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毛孩復健泳池7月啟用 關懷高齡犬隻健康福祉再升級

南昌動保園區除復健設施外,並與亞洲大學合作設立動物醫療中心,提供基本診療、X光檢查與必要手術。(圖/截自凌濤臉書)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議員凌濤今(30)日在臉書發文,2022年競選時提出的「高齡犬隻照護:復健泳池設施」政見,即將在7月正式啟用。設施位於南昌動保園區,具備專業水質過濾系統與盥洗空間,為行動不便的高齡犬隻提供低衝擊的水中復健環境,象徵該政見正式達成。 凌濤表示,復健泳池設施依據獸醫師評估標準設計,針對犬隻常見的關節退化等問題,協助其進行肌力維持與功能復原,貫徹「以動物福祉為核心」的設計原則。此設施不僅是動保政策的具體實踐,也展現桃園打造「友善毛小孩、尊重生命」城市的目標。 南昌動保園區除復健設施外,也設有犬貓認領養中心,推動「認養代替購買」,並與亞洲大學合作設立動物醫療中心,提供基本診療、X光檢查與必要手術,維持待領養動物健康。園區內另規劃大犬、小犬遊憩區,鼓勵飼主陪伴犬隻活動,並規劃將園區發展為動保教育基地,透過課程與活動提升市民對動物福祉的認識。 凌濤強調,未來將持續滾動檢討動保政策與設施,讓每項措施更貼近動物實際需求,感謝市民支持,持續實踐友善動物城市的承諾。 凌濤2022年競選時提出的「高齡犬隻照護:復健泳池設施」政見,即將在7月正式啟用。(圖/截自凌濤臉書)

Read More

共度暑期閱讀饗宴 竹市府7/1起推圖書館親子共讀活動

新竹市圖書館今夏規劃一系列以親子共讀為主軸的閱讀推廣活動,歡迎大小朋友走進圖書館,開啟一段知識與趣味兼具的夏日旅程。(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迎接暑假來臨,新竹市圖書館於今夏規劃一系列以親子共讀為主軸的閱讀推廣活動,包含主題書展、集點闖關、說故事時間與桌遊體驗,歡迎大小朋友走進圖書館,開啟一段知識與趣味兼具的夏日旅程。 文化局表示,七月一日起,由新竹市圖書館關東分館與龍山分館攜手新竹市客家會館,共同推出的闖關活動「龍關任務─書香小偵探」,旨在推廣圖書館館藏資源及客家會館的文化特色,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啟發探索精神;民眾完成館內三道關卡者,可憑戳章至服務台兌換禮物。 七月十一日至八月三十日,為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舉辦「二0二五閱讀大FUN送」,除了「寶寶享讀爬爬樂」、「動動腦益智積木」、「親子英語生活對話」活動,更準備了結合傳統在地文化的《城隍祭的祕密任務》故事說演,盼能提升兒童閱讀素養,讓孩子在遊戲與互動中自然成長。 文化局指出,此外,圖書館亦精心規劃暑期多檔主題書展,邀請市民來趟慢讀之旅,首先登場的動物園分館「作伙耍台語」書展,響應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計畫」,提供多冊台語繪本讓民眾選讀,並搭配七月二十日「台語說故事」活動,邀請親子一同學習台語、感受母語文化的魅力。 八月則展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用愛彌補文學獎」得獎繪本,搭配八月二日的說故事時間及八月十六日的議題式桌遊「動物狂歡節事件」,引導孩子透過角色扮演,思考同理與尊重,感知多元文化並建立自我認同的觀念。 另外,金山分館主題書展「大人與小孩的暑假作業」,精心挑選親子教養與自我成長類的圖書,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正向的互動關係;南寮分館「二0二四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書展」,精選三十本年度優良讀物,期盼能讓優質圖書走進更多家庭的生活中。更多活動訊息,請上「新竹市圖書館」粉絲專頁(https://gov.tw/FQq)查詢。

