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評鑑頒獎 張盼桃映紅茶享譽國際

一一三年桃園市優質紅茶評鑑頒獎,張善政:將「桃映紅茶」品牌推向國際。(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十二日出席「一一三年桃園市優質紅茶評鑑比賽頒獎典禮」。張善政表示,若干年前「桃映紅茶」品牌推出後,越來越多人認識桃園紅茶,也帶動桃園紅茶價值倍增,給予所有辛苦投入茶產業的農友很好的回饋與鼓勵。張善政恭喜本屆所有獲獎的農民朋友,也期盼未來持續與中央、農會及農友們一起努力,讓「桃映紅茶」品牌享譽國際。 一一三年桃園市優質紅茶評鑑頒獎,張善政:將「桃映紅茶」品牌推向國際。(新聞處提供) 張善政也說,經過農會多年的努力,「桃映紅茶」成功打響名號,今年的評鑑比賽,也看到許多青農第二代,持續傳承種茶技術,相信桃園茶產業未來發展將不可限量。 一一三年桃園市優質紅茶評鑑頒獎,張善政:將「桃映紅茶」品牌推向國際。(新聞處提供) 農業局表示,本次評鑑參賽點數共四百四十三點,包含小葉種三百二十六點、大葉種一百一十七點,由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專家依據茶品外觀、水色及香味進行評分,選出包含特等獎一名、頭等獎十四名、金質獎三十九名及銀質獎四十一名等獎項,審查項目分為茶葉之外觀色澤、水色、香氣、滋味和葉底等;為讓評鑑結果更具識別性,也特別規劃茶葉分級包裝制度,並於茶罐外加上「防偽封籤」作為安全及認證標示,而市府也於賽前繳茶時即辦理農藥殘留抽測,層層嚴格把關,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喝得放心。 一一三年桃園市優質紅茶評鑑頒獎,張善政:將「桃映紅茶」品牌推向國際。(新聞處提供) 農業局指出,隨著氣候異常,茶產業面臨極大的考驗,作為農民最強後盾,市府積極推動智慧農業,鼓勵茶農在茶園內導入智慧灌溉、微氣象感測裝置及縮時影像紀錄等科技設備,以推廣智慧茶園管理,並達到即時監測及災害預防,將自然環境可能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Read More

體驗花蓮 國際友人溫泉農事之旅

花蓮縣政府辦理「花蓮極致體驗:溫泉與農事之旅」,讓國際友人體驗花蓮特色農遊的魅力。(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進一步推動國際友善環境,連結居住於花蓮的國際人士增進彼此的文化交流與互動,花蓮縣政府於日前辦理「花蓮極致體驗:溫泉與農事之旅」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友人齊聚一堂,參加充滿特色的柚園導覽和瑞穗溫泉體驗。 花蓮縣政府表示,本次交流活動共有來自十一個國家、地區(立陶宛、聖文森、印尼、巴基斯坦、蒙古人民共和國、泰國、貝里斯、俄羅斯、香港、英國、菲律賓)二十位在花蓮移居、就學及就業的國際友人參與。活動首先到木日光文旦驛站,參與者參觀了柚子園,了解柚子種值、採收、及其做為中秋節應景水果的重要性,並親手製作柚子果醬,外國友人品嘗鶴岡老欉文旦柚後,皆驚訝於柚子果肉的鮮嫩多汁。柚子是花蓮的在地農特產品,這次活動讓國際人士親身體驗花蓮特色農遊的魅力。 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友人齊聚一堂,參加瑞穗溫泉體驗。(花蓮縣政府提供) 十月十九日至十二月一日適逢花蓮太平洋溫泉季,本次行程也特別安排國際人士認識並體驗享譽盛名的瑞穗溫泉,因為水質呈鹼性,當地居民盛傳只要浸泡過該弱鹼性溫泉的夫妻生育男孩的機率高,因此又有「生男之泉」的美名,是全台唯一「碳酸鹽泉」的「英雄湯」。印度籍參與者表示,這次溫泉體驗不僅放鬆了身心,還讓他們深入了解瑞穗溫泉的歷史、特殊泉質與文化。 在交流討論時,就讀博士班的國際生分享如何幫助更多國際友人了解花蓮文化、特色旅遊及在地產業。來自不同國家的參與者也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利用數位平台、社群媒體以及與在台知名部落客合作來推廣花蓮的獨特景點和文化。

