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彰投苗雲113年聯合海葬」開始受理申請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為積極推廣環境保護新概念,使土地資源能永續使用,留給後代子孫美好生活的環境,且響應殯葬新思維,苗栗縣政府與台中市政府、彰化縣政府、南投縣政府、雲林縣政府聯合舉辦「中彰投苗雲一一三年聯合海葬」自即日起開始受理申請。 本次活動日期為一一三年九月二十四日,申請日期自即日起至一一三年九月十三日或額滿為止(苗栗縣為四名往生者),往生者或申請人(父、母、配偶及子女)設籍於中彰投苗雲地區,火化、土葬起掘或納骨塔遷出者均可報名申請,惟骨灰需經再研磨處理。 民政處表示,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養老送終是我們重要的課題之一,近年來環保自然葬接受度逐漸提高,環保葬也成為一種趨勢,苗栗縣的殯葬設施也逐步設置並推廣環保葬,讓民眾有更多元的選擇,縣府團隊必將不斷努力,提升殯葬服務品質,提供先行者更好更貼近自然的最終一里路服務。 欲申請者須填寫申請書並檢附申請人身分證證明文件(含與往生者親屬關係)、受葬者骨灰來源證明、登船者身分證(最多三名),申請成功後需於一一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前,將研磨完成之骨灰送至台中市政府生命禮儀管理處崇德館暫放,並統一於二十四日上午八時三0分前至追思會現場集合,再由主辦單位專車接送往台中港出海。

Read More

關懷環境教育 宜蘭淨好學候鳥起飛

宜蘭縣長林姿妙與國小學生一起以侯鳥生態關心環境議題。(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十一日上午於柯林國小舉行「宜蘭淨好學候鳥起飛」年度環境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活動由縣長林姿妙等人帶領宜蘭縣環境教育輔導團校長與老師們,於柯林國小的環境藝術創作「全球候鳥遷徒路線教育牆」前,一同揭開今年度主題環境教育的序幕。 林姿妙表示,宜蘭縣政府實踐永續治理,為了讓宜蘭成為幸福宜居的城市,除了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及民生福祉外,更需要大家共同保護天然資源、人文景觀和優美環境,期待透過對全球共通環境議題及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培養宜蘭孩子的永續環境知能。啟動儀式也點亮柯林國小藝術牆候鳥遷徙路線LED燈,象徵啟發孩子對在地環境的關注、行動與開放的國際視野。現場並展出柯林國小學生的鳥類主題藝術創作,展現該校的環境教育成果。 宜蘭縣教育處表示,以「宜蘭淨好學候鳥起飛」作為環境教育主題,全年活動不間斷,除了結合學生喜愛的宜蘭瘋學習線上課程外,也和農業處、宜蘭縣野鳥學會等多個公私立單位攜手合作,推出主題教育展示、手作課程、入校推廣、線上學習、假日親子派對及戶外教學等多樣活動,內容從候鳥面臨的氣候變遷困境、鳥類的有趣行為、城市裡常見的鳥兒,到學習用APP觀察鳥類等,深入淺出的帶孩子們熟悉在宜蘭最容易遇見的野生動物。

Read More

廚藝再精進 宜蘭營養午餐美味又健康

宜蘭營養午餐再精進讓小朋友吃的開心(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提升學校午餐供應品質,宜蘭縣府與財團法人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及宜蘭縣萬得福食藝推展協會攜手合作「學校午餐廚藝精進計畫」。希望透過主廚陪伴指導校廚精進烹調方式,並透過營養教育及食農教育,讓學校午餐變得更美味,學童吃得更健康。 縣長林姿妙表示,宜蘭縣自一0八年九月起實施國中小學童免費營養午餐,去年進行學童營養午餐滿意度調查,發現部分菜色剩食量偏多,為能提高學童接受度,也因此而促成這次在學校午餐廚藝再精進的計畫,感謝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林奕成主廚,及宜蘭縣萬得福食藝推展協會蘭陽烏石港海景酒店行政主廚林錦成主廚,專業資源挹注及關懷學童的營養午餐。 教育處表示,這次在四所學校集中式廚房包括南屏國小、凱旋國小、蘇澳國小及五結國中試辦,邀請具有豐富學校午餐烹飪經驗及知名飯店之主廚入校輔導校廚團隊,師生也利用第四堂課的時間,師生一起認識廚房工作環境與流程、認識蔬菜親手種植蔬菜、認識飲食營養與健康的關係,於教室進行營養教育小遊戲,最後一起享用美味學校午餐。

