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稽查改裝機車 取締28件

  新營環警監聯合出擊,攔查改裝排氣管機車。(民眾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自今年元旦起,機車排氣管已納入變更登記檢驗項目,一旦經噪音檢測不合格將受罰鍰。新營環警監最近聯合出擊,總共攔查一百九十五輛車,開出廿八張罰單,請車主注意改裝排氣管會變錢坑。 為維護市民生活安寧,打擊非法改裝車輛亂象,新營警分局三月十一日晚間聯合環保局、新營監理站及交通警察大隊,在新營區長榮路與復興路口(新營交流道前)展開大規模聯合稽查。這次行動共攔查一百九十五輛車,針對各式違規行為開出廿八張罰單,另有兩輛機車因使用註銷之牌照,當場移置保管。 警方提醒,自一一四年元旦起,「機車排氣管」已被納入變更登記檢驗項目,這意味著車主若更換非原廠(改裝)排氣管,必須選用經環境部噪音管制認證的產品,且確保符合對應車型,否則將面臨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的裁處。一旦經噪音檢測不合格,最高可罰五千四百元,違規改裝車輛將成為「燒錢黑洞」。 新營警分局長蘇政敏強調,警方將持續與環保局、監理機關合作,不定期進行聯合稽查,加強巡邏查察,確保道路安全。呼籲民眾切勿為了追求個人喜好而擅自改裝車輛,將面臨更嚴格的查緝與罰則,請車主務必三思而後行,以免荷包大失血。

Read More

遭檢舉占用國有地人行道 公園路阿彌陀佛小祠 不保

公園國小前的阿彌陀佛祠因是人行道上的違章建築,最近被民眾檢舉至台南地檢署,不知神明招誰惹誰了。(記者陳俊文攝) 公園路口的阿彌陀佛, 盼有宮廟願予以收留。(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守護公園國小前十字路口的阿彌陀佛小祠,被民眾檢舉非法占用國有地人行道,檢舉函還進入台南地檢署,署方還打電話至學校關切。公園國小校長朱英男表示,該校只是代管,神明事又不敢冒然處理,決定召集各相關單位,尤其是附近幾家宮廟,看能否收留此尊阿彌陀佛。 公園國小左側、公園路和公園南路交叉口的人行道上有一座供奉阿彌陀佛的路邊小祠,據了解,早期因當地常發生車禍,還曾撞死人,因此有人建了這座水泥底座的小祠,截至目前,每天仍有人燒香拜拜。此祠形成年代,據在地公園里長徐富美表示,早在四、五十年前她當議員就存在。 最近公園國小前的人行步道大翻修,挖到阿彌陀佛祠時,就發生計程車開進前面坑洞和機車相撞的車禍意外,有人解讀是神明在生氣。但也有民眾向市府工務局檢舉該祠是「廟宇違章」占用國有地。 由於管理單位是公園國小,學校翻出一0七年的調查紀錄,指該祠以前有管理人,若依正常程序要予拆除,需要找到管理人協調才能動。 這個情形和數年前東區青年路鐵路地下化工程欲拆除占地的地藏王菩薩祠一樣,最後還是找到管理人,辦了一個儀式,把「鐵道地藏王」遷移至民族路萬福庵供奉一樣。老一輩的都認為,神明事還是不要太鐵齒,以誠敬方式處理為要,目前校方就是這個態度。 據公園國小調查,此尊年代久遠的阿彌陀佛應是石雕,身高八十四公分、寬五十七公分,採站姿。由於身形不小,若要找宮廟收留,也要看宮廟的意願。 公園國小預計三月十七日在該校邀請國有財產署、市府工務局、教育局、警五分局、北區公所、公園里里長,和被寄以收留神明厚望的開基玉皇宮、陰陽公廟和西華堂召開協調會,一般認為以佛教的西華堂來收容最為恰當。