Read More

台南市113年聯合運動大會開始受理報名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睽違十一年的台南市一一三年聯合運動大會,將於十二月七至廿八日在各競賽場地辦理。市府體育局表示,此次開放年齡為十八歲以上的市民報名參賽,只要設籍南市滿六個月以上,就可向戶籍所在地之區公所申請報名,歡迎體育愛好者共同參與,體驗競賽樂趣。 市長黃偉哲表示,為活化南市競技運動風氣,有效增加本市運動人口,體育局與南市卅七區公所、以及南市體育總會及其單項委員會,攜手舉辦田徑、游泳、木球、羽球、桌球、網球、軟式網球、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拳擊、自由車及滑輪溜冰等十三種競賽種類,無論是專業選手或業餘愛好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挑戰的項目。 體育局長陳良乾指出,南市睽違十一年未辦理全市性運動會,此次聯合運動大會,即日起開放報名至十一月一日截止,歡迎民眾踴躍報名,相關報名資訊可至台南市一一三年聯合運動大會官網查詢,或洽各區公所。

Read More

在地文化生力軍 桃市民學藝員授證

桃園市民學藝員第五屆結業授證典禮,培育在地文化生力軍。(文化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一0五年首創全國「桃園市民學藝員」培訓計畫,至今已邁入第九年,並辦理第五屆,是桃園市培育市民參與文化事務的亮點項目。此項計畫讓對文化發展有充滿熱情的市民能參與完整的桃園學及展覽策畫培訓,並結合與桃園地方館的任務實習,達到催生地方文化發展的積極動能,在結束培訓後,也能投入各種在地文化單位工作,為桃園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文化局二十二日指出,自桃園市民學藝員制度創立以來,從第一屆到第五屆完成結訓授證,已培養一百五十四位桃園市學藝員,其中已投入桃園文化事務約有六十五位,占完成結訓人員近五成,包括在七七藝文町、楊梅故事園區、土地公文化館及壢景町等,有的則投入到文化單位或是社區營造等,這些學藝員畢業後都積極投入文化相關產業,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歷屆學藝員更創立「學藝員策進會」團體,積極參與在地文化專案與館舍經營,此制度不僅豐富了桃園的文化生態,也為地方藝術與文化發展帶來新契機,並轉化為推動桃園文化的重要力量。 第五屆桃園市民學藝員於一一三年三月徵選,並於四至八月間展開四個月的系統培訓,歷經四十小時的專業系列課程及六十小時的館舍實習,學藝員從桃園學、館舍見學、虛擬策展來學習文史知識及策展技巧,並分組完成展覽內容,展現出強大的創意潛力與協作能力;並實際參與源古本舖、楊梅故事園區、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館務活動。 本屆學藝員共有二十七位完成訓練,並於十月二十日舉行授證典禮,文化局局長邱正生為學藝員頒發證書,並表示此次典禮不僅是對學藝員成果的肯定,更是新旅程的起點。他指出,每位學藝員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期望他們能將所學的知識與經驗轉化為推動桃園文化發展的動力,並鼓勵他們在未來持續為社會及文化發展貢獻力量。

Read More

左流右新打氣佳 11月加入全聯74家門市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2日表示,「左流右新」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開打3週,國光疫苗變色事件未明顯影響全國整體打氣,11月1日將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今年度將持續於全聯及大潤發指定門市設置接種站,方便民眾就近施打疫苗。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據統計,「左流右新」開打3週,截至10月21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266.3萬人次,雖較去年同期(289.7萬)少8%,但颱風假導致的接種數同期落差已由上週10%再縮小至8%,上週流感疫苗接種數95.4萬也與前一週97.9萬相近,國光疫苗變色事件未明顯影響全國整體打氣。 新冠疫苗持續高於去年,已累計接種數58.2萬人次,為去年同期(25.9萬)2.3倍,顯示今年民眾接種新冠疫苗意願明顯提高。 羅一鈞表示,公費流感疫苗11月1日將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開放至50歲以上;公費新冠疫苗則開放全民(年滿6個月以上)接種。 為方便民眾,疾管署與全聯及地方衛生局合作,全聯74門市及大潤發2門市(台北內湖、高雄鳳山)將加入「左流右新」接種站設置,並提供前100名接種民眾健康禮(礦泉水及季節水果1份,依現場提供為準),鼓勵民眾踴躍接種。 羅一鈞提醒,東北季風來襲,氣溫變化差異明顯,流感及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疫情恐提前升溫,呼籲符合第一階段資格之民眾,包括65歲以上長者、幼童及高風險族群等11類對象把握時機,踴躍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另陪同第一階段對象接種之民眾,倘陪同者為第二階段對象,亦可於當下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及早獲得對抗主流病毒株之免疫保護力,降低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

