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鑑識 二中學生警局採指紋

台南二中上指紋鑑定課,到市警五分局學習採集指紋、參觀鑑識設備。(市警五分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二中學生為了上指紋鑑定課程,把教室移到警察分局,師生十七日參訪市警五分局一窺刑警及鑑識工作的神秘面紗,警方派專人介紹鑑識設備,也讓學生當場學習採集指紋,個個親自操作留下深刻印象。 南二中的高三學生有一門「國民法官」選修課,裡面包括「指紋鑑定」課程,因為採集指紋的器材昂貴,一般學校不會採購,之前只有用巧克力粉或是2B鉛筆的粉末來實驗,且指紋鑑定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嚴謹的過程,藉由這次參訪五分局體驗實務採集技巧,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難得且寶貴的經驗。 五分局說,對於第一次進入警察分局的同學們而言,都是很新奇的體驗,偵查隊、防治組及交通組把握機會,對師生們宣導當下最流行的網路交友、裸聊視訊詐騙預防、防禦駕駛、交通安全事故防制等做宣導。

Read More

彰化原住民族文化節 週日登場

王惠美和原住民朋友歡迎大家來參加彰縣原住民聯合主祭祈福儀式。(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縣府十七日在原住民生活館舉行彰化縣原住民族文化節暨傳統體能競技系列活動宣傳。王惠美縣長表示,這次活動有聯合主祭祈福儀式、原音演唱、傳統體能競賽、原住民市集及政令宣導等五大類,今年很難得表演團體的年齡從去年的六、七十歲降到二、三十歲,期望未來齊聚老、中、青三代,將原住民文化繼續向下扎根,發揚光大。 王惠美指出,縣內居住的原住民族有十六族,人數約有六七九七位,為了發揚各族文化特色,當日活動有祈福儀式,將由各族長老及代表組成聯合主祭團隊,以「敬天、敬地、敬祖靈」傳統儀式,傳達給年輕一輩族人,除了對於自身文化的維繫、傳承與宣揚以外,更祈求祖靈護佑族人,讓生活更平安,收穫滿滿。另外,今年超過四五0位族人,組成十個隊伍進行傳統體能競賽與舞蹈競賽,及超過二十攤原住民市集,將用原民美食擄獲大家的胃。 縣議員陳榮妹說,希望豐年祭的活動能越來越年輕化,並傳承下去,一年一度的豐年祭,這個節日是彰化原住民朋友每一年最大的期待,彰化縣很不簡單,十六族的原住民朋友都有居住在彰化,可見彰化有多麼適合居住,讓原住民朋友選擇安居在彰化,近幾年參與豐年祭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這次競技每一隊都有四十到五十人將近滿員,也代表大家都非常認同活動,願意來同樂,也歡迎大家一起來認識原住民族的文化。

Read More

志工養護所義剪 長輩感溫馨

台南市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志工,前往台南仁愛之家新都養護所愛心義剪,為機構長者理髮,志工還跪下來為需要剪腳趾甲的長輩耐心修剪。(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勞工局義剪團隊十七日安排台南市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志工,前往台南仁愛之家新都養護所愛心義剪,不僅為機構長者提供免費理髮服務,志工還跪下來為需要剪腳趾甲的長輩耐心修剪,讓長輩備感溫馨。 勞工局說,隨著社會高齡化,長者的生活需求日益多樣化,勞工局結合一群具愛心的工會志工,希望能協助增進長者的生活質量,十七日安排台南市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志工,到台南仁愛之家新都養護所進行愛心義剪,讓長者在享受專業服務的同時,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台南市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志工,為長輩貼心修剪腳趾甲。(勞工局提供) 義剪過程中,工會志工專業髮型師們為長者量身打造適合的髮型,還為有需要修剪腳趾甲的長輩修剪,過程中不忘與長者聊天,讓他們感受關心。 長者們對志工的專業技術讚賞有加,對於能享受到專業服務很開心,並不忘跟志工們表達謝意,「謝謝你們,頭髮修剪後覺得變年輕,能幫忙修腳趾甲,很貼心」。

Read More

南投縣政儀表板上線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縣府朝智慧城市目標邁出一大步!為讓民眾了解南投縣資源發展狀況,即日起推出「縣政儀表板」,民眾上網能查詢到醫療院所、社區關懷據點、醫療補助、農特產等十二類資訊,縣府邀請縣民利用平台了解縣政動態。 縣府表示,縣政儀表板目前已上線的議題包括都市計畫內的綠地公園面積及數量、社區關懷據點數量、農作物的分布及產量、幼兒園招收狀況、醫療資源等。儀表板也包括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比如年齡結構、性別比例、戶籍分布等,這些數據不僅幫助政府更精準的制定政策,也讓大家更了解自己的家鄉。民眾想知道南投縣有多少人和自己同齡,或是想知道居住的城鎮有多少人,只要上縣政儀表板就能查到。 為了讓縣府運作更加透明,縣府各局處也將持續加強施政議題的展現,對外讓民眾直觀的了解南投縣發展現狀,對內則成為各單位在推動城市治理的參考利器,為關心南投縣的民眾提供豐富完整的縣政儀表板平台。