Read More

第二屆竹縣數位創新青年培育就業計畫啟動

幫青年找出路、幫企業找人才 ,第二屆竹縣數位創新青年培育就業計畫啟動,歡迎青年學子報名參加。(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和企業、大專院校合作打造的青年就業實習平台-數位創新青年培育就業計畫邁入第二屆,預計於今年五、六月陸續展開十三場數位創新系列工作坊。縣長楊文科十一日與十一家企業、十二所大專院校代表,邀請桃竹苗地區大三、大四及研究所的同學不要遲疑、踴躍申請加入,成為新竹職場即戰力。 楊文科表示,高科技發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教育局抓準數位轉型時代企業對數位創新人才的需求,打造縮短學用落差,從一一二年起辦理新竹縣數位創新青年培育就業計畫,第一年有超過五百人次參與,實習同學也展現出超乎預期的職場超能力,獲多家企業好評。 楊文科指出,AI將主導生活和工作,是重要的新科技,強調跨域的重要性,他感謝今年有更多企業開設多元職缺,也期待有更多青年學子共襄盛舉,藉由此計畫提早累積能量,更能在畢業後根留竹縣,為大新竹企業提升數位創新能量,成為職場即戰力。 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在先前召開產官學研商會議,了解企業需求、學校也開設相關課程,提昇學生的智能,減少學用落差,創造企業與青年雙贏的契機。會中定錨十三場工作坊的課程內容,如團隊建立、溝通表達、簡報製作能力、元宇宙、減碳趨勢、數位轉型、企業永續等等,每場限額四十名,歡迎青年學子可自行報名修習。 廿二日於中央大學、廿七日於明新科大、廿八日於陽明交大舉辦計畫說明會,線上同步舉行,第一梯次實習申請將於三月廿五日至四月廿六日開放,歡迎目前就讀大專院校三年級、四年級或研究所學生踴躍投遞履歷。

Read More

桃園捷運綠線命名活動開跑 張市長歡迎市民發揮創意

桃園捷運綠線命名活動開跑,市長張善政歡迎市民發揮創意踴躍參與。(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一日出席「桃園捷運綠線主線車站命名票選活動起跑」記者會。張善政表示,隨著桃園捷運綠線工程陸續完善,從三月十一日起開始徵求G0一到G三一等十五個車站命名活動,活動不限身分,外籍朋友也可藉由護照一同參與,歡迎大家發揮創意,以具有地方特色、歷史意義為出發點來命名,也希望藉由車站命名活動,讓市民感受到桃園捷運是屬於大家的。 張善政提到,過去一年多捷運工程局以及承包廠商不分晝夜努力解決綠線捷運工程面臨的瓶頸,包含南崁蝴蝶橋工程、捷運橋梁橫跨高鐵以及地下管線遷移等工程,感謝大家的共同努力讓工程得以完工。而市府也設定階段目標將於一一五年完成藝文特區以北到機場捷運坑口站(A十一)通車,一一七年通車到G0八景福宮附近,一一九年達到主線全線通車,期盼工程都能如期如質的完工,讓桃園成為捷運城市。  捷運局說明,G0七以及G三十二將沿用桃園車站及坑口站的名稱,而主線段G0一站到G三十二站共十五座車站是此次命名的範圍,車站命名活動分為兩階段,三月十一日開始第一階段的車站徵名,六月進行第二階段站名票選i-Voting活動,命名結果預計在八、九月公布。兩個階段皆有抽獎活動,第一階段車站徵名通過者,將抽出五位幸運民眾贈送iPhone十五各一支;第二階段站名票選抽出的獎品有日本五日遊雙人套票、桃園大溪笠復威斯汀度假酒店豪華雙人客房一晚(含晚餐)等,共計一百多個獎項。  站名票選i Voting 使用市民卡登錄投票可以額外提高中獎機率,詳細活動可查詢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網站(https://reurl.cc/K4YAbe)

