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文糕的文創人黃唯爾。(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善化區唯一又有文化內涵且最具在地味的非「光文糕」莫屬,且夏日不論上午茶下午茶,冰涼涼的光文糕成為絕佳的茶點,老少咸宜,且綿密細緻的光文糕,不會卡喉,長輩最適合食用。文創光文糕的才女黃唯爾表示,一波多折保住光文糕,相當值得。
多年前在善化火車站前的「八十八草堂」堂主黃唯爾,一直思索著來善化旅行的遊客們,可以帶走什麼伴手禮?希望能為善化找到一項具在地文創的好物。黃唯爾表示,當時綜觀了善化相關的產業人文風光,找到了善化產業有名的胡麻,人文就以有台灣孔子之名的沈光文為代表,另還有全台難得留存的善化糖廠。
找到了善化重要元素之後,黃唯爾還有了巧思,將沈光文喜愛的菊花做為糕點的圖騰,並將光文兩字一起刻畫在糕點上,餡則是使用在地的芝麻,而甜而不膩的光文糕使用的正是善化糖廠所製的糖,一塊小而美的文創糕點全是善化在地味。
光文糕以菊為圖騰,上有光文字樣。(記者張淑娟攝)
不過,光文糕差點就消失了,黃唯爾找到終身良伴之後,沒有時間做糕點,又怕唯一的在地伴手禮光文糕消失,當時幸得善化區農會願意接手製造,只是時間不長,農會有自家的產品要研發,無暇兼顧工序繁瑣的光文糕,這使得具有步步高升、金榜高中的光文糕沉寂了。
直至去年,光文糕的創始人黃唯爾得知後,不捨如此有文化內涵又具善化在地味的伴手禮消失,這才決定再次買回光文糕的製作權,繼續延續光文糕。黃唯爾表示,吃過光文糕的長輩都忘不了糕點的貼心好味道,而她也希望如此適合老中青少的點心可以一直流傳著,所以歡喜重拾光文糕的版權,讓它得以甜美大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