Read More

「Yo!樂台北─文化解密」 全新視角玩台北

「YO!樂台北─文化解密」活動,週週送出實用又有特色的台北城市紀念品。(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除了大家熟知的熱門景點,十二個行政區也都藏有文化寶藏等你發掘。為推廣特色景點,吸引遊客深入探索,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三十日表示,將推出「YO!樂台北─文化解密」線上挑戰,即日起至七月二十三日,邀請大家用全新視角「玩」出專屬自己的台北文化樂趣,探索城市每個角落。 為提供更多探索台北的新鮮玩法,觀傳局表示,自一一三年起推出「樂遊台北」主題遊程,從古早街巷、潮流景點、親子同樂到藝文體驗,精心羅列只有內行人才知道的景點,帶動台北旅遊新熱潮。 今年再推出「YO!樂台北─文化解密」於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二十三日向大家發起挑戰,考驗民眾對台北文化景點的了解程度,趣味謎題涵蓋各區景點,週週上線新謎題,週週抽精美好禮。 觀傳局說,台北十二行政區各有不同特色,無論是溫泉氤氳療癒的北投區,還是擁有城市景點新地標的士林區,旅客在城市每個角落都能細細品味文化景點特色。活動圖卡刻意僅展現特色文化景點的部分輪廓,邀請民眾藉由線索提示,猜出指定的文化景點為何處。希望以簡單有趣的互動小遊戲,帶領大家更深入了解台北城市的多元風貌。

Read More

閱讀不只翻書!桃市圖推「亮點漫讀」串聯科學、觀星帶你探索知識

全系列活動自7月起陸續登場,涵蓋兒童閱讀營、親職講座、閱讀名人會客室、走讀研習、觀星手作體驗及線上閱讀分享等單元。(圖/桃市圖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隨著暑假腳步臨近,桃園市立圖書館重磅推出2025年夏季閱讀推廣主軸活動「亮點漫讀:讀出不一樣」,集結市內總館與各區分館的資源與創意,展開一場跨年齡、跨領域的閱讀行動。從兒童營隊、親職講座、名人分享,到結合天文觀測的特色活動,邀請市民一同在知識與故事中,遇見生活的嶄新篇章。 桃市圖說明,此次活動聚焦「讀出不一樣」,策劃一系列閱讀推廣行動,不僅呼應世代教育需求,更藉由跨界串聯與創新主題,讓閱讀不再只是書本間的對話,而是生活風景中的深刻體驗。全系列活動自7月起陸續登場,涵蓋兒童閱讀營、親職講座、閱讀名人會客室、走讀研習、觀星手作體驗及線上閱讀分享等單元,打造屬於桃園市民的夏日閱讀地圖。 今年暑假特別設計三場深具教育意義與趣味互動的營隊。(圖/桃市圖提供) 桃市圖也提到,今(114)年暑假特別設計三場深具教育意義與趣味互動的營隊,包含《黑洞科學營》結合科學與魔法概念,引導孩子以閱讀為起點,探索宇宙奧秘;《衍聲說藝坊》以聲音為媒介,培養孩子的自信與表達力,透過朗讀與說演,開展語言魅力;《讀進去故事探索營》與知名品牌「媽爹講故事」合作,從說故事中激發邏輯力與創造力。此外,9月壓軸活動《星空下的閱讀:在圖書館仰望宇宙》更別具特色,於總館頂樓結合月全食觀測與親子天文手作體驗,讓親子在星空下共度知識與感性交織的夜晚。 桃市圖接著指出,面對教育現場快速變遷,桃市圖也邀請多位親子教育專家,針對情緒引導、正向教養、閱讀環境營造等主題展開實務型講座。每場活動設計「三段式分享+現場Q&A」,讓家長不只聽講,更能帶著經驗與問題參與討論,達成雙向學習與實質陪伴。此外,萬眾矚目的講座系列,此次邀請重量級講者與讀者近距離對話,包含職棒球星林益全談運動歷程與心理鍛鍊、文化創業者陳陸寬解析閱讀與生活的文化連結以及演員/作家連俞涵分享作品《水豚工讀生》背後的創作歷程與舞台思維。每場講座開放線上報名,前100名報名成功者即贈講者著作一冊,讓參與者不僅「聽講座」,更能透過閱讀加深感動連結。 桃市圖館長施照輝表示,「亮點漫讀不只是活動名稱,更是我們對閱讀的再定義與創新實踐。透過跨齡設計與科技串聯,打造不分年齡、不限場域的閱讀平台,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在閱讀中發現不同的自己,進而創造屬於桃園的閱讀風景。」即日起至暑假期間,相關活動資訊與報名方式請上桃市圖官網、FB粉專查詢或洽詢03-316-6345#4004。

