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雙語博覽會6/28看見學習新可能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一一四年度雙語教育博覽會即將於六月二十八日假北市興雅國民中學盛大舉辦,今年的雙語教育博覽會以「台北市雙語教育的現在進行式」為主題, 強調雙語教育與國際教育的交融與激盪。博覽會內容包含五場雙語小學堂、二十個雙語暨國際學校攤位及4場教育專家座談會等形式。 此次博覽會另一大亮點是邀請學者專家、中小學教師與家長共同參與的教育專家座談會,講座內容貼近教育現場實務需求,包括中央到地方雙語政策的銜接、導入品質保證觀點來檢視雙語教育成效及如何凝聚親師生共識、營造雙語國際標竿學校等議題。 另,該次活動特別安排今年首度推出「我的全球教室」實驗專案,串聯五所雙語學校與美、日、泰、越、印尼及台北法國實驗學校,共組三間跨國共學教室,打造無邊界的學習環境,實踐邁向國際、跨境樂學共好之目標。 博覽會學校攤位呈現雙語教育與國際議題的融合發展,展現多元文化視野。展出內容包含動態體驗與靜態成果展示,諸如坦尚尼亞國際舞蹈體驗:雙永國小來自坦尚尼亞的外師Maira帶來融合非洲傳統舞步及現代音樂,節奏明快、律動感強的Afro Dance,展現力與美的結合,並且融入於學校課程與活動,帶給師生全新的民俗、舞蹈及語言體驗,培養閱讀興趣,擴大雙語學習場域,目前已成為孩子爭相報名的特色活動。

Read More

雜質說挨批 府:總統非首次以鑄劍為例盼勿過度解讀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前一天談到用民主淬鍊出國家團結的力量,要透過選舉罷免「打掉雜質」,引發外界質疑與批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二十五日回應,賴總統並非首次以「鑄劍」為例,盼政治人物勿過度解讀,模糊以團結國人為主題的演講。 賴總統二十四日出席桃園市客家青年會「在變局中堅守信念-民主、公義與未來的台灣客家論壇」,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並以團結為主題。他提及,用民主淬鍊出國家團結的力量,要透過選舉罷免「打掉雜質」。此一說法引發在野黨強烈反彈。 郭雅慧表示,總統在演講中,以打鐵鑄劍為例,意在形容台灣有八成民意支持前總統蔡英文的四個堅持,此八成民意透過一次次民主程序,淬鍊出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就像打鐵鑄劍經過千錘百鍊、百鍊成鋼。表達重點在於用民主淬鍊出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淬鍊出國家團結的力量。 郭雅慧說,賴總統演講結論提到的淬鍊結果,是反共的中華民國派,加上保台的台灣派,攜手團結一起反共保台反併吞,並重申反共護台是國家最大公約數。 郭雅慧指出,賴總統昔日二0一九年在美演講談話,主題即為「用民主淬鍊國家團結的力量」,並非首次以鑄劍為例。盼政治人物勿過度解讀,模糊以團結國人為主題的演講。

Read More

民進黨全代會28日登場 主軸聚焦「更好的民主、更好的台灣」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民主進步黨將於二十八日舉行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並以「更好的民主、更好的台灣」為主軸,展現深化改革與團結前行的決心。兼任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表示,民進黨是對內具備民主程序、可多元競爭,對外則能團結一致的政黨,他期待與黨代表分享一年來的施政成果,聆聽基層意見,推動政黨持續前進。 民進黨表示,今年全代會主題「更好的民主、更好的台灣」源自賴清德先前提出的「更大的民主」理念,強調深化民主制度、強化治理效率與鞏固社會團結,宣示執政團隊堅守台灣主權與回應人民期待的決心。 民進黨進一步說明,本次大會主視覺以「船隻破浪前行」為意象,象徵在多元聲音與社會變局中凝聚共識、乘風破浪,象徵民主包容與團結力量。色彩設計則代表台灣社會的正向能量與未來信心。 大會當日將公開全新製作的主題影片,以傾聽公民社會為出發點,凸顯民進黨堅守主權、強化民主的施政目標,並強調執政不是為了權力,而是為了讓公義成為日常,呈現民進黨作為一個願意承擔、勇於傾聽的政黨形象。 此外,全代會將舉行黨旗進場儀式,由黨內青年擔任旗手,象徵民主價值的傳承,並推出標語帆布袋作為紀念物,傳達民進黨重視基層與公共參與的理念。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在中常會後轉述,賴清德表示,感謝負責籌備全代會的黨務人員辛勞,他期盼能在大會中與全國黨代表報告施政成果,並吸納各地基層的建言,持續推動民進黨邁向更開放、透明與進步的政黨文化。

