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高工十三日開箱學校美感改造後樣貌,師生感受校園美感變身成果。(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新北高工參加一一一年度教育部「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在全國眾多學校申請案中脫穎而出,是全國首間入選及成功改造的工科技術型高中,校方十三日開箱學校美感改造後樣貌,師生充分感受校園美感變身成果。
教育局表示,新北高工模具科實習工場大樓是學生在校三年的實習課程場域,空間環境原先昏暗,動線不甚流暢,且工科空間常被貼上漆黑凌亂的刻板印象。
學校去年計畫申請通過後便積極與設計團隊討論規劃,透過重新梳理動線,調整燈光及色彩,並適量添加木作隔屏,軟化金屬予人冰冷剛硬的視覺感受,更特別的是,大樓入口門面原是科內老師們三十年前為了撙節公帑及教學示範,利用實習工場既有設備,帶領學生自行設計及加工製作,設計團隊保留其紀念意義,加入改造元素與新空間完美融合,讓學校成為美感浸潤的場域。
此外,團隊與學校師生在這次的改造工程中,以電腦繪圖及雷射加工等設備,共同製作專屬於新北高工的室內導引指標,打造獨樹一幟的識別系統,完全發揮模具科專業技術,師生參與改造自己的學習空間,設計與教育結合,展現更多元及豐富的學習風貌,意義非凡。
新北高工校長林清南指出,學校結合美感及校園識別系統,進一步提升校園的環境和生活美學,將課程融入校園景觀,建立景觀意義化並實現校園美學生活化、意義化和課程化,提升學生美學涵養和人文素養。
模具科主任洪宜芳透露,傳統工科訓練思維都是按圖施工,尺寸要方即方、要圓即圓,美學涵養卻相對不足;然而,當作品在製作過程加入美學思考,便有可能提高附加價值,讓「成品」變成「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