Read More

與偶的快樂花園 戲、偶與皮影共下孵化親子時光

後座劇場-客家戲曲演員陳星佑。(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由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為推廣客家表演藝術文化,推出「孵劇場系列」展演親子藝術節目及工坊體驗。一一四年度以「花園」為題,從六月至十一月,透過觀看、觸摸、遊玩「藝術」,使身心化為一座花園,用心灌溉,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吸收知識和靈感,並感受表演藝術的美好。 客家事務委員會三十日表示,為推廣客家文化與傳統皮影藝術,客基會再度攜手北台灣唯一專業皮影戲團「影子傳奇劇團」,演出一一三年受客家事務委員會委託製作之客家親子皮影劇《回憶泡影》。此外,今年度除了演出之外,更結合了皮影手作工坊,深受親子家庭喜愛及熱烈迴響,《回憶泡影》將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音樂戲劇中心溫馨演出。 劇情背景以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靈感,小朋友們沈浸在園區地景化為的奇幻水中世界中,手作工坊的部分則是體驗操作皮影戲的環節,才了解原來要讓皮影戲偶活靈活現,全仰賴操偶師長年累積下來的操偶功力。

Read More

桃園無照騎士謊報他人姓名 一查竟是「這身分」秒認栽

桃園無照騎士謊報他人姓名試圖躲避查緝。(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邱怡芳 桃園一名未成年騎士因違規轉彎未打方向燈,昨(29)日晚間在長春路遭警方攔查,為規避查驗竟謊報他人姓名。未料員警查出他報上的施姓男子竟是花蓮地檢署發布通緝中的詐欺嫌犯,當場準備逮人,讓謊報身分的騎士當場慌了,趕緊說出真實身分,並坦承自己沒有駕照。 桃園警察分局表示,當時埔子派出所員警林陸羿呈巡邏發現一輛機車違規轉彎未打方向燈,攔查後騎士自稱是21歲的施姓男子,並聲稱未攜帶證件。警方查詢後驚覺他為通緝犯,立即呼叫支援並準備逮捕。許姓少年與後座友人見狀急忙澄清,坦言因自己無照駕駛,才依照朋友建議冒用一名客人的姓名,沒想到對方不僅也無駕照,還是通緝犯。 員警將許男帶回派出所,並確認其身分,依法對其無照駕駛行為逕行舉發。警方提醒,切勿為了規避查緝而謊報他人身分,相關行為不僅無法逃避責任,還可能牽連他人甚至觸法,自投羅網得不償失。

Read More

苗栗台電公司捐贈沙灘車 解決公所長年問題

由台電公司提供經費七十二萬元購置的四輛沙灘垃圾清運車輛,移撥給苗栗縣竹南、後龍、通霄、苑裡等四個鄰海公所。(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於三十日上午在辦公大樓前舉辦「沙灘垃圾清運車輛贈車儀式」,由台電公司提供經費七十二萬元購置的四輛沙灘垃圾清運車輛,移撥給苗栗縣竹南、後龍、通霄、苑裡等四個鄰海公所,也期待海岸線能更清潔,讓大家都能享受到苗栗美麗潔淨的海岸與豐富的生態環境。 苗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陳華盛表示,三十日的贈車儀式象徵企業與苗栗縣政府、公所一同合作守護海洋的合作模式的典範,也希望能有拋磚引玉效果,讓更多企業一同跟進響應,期勉大家都是環保的尖兵,以實際行動提升與改變苗栗的整體環境品質為我們的環境奉獻心力。 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表示,竹南、後龍、通霄、苑裡是苗栗縣和海洋最緊密連結的四個鄉鎮,感謝此次台電公司捐贈的沙灘車,解決了公所長年以來的問題,也感謝中央機關的支持和各公所的配合,期待苗栗的美好,在大家一點一滴共同努力下,一步一步被看見、被發現。 竹南鎮長方進興和後龍鎮長謝清輝致詞時更是大力向環境部呼籲,境內海岸線範圍相當大,應提供更多適合用於清理沙灘的車輛機具給地方,讓清潔人員能更有效率的執行任務,減輕人力負擔、縮短清理時間,也讓第一線同仁更安全、更省力。  