Read More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11、12樓全面解封 美食街可展開修復

新光三越氣爆至今已逾四個月,中檢昨日就氣爆的十一樓、十二樓現場解除封鎖,包括美食街。(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公司於今年二月十三日發生嚴重氣爆,釀五死三十八人輕重傷,歷經逾四個月偵辦,台中地檢署也依過失致死罪嫌命新光多名幹部交保,但至今尚未釐清原因,也尚未偵結,檢方二十五日到現場再度勘驗之後,准許氣爆的十一樓、十二樓現場全部解除封鎖,包含美食街,新光三越公司得以進一步修繕。 氣爆後台中地檢署、警方及消防火調等都數度到場勘查、採集事證,檢方考量目前偵辦進度、蒐證已經完備等,昨日上午到台中新光三越爆炸的十一樓、十二樓現場再次勘驗,由於事發後為保存現場,檢方曾命施工氣爆的十二樓美食街、遭炸毀損嚴重的十一樓等全面封鎖,禁止其他人員進入,並交還給新光三越,業者將可進場修繕。 。 至於偵查進度部分,中檢目前列為被告十人,分別是新光三越百貨公司的滑姓副理與管理部莊姓經理,二人各六十萬元交保,新光三越的店鋪開發部吳姓科員與呂姓電機組長各四十萬元交保、李姓電機班長三十萬元交保,另外,負責裝潢拆除的協鑫公司陳姓實際負責人三十萬元交保,其餘中下游拆除承包業者、工人四人,分別以十萬至十五萬元交保,均限制出境、出海。

Read More

桃捷綠線延伸大溪 拚下半年送審

捷運綠線延伸大溪河東方案,力拚下半年送交通部審查。 (捷工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十五日聽取捷運工程局主辦的「捷運綠線延伸大溪可行性研究成果」報告。捷工局表示,綠線延伸至大溪河東地區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已經完成,預計今年底前報送交通部續審,以期能夠早日推動後續建設,實現大溪河東地區民眾多年來的願望,讓大溪能夠交通便捷、暢行無阻交通願景。 張善政表示,市府為了掌握桃園捷運綠線延伸至大溪的契機,提前整備大溪地區公共運輸環境,自一一0年一月提出「桃園捷運綠線延伸大溪可行性研究」報告書,歷經數次交通部委員會議審查,市府除力拚今年底前完成續審,更將全力爭取行政院核定,全力推動捷運建設。 捷工局指出,綠線延伸大溪原計畫全長約四點三三公里,設置三站,全線採高架佈設,路線起點在捷運綠線GO一站,沿建德路往南經埔頂路二段、一段、員林路一段銜接大溪埔頂轉運站。為回應交通部審查意見,市府調整延伸方案,路線再向東南延伸至大溪老街,增設二座車站,總長度拉長至約七點九公里,預估總工程經費約四百一十八億元。 捷工局表示,延續桃園三心六線捷運路網的第二階段捷運路網已於一一一年五月六日獲交通部同意備查,而綠線延伸大溪為二階路網中首先推動路線,藉由捷運串接大溪埔頂轉運站並深入大溪老街核心,可有效提升公共運輸便利性。

Read More

陽明交大附醫啟用門診注射暨治療中心 打造宜蘭首座療癒型醫療空間

宜蘭陽交大打造舒適門診注射醫療空間。(陽交大醫院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二十五日於蘭陽院區舉辦「門診注射暨治療中心」開幕儀式,正式啟用歷時一年規劃的新設施。該中心座落於地下一樓,以「提升復原力」為核心理念,融合智慧科技與人性化設計,打造宜蘭首座結合醫療效率與身心療癒的門診治療空間。 宜蘭首座門診注射與治療中心在陽交大醫院揭幕。(記者張正量攝) 新中心採溫暖自然風格設計,擺脫傳統醫療空間的冰冷感。內部設有報到護理站、等候區、無障礙廁所及多樣化治療設備,包括電動沙發床、油壓床與獨立單人套房,並配備護理鈴、USB插座、原木陪病椅等貼心設施。空間設計強調隱私與安全,特別針對免疫力低下病患進行床位分流與動線分隔,以確保感染控制。中心更導入中央音響系統,每日播放舒壓音樂,並可個別調整音量,協助病患紓解焦慮與情緒,讓治療環境成為心靈復原之地。此外,一樓新設電動手扶梯,提升行動不便者與家屬進出便利性。 在醫療流程方面,中心推動「Correct」智慧化注射系統,結合「POLITE」病人辨識原則,讓報到、等候、給藥全程資訊化、數位化,大幅提升準確率與效率,降低病患等待與錯誤風險。 院長楊純豪表示,新中心展現醫院結合科技與人本照護的實踐,未來將持續優化醫療品質,為蘭陽地區民眾提供更溫暖、安全、有效率的醫療體驗。

