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珠珢獨家LINE貼圖 登入Fubon+免費下載

台北富邦銀行全新行動銀行「Fubon+」推出李珠珢獨家LINE貼圖,即日起登入Fubon+ App「優惠專區」即可下載,為日常聊天增添更多樂趣。(北富銀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AI女神加持,讓金融與運動碰出新火花!台北富邦銀行全新行動銀行「Fubon+」請到富邦悍將啦啦隊的AI女神李珠珢擔任推廣大使,今(1 6)日獨家推出的LINE貼圖,搭配全台分行海報和真人等比立牌,讓民眾可以在李珠珢甜萌的笑容中愉快辦理業務,感受數位金融的便利與美好。 北富銀表示,這組貼圖在內部經過激烈角逐,最後精心挑選出8張人氣最高的圖案呈現給用戶,除了「謝謝、辛苦了、讚、晚安」等實用度極高的日常招呼語外,還特別加入「愛你」、「拜託」等甜度爆表的表情動作,把李珠珢清新特質展露無遺。即日起至6月15日止,用戶只需登入Fubon+ App「優惠專區」,即可取得獨家下載連結,將這組可愛貼圖輕鬆收入手機中,為日常聊天增添更多樂趣。 台北富邦銀行「Fubon+」請到富邦悍將AI女神李珠珢擔任推廣大使,全台分行均設置真人等比立牌及大型海報,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合影。(北富銀提供) 同時,北富銀全台分行還全面設置了李珠珢真人等比立牌和大型海報,生動還原李珠珢青春活力的形象,剛放上就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合影,也讓原本相對嚴肅的金融場所一下子活潑起來,帶給來行客戶活力滿滿的新鮮體驗。 「Fubon+」以「簡單、直覺、懂我」為設計核心,使用介面簡潔便利,還能整合信用卡、保險、投資、證券等多項金融服務與財務分析工具,協助用戶輕鬆掌握資產現況,實現理財目標,堪稱是民眾最貼心的金融管家。自去年11月上線迄今,已有超過200萬人登入,其中許多用戶均對「Fubon+」的表現表示肯定。 為了感謝用戶的支持,同時吸引尚未轉移的用戶盡快加入「Fubon+」行列,北富銀推出兩場精彩的抽獎活動。即日起至5月31日期間,成功推薦尚未登入過「Fubon+」的好友完成首次登入體驗,推薦人可依據推薦好友數量獲得不同額度的推薦獎勵金。推薦達3名好友可得200元,推薦越多獎勵越豐厚,最高可達1000元,總獎金高達100萬元,先到先得,送完即止。並且,成功推薦1名以上好友的推薦人,以及活動期間首次登入「Fubon+」的用戶,都有資格參與iPhone 16抽獎。 自5月1日至7月31日止,於Fubon+首次預設綁定手機號碼收款可獲得3次抽獎機會,用手機號碼轉帳每完成1筆台幣轉帳交易,不限交易金額及對象,可再多獲得1次抽獎機會,每人最多能有20次抽獎機會,有機會抽中實用的momo幣和萬元好禮即享券。想把現金、手機和各種好禮帶回家,千萬別錯過此次良機。 北富銀也提醒用戶,舊行動銀行App將於6月份停止服務,為了方便用戶改用新App「Fubon+」,北富銀同步推出「一鍵移轉」功能,可將原App中的關於訊息通知、免登速查、推播動態密碼MOTP、變更轉帳額度等多項服務設定,快速移轉至「Fubon+」中,省去重新設定的時間,30秒即可完成,尚未移轉的民眾可多加利用此功能,輕鬆開啟「Fubon+」新旅程,享受更便捷、安全、個人化的金融服務體驗。