Read More

婦幼隊校園宣導性平

市警局婦幼隊應邀至長榮大學宣導性別平等觀念,提醒大學新鮮人學會「保護自己」及「尊重別人」觀念。(婦幼隊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警局婦幼隊應邀至長榮大學向剛入學的大學新鮮人宣導性別平等觀念,透過實體課堂解說及案例分享,學會「保護自己」及「尊重別人」觀念,建立具有性別敏感度及尊重差異的態度,一起杜絕性別暴力。 婦幼隊強調將持續推動完善性別平等各項工作,朝向性別平等、多元尊重的社會邁進。 婦幼隊進入校園宣導著重在「網路、數位性別暴力」、「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跟蹤騷擾防制法」、「性侵害防治」及「性騷擾防治」等性平議題,加強防治性別暴力。

Read More

全新樣貌登場「虎姑婆和他的朋友」沉浸式展覽

全新樣貌登場「虎姑婆和他的朋友」沉浸式展覽。(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大家耳熟能詳的床邊故事「虎姑婆」以全新樣貌登場!「虎姑婆和他的朋友」沉浸式展覽,十八日起將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鯨魚堤岸館展出,結合音樂與5G、打造台灣原生IP! 由富邦文教基金會主辦,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和高雄市經濟發展局共同合作的「虎姑婆和他的朋友」沉浸式展覽,十七日舉行開展記者會,這次展覽中,虎姑婆不再是小朋友眼中的恐怖角色,而是化身為溫暖夥伴,透過音樂及互動陪伴大小朋友探索內心、勇敢面對恐懼。 「虎姑婆和他的朋友」沉浸式展覽,源於富邦文教基金會推出的同名兒童流行音樂節目,改寫民間故事「虎姑婆」,用全新打造的粉色老虎翻轉恐怖印象,並邀請黃韻玲、陳建瑋、羅文裕等音樂人,為孩子創作充滿溫暖的歌曲,以音樂為核心討論孩子成長課題,透過旋律讓孩子認識自我。 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這次展覽透過計畫資源整合,利用高雄市發展5G科技優勢,建立旗艦示範應用。展覽十八日開始每週三至週日在夢境現實鯨魚堤岸展出,並於週三、週四早上提供公益包場。歡迎大小朋友走進音樂、情感與勇氣的世界,體驗音樂與情緒的奇幻旅程。購票請洽KKday或TixFun網站。

Read More

5藝術家復刻清水眷村舊時光

藝術家吳建興的作品《出雙入對—祈願居》透過獨特的視覺語言,探索家庭與記憶的深層聯繫。(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紅色的泥土、青鬱繁盛的老榕樹還有澄黃的稻田與蟬鳴,是村民們對於信義新村(清水眷村原稱)專屬的印記。然而隨著一代人的成長以及都市發展的腳步,這些屬於兒時的記憶逐漸塵封在時光的隧道之中。 今年九月起台中市府及中央斥資超過二億一千萬元經費進行園區內二期修復工程。市府積極修復清水眷村空間的舊時風貌,更希望以眷村舊時的記憶為核心,透過藝術介入空間,復刻專屬清水眷村的魅力! 藝術家利用木製櫥櫃、窗格、家具等具有歷史感的老物件,重新堆疊排列,組成家屋的形狀。(記者陳金龍攝) 文化局表示,藝術家以老物件、泥土及眷村記憶為素材,透過裝置藝術重新演繹,讓觀眾彷彿走入時光隧道,重新感受眷村的歷史記憶與情感。透過藝術作品重現眷村鄰里互動、家庭情感及土地記憶,希望引發觀者對於眷村記憶的特有共鳴,讓眷村文化碰撞出新火花,這次五位藝術家來自不同背景,帶來獨特的視角,呈現其心中的清水眷村。 吳建興的作品《出雙入對—祈願居》透過獨特的視覺語言,探索家庭與記憶的深層聯繫,吳建興表示,家會隨著時間、空間以及家人之間的相處,而有不一樣的定義。藝術家利用木製櫥櫃、窗格、家具等具有歷史感的老物件,重新堆疊排列,組成家屋的形狀。 藝術家李柏均創作的《紅牆》,以景觀座椅的形式,利用眷村傳統紅磚和稻稈,構成象徵性的低矮牆,展現眷村鄰里間的微妙關係,既有界限卻又緊密相連。藝術家王詩捷以清水眷村的降落傘廠為靈感,所創作的作品《降落的地方》,透過瓊麻、懷舊珠簾與彩色磁磚,拼接出充滿情感的軟雕塑,象徵眷村居民對新生活的重新編織。 藝術家黃英誠的作品《每個人心中的靈光》,猶如飛機與飛鳥集結體的造型,坐落於清水眷村信義小站前,朝向日出方向飛行。

