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正鈐、翁曉玲、盧縣一 設聯合服務處

國民黨鄭正鈐、翁曉玲、盧縣一等三名立委,二十五日於國民黨新竹市黨部成立聯合服務處。(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了擴大服務地方的能量,國民黨三立委鄭正鈐、翁曉玲、盧縣一二十五日於國民黨新竹市黨部成立聯合服務處,由國民黨祕書長黃健庭、新竹市黨部主委李縉穎領軍,黃健庭表示、三位立委成立聯合服務處,代表國民黨對新竹的重視,並持續壯大服務的能量,這個聯合服務處的成立旨在提供市民更為有力的服務平台,集結多位國民黨立委的力量,為人民解決各類問題。 新竹市黨部主委李縉穎指出,二0二六國民黨絕不會缺席,無論是市長、議員以及未來立委,相信聯合服務處的成立,就是國民黨積極經營地方的態度展現,不會讓選民失望。 李縉穎說,這次聯合服務處的成立,資訊更能互通有無,中央地方一條心,服務能量壯大,未來的許多選民服務可以由地方議員與中央委員的團隊串連執行,這樣更能解決迫切的區域發展問題。 國民黨鄭正鈐、翁曉玲、盧縣一等三名立委,二十五日於國民黨新竹市黨部成立聯合服務處,由國民黨祕書長黃健庭、新竹市黨部主委李縉穎領軍。(記者曾芳蘭攝) 國民黨新竹市黨部也於公學新城甲區活動中心舉辦國會宣講活動。由秘書長黃健庭、市黨部主委李縉穎、立委鄭正鈐、翁曉玲輪番宣講,議員鍾淑英、黃文政以及三百位黨員同志與會。 黃健庭面對支持者感嘆,今年是中國國民黨成立一百三十週年,中國國民黨建立了中華民國,一直在努力地捍衛中華民國,一百多年來,歷經北伐抗戰,到後來建設台灣,推動民主化,讓台灣進步,這些都是國民黨持續在做的。這次大選過後,國民黨背負著最新的民意,推行國會改革,也在推行許多陽光進步法案,這是對人民的交代。 國民黨鄭正鈐、翁曉玲、盧縣一等三名立委,二十五日於國民黨新竹市黨部成立聯合服務處,由國民黨祕書長黃健庭、新竹市黨部主委李縉穎領軍。(記者曾芳蘭攝) 立委鄭正鈐表示,許多人認為國會吵吵鬧鬧,但我們在立法院的目標不是全武行,而是讓國家怎麼進步。他並舉例說明國會改革的必要,當時他在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時候,一個具體的問題:「北京清華大學來台灣交流是否有得到陸委會許可?」蘇貞昌卻選擇不回答,顧左右而言他,甚至只會回罵,這個例子就凸顯國會改革的重要性。 翁曉玲委員接力宣講,她認為國會改革在於維護人民「知的權利」,立法委員作為民意代表,就是要捍衛人民的權利,過去民進黨執政許多弊案至今仍未解密,人民完全不了解的政策作為,這怎會是正常國家該有的現象?並且,要強化國會監督的力量,目前立委在質詢的時候,許多官員選擇亂講話或是說謊,導致質詢根本沒有意義。她並指出、國會改革的目標是落實權責相符的責任政治精神,總統本來就應該要來國會做國情報告,賴清德卻選擇漠視民意。

Read More

廢鐵變藝術品 富岡站新地標

富岡鐵道藝術生活節,結合藝術與文化展現小鎮特色。(桃園市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二十五日出席二0二四富岡鐵道藝術生活節。蘇俊賓表示,富岡曾是桃園最大穀倉集散中心,可謂北台灣糧食命脈,也因此蘊含許多精彩文化,感謝各位里長在烈日下仍然熱情推廣在地文化,以及各界對富岡鐵道文化的高度關注,市府將持續支持富岡鐵道藝術生活節,吸引更多人透過富岡認識楊梅,進而愛上桃園,使富岡成為桃園的驕傲。 富岡鐵道藝術生活節,副市長蘇俊賓:結合藝術與文化展現小鎮特色。(新聞處提供) 活動現場展出在地環保鐵雕藝術家鄭炳和精心創作的裝置藝術,蘇俊賓也提到,鄭炳和的創作源於他九十五年擔任桃園環保局長時所推動的資源回收形象改造計畫,沒想到改善環境品質的同時,竟無意催生出如此精彩的藝術作品。 副市長蘇俊賓二十五日出席富岡鐵道藝術生活節。(新聞處提供) 楊梅區公所表示,鄭炳和以回收的廢鐵為材料,將其轉化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藝術作品,展現出鐵道的堅韌與美感。這些作品不僅具有視覺上的衝擊力,更傳遞了環保與再生的理念,未來一年將成為富岡火車站的新地標,與富岡小鎮的鐵道歷史相得益彰,為當地增添濃厚的藝術氛圍。 富岡鐵道藝術生活節,蘇俊賓副市長:結合藝術與文化展現小鎮特色。(新聞處提供) 楊梅區公所指出,本次活動旨在結合文化與藝術,推動地方文化發展,喚起公眾對鐵道歷史與地方文化的關注,同時鼓勵年輕世代參與文化保護與藝術創作。 二0二四富岡鐵道藝術生活節,即日起至九月一日在楊梅富岡舉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Read More

