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開窗 自閉兒獲總統教育獎

明德國中陳柏睿投入最喜歡的音樂領域並屢獲佳績,今年榮獲總統教育獎殊榮。(教育處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教育部十七日公布「二0二四總統教育獎」得獎名單,基隆市明德國中陳柏睿同學雖然因自閉症導致學習和溝通上屢遭挫折,仍然以不畏懼不放棄的精神,投入自己最喜歡的音樂領域並屢獲佳績,最終贏得評審委員高度肯定,榮獲總統教育獎殊榮。 明德國中陳柏睿同學,是一位高敏感的自閉症孩子,曾經在生活學習和人際溝通方面遭遇數不清、說不完的挫折。打從幼稚園起,就因無法承受太大的聲音加上身體不願意被觸碰,經常無預警衝出教室,一個人躲在遊具間痛哭;因無法理解四個字以上短句,聽不懂同學說「你要來玩嗎?」而總是孤單一人;無助又傷心的媽媽為了教會陳柏睿表達「不要」,狠心地推倒他,告訴他「說不要,我就不推你」陳柏睿還是不懂媽媽為什麼要推他,母子兩人只能絕望地抱緊痛哭。 上小學之後,在一次教會主日的舞台上,陳柏睿看到爵士鼓表演,兩眼一亮,從此踏入音樂的領域,除了爵士鼓之外,也涉獵了鋼琴、小提琴、及他、北管等樂器。因為興趣加上苦練,陳柏睿榮獲了「二0二二全國爵士鼓大賽特優獎」、「二0二二國際音樂大賽樂人獎」等佳績,並獲邀在二0二二基隆市文化局耶誕晚會擔任開場嘉賓,表演爵士鼓。另外,陳柏睿也展現運動方面的才華,榮獲基隆市一一二年度中小聯運國中桌球項目特教男子雙打冠軍、第三十二屆亞特盃籃球項目個人組冠軍等優異成績。 陳柏睿從音符裡找回自信,計劃持續鑽研古典與流行音樂的領域,希望未來成為「基隆的周杰倫」,在音樂領域做出更多的貢獻。

Read More

海科館清明上河圖數位展開幕

海科館攜手故宮推出「河海行舟-清明上河圖數位特展」,十七日盛大開幕。(海科館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慶祝開館十週年的重要里程碑,攜手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河海行舟-清明上河圖數位特展」,十七日由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及與會貴賓共同啟動開幕儀式,宣告正式開展。十八日為博物館日,海科館也推出當日主題館及雙特展套票兩人同行享一人免費優惠之優惠。針對未滿六歲與年滿六十五歲民眾,則享有平日各館免費入館。 《河海行舟-清明上河圖數位特展》結合故宮「古畫動漫-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與海科館的研究典藏特色,引領民眾經由此特展走入人類自古與河共生共榮的歷史,看見古人智慧與工藝美學的同時,亦反省今日隨著舟船、漁法技術進步,人們對河海資源的掠奪。特展也特別邀請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贊助十一件中式古船模型展示,透過基金會典藏基隆在地木船工藝達人曾樹銘老師經典作品,講述自古以來各式舟船運載著人們的生活甘苦回憶。 特展結合故宮「古畫動漫-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與海科館的研究典藏特色,引領民眾經由此特展走入人類自古與河共生共榮的歷史。(海科館提供)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表示,海科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於二0一八年即展開合作,至二0二三年已共推五個特展。今年一月兩館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雙方學術與實務上更緊密的交流。即日起更於海科館主題館第二特展廳推出「河海行舟-清明上河圖數位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蕭宗煌院長說明,故宮與海科館跨界攜手合作多年,推出多重圍繞「海洋」與生物科技結合藝術的精采特展。此次展出是用動畫活化「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中的精彩片段,圖中除了人物眾多,船隻也相當豐富多元,船隻的形態至今仍可見,亦是海科館的專業與重要展品。本次兩館合作,將這些船隻從平面畫作轉化為立體展示,展現人類依靠河流與海洋所獲得的無比生命力,印證河海文化的發展,這也就是我們共同展出「河海行舟」的用意,值得民眾細細欣賞。 故宮吉祥物小翠與海科館北火熊難得合體,萌度爆表。(海科館提供) 海科館結合基隆百年商號新創的三奇壹號咖啡店,推出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三奇壹號咖啡店聯名款「雨都上河圖-咖啡禮盒」,咖啡禮盒將雨都基隆的生活百態與在地文化,融合於清明上河圖之構圖中,讓享用咖啡的同時也彷彿身在雨都考古歷史文物,別有意思。