Read More

文豪社福基金會攜企業 捐贈三重愛心物資

新北市私立文豪社會福利基金會結合關係企業捐贈愛心物資400份給三重區弱勢家庭。(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新北市私立文豪社會福利基金會結合關係企業,共同捐贈愛心物資給三重區弱勢家庭,今(16)日於三重社會福利大樓6樓舉辦物資捐贈及園遊會,企業志工也到場協助三重社福中心志工發放物資。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代表受贈及致贈感謝牌,許秀能表示,感謝文豪基金會匯集眾人力量,捐贈麥片、沖泡湯包、拌醬類、罐頭及民生用品等多項物資共400份,滿足家戶不同需求,將透過三重社福中心配發給弱勢家庭。 文豪社會福利基金會16日捐贈愛心物資給三重區弱勢家庭,民眾到場領取物資。(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文豪基金會董事長王致晴提到,這次集結關係企業、內部員工和許多朋友的力量,讓愛心資源透過三重社福中心提供給需要的家戶,緩解生活壓力,希望未來和社會局有持續的公益合作。 社會局社工協助民眾領取物資,並透過輕鬆問答社會福利相關問題,與民眾互動。(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響應捐贈的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創辦人湯發鉅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有心參與社會福利公益,相信就會有善的循環,讓社會更溫暖。正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銘欽則表示,取之社會用之社會,透過公司盈餘做愛心,回饋給在地,把微笑的力量帶給鄉親。 文豪基金會結合關係企業捐贈物資,由董事長王致晴(左5)代表捐贈,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中)代表受贈。(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許秀能強調,不管是獎助金、急難救助及物資,很感謝文豪基金會多次以實際行動關心新北弱勢家庭,民間力量無窮,期待未來有機會和基金會攜手將愛心資源擴及到北海岸地區,有更多永續的合作,私公協力建立有溫度的社會支持網絡。

Read More

新北投資1億、聯手7校打造「未來科技人才鏈」

新北市率先串聯7所公立技術型高中,全面布局新興科技領域。(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台北報導 面對全球科技浪潮加速來襲,新北市教育局今(16)日宣布目標2030年完成「未來科技人才鏈」計畫,將陸續投入1億元,率先串聯7所公立技術型高中,全面布局半導體、綠能、AI、汽車醫美、無人機、AR/VR、5G應用、智慧製造及區塊鏈等九大新興科技領域,同時結合16所職業試探中心開設新未來產業體驗課程,協助學生從國中小就能接觸未來產業,打造從職探到就業的一條龍人才培育模式。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首波7所公校及職探中心開設逾60場「未來科技開放體驗」,自5月中開放報名,包含職涯試探、暑期育樂營、開放參訪等,邀請學生實地走入科技課程場域,探索符合自身志向的未來道路,報名資訊可至「新北市技職教育資源網」 (https://tve.ntpc.edu.tw/Detail/Announcement_View?ANN_ID=067B55F3F69B279CCCEB6317E2DFD67A)查詢。 教育局指出,在最夯的無人機領域,瑞芳高工成立「無人機AI創新應用中心」,課程延伸至陸海空無人載具應用與操作證照訓練;而在AR/VR科技應用方面,鶯歌工商則成為教育部指定的「AR/VR 5G新科技學習示範基地」,攜手致理科大共同開發課程,提升學生數位創新能力與未來科技素養。 在智慧製造與控制技術方面,新北高工與淡水商工雙雙領航。新北高工設立「移動式機器人基地」及「資訊國手培訓中心」,其中資訊科二年級彭彥富同學更在亞洲技能賽中勇奪商務軟體設計項目金牌,他說,都是因為在學校培訓奠定扎實基礎。淡水商工則與歐姆龍攜手設「智慧控制認證中心」,控制科二年級陳玟霓分享,透過中心課程,引導他們掌握物聯網與機械手臂應用,提升證照與實戰力。 在金融科技領域,三重商工設置全國唯一「金融沙盒育才中心」,整合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模擬交易課程,攜手科大及永豐銀行合作共同開發實作導向課程。國貿科二年級張容華同學表示,透過案例研讀,有助提升投資知識,奠定數位金融基礎,可從虛擬操作中理解金融趨勢與應用脈絡。 新北市教育局強調,「未來科技人才鏈」核心在於整合學校、產業、科技大學與證照體系,協助學生從國中端即能試探科技職涯,釐清自我志向與興趣,順利接軌產業需求,厚植就業競爭力。新北市將持續拓展科技教育量能,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產業中最具潛力的明日之星。