Read More

藍批賴操作內部對立 民主倒退

  總統賴清德要求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審制度。國民黨製圖卡諷刺民進黨過去反對軍事法,現卻自打臉,淪為打臉進步黨。(取自國民黨臉書)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賴清德總統於國安會議後提出五項國安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國民黨十三日表示,賴清德的論述是「七分操作內部對立、三分捍衛國家安全」,批評其言行不一,將所有與對岸接觸的國人視為共諜,可能讓台灣民主倒退。 國民黨強調「捍衛民主自由,應推動理性國安」,並提出五項質疑,包含政府以國安為由限制人民自由、加強對兩岸交流的管控恐升高對立、國安措施不應讓民主倒退、應強化自身競爭力而非封閉交流、反滲透法不應成為政治攻擊工具等。 國民黨質疑,總統府提出的國安策略是否真能保護台灣,還是製造恐慌、誤導社會,並認為民進黨此舉違背過去民主前輩對言論自由的堅持。 針對賴清德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這與二0一三年民進黨因洪仲丘事件推動廢除軍法立場相悖,質疑賴清德是否在「打臉」過去的民進黨與自己,並提出三項問題要求賴清德回應。 王鴻薇質疑,第一,恢復軍事法庭是否能解決軍中人權問題?第二,廢除軍事法庭當時認為非戰時不需軍法,是否代表台灣正進入戰時狀態?第三,賴清德過去認為國軍使命感、榮譽感更重要,是否如今對國軍信心不足,才改變立場? 王鴻薇強調,國民黨並非完全反對恢復軍事法庭,但要求賴清德針對上述問題明確回應,並呼籲此議題應充分討論,不應倉促推動。 國民黨團表示軍事審判制度的存廢,優劣皆有,可以多作討論。但賴清德總統突然投下震撼彈,打臉自己和過去民進黨人的提案和說法,請賴總統回復恢復軍事法庭是否不會有軍事人權問題?當年強調戰時才須恢復軍事法庭,那現在我們要準備進入戰爭狀態了嗎?賴清德過去說國軍使命感和榮譽感比軍法更重要,所以現在賴總統認為在自己的執政下國軍已經沒有使命感和榮譽感了嗎?

Read More

馬辦質疑賴下一步恢復軍法統治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十三日表示,當年「洪仲丘事件」後,前總統馬英九推動軍事審判回歸普通司法體系的改革,如今賴總統走回頭路,是人權大倒退,並推翻當年民進黨的立場,質疑政府是否一步步推動恢復軍法統治。 總統賴清德宣布,因應中國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威脅,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針對現役軍人涉犯叛亂、利敵、洩密、廢弛職務、抗命等軍事犯罪刑事案件,由軍法官與檢調司法機關共同處理。 蕭旭岑指出,賴此舉是為轉移台積電赴美設廠的「賣台」質疑,並批評民進黨政府近期封殺言論自由、剝奪陸配合法權益,對軍公教清算,未來恐走向戒嚴或準戒嚴。 蕭旭岑表示,賴將中國視為「境外敵對勢力」,使兩岸關係更緊張,意圖藉由引發衝突達成台獨目標,未來恐推動廢除「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實踐「新兩國論」。 蕭旭岑強調,賴總統對軍公教及陸配採取不成比例的干預手段,卻對涉及美國資金、違反「國安法」的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置若罔聞,形成雙重標準,甚至坐視外國勢力干預內政,製造社會對立,批評此舉為出賣台灣利益。 此外,針對宗教團體赴陸活動的管制、干預民眾赴陸證件申請,以及要求全體公務員具結未在中國大陸設籍或領取證件等措施,蕭旭岑認為恐有違憲之虞,侵害人民遷徙自由與言論自由,行政部門可能濫權,呼籲民眾應提高警覺。

Read More

昔為洪仲丘號召上街 白批綠髮夾彎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十三日宣布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對此,民眾黨立委林憶君批評,賴政府髮夾彎,當初因為洪仲丘事件,號召人民上街頭,但現在今是昨非。呼籲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用更清楚的方式取得社會共識。 林憶君表示,現在重新恢復軍審是否符合現實與民意,仍需要透過黨團成員共同討論,任何修法方向都需要符合人民期待、取得社會共識,才能定調立場,避免急就成章。 她也質疑,賴政府髮夾彎,當初因為洪仲丘事件,號召人民上街頭,現在今是昨非,號稱人權律師的顧立雄部長,你累了嗎?為什麼換了位置換了腦袋?為什麼今天不敢親上火線回應國防部的記者會? 林憶君說,國防部近日提出陸海空軍刑法修正草案,對於整體修正方向放寬犯罪事實能有效嚇阻軍人產生任何對國家不利之舉措,個人也予以支持;但如今直接復辟軍事審判法,此舉不僅是開倒車,更是讓台灣的法治形同「賴清德政府說了算」的專制局面。 林憶君強調,國防部從未與社會討論,也沒有提出任何相關法案修法版本。現今台灣處處充滿威權時期的既視感;只要以國安為名,不需社會討論,即可貿然恢復「軍事審判」;只要以國安為名即可指控他人為匪諜、行鬥爭肅清之實。  