Read More

台中大里19歲男高中生溺水 警、消救上岸急救中

鄭姓高三男學生不慎跌入大里區中投福德宮旁旱溪溺水失蹤,消防員獲報到場進行搜救。(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里區中投東路三段福德宮旁河堤,十七日傍晚有六名高中生在釣魚戲水,其中鄭姓高三男生不慎跌入溪底,台中市消防局獲報趕往現場,經消防人員在旱溪搜尋,找到鄭姓學生,已無呼吸心跳,在晚間六時二十九分送往大里仁愛醫院急救中。 霧峰警分局表示,十九歲鄭姓男生17日下午五時二十分與同學在河堤釣魚嬉戲,鄭生不慎跌入中投福德宮旁旱溪中溺水失蹤,同行友人見狀立即報案。 鄭姓高三男學生不慎跌入大里區中投福德宮旁旱溪溺水失蹤,消防員獲報到場進行搜救。(記者陳金龍翻攝) 消防局獲後後,派遣勤工分隊,國光分隊,大里分隊等消防分隊到場搜救,由多名潛水員下水搜救,經過近一小時救援,將鄭生救上岸實施心肺復甦急救後,送往大里仁愛醫院急救中。

Read More

大武崙淨灘 美麗重現

淨灘活動共清除包括了塑膠瓶、玻璃瓶、漂流木、廢塑膠片、保麗龍等一百五十公斤的垃圾及五十公斤可回收物。(天行者慈善協會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天行者慈善協會、基隆國泰人壽專招基隆通訊處、基隆常春藤居家護理所及路行者希望學院共四個單位團體,十七日前往大武崙沙灘,舉辦「永續海洋環境保護」淨灘活動,在全體志工夥伴的努力之下,九十分鐘的時間裡清理出近二十袋的垃圾,讓大武崙的沙灘重現美麗風貌。 基隆市天行者慈善協會、基隆國泰人壽專招基隆通訊處、基隆常春藤居家護理所及路行者希望學院進行大武崙沙灘淨灘,讓沙灘重現美麗風貌。(天行者慈善協會提供) 天行者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昌萬表示,這次的淨灘特別邀請路行者希望學院的成員一起加入,學員都是大家常說的無家者,在基隆市政府及天行者的輔導之下,學員們生活作息都很正常,透過社會服務的活動,讓學員與不同領域的志工夥伴接觸,除了互相認知交流之外,也能增加學員們的自信,有助於學員們重返社會生活。

Read More

議員:電動機車業務繁重 里幹事出走

青年電動機車資格放寬申請人數暴增,區公所業務量激增。(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導 基隆青年電動機車放寬申辦資格,申請破八千,區公所受理審核業務暴增,市議員陳冠羽、張顥瀚、施偉政等指出,嚴重壓縮區公所業務,造成里幹事出走潮,要求民政處速與環保局協調,應由委外的專案辦公室派專人協助業務。 民政處長張淵翔表示,電動機車編列預算將在今年度追加預算中討論,但與環保局的青年公益機車補助不一樣,現考慮一百五十七位里長公務機車使用年限已久,為了安全及維修,由各區公所編列追加預算購置里長機車;而鄰長部分,以區公所為主體來購置公務車,鄰長提申請,里辦公處為單位,里幹事是為里民服務第一線也能提出申請,三百六十九台預算編列在民政處追加預算,使用辦法也送市府法制室審查,好比警用機車,維修費用只要不是個人使用操作發生意外或毀損,一般公務機車由公務預算來支應。 青年電動機車資格放寬申請人數暴增,區公所業務量激增。(基隆市政府提供) 陳冠羽說,「電動車免費送」資格放寬後,一個月內超過八千人次申請,算下來每個公所受理案件超過一千件,大幅影響、排擠區公所日常業務進行,甚至有同仁直接出走離開,他籲請市府盡快改善,體恤基層壓力,不僅將導致政策推動困難,更恐爆發基層出走潮,如果連人力都給不出來,政策怎麼往下走。 張顥瀚指出,市府有民間標案來做這件事,用的卻都是區公所同仁,多少里幹事離開,要求專案辦公室直接派專人進駐區公所專門處理這些事情,接下來三點0版又要接續推動,到底是區公所要接還是環保局或專案辦公室要接手,權責應劃分清楚。 施偉政在電動機車發放給鄰長部分認為應好好考慮,與其發放電動機車倒不如加強給鄰長個人福利反而比較好;鄭文婷建議,鄰長借用電動機車應訂定自治條例,因為跟里長不一樣,鄰長與一般民眾區別應有審查機制。