Read More

雙北世壯運開跑! 蘆洲警安全維護不停歇

(蘆洲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為期13天賽事即將開跑,並於明(17)日在台北大巨蛋舉辦開幕典禮,蘆洲分局轄區內微風運河、蘆洲運動中心獲選為比賽場館之一,將進行輕艇、輕艇水球、龍舟、手球比賽,為因應國際性多項目的體育賽事,蘆洲警分局出動警犬隊、警用無人機隊等數名警力針對會場進行維安勘查。 蘆洲警分局指出,針對此國際型賽事,預計將湧入大量選手、人潮,為維護比賽安全,蘆洲警分局將於會場設立前進指揮所、補給站,並遴選外語專業員警,於現場提供為民服務及安全維護。針對場檢,分局出動偵查隊防爆小組、警犬隊、警用無人機隊、防治組家防官,對會場進行陸、空勘查,避免突發狀況影響賽事,另對場館衛生間執行防偷拍檢驗,全方位保護人員安全。 蘆洲警分局呼籲,比賽期間微風運河將變更為禁航區,請勿私自攜帶無人機至現場拍攝,以免影響比賽,更可能觸犯航空法,本分局將派員於現場注控,報請民航局廢止操作證,並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遙控無人機。

Read More

男網售毒品詐財 警遠赴台南逮人

(中正第二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臺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員警為加強查緝毒品,經長期蒐集相關訊息資料,發現洪姓嫌犯透過網路販售毒品,經持續追蹤分析,成功鎖定犯嫌身分並掌握其行蹤。 中正第二警分局表示,警方專案同仁檢附相關罪證,向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及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聲請拘、搜票獲准,遠赴臺南市將洪姓犯嫌查緝到案,才發現嫌犯以販售毒品為餌,利用虛擬帳戶收款服務,俟毒品買家匯款後隨即封鎖,憑恃購買毒品的違法行為,被害人自知理虧吞忍不敢報警,以此籌措吸毒費用,全案詢後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詐欺及洗錢防制法等罪嫌,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偵辦,並持續擴大追查其他不法。 中正第二警分局呼籲,吸食毒品對民眾生命、財產有重大危害,不論是製造、運輸、販賣、持有以及施用皆有刑事責任,切勿以身試法,警方將與社會大眾共同反毒,並積極全力掃蕩,以維護國人之健康及安全。

Read More

4旬男對罷團詢問罷總統 中和警勸離防滋事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5/16122934/N0lL-cwyNa1JMaNkqJ3qVP-XsrT31yyUahzHdLV1hOA.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一名王姓男子(47歲)日前在中和區中安街對罷團詢問「我要罷免總統是在這邊嗎?」等語,並錄製影片上傳社群平台。中和警分局於昨(15)日15時許網蒐發現後,立即調閱當日現場監視畫面,王男騎機車在現場表達訴求,中和警分局員警發現後上前勸離王男,王男表示沒事後即逕自離去。 中和警分局指出,中和警分局向活動負責人林男了解現場狀況,林男表示未受對方辱罵或攻擊攻擊,現場無遭受不法情事,故不向王男追究或提出告訴。中和警方已通知王男說明並予以告誡約制,日後並持續加強活動現場安全維護,以防止滋事事件發生。 中和警分局表示,針對罷團連署活動,警方均有編排便衣人員在活動現場週邊協助維安,爰第一時間即發現王民與罷團成員異狀,立即上前關心並勸離,避免衍生更激烈的口角與衝突。本案已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二款(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裁處。