Read More

低碳環保紙膜種西瓜 推廣桃園優質環保農產

低碳環保紙膜種出西瓜,蘇俊賓取名「小燕鷗西瓜」推廣桃園優質環保農產。(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三十日出席「一一四年桃園市環保農膜應用成果觀摩會」。蘇俊賓表示,市府近年推動以環保紙膜取代傳統塑膠膜,並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團隊協助研究,繼一一三年在仙草田小規模試驗後,一一四年進一步擴大應用至香瓜、西瓜等瓜果類作物,初步成果顯示品質穩定、產量也絲毫不遜以往,但在減碳效益上遠勝傳統塑膠膜。由於西瓜盛產的季節也是沿海地區小燕鷗繁殖的季節。 蘇俊賓也把用環保紙模種植出來的西瓜取名為「小燕鷗西瓜」,強調這是這最富有生態保育概念的農作物,市府將加強推銷這些環保又優質的農產品讓更多人看見,強調這是對環境最友善的西瓜。  蘇俊賓強調,市府也正規劃推動友善耕作認證機制,期望將環保理念落實於產銷全過程,並提升環保農產品的市場辨識度。例如,認證後的農產品可冠上富有地方生態保育特色的名稱,如「小燕鷗西瓜」或「赤蛙仙草」,作為環保紙膜應用的品牌識別,提升產品價值。同時,市府也計畫將桃園這樣環保又優質的農產品推廣各餐點通路,並鼓勵大型企業採購,拓展市場版圖與競爭力。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官崇煜表示,環保紙膜雖成本略高,但無須後續回收處理,整體減廢效益顯著,碳排遠低於傳統塑膠膜。實驗顯示,每公頃使用紙農膜可減少約一千零五十五公斤碳當量,相當於二百一十一棵樹一年的碳吸收量,有助桃園市邁向農業淨零排放目標。

Read More

強化建築工地安全 桃園工地管理「新三箭」7/1全面上路

強化建築工地安全,桃園工地管理「新三箭」七月一日全面上路。(都發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確保地下室深開挖工程安全,桃園市政府建築管理處將從七月一日起,啟動三項全新管理措施:公開工地深開挖的監測數據、要求施工日誌逐日上傳雲端,以及強化擋土支撐的第三方專業勘驗。新做法不只讓工地資訊更透明,讓市民住得安心,也逐步帶領桃園工地管理邁向更智慧化的未來。 建管處長莊敬權提到,七月一日上路的第一項新措施,凡地下室開挖九公尺以上者,開挖工地的監測數據,像是傾斜儀、地下水位等關鍵數值,都必須即時上傳到雲端系統。此外,工地主要出入口旁必須設置「安全監測數據告示牌」,民眾只要掃描上面的QR Code,就能透過雲端連結,隨時查看最新的開挖監測數據,讓工地安全資訊全面公開。 另外兩項新措施則是重點放在加強工地內部的管理與控制。其一是強化「施工日誌」的執行,依「營造業法」規定結合雲端系統,強制要求工地主任每天上傳施工日誌,記錄工程進度、工人出勤狀況及各項材料使用數量,協助在工地管理上,有效追溯過程中的每個環節。 第三項新政策則是「擋土支撐安全勘驗」,對深開挖工地,要求具備獨立專業資格的第三方技師及建築師公會進行現場勘驗。透過這些外部專家的專業審查與簽證,確保地下室開挖壁面的穩定性以及擋土支撐系統的安全性。從源頭建立嚴格的把關機制,就能大幅降低工地坍塌的風險,確實保障周邊居民和所有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莊敬權說,將持續精進全桃園的工地管理機制,與智慧科技接軌,優化施工的每個環節。透過資訊的系統化與透明化,不只讓民眾對工地安全更有信心,所累積的龐大數據資料,例如工人出勤用料統計、深開挖監測數據等,未來也將成為輔助建築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依據。

Read More

林詠能教授出任桃美館館長 主導開館前整備與群館整合

林詠能教授出任桃美館館長,主導開館前整備與群館整合。(文化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立美術館自一一四年七月一日起,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教授、東南亞區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主任林詠能教授出任新任館長。 文化局三十日表示,林詠能為國內博物館研究與文化治理領域的重要學者,曾擔任教育部智慧博物館專案辦公室主持人、文化部文化統計主持人,與文化部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評鑑計畫主持人等職務;歷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以及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秘書長等職,並多次擔任文化部、國立故宮博物院年度績效審查與員額評鑑委員。 林詠能擁有英國雪菲爾大學藝術與文化資產管理碩士學位與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博士學位,為國內少數具備完整博物館學術訓練與跨國視野的學者。他長期致力於博物館管理、觀眾研究、智慧博物館與文化統計等領域的研究與推廣,多次受邀於國際會議發表專題演講,亦曾任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訪問學者及日本交流協會訪問學人。 林詠能多年來積極參與博物館國際合作與專業論壇,與多所美術館建立交流經驗,熟悉國際館所營運方針,具備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與多元視角,將有助於桃園市立美術館在制度設計與文化治理上強化國際對接與在地實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