Read More

花蓮縣導入AI射箭系統培育選手 助選手全中運拿金牌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攜手教育部體育署及工業技術研究院專家,率先以玉里國中導入AI射箭系統,為基層運動與科技融合開啟新紀元。(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於二十五日召開「玉里國中率先導入AI射箭系統」成果發表會,攜手教育部體育署及工業技術研究院專家,以運動科技導入基層選手訓練,提升選手訓練效率,為基層運動與科技融合開啟新紀元。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此計畫展現玉里國中射箭隊在地深耕、培育優秀選手的實力,更見證花蓮縣在運動科技上的前瞻佈局。科技導入不僅改變了傳統訓練模式,更讓玉里國中射箭隊在全國賽事中脫穎而出,也展現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的成果,為臺灣運動發展立下創新典範。 縣府表示,響應教育部體育署推動的「一一三年運動科技場域實證計畫」,攜手工業技術研究院,選定玉里國中射箭隊作為全國AI射箭科技實證場域,率先導入「AI射箭系統」,為基層運動訓練注入創新動能。透過整合視覺辨識、動作捕捉、數據分析及即時回饋技術。 縣府強調,此系統可即時分析出箭動作、命中率、風速變化與心率波動等資訊,建立個人化技術資料庫,並模擬場地變化進行情境訓練。全面強化選手在「穩定性」、「精準度」及「臨場應變力」等三大核心指標上的表現。 縣府指出,透過AI系統的即時回饋與精細分析,有效協助教練調整訓練策略、提升選手動作修正效率,特別在風速多變的戶外場域中,AI風速儀的即時監測也讓選手能迅速應對環境挑戰。長期數據整合亦讓教練能掌握選手進步趨勢,提升整體訓練品質與競技自信。 教育處表示,AI科技導入後,此次玉里國中選手於一一四年全中運中成績亮眼。國中女子反曲弓個人賽由高卉唐勇奪金牌,並與隊友高秀梅、高楚涵攜手摘下團體賽銅牌;混雙對抗賽亦有優異表現。複合弓項目則由陳奕熙、葉品妍、林淳漪組成隊伍同樣獲得佳績。

Read More

台中港慶航海節放流3.8萬尾魚苗 推動海洋保育

台中港務分公司昨日於台中港北防沙堤舉辦「生態保育放流」活動,總共釋放了三萬八千尾的魚苗。(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為歡慶航海節並配合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台中港務分公司二十五日於台中港北防沙堤舉辦「生態保育放流」活動,總共釋放了三萬八千尾的魚苗,在蔚藍海天的見證下,推動海洋保育工作,守護海洋命脈。 傍海而立的台中港,站在國際視野的高度,長期關注全球性議題,持續推動ESG企業永續發展並採取行動,展現企業對環境及社會的關懷,面對海洋資源日益匱乏的嚴重全球性環境危機下,台中港務分公司去年首度辦理生態保育放流,今年再度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中心保育放流合作對象–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攜手辦理生態保育放流。 近年來海洋已有出現漁獲數量減少之趨勢,未來可能將面臨海洋生物多樣性消失的嚴峻局面,可能導致浮游生物過剩、水質惡化、影響海洋生態系、人類之沿海活動,加劇海岸環境與氣候變遷。台中港務分公司在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指導協助下,今日總共釋放了三萬八千尾的魚苗,在對的地點,釋放對的魚苗,並於事後監測魚苗生存狀況,希望藉此拋磚引玉,使更多企業投入海洋復育行列。 台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林春福表示,台灣四面環海,希望透過台中港對社會影響力,讓錯誤放生的方式得以修正,彰顯正確之保育放流觀念與作法,讓此善舉更能真正發揮海洋復育效益,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林春福表示,台中港的保育放流是一場「深度生態保育放流」,不僅在「環境面」上積極海洋復育,在「社會面」上也努力消除民眾對放生的錯誤方式與認知,結合科學、宗教多元力量,以實際行動辦理保育放流,從根本守護海洋命脈,此次活動並有台灣商港港群及台灣港務港勤公司的伙伴一起共襄盛舉,希望在海洋復育的路上,更多企業能展現責任與行動,成為守護海洋生態的那道最堅強、最關鍵的力量。

