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大雨中橫便道落石砸車1人傷 取消2通行班次

  中橫便道昨日發生落石砸車意外,造成曾姓駕駛被擊中受傷。(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鋒面侵襲,台中市山區下起大雨,中橫便道十二公里處十三日中午發生落石砸車意外,造成五十八歲曾姓駕駛被擊中受傷,經包紮後送台中市東勢區農民醫院救治,下午四時三十分及十四日上午七時的通行班次也宣布取消。 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表示,中橫便道昨日中午十二時通行班次,車隊行經便道十二公里處遭遇落石,其中曾姓民眾駕駛轎車遭擊中,經車隊隨車保全確認傷患意識清醒,可自行移動,隨即由保全護送到谷關管制站,並由谷關消防分隊出勤救治,包紮後送往東勢農民醫院。 由於鋒面侵襲,山區下雨,中區養護工程分局指出,昨日中午班次出發前確認雨量尚在便道管理值內,但車隊仍遭遇無預警落石擊中車輛,工務段為顧及用路人安全,隨即通報地方群組發布消息,取消昨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及今天上午七時通行班次,並於今天進行落石處邊坡安全檢視。

Read More

社區劇場將啟動 邀市民一起玩

  社區劇場將深入中正區,透過五場免費的戲劇共創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參與。(翻攝慾望劇團官網)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備受期待的「社區劇場」即將正式啟動,此將深入中正區,透過五場免費的戲劇共創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參與,以戲劇為媒介,探索自身故事,感受社區文化的魅力。 慾望劇團表示,很多人一聽到「劇場」,就會覺得自己不會演戲、不適合參加,但其實社區劇場的第一步,並不是「演」,而是「玩」。此次活動特別設計為趣味互動的體驗工作坊,讓參與者不論內向或外向,都能自在參與,在遊戲與交流中發現戲劇的樂趣。 活動將於三月十五日正式開跑,從新豐里、天德宮前廣場,到中砂里、和平島地質公園,最後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畫下句點。參加者可自由選擇適合的場次報名,每場工作坊內容相同,讓更多基隆市民有機會體驗這場屬於社區的戲劇饗宴。 此次活動全程免費,名額有限,慾望劇團邀請二十歲以上的基隆市民一起加入,無論是否有戲劇經驗,只要願意敞開心扉、與人交流,這場獨特的社區體驗都將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相關資訊可至慾望劇團官網查詢。

Read More

看牙貴 高雄印尼女移工變密醫 法官輕判免驅逐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一名印尼籍女移工因牙科許多醫材和診療無健保,且移工收入不高,因此當密醫非法替同鄉看牙,也因其收費價格低廉人潮爆滿。高雄地方法院審其影響有限,依醫師法輕判緩刑三年,且免驅逐出境。 高雄一名印尼籍女移工雖無牙醫師資格,卻自一一二年初起在個人社群帳號以印尼文刊登矯正、美白牙齒及補牙醫療廣告,並以三百至七千元不等價格,招攬印尼籍移工預約看診。由於收費低廉,預約看診的同鄉絡繹不絕。由於該名女移工沒有自己的診所,都利用週末在高雄一間飯店房間內進行牙齒矯正、美白及補牙。警方接獲檢舉後去年七月間執行搜索,現場查扣各式牙齒矯正器、美白儀器和手術工具等。 高雄地方法院審理時,法官考量涉案女移工無前科,且坦承犯行深具悔意,依違反醫師法輕判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三年,並須向公庫支付新台幣五萬元。高雄地方法院審酌牙科許多醫材和診療無健保,且移工收入不高,念其影響有限,輕判緩刑三年,且免驅逐出境。 法官特別說明,外國人受有期徒刑以上刑宣告者,需在執行完畢或赦免後驅逐出境。被告雖不具醫師資格,但找她看牙的人均為東南亞外籍來台工作者,公共衛生影響層面有限,若宣告驅逐出境勢必影響日後來台工作、旅遊權益,全案依比例原則審酌後,尚無需諭知驅逐出境必要。