竹縣首屆原民運動會 比賽撒網射箭

新竹縣第一屆原住民族運動會在尖石鄉展開,開幕典禮結合歲時祭儀系列活動及祈福儀式。(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第一屆原住民族運動會廿四日在尖石鄉綜合運動場展開,這次運動會展現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及運動精神,並祭出逾三十萬元獎金,吸引縣內原住民族選手踴躍參賽,開幕典禮更結合歲時祭儀系列活動及祈福儀式,安排部落音樂晚會、選手之夜,讓族人享受一場運動與文化的盛會。 新竹縣首次辦理原住民族運動會,為期二天的賽事總經費共四百一十五萬元,其中包含縣府自籌款一百七十五萬元、尖石鄉公所及五峰鄉公所各四十五萬元配合款,縣府另向原住民族委員會爭取一百五十萬元補助款辦理,活動參與對象為設籍竹縣約二萬二千名原住民籍縣民,比賽項目有籃球、槌球、慢速壘球、文化健康操、族語朗讀,以及傳統射箭、傳統拔河、傳統撒網等傳統技藝競賽項目。 縣府秘書長李安妤表示,歷年竹縣參加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皆能拿下佳績,去年更突破以往,刷新紀錄,縣長楊文科勉勵參賽選手,保持運動家精神,拿出最佳表現,在比賽中盡情發揮,展現團隊精神,也在未來的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中,繼續為新竹縣爭取榮耀。 今年晚會與新竹縣文化基金會合作,邀請「新世紀文化藝術團」演出賽德克舞蹈,以口簧琴直笛、木琴伴奏,處處充滿驚喜,族人以綿延不絕的歌舞,對祖靈獻上真誠的虔誠。 縣府原住民族行政處表示,新竹縣原住民族運動會今年由尖石鄉公所承辦,未來會配合八月一日原住民族日及歲時祭儀系列活動,於每年八月由尖石鄉公所與五峰鄉公所輪流舉辦。賽會提供獎金鼓勵,期盼所有選手都能發揮所長、實現自我,並讓大家愛上原民文化,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魅力與精彩。

Read More

長者活躍老化 竹縣3隊闖全國賽

活躍老化北區六縣市較勁,竹縣三團隊勇闖全國總決賽,為竹縣爭光。(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參加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舉辦「一一三年長者活躍老化北區競賽」榮獲佳績,橫山排舞社、新豐鄉天天開心協會及湖口活力四射舞團與北部六縣市隊伍同場較勁,分別獲得金牌與兩面銀牌,將代表新竹縣晉級全國總決賽,展現阿公阿嬤最有活力的演出。 縣長楊文科表示,衛福部國健署為促進長者健康、預防延緩失能,推動活躍老化、在地老化理念,期望藉由長者活躍老化競賽活動,讓社區長輩有個目標,維持身體活動,延緩失能。鼓勵高齡者多參與社區課程及活動,樂活人生要活就要動,運動不但可以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有助於舒展身心,減輕精神壓力,健康新竹縣就從運動開始。 衛生局指出,新竹縣內初賽有四組優勝隊伍於北區競賽中為竹縣爭取佳績,其中,新豐鄉天天開心協會榮獲常勝組銀牌、新竹縣橫山排舞社榮獲新秀組金牌、竹縣湖口活力四射舞團榮獲新秀組銀牌、都市YAYA也瘋狂榮獲新秀組銅牌。 新豐鄉天天開心協會的表演展現客家人好客愛熱鬧,出外打拼的孩子回鄉過年,看到社區阿公阿婆參加山歌班喝著茶、唱著山歌,烹飪班阿姨們忙著炊年糕,叔叔伯伯在市集展現社團所學好手藝寫春聯,細ㄚ妹姐妹花採買年貨,鄉親們唱歌跳舞歡樂慶新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橫山排舞社將橫山鄉的風俗民情及特色,以愉快歡樂方式向觀眾展示,表演曲目中的「橫山精神、橫山細妹」更是由班員一起多次演唱錄製,顯現出橫山鄉追求完美、不畏複雜艱難的精神。 湖口活力四射舞團的特色為用新竹最具代表的漫畫人物阿三哥與大嬸婆及在地美食貢丸、米粉及客家小炒,設計一個晒夜市橋段,融合種族、大家歡聚一堂,展現出健康、快樂、幸福、長壽四大主軸。