Read More

健保署攜手交通單位跨域合作 促地方新增停靠醫療據點站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今年攜手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雲嘉南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以及嘉義縣政府建設處共同合作,促成幸福巴士路線再新增醫事機構或社區醫療據點等停靠站,讓偏鄉長輩搭乘幸福巴士更便捷選擇在地或跨區就醫,大幅提升就醫可近性。 家住嘉義縣梅山鄉王先生,因患有重大傷病需定期至大林慈濟醫院就醫,當家人無法接送時,需耗費數百元支付計程車費,負擔大。現在可透過事先預約幸福巴士,只要在15公里以內,車費僅收取100元,王先生不禁表示:幸福巴士是相當有感的省錢政策。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長林純美表示,112年嘉義縣老年人口占比22.36%,高居全國之冠。由於偏鄉人口密度低而高齡者居多,健保署持續改善偏鄉醫療,讓醫療團隊進駐社區提供居民醫療服務,獲得民眾高度滿意。健保署積極主動與交通單位跨域合作,共同發展地區性公共運輸服務管道,長輩從住家到社區醫療據點或醫療院所的交通距離拉近,歡迎民眾利用搭乘嘉義縣幸福巴士

Read More

美加被李斯特菌汙染鬆餅 未進口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美國及加拿大生產的冷凍鬆餅疑遭李斯特菌汙染,食藥署22日指出,依據美加發布之警訊,台灣地區並沒有進口回收產品的紀錄,也提醒赴美加旅遊避免購買食用問題食品。 食藥署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8日發布TreeHouse Foods, Inc.公司自願回收鬆餅產品(Certain Waffle Products),可能遭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汙染,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21日也以同樣理由發布業者回收多個品牌鬆餅產品(frozen waffles)。 食藥署指出,李斯特菌中毒雖不多見,但中毒後死亡率卻高達30%到35%,感染了李斯特菌每個人出現的症狀都可能會因為年齡、性別,和抵抗力強弱等而有所不同,對於一些健康狀態良好的人,感染時可能無症狀發生,或只產生類似感冒發熱頭痛或腸胃不適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但是,對於老人、免疫不全 (AIDS) 及癌症病人、器官移植接受者為高危險群,可能產生之臨床症狀為肺炎、心內膜炎、急性腦膜炎、尿道炎,且易導致敗血症和腦炎,導致休克、昏迷,為具有潛在致死之疾病。懷孕期間感染可能導致流產或死胎、早產或新出生嬰兒受感染。未滿月之嬰兒感染症狀有皮膚出疹、皮下出血、食慾不振、黃疸、嘔吐、呼吸困難、休克甚至死亡。 食藥署表示,經查被美加發布警訊的食品並未有申請輸入查驗紀錄,但仍提醒業者避免輸入疑慮產品,若有輸入或使用類似或疑似回收警訊產品或相關產品,應立即向外國原廠、出口廠商或國內供應商查證,主動暫停該等疑慮產品的販售或使用。  

Read More

騎車遇警加速逃逸害警摔車 2個月後被捕竟是涉及4案通緝犯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陳姓男子今年八月底違規騎車,員警欲攔查,他卻加速逃逸,還多次違規橫跨路口,害一名追捕的員警摔車,警方經二個月追緝,日前終於攔截逮捕,並發現他是涉及四案的通緝犯,全案依公共危險等罪嫌送辦。 員林警分局林厝派出所員警於八月三十一日執行巡邏勤務時,發現一輛機車違規行駛,欲上前攔查時,騎士突然加速逃逸。該騎士在逃逸過程中,不僅罔顧警方攔查,還多次違規橫跨路口,對其他用路人的安全構成威脅,致使一名追捕的員警不慎摔車,幸好輕傷。該騎士則趁機迅速逃離現場。 員林警分局認為這名駕駛行徑惡劣,立即深入追查,根據現場目擊資料和監控畫面,針對該車輛展開細密追蹤分析。經過研判與謹慎規劃,掌握了該車輛每日的行駛路線,警方選擇最佳的攔截時機,日前等該騎士出門,員警騎機車在後面保持距離跟蹤,時機一到,展開包抄,終於成功攔截了這輛可疑的機車,並當場逮捕了駕駛。 經查證,該名駕駛為陳姓男子(二十九歲),竟然是涉及四案的通緝犯。面對陳男,承辦員警表示「追緝你兩個月,終於捉到你了。」分局長吳詠傑說,這次追捕行動成功阻斷通緝犯逃亡之路,維護社會秩序,也展現警方打擊犯罪的決心。