Read More

守護波麗士健康 新北斑馬學院辦健康講座

(新北市警局交通警察大隊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警察工作性質特殊,長期面對高壓勤務及作息日夜顛倒,工作、家庭兩頭燒,往往忽略自身身心健康,為呼應新北市警察局長「建立快樂健康警察工作,維持穩定心理狀態,增進同仁身心健康」理念,新北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謝明杰特邀請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精神科專科主治醫師田心喬,至警察局勤務大樓辦理健康講座,與交通大隊、保安大隊同仁講授「情緒調節及壓力調適」課程,幫助員警舒緩壓力、提升心理調適能力。 田心喬醫師透過「心律變異頻譜分析儀」,讓員警檢測出自身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變化心率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藉由數據化的方式使員警能更直觀的明白自己承受及調適壓力的能力,使同仁能更深的體會壓力所帶來的心理與生理間的變化。現場也對接受測驗的員警解析數據,給予健康上的建議,讓員警從飲食、健康、生活等各方面上改善自身的身心狀況,也讓員警在執勤中能保持愉悅的心情。此外,田醫師也傳授深呼吸、冥想、規律運動及作息調整等實用舒壓技巧,幫助員警在高強度勤務下找到適合的紓壓方式,減少壓力對健康的影響。 謝明杰表示,警察同仁執行各項警政工作,壓力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累積,卡巴金博士說:「壓力就像海浪,你不能阻止海浪,但你可以學習衝浪。」新北市警局特別開辦斑馬學院健康講座,給予同仁最專業的身心健康提醒指引,生動有趣的課程,讓同仁了解自身壓力負荷及調適能力,並獲得熱烈迴響。未來將持續辦理相關課程,並提供資源與支持,讓同仁在最佳狀態下執勤,營造更健康、穩定的工作環境。

Read More

板橋郵局端午佳節關懷獨居長輩

(板橋郵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落實關懷獨居長者,台灣郵政協會暨板橋郵局特與退輔會新北市榮民服務處攜手合作,今(16)日於板橋郵局郵務大樓舉辦端午節關懷獨居長者活動,捐贈儀式由板橋郵局局長張清龍代表主持,新北榮服處處長林振生代表接受且並回贈感謝狀,感謝板橋郵局發揮愛心回饋社會。 張清龍表示,隨著社會人口結構變化,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的社會,獨居長者的關懷守護需要社會更多關注和努力,郵務同仁平日藉由送信之便,順道關心長輩生活起居,並給予即時的協助,藉由面對面的關懷與問候,讓長輩感受到郵政滿滿的心意,更體現郵政公司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之理念。 捐贈活動結束後,雙方率同仁一起探訪中和區高齡97歲袁老伯伯致贈物資並表達端午佳節關懷慰問之意,之後張局長會同中和區民安里邱鄰長瓊霞一同探訪78歲胡老太太致贈物資並與長者閒話家常。邱鄰長表示感謝郵局能夠長期關懷里內獨居長者,並代表里長回贈感謝狀。 板橋郵局指出,板橋郵局特別準備了167份慰問禮品,由投遞同仁們協助致贈慰問,祝福長輩們開心過節!並希望藉由相關活動能號召更多愛心企業、團體及民眾一同參與,傳愛下去讓社會增添更多溫暖。