Read More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捐贈消防設備守護植物人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景明代表捐助二十四萬元,並擔任一日愛心義工。(創世基金會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長期關懷弱勢,得知創世基金會基隆安養院消防設備需要升級,為幫助安養院內植物人及護理人員延長等待救援時間,由董事長吳景明代表捐助二十四萬元,並擔任一日愛心義工,趁著好天氣推院民們外出散步曬太陽,身體力行做公益,支持創世植物人安養服務。 吳景明表示, 植物人因疾病或突發意外導致家庭面臨破碎,植物人安養照顧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道路,經濟與照護的壓力常常拖垮整個家庭。張榮發慈善基金會秉持行善布施、回饋社會的理念,為弱勢挺身而出,也盼藉由拋磚引玉號召各界,一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陪伴植物人共度難關。 創世基金會基隆院長李淑婷表示, 「創世基金會基隆院目前安養四十四位植物人,到宅服務八十四個家庭,一位植物人的一日安養經費一千六百五十元,盼各界伸出援手。相關愛心捐贈可洽專線(0二)二四二一-四七三八。

Read More

行政院長陳建仁視察員林市龍燈公園滯洪池

行政院長陳建仁(前左二)視察員林市龍燈公園滯洪池,聽取簡報。(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行政院長陳建仁十一日視察員林市龍燈公園滯洪池,他說,員林市龍燈公園很漂亮,而且還是個滯洪池,一個滯洪的工程也可以帶來運動休憩、孩子活動的地方,實在是個很好的設計。 陳建仁說,地方建設要感謝縣政府努力來進行,中央來提供經費支持,但也要立法委員支持,前瞻基礎建設並沒有債留子孫,而是福留子孫。在當時建設過程當中,一直關心地方政府要提出來一些計畫,彰化縣政府確實也提出很多建設計劃,到目前為止,單單前瞻建設就補助彰化縣政府六點七七億元經費,辦理二十五項雨水下水道工程。 陳建仁表示,除了上游,下游也要整理好,包括C幹線雨水下水道改善工程及大村雨水下水道的檢討規劃。一個工程要做得好,中央和地方一定要手牽手合作,有立委來爭取預算外,縣政府也要趕快提出好的計畫,有好的計畫才能審議,審議完了才能補助。 陳建仁說,彰化是一個福地福人居的地方,是一個很幸福的所在,有很多人疼惜,希望中央和地方作伙來疼惜彰化,也希望大家好好來利用龍燈公園。 立委陳素月表示,員林市自從鐵路高架化及一八四公頃重劃完成後,發展快速,大樓林立,城市發展後,舊的排水及下水道系統已無法負荷,加上極端氣候急降雨,已無法負荷排洪功能,所以要感謝中央支持龍燈公園滯洪池的興建,也要感謝彰化縣政府的執行,讓這個建設能夠完成。 陳素月說,在去年急降雨時確實發揮滯洪功能,但仍須往下游整治,有關區域排水全盤檢討及後續的加強很重要,包括南平排水及大村排水,大村排水會延續到大村去,大村鄉親也在反映解決上游,也要關心下游,所以希望整個大村排水能做通盤檢討跟解決,讓地方排水更順暢,讓百姓居家財產獲得更好保障,因此拜託院長支持。

Read More

屏東鳳梨進入產季 嚐鮮正逢時

屏東鳳梨已進入產季,其香甜多汁的滋味令人回味無窮,嚐鮮正是時候。(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香甜多汁的鳳梨產季已經開始,南部鳳梨主要種植於屏東萬巒、高樹、內埔、高雄大樹、臺南關廟及嘉義民雄等地區,主要產期為三到七月,依序由南而北採收。栽種品種以臺農十七號金鑽鳳梨為大宗,因果皮薄、果肉細嫩、香氣濃郁、酸甜有韻,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目前正值金鑽鳳梨產期,嚐鮮可趁現在,而後續還有芒果鳳梨、牛奶鳳梨及冬蜜鳳梨等多樣品種接替上市,消費者可趁產季多多享用最香甜的臺灣國產鮮鳳梨。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陳立儀表示,鳳梨富含醣類、維生素B、C、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食用鮮食鳳梨好處多,趁著當季選購品嚐,鮮吃、榨汁、涼拌、入菜,都非常美味。除了質優味美的鮮食鳳梨,市面上各通路也有鳳梨果乾、鳳梨酥、鳳梨酒、鳳梨醋、鳳梨酵素、鳳梨味冰品及鳳梨貢丸等多樣化加工產品,消費者可依個人喜好多加選購。 陳立儀指出,選購鳳梨有三要訣,首先「看果形」,選擇果梗較小、冠芽葉片新鮮無枯黃、外形成圓筒直立狀,且果皮五分之三漸轉金黃色,果實散發出濃郁香氣者,品質較佳。再來「看果目」,果目均勻、大而平展且無裂果或碰傷者為佳。最後「聽聲音」,以手指輕彈果實,聲音清脆響亮為鼓聲果,含水率低,較耐儲放;聲音若沉悶如談手臂聲則為肉聲果,含水率高,較不耐儲放,需儘快食用。