Read More

國中會考新增基隆商工考場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今年度國中教育會考將於十八、十九日登場,基隆考區新增基隆商工考場,分別設於基隆高中、基隆女中、海大附中及基隆商工等四校,總計二千六百二十三名考生,十七日下午三時至五時開放考生看考場,為維護試場品質,考生及家長均不得進入試場教室。 另外,此次申請特殊試場服務共計四十八名考生,為使應考學生能獲得更完善的考場服務,特殊試場部分則回歸各考場,使教師更能就近、即時的照顧,並依往例的考場環境使用冷氣教室,讓學生能在舒適的考場環境應試。 基隆考場分布,暖暖、中山、南榮、建德與碇內國中等五校及個別報名的考生,考場於基隆高中,應考人數五百八十二人;銘傳、中正、信義及成功國中等四校考場則在基隆女中,應考人數七百一十七人;二信、聖心、八斗及正濱國中等四校考場於海大附中,應考人數六百三十一人;明德、安樂、百福及武崙國中等四校考場於基隆商工,應考人數六百九十三人。 今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通知單將於六月七日寄發,並於六月七日上午八時至六月十四日下午五時開放網路成績查詢;若需申請複查成績,將於六月十一、十二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開放辦理。

Read More

疾管署出版《疫起走過 COVID-19大流行工作紀實》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自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3年5月5日宣布結束COVID-19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後的1週年,疾管署出版《疫起走過 COVID-19大流行工作紀實》傳承防疫工作經驗。 疾管署表示,書中記錄COVID-19全球大流行期間我國疫情發展經過,以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運作1197天的防疫歷程,藉此傳承防疫工作經驗,並提供各界查閱或作為對公共衛生政策之研究與探討。 工作紀實記錄了2019年底至2023年5月1日指揮中心正式解編期間,COVID-19三階段的防疫歷程,從第一階段國際疫情嚴峻、訊息不明,果斷地採取嚴格圍堵與精準防疫措施;第二階段發生本土疫情,大規模動員推動社區防疫,提供醫療照護,並提升疫苗涵蓋率;至第三階段傳播力強但致病力降低的Omicron病毒變異株出現,逐步迎向與病毒共存的社會。 另書中也依照指揮中心1級開設架構,詳實記敘各部會參與其中10大任務分組之重點工作內容。 疾管署強調,工作紀實的內容雖是以中央各部會在指揮中心架構下協力防疫的視角來撰寫,但防疫工作的推展,卻是有賴所有地方政府、醫療院所、各個民間團體與國人全體共同努力的成果。此書的出版,更是要藉此向參與防疫工作的每一位成員,以及國人誌謝,感謝大家的付出與奉獻,讓台灣「疫起走過」這場世紀大疫。

Read More

藍敏煌接任義交大隊長

中正區議員藍敏煌接任義交大隊長(右)。(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市民防總隊交通義勇警察大隊十六日晚間六點,舉行新任義交大隊長藍敏煌布達典禮,由市長兼民防總隊指揮官謝國樑主持,並邀請立委林沛祥、議長童子瑋及市警局重要幹部觀禮,儀式簡單隆重。 基隆市繼仁愛區市議員曾紀嚴,接任義消總隊長後,中正區市議員藍敏煌也宣布接任義交大隊長。 市長謝國樑表示,感謝義交同仁從去年協助執行「行人友善」,未來尚有諸多市政建設與活動,都需義交團隊的協助,期待藍敏煌大隊長為交通挹注新能量,攜手打造基隆成為溫暖有愛的宜居城市。