Read More

臺灣邁入有熊國度 致力人熊和平共處

臺灣黑熊Mulas休息行為。(林保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16日發布2011年以來的臺灣黑熊監測與發現紀錄點位的統計分析,說明臺灣黑熊的族群相對豐度(OI值)正逐年上升,且趨勢明顯;不論是海拔1200m以上的中高海拔山區、或是12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區,近年發現黑熊的紀錄都持續增加,分布範圍也擴及更多鄉鎮。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因應黑熊族群分布的擴張,人熊和平共處將是未來保育政策的首要目標。 林業保育署統計2011-2025年全臺包含目擊、自動相機拍攝、入侵通報、救傷等共計2,034筆黑熊發現紀錄,並以2018年為分界點,進行前後的紀錄點位比較,發現在2018年以前(2011-2017)全臺共11縣市17鄉鎮有發現黑熊的紀錄;2018年以後(2018-2025)有黑熊紀錄的行政區則增加為11縣市27鄉鎮。 林業保育署林華慶署長報告臺灣黑熊族群分布現況與保育政策。(林保署提供) 若以1200m作為低海拔與中高海拔的分野,相較於2018年之前(2011-2017),2018年以後(-2025)在12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區有更多的黑熊發現紀錄;而在1200m以上的中高海拔山區,2018年以後(-2025)同樣也有更多的黑熊發現紀錄。統計顯示,臺灣黑熊不論在中高海拔或低海拔,族群數量與分布都呈現擴增趨勢,且在部分地區越來越接近淺山與平地。 而為降低自動相機數量或是入侵救傷案件民眾通報意願在前後期不一致所造成的差異,林業保育署也另外扣除自動相機拍攝與入侵或救傷通報,只以單純目擊黑熊的紀錄做比較,結果仍與上述趨勢相符,這說明了低海拔地區黑熊變多,並非「高山環境變壞,導致黑熊跑下來」,而是相對都逐漸擴增。 而從林業保育署全臺野生動物監測網自2015年至2024年累積的自動相機統計資料也顯示,黑熊的相對豐度(OI值)逐年提升,自動相機拍攝到黑熊的比率,從2018年僅1.8%增長到2024年的8.9%,更客觀印證黑熊族群擴增的態勢。 林業保育署說明,黑熊在臺灣並無天敵,以往族群減少主要來自森林開發、違法獵捕與非蓄意的誤捕等人為因素,但近年來臺灣的森林棲地已有顯著改善,2025年國有林的森林覆蓋面積為142.9萬公頃,較2015年增加近2.2萬公頃,其中包括林業保育署收回並復育造林的12,159公頃違法占用林地及違規租地。從全臺的野生動物監測結果即可發現,包括黑熊在內以森林為棲地的野生動物物種,皆呈現族群穩定或增長的趨勢。 有關黑熊的違法獵捕,由於是地下活動,難以了解其全貌,但以往國人以熊膽、熊骨入藥等市場需求,經多年宣導與執法及檢警的嚴密監控下,應已大幅減少。至於非蓄意的誤捕,林業保育署認為,可能仍存在為數不少的黑數,因為不論山區農民或是原住民,金屬套索都是捕捉山豬、山羌有效且簡便的工具,但若因此誤捕黑熊,布放者因擔心觸法,多會煙滅事證,即令第三者發現,也常因怕惹來政府調查,而不願通報救援。這也是3年前711/568黑熊因此遇害後,林業保育署開始大力宣導「誤捕黑熊、通報免責」,並積極推廣改良式獵具與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的緣故,3年來即有14隻受困黑熊因通報而獲救,更有10隻黑熊已回歸山林。 力鹿克野放。(林保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表示,即令臺灣黑熊族群有逐漸擴增的趨勢,但生態研究與保育行動仍須有更多投入,尤其當黑熊不再只是憨萌圖像,而是與我們日漸接近的壯碩生靈,人熊和平共處將是首要目標。除了將持續與在地居民合作保育黑熊,落實食物管理,推廣改良式獵具外,也會輔導禽場、蜂場強化圍阻設施,並運用科技及早預警黑熊入侵,協助農民打造、行銷友善黑熊農產品。 林業保育署已建置完成全臺野生動物監測網,除了之前在國有林區設置的338具自動相機外,2025年也已在淺山平原地區增設346具相機,後續將精進資料分析應用,並推估族群數量與預測分布,及早預警。針對可能日益增加的侵擾個體,林業保育署也會審慎評估野放風險,除了尋求更有效的負面制約程序,也將建立更嚴謹的野放評估標準,並規劃擴充黑熊的短期與長期照養空間。 林業保育署強調,黑熊是臺灣陸域最高階的掠食者,具重要生態指標意義,將會持續致力於臺灣黑熊的族群存續與棲地保育,接踵而來的人熊和平共處也是立即要面對的首要課題。由於山村部落是面對黑熊族群的第一線,也是最核心的權益關係人,林業保育署將持續結合在地社區協力推動黑熊保育,並導入科技器材與精進作為,維護人熊安全,讓居民沒有後顧之憂,進而使山村部落成為臺灣黑熊保育的最前線。