Read More

潮州女警助失智老婦返家

老婦人因失智迷失在潮州街頭,所幸潮州警分局女警幫她找到回家的路。(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一名八十三歲老婦人於三月九日夜間獨自在潮州鎮中山路與南進路口徘徊,警方獲報後即前往現場處理,發現老婦人蹲坐路旁且起身後走路不穩,對談中也疑似患有失智情況,所幸在女警員蔡宛玲耐心詢問下讓老婦人回憶起自己住址,經警方細心協助下,終於幫老婦人找到家屬順利返家。 潮州警分局警員林原葵、蔡宛玲接獲民眾報案,指稱潮州鎮中山路段有一位行動不便老婦人疑似有迷失狀況,希望警方到場協助,經警方到場後與阿嬤對談過程中,老婦人無法告知其身份,僅知道自己叫阿菊,且無攜帶任何證件,經女警細心詢問後得知老婦人居住於潮州鎮文化路段,女警考量老婦人體力不支,遂陪同其返家確認是否為居住地,經其兒子表示老婦是於日前逛台南燈會時在高鐵站走失,經查詢後確認為失蹤人口,立即協助家屬及老婦人作撤尋。 潮州警分局長林明波表示,台灣逐漸邁入老年化社會,根據統計失智症人口已逾三十萬人;對於失智親人除了應細心呵護,避免他們走失而產生憾事外,也提醒家屬,可以至各鄉鎮公所申請配戴預防走失的愛心手鏈,將該手鍊佩掛於老人身上,如不小心走失時,可透過愛心手鍊與家屬連繫,減少老人家在外走失的風險。

Read More

基市災害應變中心召開年度災害防救演習工作協調會

基隆市強化災害防救能力,召開強韌台灣四方工作會議。(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市在基隆市災害應變中心,召開年度災害防救演習及強韌台灣第一次四方工作協調會,由災防辦副主任、消防局長游家懿主持,邀集市府各局處、基隆港務局、區公所及強韌台灣協力機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等約四十人與會。 今年六月下旬,基隆市預計於基隆港辦理年度災害防救演習,演習設定情境為海難項目。主要情境設定為海難救援、船舶油污處置及港口設施保全等三大情境,用以驗證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及海難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因應強韌台灣災害防救整備,會中盤點民政處、產發處等十一局處單位共四十多項基礎資料,作為檢討更新核心資料庫的依據。強韌台灣計畫基隆市在一一二年,榮獲內政部特優鼓勵。 強韌台灣執行規劃與成果由劉芷妤博士報告,並分享近期團隊老師的兩篇文章「以地理資訊系統之降維技術分析基隆市人為火災特性之研究」及「結合地理資訊系統與類神經網路模型於淹水脆弱度之研究」,都獲得SCI國際期刊的肯定。 研究中對於基隆市歷史火災事件與「老年人口」、「超過四十年建物」和「第三級產業」存在高度正相關。以及透過基隆環境的包括高程、坡角、坡向、流量等多項因素,基隆市水災發生影響最高區域,為集中於仁愛區與信義區核心區域屬於人口密集區域,作為各單位防災工作的參考。 企業防災工作項目中,基隆市許多務實的創新作為也受到肯定,目前基隆市已有三十多間商家或企業加入企業防災。會議中邀請經濟部大武崙產業園區服務中心鄭秀美主任,加入防災會議中,對工廠災害防範及淹水地震災害,可以與政府及區公所、消防單位有更密切的聯繫。 會中對近期國內發生建築物施工時,破壞連續壁而波及週圍建物及住戶的案件,對基隆市相關施工單位,強化施工的督導及防範機制提出討論。游家懿在會中,肯定各單位對防災工作的付出,讓基隆市防災工作做得更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