Read More

台江學子發表友善通學步道論文

台江流域專題社會實踐方案發表會,副市長趙卿惠出席與會。(社大台江分校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二0二四台江流域專題社會實踐方案發表會,和順國中、長安國小、小台江及長平國小四校同學,針對學區內的河川水岸改善成友善通學步道設計方案,營造台江未來願景。副市長趙卿惠表示,將進一步彙整建議,共同營造全齡化的健康城市。 和順國中、長安國小、小台江及長平國小四校同學在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發表社會實踐方案,共同討論台江流域水岸綠道化,成為友善通學步道、環境教育場域,趙卿惠看到台江同學們為家鄉所作的小論文研究,令人十分感動。 長安國小學生高瑀彤、陳禹安說,學校旁的海尾寮排水線是台江早年移民渡頭,目前僅剩一座無名橋,希望能結合台江意象設計,修護無名橋護欄、設置人行道,營造綠樹親水空間,成為長安國小友善的通學步道。 和順國中學生張右勳、葉又瑀發現學校旁的安順寮排水線水質淨化場,建議結合水質淨化場,設置直加弄圳故事館,種植具有淨化效果的樹種當作行道樹,並規劃人行步道或腳踏車步道。 小台江水手提出校門前公車牌融入招潮蟹的美學元素,設置手按紅綠燈,營造友善的上下學步道。 長平國小學生吳柏諭、張景涵、吳雨恬建議活化學校旁的馬沙溝舊港,規劃蚵學知識中心,成為在地的環境教育場域。

Read More

安有稻 里民製粿飄香

  大安區西安里舉辦「西安有「稻」 香飄四溢」活動,近百民眾製作草仔粿,香氣四溢。(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台中大安區西安里十七日舉辦「西安有「稻」香飄四溢」活動,里民參加踴躍製作傳統米食草仔粿,草香四溢,讓來客垂涎欲滴。 區長許宏綺代表盧秀燕市長表示,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及對社區營造的支持,並強調社區農業文化保存與傳承的重要性。 大安區西安里舉辦「西安有「稻」 香飄四溢」活動,近百民眾製作草仔粿,香氣四溢。(記者陳榮昌攝) 文化部主導「台中市一一三年社區營造點實施計畫」,結合大安區水稻農業文化知識保存與推廣,昨清晨六時許即展開活動,由里長紀木淵及西安社區發展協會召集西安里的鄰長及里民擔任志工,近百名里民參與一起製作傳統米食,從準備食材、秤重包餡料到炊蒸成熱呼呼的美食,每一個環節都不馬虎,在稻米傳統美食製作中,讓大家認識「稻米」食材的多元應用,透過食農教育與體驗推動社區營造點計畫,並將在地水稻農業文化知識加以保存與推廣,建構社區成為重要的食農及環境教育學習場域,為社區的未來發展尋找新的可能。 社造中心輔導團隊王仁政及王均菱老師現場協助,以在地農產「水稻」為主題,提出「西安有「稻」香飄四溢」「食農文化」推動計畫,藉此推動更多社區民眾參與,透過研習課程與體驗活動,讓水稻「食農文化」知識確實向下扎根。

Read More

太子普安宮圓醮 總統贈匾弘義揚善

總統賴清德所贈弘義揚善匾額,今晚將由市長黃偉哲代表贈送廟方。(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東區虎尾里「太子角」大廟太子普安宮於去年底舉辦「癸卯年五朝謝恩祈安大醮」,是建廟以來的首醮。此時正好滿週年,十六日起舉辦為期兩天的圓醮科儀,感謝神明一年來持續護境安民之功,今晚平安宴之前的重頭戲是邀請市長黃偉哲代表總統賴清德贈「弘義揚善」匾給廟方。 圓醮又稱尾醮,更多台灣人說是「起醮頭、收醮尾」,代表整個醮科至此才算功德圓滿。這種習俗在台灣到處可見,多半是建醮的隔年辦理,類似百貨週年慶,也有會等到三年、十年再做,由廟的神明自行決定。一般說來是比較小型的祭典,藉之表示來年風調雨順並答謝眾神恩惠。 太子普安宮去年十一月舉辦五朝祈安大醮,主任委員李明道表示,原本到十一月才是週年,但因該廟從十月起要忙十三甲武德宮、角頭大廟關帝廳的建醮,加上還有出國謁祖行程,所以提前在十月中辦理。 東區虎尾里角頭大廟太子普安宮辦理連兩天的圓醮科儀,昨天下午進入謝三界入醮科儀的儀式。(記者陳俊文攝) 太子普安宮圓醮科儀,仍延聘主持去年五朝大醮的觀虛清淨壇道長林道明主法,第一天先上表請神、三官寶懺、分燈,昨天進入五斗經、中午獻神、謝三界入醮科儀、謝壇的重頭戲。今天還有賞兵儀式,晚上在廟前席開三十三桌宴請各交陪友境,與李明道素有交情的總統賴清德賜匾一方,他今晚不克前來,由市長黃偉哲代表贈匾。 圓醮主法道長林道明表示,收醮尾科儀最早流行於溪北地區,市區較罕見,但近幾年市區建醮也多會有圓醮的儀式,主要在祈求宮廟境內仍能一路平安順遂,居民安居樂業。 主任委員李明道指出,此次特要感謝幾家交陪廟像關帝廳、顯明殿、南天府、後甲北極殿、十三甲武德宮都有贈匾,將一併在總統贈匾之後另外擇期一一掛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