Read More

新竹市暑期續推「呷熊飽」餐食券 守護弱勢學童溫飽

  竹市府攜手轄內三百多家愛心店家使用「呷熊飽」餐食券,助弱勢兒少安心過暑假。(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暑假即將來臨之際,新竹市政府為照顧弱勢家庭學童餐食需求,持續推展「呷熊飽」餐食券補助計畫,以公私協力方式結合新竹在地愛心商家推動,共同提供即時支持,讓因急難情況而面臨餐食困難的弱勢民眾,能獲得基本的溫飽與安心。 市府社會處表示,隨著暑假來臨,部分弱勢家庭的兒童及少年因失去學校提供的營養午餐,面臨用餐不穩定的情況。市府高度關心兒少權益,特別重視其基本生活需求,透過社工評估與申請機制,核發「呷熊飽」餐食券,協助有需求的民眾。持券者可依地緣便利性,自行前往竹市四大超商及合作的早餐店、便當店、麵包店、素食店、包子饅頭店、生鮮超市等地使用,兌換熱食、青菜蔬果等食物,確保獲得必要的營養與溫飽。 社會處指出,「呷熊飽」餐食補助計畫核發的餐食券每張面額一百元,僅限兌換食物。市府攜手超過三百家在地愛心商家共同響應,涵蓋超商、早餐店、生鮮超市等多元據點,兌換使用相當便利。今年一至五月已有一千六百四十人次受惠,透過愛心商家的溫暖響應,讓有需要的民眾在困境中也能「幸福呷飽」。 社會處說明,市府結合民間單位的力量推動「愛心福利社」計畫,提供弱勢民眾白米、乾糧、奶粉、尿布、生活用品等物資補助。將企業團體的愛心捐贈盤整,有效分配與發放至弱勢民眾手中,今年一月至五月共七千五百人次受惠,展現公私協力的溫暖力量。 社會處呼籲,若發現有學童三餐不繼、生活困難或家中出現變故,請通報市府社會處,將由社工協助評估並媒合相關資源,通報方式可撥打一九九九專線,或聯繫社會處社會救助與老人福利科。此外也歡迎更多商家加入,一起與市府成為弱勢家庭最溫暖的後盾。  

Read More

八里學童體驗紅樹林幼苗清除 打造淡水河生態保育永續平衡

新北市八里區米倉國小學童體驗拔除紅樹林幼苗,學習及認識紅樹林保育觀念。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攜手荒野保護協會、八里區米倉國小廿五日辦理「淡水河區域紅樹林幼苗清除環境教育實施計畫」,帶領學童清除紅樹林幼苗,從做中學了解紅樹林的相關知識及深耕地方環境保護教育觀念。 高灘處長黃裕斌表示,市府與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分署著手辦理「一一一年至一一四年河川區域內紅樹林皆伐四年計畫」,一一一年至一一三年於淡水河流域已皆伐七點八公頃,今年預計皆伐二點七公頃,預計四年總皆伐十點五公頃;廿五日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舉辦紅樹林幼苗清除活動,邀八里區米倉國小師生體驗紅樹林幼苗清除,從中了解適度的皆伐有助於維持淡水河棲地生物多樣性,學習紅樹林保育觀念。 二十多名參與師生捲起褲管、穿起雨鞋走到灘地體驗,看到濕地裡有招潮蟹、彈塗魚在泥土裡,且志工分享因紅樹林移除可讓灘地的生態逐漸恢復,甚至發現稀有的黑面琵鷺現蹤及駐足,之後季節到了要來河濱公園觀察候鳥,讓師生對淡水河這片紅樹林的生態有更深刻的瞭解。 黃裕斌表示,淡水紅樹林為胎生常綠喬木的水筆仔,可攔截淤泥、擴大灘地,亦可保護海岸,減低強風大浪對於岸邊的直接衝擊力;但快速擴張的紅樹林過度阻攔水流及泥沙,造成灘地陸域化、河床淤砂,導致河道縮減及水位提高,使洪災風險增加。 黃裕斌指出,紅樹林擴張到一定程度後成為「生態殺手」,反而降低植群多樣性,並使原有的生物種數量下降;另水中漂浮之垃圾遭紅樹林攔截後除造成環境髒亂外,亦容易成為病媒蚊孳生源。 高灘處表示,今年於淡水河關渡大橋淡水端下游處及八里端上游處持續進行紅樹林皆伐計畫,採用水陸兩用挖土機,減短河道施工期程並降低影響周遭設施與河濱遊憩空間,期盼恢復裸灘地的生態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