Read More

桃園母娘文化節 祈福健走

「桃園母娘文化節」環保祈福健走,蘇俊賓副市長:集合各界愛心的公益活動。(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母娘文化節」環保祈福健走,蘇俊賓副市長:集合各界愛心的公益活動。(新聞處提供)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二十五日前往中壢區,出席「二0二四桃園母娘文化節─環保祈福健走」活動。蘇俊賓表示,自己曾與中壢慈惠堂陳燦宏董事長在八八風災期間共赴高雄救災,以愛心行動聞名的慈惠堂,不僅為社區關懷據點提供愛心便當,每年更藉由母娘文化節、中元普渡等活動號召上萬人參與,並將善款捐助給需要幫助的人,展現無私的關懷精神,這不只是宗教活動,更是集合各界愛心的公益活動,市府與議會定會持續支持慈惠堂的活動,盼活動一年比一年精彩,讓更多人感受到王母娘娘慈悲的精神。 「桃園母娘文化節」二十五日登場,副市長蘇俊賓參加環保祈福健走。(新聞處提供)

Read More

礁溪協天廟主委雙包案 有解

香火鼎盛的礁溪協天廟第十三屆管理委員會改選時鬧雙包,過了四年未解;新派主委二十五日改選,由吳宏昱連任新主委。(擷取協天廟官網)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香火鼎盛的宜蘭礁溪協天廟第十三屆管理委員會改選時鬧雙包,過了四年問題未解,舊派管理委員會選出前副議長李清林接掌新主委,他首先釋善意,表達願意協商解決問題;新派主委廿五日改選,由吳宏昱連任管理委員會主委。李、吳二人日前曾表示,雙方好好溝通,共同打拚為廟服務。如今雙方都已選出主委,希望縣府居中協商。 新派主委廿五日改選,由吳宏昱當選主委。吳宏昱曾說,雙方有些人都是好朋友,卻為了廟的事搞成這樣,真艱苦、很可惜,對方釋出善意若能協商的話,這是「好事」,盼能圓滿處理。 舊派主委李清林說,告來告去都不好,現在新的第十四屆產生後,大家坐下來談,什麼都可以溝通,只要對信徒有交代,也不一定由他來當主委,建議縣府居中協商。

Read More

無毒家園親子營千人闖關

高雄千人無毒家園親子同樂探索營。 (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毒品防制局廿五日舉辦無毒家園親子同樂探索營「童心童玩闖關齊反毒」,近千人超過三百組親子參加,家長陪伴孩子共同防毒闖關、認識毒品危害、拒絕毒品,童玩同樂更拉近親子距離,強化家庭支持力,讓親子歡樂度暑假同時遠離毒品。 高雄千人無毒家園親子同樂探索營。(記者許正雄翻攝) 毒防局以「玩家遊戲打怪」導入毒品防制概念,設計五款打擊毒品怪獸及尋寶闖關遊戲,融入識毒、拒毒、防毒、戒毒等知識,促進親子的互動與合作,闖關成功即可體驗打彈珠等各種童玩,帶給親子好玩好吃的歡樂假日。 高雄千人無毒家園親子同樂探索營。(記者許正雄翻攝) 局長林瑩蓉表示,感謝法務部、衛福部、教育部,以及地方各學校的支持與協助,希望把反毒宣導資源扎根偏遠區域,強化毒品防制工作, 避免青少年涉入不當場所或接觸毒品的機會,透過寓教於樂的防毒闖關活動,讓家長與孩子共同了解毒品危害、勇敢拒絕毒品,並鼓勵家庭走出戶外,培養健康休閒。 「童心童玩闖關齊反毒」親子探索營,在路竹體育園區舉辦,毒防局強調若有藥癮問題,可撥打廿四小時免付費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諮詢專線0800-770- 885(請請你幫幫我),尋求協助。