Read More

何建華涉國安案二審再判無罪 高檢署提起上訴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中華婦女聯合會前理事長何建華被控涉嫌接受中國大陸對台情蒐機關資助,在台發展組織,並蒐集特定資訊回報中國,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但一審與二審法院皆認定罪證不足,判決無罪。台灣高等檢察署認為,二審判決未充分考量案件影響,違反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日前正式提起上訴。 案件可追溯至民國一0六年,何建華被指控為爭取中國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等單位的資金與政策支持,發展台灣陸配組織,並撰寫報告建議中國政府對在台大陸人士進行調查。此外,檢方指出,她要求婦女會成員蒐集法輪功在台活動資訊,提供給中國情報單位。 根據調查,何建華曾參與中國「兩岸婚姻家庭陸配回娘家」活動,並與中共統戰部相關人士會面。她與時任全國台聯副部長高偉等人保持聯繫,並持續舉辦相關活動,獲得統戰部資源與經費支持。此外,她被指控接受中國北京市台辦調研員王正智的指導,蒐集台灣特定人士赴中活動的資訊。 然而,法院審理後認為,檢方提供的證據無法證明何建華確有意圖危害國家安全。台北地方法院於一審判決免訴,而台灣高等法院於二審則認為,檢方未能提出足夠佐證,維持無罪判決。 對此,台灣高等檢察署提出上訴,指出本案涉及民間人士接受中國大陸指示,發展在台組織,可能影響國家安全。檢方質疑,法院是否以言論自由為由,忽略統戰滲透的風險。高檢署認為,二審判決未全面考量此案對台灣社會的潛在影響,因此依法提起上訴。

Read More

雲林推機車定檢簡訊通知更環保 完成登錄與年度定檢抽電動機車

  雲林推機車定檢簡訊通知更環保,完成登錄與年度定檢抽電動機車。(記者陳正芬翻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因應節能減碳,一一三年起全面停止寄發定檢通知明信片,改推上網登錄資料接收定檢通知簡訊便民環保。為擴大蒐集機車定檢通知登錄數及獎勵依規參加排氣定檢,環保局今年續辦抽獎,凡設籍本縣且出廠滿五年之燃油機車,於指定網站完成定檢通知簡訊登錄資料且依規完成定檢者,每季進行抽獎送出一千元禮券、一百名;年底更加碼抽出三輛電動機車,總獎項金額高達三十萬元,籲請民眾盡早完成登錄與定檢,把大獎帶回家。 環保局指出,依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機車定檢屬法定義務,出廠滿五年以上之燃油機車,應每年於行車執照原發照月份前後一個月內,至任一家機車檢驗站完成免費排氣定檢,逾期未完成者依法開罰五百元至三千元不等罰款,最重並可註銷牌照。提醒傳統郵寄明信片民眾無論有無收到,都應依規完成定檢,取消紙本通知後,民眾可透過相關管道申請簡訊、電子郵件、APP提示等接獲定檢通知,或自行查看行照到檢。 環保局表示,一一三年停寄明信片後,全縣機車定檢率衝至七十九點七七趴為年度歷史新高,顯示多數車主都已透過各項管道知悉與配合完成年度排氣定檢。而提供定檢簡訊通知登錄功能,至今已上網登錄機車突破十七萬輛,今年續辦抽獎期將登錄比例再提高,籲請民眾前往網站登錄,環保局將在每年該車定檢月份發送定檢提醒簡訊,操作方式也可前往全縣一三一家機車排氣檢驗站申請代登。 環保局四月針對本年度一至三月及一一三年十二月已完成登錄及一一四年度定檢之民眾首抽三十名,七和十月則分別針對第二、三季完成登錄及定檢之民眾各抽廿五名,十二月則是十至十一月完成登錄及定檢之民眾抽出二十名,共抽出百名、每位一千元禮券,另年底再加碼抽出電動機車,得獎名單將公告於環保局資訊網並以簡訊或電話通知。相關資訊可至資訊網查詢或撥打五三七五二一六諮詢。  