Read More

基港環境教育 水利署受益

基隆港舉辦環境教育活動,特別安排「油黑翻轉-跟著港口變乾淨」的課程,透過講師林奕萱、楊純馨的講解,讓水利署同仁獲益良多。(郭基生攝)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基隆港環境教育園區舉辦第一場環境教育活動,藉由基隆港專家講師的講解及實作的經驗,讓水利署同仁獲益良多。 基隆港環境教育園區一一三年首場環境教育活動,邀請經濟部水利署同仁參加,就基隆港長年以來,對港內水域環境的維護,特別安排「油黑翻轉-跟著港口變乾淨」的課程,基隆港務分公司出動四名講師林奕萱、楊純馨及助教陳啟南、王奕舒負責,將四十五名水利署同仁分A、B兩組進行講解。 基隆港舉辦環境教育活動,特別安排「油黑翻轉-跟著港口變乾淨」的課程,透過講師林奕萱、楊純馨的講解,讓水利署同仁獲益良多。(郭基生攝) 水利署同仁過程中不斷的提問及交流,二位講師及二位助教,也透過自己累積在港區多年的工作經驗及過去所學,主動解答水利署同仁提出的問題,增進了雙方的互動,水利署也主動邀請基隆港務分公司未來可安排至所屬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參訪,增進彼此交流機會,建立多元夥伴關係,促進台灣水域環境永續的願景。 基隆港務分公司也歡迎有興趣的相關單位報名參加基隆港的環境教育活動,課程資訊已公布在「基隆港官方網站-主題專區-綠色港口-環境教育專區」(網址:https://kl.twport.com.tw/greenport/cp.aspx),亦可來電或以電子郵件洽詢吳先生(電話:02-24206557,email:chunwu@twport.com)。場次有限,報名從速。

Read More

市政說明會點心 議員質疑違反採購法

基市府規劃一百二十場市政說明會,市長謝國樑親自上場說明政策。(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規劃辦理一百二十場市政說明會,市長謝國樑親自上場說明施政理念與政策,議員質疑,迄目前為止會後點心都是同一家廠商提供,有切割預算、化整為零嫌疑,在被傳說是「國樑套餐」,有大麵炒、有貢丸湯,全部寫在宣傳單上,每一場未超過金額,最後還是限定採購,有違反採購法疑慮。 市府辦理市政說明會,由謝國樑親自深入基層各區里說明,讓市民了解市府施政政策,自三月四日起,每週一至週五晚間辦理,預計一百二十場次,截至四月三十日止,已辦理三十七場次,四千七百三十人次參加。民政處長張淵翔說,市政說明會規劃一百二十場,費用最多的是會後的點心,將近一百一十萬元,電費及人力還是由區公所支應,加班費或人力不足會先以預備金支應或編列正式預算執行。 議員張顥瀚提到,一百多場市政說明會,一百多萬預算,據所知,目前說明會所提供的餐食,都是由同一家業者提供,看起是用區公所零星方式付費,但計算下來可能已高達十五萬元以上,他問,難道這些事情不用招標嗎?市府應說明是否有違反採購法疑慮;如果這樣,以後所有活動都切成一百多場,由同一家廠商做的話,是否可規避採購法規範? 議員陳冠羽建議以後市政說明會華銷直接用預備金或編列預算,不要去擠壓區公所的預算。 議員張之豪表示,市政說明會還有八十三場要辦,多數仍未辦理,但大家都知道,還沒有去之前區長、里長在傳單說「國樑套餐」,有大麵炒、有貢丸湯,全部寫在宣傳上面,確實都是同一家廠商,整體金額就是達到必需公開招標狀態,但卻切成一百二十場,每一場未超過金額,最後還是限定採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