Read More

台西凌霄寶殿普度供品捐弱勢

雲林縣台西鄉舊泉州凌霄寶殿普度供品關懷在地逾四十弱勢邊緣戶。 (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台西鄉舊泉州凌霄寶殿關懷弱勢,廿五日首次舉辦普度供品捐助在地逾四十戶弱勢邊緣戶,期讓關懷家戶感受社會溫暖,同時舉辦免費義診及推拿服務,舒緩民眾平時農作和工作上的壓力,地方佳評如潮。 雲林縣台西鄉舊泉州凌霄寶殿公益不落人後,普度供品關懷在地逾四十弱勢邊緣戶,備感溫馨。(記者陳正芬攝) 宮主陳玉霞說,舊泉州凌霄寶殿建於西元一九九八年,主祀玉皇大帝、靈山母娘、三聖諸佛等神尊,十多年來關懷弱勢不落人後,今年在理監事及執事會長楊麒生等共識下,為禪揚靈山母娘聞聲救苦、普度眾生慈悲大愛,首次辦理將信眾贊助的普度供品,由宮址所在村落點延伸捐贈泉州村和溪頂村,逾四十戶弱勢邊緣戶,讓關懷家戶感受社會的溫暖。 執事會長楊麒生說,凌霄寶殿靈山母娘慈悲,長期默默關懷、庇佑地方鄉親,此次匯集各信眾善心普度民生供品捐助弱勢家戶,亦在來自台南義診團隊發心下,免費提供鄉親義診和按摩舒壓推拿服務,也歡迎各界閒暇蒞臨凌霄寶殿朝聖。 雲林縣台西鄉舊泉州凌霄寶殿公益不落人後,普度供品關懷在地逾四十弱勢邊緣戶,備感溫馨。(記者陳正芬攝) 林姓弱勢戶指出,感謝凌霄寶殿靈山母娘的愛心,雖然這些醬油、沙拉油、米、糖及餅乾等民生用品不是很貴重,但在這物價什麼都漲的時代,普度供品發送對關懷家戶來說相當實用,減輕經濟壓力,真是萬分感謝。

Read More

新營一處住宅公寓傳火警 無人受困受傷

新營一處老舊公寓三樓發生火警,消防人員獲報趕往灌救,撲滅火勢,還好沒有人受困受傷。(讀者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營區新進路夜市附近一處住宅公寓二十五日下午傳出火警,嚇壞在擺攤的攤商和準備逛夜市的民眾,消防局獲報趕往灌救,很快將火勢撲滅,還好無人受困、受傷。 這起火警發生在裕民路的一處民宅,現場是老舊公寓三樓的後方神明廳竄出火勢,經鄰居發現呼救。 消防局獲報出動新營等消防分隊十二車、卅人趕往搶救,在現場四周布水線灌救,很快將火勢撲滅,燃燒位置於三樓後方佛堂處,燃燒回收雜物約十平方公尺,現場疏散承租戶等三人,無人受困、受傷,詳細起火原因待調查。 消防人員進入救災時,住戶門口和屋內囤積雜物和資源回收物,所幸搶救及時未引燃雜物擴大燃燒。  

Read More

社大台江分校舉行山海圳及嘉南大圳國家綠道教學探索

社大台江分校於暑假最後一週,舉行山海圳及嘉南大圳國家綠道教學探索,一行人重回莫拉克風災曾文水庫的歷史現場,並共同呼籲面對極端氣候威脅,應規劃在地滯洪池、還地於河,營造韌性社區。(吳茂成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今年是莫拉克災後十五年,台江流域學習社群在凱米颱風之後、暑假最後一週,舉行山海圳及嘉南大圳國家綠道教學探索,一行人重回莫拉克風災曾文水庫的歷史現場,進行「重回莫拉克風災歷史現場」故事地圖繪制討論,並共同呼籲面對極端氣候威脅,應當從自己的家鄉流域空間藍圖,進行踏查設計,規劃在地滯洪池、還地於河,營造韌性社區。 社大台江分校表示,為推動台江流域治理及流域學習運動,每年皆會邀請台江流域教師、河川志工隊,進行山海圳、嘉南大圳國家綠道教學探索培力在暑假結束前最後一週,結合水利署南部水資源分署、第五河川分署、道將圳文化學會,展開重回莫拉克風災歷史現場的踏溯行動。 教學探索並邀請莫拉克風災時,守護曾文水庫的南水局人員洪素球、黃經世口述歷史,帶領大家踏溯曾文水庫莫拉克風災故事路徑,老中青少四代,一路共學,共同討論,重新認識曾文水庫的生命力,共同繪制「重回莫拉克風災」歷史現場故事地圖。 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指出,凱米颱風過後,帶領台江親師生重回莫拉克風災歷史現場,重新省思下一階段流域治理方向,共同繪製家鄉流域空間願景藍圖,推動在地滯洪,讓鹽水溪排水線上中下游的滯洪空間,透過山海圳國家綠道,將親水與水安全畢功於一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