Read More

定義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 丁仁方:賴清德為大罷免添材加火

賴清德總統十三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舉行記者會直指中國大陸已是我國「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並臚列當前有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十七項因應策略。 賴清德將中國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除了對台灣內部形塑敵我、拉高社會對立外,明顯為即將上演大罷免加溫。但這對兩岸關係、對台灣的未來好嗎? 「反滲透法」條文指為防範境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干預,任何人不得受滲透來源的指示、委託或資助,進行違反選罷法、公投、政治獻金等行為,否則負有刑責。但條文對行為規範並不明確,處處充滿不確定性。 大選之前,多件地方里長帶團赴大陸交流,遭檢調偵查,結果幾乎是不起訴或判決無罪,這可證諸要構成觸法要件,必須要有明確行為證據,不能因為對其行為不滿,就對「反滲透法」的條文逕自擴大解讀。 中國大陸對台文攻武嚇,對台統戰、打認知戰、心理戰、媒體戰,早已為之,且持續多年;賴政府為何要在此時上綱到這個程度?時機點上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為「大罷免」添柴加火。 賴清德在去年五二0就職演說時,就提出兩岸對話重啟對等觀光旅遊、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等。既然有意在陸客、陸生方面推進兩岸交流,但實際作為卻有明顯落差,且未見政策平衡點。 賴政府堅持兩岸觀光「小兩會」先會談前,遲不取消赴大陸禁團令;取消大陸部分高校學歷或禁止交流;清查軍公教人員是否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件等情形,並且要求填寫具結書等。兩岸政策很明顯在加速限縮中,兩岸各層面的交流、包括括大學招生等,都帶來很大壓力。 但看台美關係,台積電赴美投資愈千億美金,除了公司營運布局外,還牽涉到台灣高端核心科技、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是否跟著大舉外移?川普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台灣一面倒挺美,能跟著美國一起偉大嗎?還是該有自己盤算! 兩岸持續走向對抗,賴此時又將中國大陸定位是「境外敵對勢力」,若聚焦在台灣內部觀察,明顯有拉高對立、形塑敵我效應,為大罷免加溫;換言之,過去選舉時才有的政治操作,現在已經登場。                         (南台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理事長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整理)

Read More

軍審存廢皆由綠 政策反覆為算計

記者王超群∕特稿 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滲透與間諜活動,提出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擬修陸海空軍刑法,對現役及退役軍人加強約束。此舉看似強化國安,實則充滿政治算計,尤其軍事審判制度的恢復,與民進黨當年反對軍法的立場截然相反,充分暴露政策的反覆與雙重標準,讓司法淪為政治工具。 二0一三年,陸軍下士洪仲丘因被不當管教致死,引發全台怒火,民進黨以此為契機,強烈批評軍法制度,稱軍事審判侵犯人權、缺乏透明,並主張將軍審案件移交普通法院審理。時任民進黨立委顧立雄痛批軍事審判是「黑箱作業」,不符合現代法治社會的要求,要求全面廢除軍審制度,並強調「軍法審判已成為威權遺毒,不應存在於民主社會」。民進黨藉由此案,成功推動《軍事審判法》修法,終結了行之有年的軍法體系。 然而,時隔不到十年,民進黨政府卻突然改弦更張,以國安之名,推動軍事審判恢復,甚至擬修法擴大對退役軍人的監控與懲治。當年高喊人權的顧立雄,現為國安會秘書長,卻對軍審復辟不再反對,民進黨的立場前後矛盾,恢復軍事審判,表面理由是防範共諜滲透,實質卻有選擇性執法之嫌,恐成為政治整肅的利器。 賴清德聲稱現役及退役軍人涉共諜案占比高達百分之六十六,將軍人群體視為高度危險的「內部敵人」。此舉不僅加深對軍人的汙名,更恐透過軍事審判手段,對不符合政府意識形態的退役將領與軍事專家進行政治清算,造成寒蟬效應,嚴重侵害人權。諷刺的是,這些事件的發生都是在民進黨持續執政的九年間。 當年顧立雄等人斥責軍審違反人權,如今卻默許軍審復辟,民進黨的政治反覆昭然若揭。賴政府以國安為名,行政治清算、對內製造敵人,對外挑起戰端,將台灣人民推向危局,未來恐將陷入難以挽回的災難。  

