集會所,甫於今年7月啟用,全縣原住民族聯合收穫節即在該地舉辦,別具意義。 縣長潘孟安表示,每年7、8月是屏縣原鄉的收穫季節,各部落陸續舉辦收穫祭一直到9月底才結束,而收穫祭就如同漢民族農曆春節,對原住民來說是充滿感恩與分享豐收喜悅的時刻。縣府為了延續感動與文化精神,從2017年開始辦理全縣性的聯合收穫節「收穫拿麼多」,與屏東縣民共享這塊土地上的豐收與美好。 潘縣長指出,之前收穫節都在屏東市舉辦,縣府為找回都市原住民及讓更多平地朋友認識原住民文化,今年特別移師原鄉舉行,深具紮根意義。 收穫節儀式則由牡丹鄉演繹「山海一家.多元族群」,呈現屏東多元族群與土地山海共享共存共榮,展現出跨越族群、跨越地域,山海一家精神,從山林與海洋看見屏東文化的力與美、包容與多元,現場洋溢熱情歡欣。 晚間舉行的「部落青年土地音樂會」,則聚集了屏東縣內8個原住民鄉青年會,透過古謠演唱、樂團表演、街舞演出等,見證了屏東文化的多元性,並真摯感受到原住民青年的熱血與活力。

Read More

竹縣市原民活力健康操比賽 原民長輩舞出活力

竹縣府舉辦文化健康站活力健康操比賽,最後由新竹縣梅花文健站獲特優及獎金1萬元。(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原民長者健康及文化健康站間交流,新竹縣政府舉辦「新竹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活力健康操新竹縣市比賽」,廿四日於新竹縣私立東泰高中亮麗登場,由來自新竹縣、市的泰雅族、賽夏族及阿美族等十隊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參賽,共二百卅三名原民長者齊聚一堂,一同舞出活力。 縣府原民處長雲天寶說,文健站不只要照顧長者的健康,還要兼顧文化及傳承,希望藉由健康操舞蹈競賽,展現原民長者的體適能與精神,活動並結合原住民族服飾、音樂、舞蹈動作融入原住民傳統文化,希望讓良好的運動習慣,更貼近族人的生活,也恭喜獲獎單位。 原民處指出,雖疫情趨緩,但為長者健康,本次活動也開設臉書現場直播,讓無法前來的部落親友,也能為長輩加油鼓勵。一早看到長輩們都是帶著笑容前來,這些都是縣府團隊繼續打拼創造更好原民照顧體系的動力。 文化健康站是為落實照顧原住民長輩所施行的政策,縣長楊文科上任後積極落實「一村一文健站」政見至今爭取成立廿個站在原鄉運作,落實在地因地制宜長照成效獲族人讚許及肯定,歸功於文健站負責人及照顧員的用心服務,文健站不只要照顧長者的健康,也要兼顧文化的傳承,尤其疫情期間,堅守防疫措施,感謝他們。 結果由新竹縣梅花文健站獲特優及獎金一萬元,新竹縣桃山文健站及竹東文健站獲優等二名,另新竹縣那羅文健站、馬武督文健站及新竹市頂埔文健站獲甲等。

Read More

強化建築物耐震安全 花蓮監理站汽車檢驗9/26至12/20停檢

強化既有建築物耐震安全,花蓮監理站汽車檢驗線及日起至十二月二十日停檢。(花蓮監理站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強化既有建築物耐震安全及更優質的檢驗服務,花蓮監理站將於今年九月二十六日起至十二月二十日止,實施檢驗室耐震補強工程作業,屆時汽車檢驗線將停止檢驗業務,不過檢驗服務業務不中斷。除大型重型機車檢驗、普通機車檢驗及汽車變更檢驗均正常服務外,另針對過戶臨檢及重領牌檢驗服務租借東昌代檢廠,花蓮監理站派員駐點持續辦理驗車服務。 花蓮監理站站長李東林表示,花蓮縣身處地震帶斷層中,今年大小地震已發生超過十餘起。為讓民眾及檢驗同仁有更安全、舒適洽公環境及提供更優質服務,自今年九月起委託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辦理耐震補強作業。 花蓮監理站再次提醒,汽車車主停檢期間有定期檢驗需求者按照行照上面指定檢驗日期至民間代檢廠檢驗,若過戶臨檢及重領牌檢驗,請先到花蓮監理站臨時檢驗登記處辦理檢驗掛號,再到指定東昌代檢廠驗車完成後,務必持「相關書表」回到花蓮監理站辦理後續程序。施工期間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Read More

高公局X公路總局X遠通電收首辦「國道交通安全嘉年華」

遠通電收、高公局、公路總局首次攜手舉辦「國道交通安全嘉年華」,號召超過20家民間企業與社福團體成為公益夥伴,力挺交通安全月。(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響應九月全國「交通安全月」,高公局、公路總局、遠通電收廿四日攜手於二高關西服務區首次舉辦「國道交通安全嘉年華」,將用路安全宣導場域從市區道路延伸到國道,除了一般交通安全知識外,特別針對國道服務區內人車交錯、行人穿越路口等問題,透過活動加強宣導,全面守護用路人安全。 近年由於疫情導致國旅風氣驟增,為此,遠通電收特別力邀高公局舉辦全台首次「國道交通安全嘉年華」,攜手道安會、公路總局等共同參與,號召超過廿家民間企業與社福團體成為公益夥伴,力挺交通安全月。 新竹區監理所在現場設置道安宣導攤位,交通安全教育向下扎根。(記者彭新茹攝) 遠通電收秉持關懷交通弱勢族群的公益理念,歷年來結合產官學媒各界力量進行道安宣導。遠通電收副總謝明峰表示,公司積極響應政府宣導道安觀念,為安全出行盡一份心力,更希望號召更多企業團體共同響應。未來遠通電收會持續努力,以全民用路安全為目標,涵括到高齡、兒童、自行車和機車族等交通弱勢朋友,守護跨世代用路人行的安全。 高速公路上路口最多的地點就是服務區,因此,高公局訂定國道交通安全月主題為「服務區車輛慢看停,行人停看聽」。高公局主任秘書彭煥儒特別提醒駕駛,進出服務區時放「慢」速度、察「看」周圍人車、「停」讓行人先行;用路人下車步行穿越道路時則要在安全處暫「停」、觀「看」左右來車、聆「聽」四周車輛聲音,以保自身安全。 全台人氣偶像親子天團《救援小英雄》波力、安寶與道安守護神-幸福公鹿與高速小飛力一起與小朋友互動,傳遞道安知識。(記者彭新茹攝) 靖娟文教基金會處長許雅荏表示,交通事故是十二歲以下兒童事故傷害的首要因素,並有數據顯示,兒童行走的交通事故中,有高達百分之六十發生在穿越道路,可見安全跨越馬路對孩童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 現場透過創意實景體驗搭配闖關抽大獎等親民活動,導入國道交通安全觀念,包括「路口安全」為主題的視錯覺地貼、智慧交通的進步,以及分享全新兒童道安數位教材等等,同時亦邀請親子天團《救援小英雄》波力和安寶與小朋友熱情互動,寓教於樂,更有助交安意識從小扎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