Read More

「2025 AI創新應用論壇」登場 深化IC與AI鏈結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左三)與_ICTGC_獲獎團隊合影。(台北市電腦公會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15日舉辦「2025 AI創新應用論壇暨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頒獎典禮」,匯集國內外產業的重量級人士,共同探討臺灣如何善用半導體產業優勢,開拓AI創新應用的新局。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致詞指出,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自2024年起致力挖掘吸引全球的IC設計創新、晶片創新應用及系統整合人才,第一梯次選出了5隊國內外新創及學研團隊獲獎,獲選新創已有2家進駐南港IC育成中心,來自美國的新創公司GalaVerse在國科會的極力促成下,完成與國內外大廠對接合作;在資金媒合面向,亦獲得IC設計大廠種子輪投資,反映市場對新創技術應用前景的高度肯定。 而在論壇上也揭曉第二梯次競賽結果,在來自全球154隊新創、學研團隊與個人報名中,最終選出5隊優秀團隊,包含英國Genenet Technology Limited聚焦AI和量子驅動的基因電路工程技術、法國WISE-INTEGRATION鑽研氮化鎵電源元件、瑞典NSS Water提出奈米純水解決方案、新加坡JMEM TEK投入後量子密碼學安全晶片研究,以及新加坡TurboNext深耕AI大語言模型異質計算與高效記憶體技術。團隊除於論壇上受獎,也將於COMPUTEX的國際新創展InnoVEX主題館展出創新技術,並於5月22日在InnoVEX Pi Stage舉行創新技術發表會,國科會將持續協助獲獎團隊來臺技術媒合、對接需求產業鏈。 國科會吳誠文主委致詞時表示為讓臺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更把握這波AI浪潮中的獨特優勢與市場契機,第三梯次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更擴大競賽領域,納入AI核心技術與晶片,期望促成國內外人才來臺落地合作,藉此也可以發展本國的AI應用系統,建設臺灣成為一個可大量使用AI工具的國家。 吳主委指出,臺灣要發展自主的應用系統,才能發展自己的產品及品牌,例如,國科會太空中心將在10月發射福衛8號,這顆衛星不僅84%的零組件都由臺灣公司提供,設計整合的工作更全部都在臺灣完成。另外今天早上行政院通過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也將善用我國軟硬體的整合能力,加上AI創新應用,發展自己的解決方案系統回應社會需求。 因此論壇以AI創新應用為主軸,邀請到五位產業領袖,分享不同領域的AI創新應用觀點。首先,義隆電子董事長兼總經理葉儀晧,以「AI影像辨識的創新應用」為題,分享AI驅動的影像辨識技術,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多元場景的應用與潛力。友達光電資深副總經理洪泓杰,聚焦「智慧座艙AI感測的新應用」,闡述AI感測技術對車用體驗的革新,以及行車安全、智慧化的提升。台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張合翕(Frank Grunert),從「以前瞻科技Supercharge智慧製造」切入,探討AI技術對加速製造業效能的協助。群聯電子創辦人兼執行長潘健成以「邊緣AI數位轉型,群聯aiDAPTIV+方案好行」為題,分享群聯如何運用邊緣運算技術,提供創新的AI儲存解決方案。臺灣發展軟體科技(Skymizer)董事長賴俊豪,針對「加速生成式AI在邊緣部署」的主題,剖析生成式AI在邊緣運算的發展趨勢與挑戰。 論壇最後,由知名財經專欄作家林宏文主持的「臺灣邁向AI創新應用系統大國的關鍵」座談,匯集各演講嘉賓,深入探討臺灣AI產業發展的挑戰與契機。業界領袖勾勒臺灣AI創新應用的發展藍圖,期盼透過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多元化、差異化的AI應用場景開發,進而帶動整體經濟成長與產業升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