Read More

觀旅業者憂陸客登台遙遙無期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針對總統賴清德要求國人赴大陸旅遊應落實登錄制度,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十三日表示,預料兩岸關係將會更緊繃,開放台灣旅行社組團赴大陸的進團令解禁更困難,大陸旅客來台觀光開放更是遙遙無期。 賴清德指出,赴中國大陸旅行的風險愈來愈高,一一三年元旦迄今,陸委會接獲通報之國人赴大陸失聯、遭留置、盤查或關押者合計七十一人,將要求相關機關要提高國人赴中國大陸旅遊風險意識,持續加強公眾溝通,並落實各種登錄制度,以減少赴大陸旅行的可能意外及風險。 李奇嶽表示,賴清德的發言將造成兩岸的關係會更緊繃,對於台灣出境到大陸旅行的旅客要採取登錄制度,不知道這個登錄制度實施的強度是如何?會不會造成每年數百萬在大陸旅行經商就學的台灣同胞的困擾,對於來台交流的大陸人士審查應該也會趨於更嚴格,另外台灣各級團體與大陸的民間交流也會受到兩岸氛圍緊繃的影響怕會有心理負擔而沒辦法正常交流,進而影響到開放台灣旅行社組團付大陸的進團令解禁更困難,大陸旅客來台觀光開放更是遙遙無期。

Read More

雷霆奪西區首張季後賽門票

亞歷山大(持球者)攻下全場最高的34分,雷霆以118比112本季橫掃綠衫軍,確定提前晉級季後賽。 (路透) 本報綜合報導 NBA奧克拉荷馬雷霆昨踢館衛冕軍塞爾提克,靠著亞歷山大攻下全場最高的34分,率隊以118比112本季橫掃綠衫軍,雷霆也靠這1勝確定成為繼騎士後,聯盟第2支、西區第1支晉級季後賽球隊。 雷霆挾西區最佳戰績前往波士頓挑戰尋求衛冕的塞爾提克,不少美媒都預測是2024-25賽季的總冠軍前哨戰,雷霆靠著亞歷山大的34分、霍姆葛倫挹注23分、15籃板,本季2度交手塞爾提克都拿下勝利。 雷霆在第3節中段一度取得12分領先,不過塞爾提克靠著塔特姆的三分球破網,前3節結束扳成88比88平手。 第4節終場前8分12秒雙方還戰成98比98平手,但此時雷霆的亞歷山大、威廉斯聯手拉出8比0攻勢,才為比賽奠定勝基。 向來靠大量三分球為攻擊武器的塞爾提克,昨天團隊63投僅20中,命中率31.7%,而單場63次三分球出手打破塞爾提克隊史紀錄,在NBA史上排名第3多。 只可惜三大主力塔特姆、布朗、哈勒戴合計三分球25投5中,命中率僅剛好2成。 反觀雷霆靠著不斷攻擊禁區以及中距離跳投,團隊2分球命中率高達6成,另外全隊獲得35次罰球,也比塞爾提克多出23次;根據StatMuse統計,儘管霍姆葛倫本季因傷只打了20場比賽,但只要他單場得分超過20分,雷霆戰績7勝0敗。

Read More

洪慈庸:重啟軍審應做足配套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十三日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當年促成軍事審判法修法的當事人洪仲丘之姊洪慈庸回應,軍審法當年的修法是為終止威權時期軍審留下的遺毒,如今賴清德總統要有條件針對「境外敵對勢力」重啟,配套務必要做足。 洪慈庸表示,軍審法當年的修法是為了終止威權時期軍審留下的遺毒,如今賴清德總統要有條件針對「境外敵對勢力」重啟,配套務必要做足。 她說,對於總統賴清德「恢復軍審」的看法,就如同二0一九年她曾對韓國瑜院長直指「台灣沒軍法」發表的看法一樣,第一,事實面,「陸海空軍刑法」自一九二九年起實施,至今從未廢除,軍法一直存在;第二,當年的修法,是因為從威權時期以降,檢審不分與人權侵害不斷,已經累積了過多的冤案,卻從來沒有進行過有效的檢討。 第三,就她對現有資訊的了解,賴清德的宣布,在於「收買、洩密、滲透」的共諜案件,並與檢調司法機關協力處理「軍事犯罪」,而無普通刑事案件。如果是涉及到外國軍事和情報力量介入、涉及我國重要國家安全,有重大的正當性和必要性,那未來也必須清楚框架軍事審判的適用範圍。 第四,依她了解,為了呼應當年修法的理由,此刻也會有配套的討論,包含,訂定軍事法官條例,軍事法院、軍事檢察署組織法等,但過往詬病的權力結構,包含「官官相護」問題如何解決?會不會因此與目的背道而馳?這仍是需要被解決的疑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