Read More

櫃買中心盛大舉辦各類商品發行及交易競賽聯合頒獎典禮

  113年度櫃買市場獎勵活動得獎公司代表合影。前排左七櫃買中心總經理陳麗卿、前排左六群益金鼎證券總經理李文柱、前排左五元富證券總經理張清發、前排左四中信投信總經理陳正華。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櫃買中心(Taipei Exchange)為推動上櫃ETF、ETN、權證、股票造市等業務,於 113年度舉辦了多項競賽獎勵活動,並於114年3月13 日盛大舉辦聯合頒獎典禮,由櫃買中心總經理陳麗卿親自主持。 陳麗卿表示,113年度的債券ETF市場規模達近3兆元,總成交金額3兆2,224億元,累計交易人次更一舉突破245萬人,較112年增加112萬人,成長近85%。因此,櫃買中心特別頒獎給擔任流動量提供者之證券商及積極推廣之證券經紀商,表揚其對上櫃ETF及ETN市場的貢獻。 另上櫃權證113年發行檔數達到16,903檔,續創歷史新高,而權證交易的日均值也達到7.83億元,相較於112年成長了8.9%,櫃買中心頒獎給上櫃權證買賣金額、週轉率及業績成長表現優異的權證發行人與推廣上櫃權證績優的證券經紀商,公開表揚證券商對上櫃權證商品的支持與貢獻。此外,櫃買中心也頒獎予中國信託投信公司,表彰該公司對上櫃股票ETF市場的發行貢獻。 為提升體質健全、獲利良好但流動性偏低之上櫃股票的交易動能,櫃買中心推出上櫃股票造市者制度,制度實施至今已逾3年,由於各證券商踴躍參與,113年造市者所選取的優質造市標的數持續增加,且報價義務達成檔數將近100%,對提高造市標的流動性及投資人成交機會有一定幫助,故櫃買中心特別頒獎給113年度參與上櫃股票造市業務表現優異的證券商,期許造市者在新的一年也能積極造市,持續提升這些優質股票的成交量。 櫃買中心表示,感謝各證券商、投信業者的支持,為持續推動櫃買各類商品的發展,今年也已陸續推出各項商品的發行及交易競賽獎勵活動,期望今年能繼續與各業者共同努力,進一步擴大櫃買市場各項商品的發展,以實際行動響應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打造我國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

Read More

QS世大學科排名 中山全國前5

QS公布最新2025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國立中山大學入榜學科數全國前五強。(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布最新二0二五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國立中山大學共二十個學科入榜,僅次於台大、成大、清大及陽明交大,入榜學科數全國前五強;校方指出,相較去年排名結果,本次中山入榜學科數大幅增加,共有五個新入榜學科,包含現代語言、醫學、環境科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社會學。 校長李志鵬指出,中山今年表現亮眼,在本次排名榜單中展現理工與人文社會並重的發展優勢,五大領域皆有學科入榜。理工領域維持多個學科入榜,如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化學工程、機械工程、化學等學科名次均有進步,並增加了環境科學進入全球排名。 人文社會領域方面,中山大學除了英語文學、經濟與計量經濟等學科排名提升,更新增了現代語言、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社會學等學科,顯示中山在不同學術領域的均衡發展與持續精進。 此外,中山大學於二0二二年正式成立醫學院,是中山在推展醫學教育與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本次醫學學科躋身國際排名,不僅肯定了中山大學在醫學領域的學術實力,也使其未來發展備受矚目,並有望為南台灣的醫療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山大學校務研究辦公室主任李哲欣表示,QS學科排名每年針對五大領域及其所屬學科進行評比,評比指標包含了學術與業界的聲望調查、論文引用及影響力,部分學科也納計了國際研究網絡指標。

Read More

燕巢國中蔬菜大豐收 學生歡喜販售魚菜共生蔬果

  燕巢國中學生們奮力叫賣,實際體驗農產品行銷過程,深受社區居民熱烈支持。(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燕巢國中善用校園空間建置魚菜共生系統,透過魚類飼養與水耕蔬菜的相互依存,最近因為蔬菜豐收,學生們在校門口、威靈寺廟口設攤販售,學生們奮力叫賣,向社區居民介紹各類蔬菜的營養價值與料理方式,實際體驗農產品行銷過程,深受社區居民熱烈支持,成功拉近學校與地方社區的聯繫。 校長謝慧珍說,學生從中深刻體認到,不論是種菜還是賣菜都極具挑戰,進而理解農民的辛勞,也更加珍惜父母賺錢的不易,培養成勤奮向學的習慣。 燕巢國中為推廣環境永續與食農教育,積極導入「魚菜共生」系統,讓學生親身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的互動關係。該計畫不僅提升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亦促進校園綠化與自給自足的飲食文化,落實永續發展理念。 學生們利用校園空間建置魚菜共生系統,透過魚類飼養與水耕蔬菜的相互依存,營造小型生態循環系統。從建置、維護到收成皆親自參與,學習水質管理、魚類飼養及植物照護,進而理解生態平衡與資源循環的重要性。 指導老師張淑娥老師表示,魚菜共生是永續環境的其中一種解方。學生們種植的草莓從最初二十五株透過匍匐莖繁殖,現已增至一百多株,蔬菜品項也越來越豐富。 上學期學生運用自種蔬菜製作漢堡,親身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本學期則進一步挑戰農產行銷,學習如何將自家農作推廣至社區,深化食農教育的實踐經驗。 謝慧珍校長表示,食農教育為現代教育的重要一環,透過實作課程,學生不僅能學習科學知識,亦能培養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燕巢國中將持續優化魚菜共生系統,結合在地農業資源,深化食農教育的內涵,打造更具環保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