Read More

嘉縣呼籲「流感+新冠」疫苗雙打 縣長翁章梁接種響應

嘉義縣呼籲「流感+新冠」疫苗雙打 縣長翁章梁接種響應。(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秋冬季節到來,預期流感與新冠疫情將同步升溫,縣長翁章梁二十二日響應接種左流右新疫苗雙打,嘉義縣政府自十月一日起提供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接種服務,分兩階段展開,第二階段將於十一月一日開始,提醒六十五歲二百元禮券獎勵即將用罄,翁章梁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把握機會,儘早接種打造雙重保護,以避免因感染引發重症或死亡。 翁章梁說,為便民接種,縣內巡迴設置三百九十五個疫苗接種站點,包括八十家衛生所與合約醫療院所,全面提供可近性服務點,提升疫苗接種的覆蓋率與社區保護力。 隨著天氣轉冷,呼吸道傳染病的威脅也日益增大,即使去年接種過疫苗,保護力可能已經減弱;翁縣長帶頭示範,並強烈呼籲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醫護人員、幼童及高風險族群等11類優先對象,務必把握第一階段的接種機會,及早為自己接種流感與新冠疫苗。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儘管新冠病毒仍在不斷變異,目前流行的變異株如JN.1及其子代KP.3,最新的JN.1疫苗能提供更強的保護力,建議無論是否曾接種過新冠疫苗的民眾,應接種最新疫苗,強化免疫防護。 針對「國光流感疫苗變色事件」,該事件已經疾管署專家會議調查,確定為疫苗膠塞瑕疵引起的單一事件,非微生物污染所致,且嘉義縣未分配到此批次疫苗,民眾可安心接種;此外,十一月一日第二階段新增五十至六十四歲無高風險慢性病的成人也能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而新冠疫苗的接種對象則擴展至滿六個月以上的所有民眾。 衛生局提醒,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應抓住機會,針對六十五歲以上嘉義縣民,只要接種新冠JN.1疫苗,即可獲得二百元禮券,數量有限,發完為止,鼓勵攜老扶幼踴躍接種「流感+新冠」,打造雙重保護。

Read More

柯志恩直指食農教育小校危機 呼籲學校午餐專法儘速送審

立委柯志恩指出,高雄市龍肚國小、美濃愛鄉協會來訪,大家對於食農教育小校所面臨的經營危機,紛紛感到憂心。(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廿二日指出,高雄市龍肚國小、美濃愛鄉協會來訪,大家對於食農教育小校所面臨的經營危機,紛紛感到憂心。 柯志恩說,龍肚國小不僅是美濃唯一自辦廚房、也是全國唯一米糧自給自足的學校,從田園到廚房再到餐桌,從種子到耕種再到菜餚,讓學生完整體驗食物生命歷程,是龍肚推動食農教育近廿年來的堅持。 柯志恩表示,如今政府不僅對自辦廚房的小校缺乏鼓勵性配套措施,加上偏鄉中央廚房政策,都讓推行食農教育有成的偏鄉學校,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 她指出,不僅如此,偏鄉學校要聘請營養師本已不易,但農業部提供學校食農教育補助,卻侷限在課程及教案為主,無法用來聘用營養師,試問課程該由誰來教?難道還要再拉辛苦的教師來支援嗎? 柯志恩認為,當然,這些問題都可透過學校午餐專法來解決,只是從她第九屆關注至今,行政院版的專法始終只聞樓梯響,遲遲不肯送進立法院審查。 柯志恩建議,行政院與其糾結到別人家餐廳要點幾道菜,對方才肯上菜,不如多催促自家餐廳廚房趕快上菜,學校午餐專法這道菜已經等六年了,廚師也該換人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