螢光閃閃! 那瑪Shine賞螢季21開跑

2025「那瑪夏賞螢季」321登場。(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二0二五高雄「那瑪Shine賞螢季」登場!巴金斯幻賞螢季暨水蜜桃系列活動同時展開,每年春季螢火蟲數量最多可達十五種,包括黑翅螢、大端黑螢、紅胸黑翅螢及梭德氏脈翅螢等,成為國際知名的賞螢勝地。 高雄市那瑪夏區公所區長孔賢傑表示,與在地族人共同努力,每年都能將螢火蟲復育有成,吸引各地賞螢人潮,賞螢季自三月廿一日持續至四月廿七日,可提早預定行程與票券,每張賞螢票價二百五十元,附有一百元消費抵用券,可以在那瑪夏區內購買水蜜桃等農產品。 2025高雄「那瑪夏賞螢季」登場。(記者許正雄翻攝) 孔賢傑指出,今年螢況非常好,水氣很多,目前有一萬隻以上螢火蟲,每到傍晚六點半就開始漫天飛舞,因平時復育有成,今年預測賞螢季高峰會有超過廿萬隻螢火蟲與大家見面,四月五日為卡那卡那富族河祭,四月廿六日也有布農族射耳祭,邀請大家來賞螢又可欣賞族人傳統祭儀。 高雄市原民會主委阿布斯表示,一年一度的那瑪夏賞螢季,剛好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也在三月廿一日至廿四日舉行,嘉年華在鳳山區衛武營都會公園,設置免費接駁車讓隊職員及選手,可搭乘直達那瑪夏賞螢地點,還能採龍鬚菜、品嘗水蜜桃,更有許多原味餐廳、特色民宿可以吃住。 2025高雄「那瑪夏賞螢季」登場。(記者許正雄翻攝) 今年那瑪夏賞螢季有多項創新服務與優惠方案,遊程訂購全面以APP電子化模式、新增台南和高雄搭車的統聯站、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持愛心卡者可免費入場等,期待多元的服務,吸引更多旅客到那瑪夏一賞螢火蟲漫天星光的風采。詳請可查看那瑪夏賞螢季臉書粉絲專頁。

Read More

南市災防考核開跑 持續強化基層災防動能

  南市災防考核開跑,持續強化基層災防動能。(災防辦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強化災防工作,市府於每年汛期前,由災害防救辦公室邀集相關局處,至三十七區公所展開區級災防業務考核並全面採行數位化資料審查,希望能透過跨局處業務督考及區里經驗交流,由下而上,逐步強健災防金字塔,持續強化基層災防動能。 災防辦表示,區級災防考核依人口數,將各公所分為甲、乙、丙三組,由災防辦及民政、消防、水利、社會、衛生、環保及警察局,於汛期前至各區公所展開實地跨局處聯合考察,各公所由區長(兼區級指揮官)進行業務簡報,各局處委員針對公所各相關領域災防業務重點工作成果進行評核,並與區級災防團隊進行意見與經驗交流,深耕社區防災意識,加強雙向溝通,強化市府一體的災防安全網。 市府秘書長兼災防辦主任方進呈指出,今年度考核開跑,每週實地至區公所進行災防業務考核與業務交流,採數位化資料審查,除與時俱進,更能落實節能減碳,考核聚焦減災規劃、防災整備、清淤疏濬、災情預警、通報應變、公私協力、社區動員與復原等工作查核。 災防辦執秘王雅禾強調,災防考核以全面電子化進行審查,除減少碳足跡,各公所也都能善用淹水感知器、空拍機、物聯網及各式手持式智慧行動裝置,結合社區需求與特色,強化基層災防工作,共同打造大台南成為安全宜居的韌性永續城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