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青
倏忽之間,回眸竟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卅五個年頭。或許歲月不再,但記憶未曾凋謝;也許青春難返,然而心情依舊蕩漾。
當過兵老一輩的人,應該都聽說過番號挺有名氣的步兵三三三師(埔光部隊)。之所以名聲如此響亮,是因為它曾打過八二三砲戰,紀律嚴明,素有「虎師」之稱。而我何其有幸,在年輕的歲月裡,曾經在這戰功彪炳、英氣凜然的軍隊中,當過一年又八個月的「埔光人」。
事實上義務役應該是兩年整。由於當年上大學前,去了臺中成功嶺集訓,合併高中軍訓的時數抵掉了兩個月的兵役;又大學畢業後,入伍受訓先是進到了北投復興崗,接受了政戰和基礎訓練,兩個月之後才抽籤下到部隊,正式保家衛國去了。扣除了這前後的四個月,在埔光部隊的歲月就成了我這一生很難忘懷的經驗。
三三三師的駐地在臺南新化虎頭埤附近,我的營連所屬旅部則在另一邊的「知母義」營區。猶記在那偌大的營區裡,除了廣袤的操練場之外,那整排的各營連大樓更是令人望去就肅然起敬。
回想在復興崗下部隊前的分發抽籤,受訓的學員們個個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地端坐在禮堂,臺上依次地唱名抽籤。可是聽到的都是郵政信箱號碼,鮮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是身落何處。結束後的休息時間裡,中隊長關心地詢問我的抽籤情形,他笑笑地說我抽到了「天下第一師」,我當時的反應卻是一臉的狐疑。
從臺北搭乘火車南下,其實沿途自己的心情是有些緊張的,畢竟聽到了有關新化師的一些傳言,原本很平靜且坦然的思維,突然有了莫名的想像,而且是那很累人的畫面。慶幸的是,臺南是我就讀中學六年的老地方,心中充滿著既熟悉又甜蜜的往事。
軍用卡車將我們同是分發埔光部隊的同袍載往目的地——新化。新化舊名「大目降」,現在大家如果到此一遊的話,當然囉!虎頭埤必定是首選,再到老街逛逛,楊逵文學館、武德殿也是少不得的景點。在卅多年前,大目降可沒有現在那麼的繁榮哩!當時軍卡一路飆過新化的市街,直奔我年輕時戰鬥的生活記憶——陸軍步兵三三三師。
不久,卡車就停在師部前的路緣,我們一夥人下車後魚貫地走向通往師部的大門。個個身著草綠色燙有整齊摺痕的軍裝,揹著充滿青春希望的忠誠袋和擦得發亮又逼眼的皮鞋、銅環扣,直挺挺地走到了衛哨處,戍守的憲兵士官好樣地向我們行了個舉手禮,結果已經在復興崗當學員所養成的習慣,卻讓我們幾個初當「長官」的弟兄們,頓時有些彆扭地回禮。
來到了師部,在師長、政戰主任的訓勉後,我被帶領到不遠處的知母義營區。見過了營長來到連部,開始了天下第一師的部隊生活。猶記連長歡迎我的第一句話竟是:「恭喜你呀!一下部隊就碰到了年度的大演訓——師對抗。」霎時,我的心情慘跌如股市崩盤。心中不免驚訝地嘀咕:「怎麼會那麼『幸運』呀!」
果不其然,幾多日子之後部隊開拔行軍了,方向朝南集結屏東。在出發前,幾乎每天都有旅部集合整裝操練。剛開始還帶有部分的新鮮感,一股男兒志在四方的豪氣,政戰的我也是要戰鬥的,至少要保護好政戰袋裡頭的那面國旗,倘若哪天真的打回大陸,升起它可光榮的很哩!就好像棒球賽奪冠,升會旗、唱國旗歌一樣的驕傲心情。
上百公里的行軍,日夜兼程。一路上又是風又是雨,我看到扛著小砲的上等兵都已經走到跛腳,還是使命必達,心頭不免由衷地佩服。
終於結束了長達兩週的演訓。演訓中難得有淋浴的機會,洗戰鬥澡現在回想起來還挺有趣的。之後回到了營區,也顧不得天冷,沖個長澡、睡個好覺,頓覺是人間最大的幸福了。
後來部隊就在早晚點名、跑步、刺槍、戰鬥訓練、打靶、莒光日和出任務中度過。直到營部接到了新的任務,就是去換守海防(當時還沒有現在的海巡單位)。
來到了鹽水,因為是營部連的關係,所以和營部一同駐紮在鎮郊。部分的排、班就分派出去戍守海防,或許都是第一次到海邊當兵,阿兵哥們還蠻高興的。但欣喜的心情維持不了多久,部隊開始瘋傳哪個班哨出了夜巡落水的大事;又有哪個晚上和憲、警一起圍捕走私品及大陸妹。現在想起那一段日子,守海防真的一點也不愜意,更不簡單。當你看到營部操場布滿了走私品需要清點造冊;又偷渡的獒犬需要看管飼養,後來又送去海關電斃等等情事。說實在的,心裏想著自己何時可以退伍呀?海洋那麼廣大、又那麼迷人,偏偏讓人心情好生辛苦。雖然鹽水是個好地方,擁有著名的老街、八角樓,又有好吃的意麵,還有豐富到不行的人情味。但讓我印象超深刻,而今回想起來心情還在的是即將退伍前的「元宵蜂炮夜」。
武廟起炮了!炮聲震天價響遊客如織。就連營部操場一時也停滿了各國使館的大小車,而我們是全副武裝留營戒備。除了要保護大使們的愛車之外,營區的安全更是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武廟離駐地不遠呀!經過一夜的鎮邪祛惡,還有人們的狂鬧元宵。才一個晚上,真的營部連沒有人敢闔眼的,一大早還必須配合公所的要求去掃街整理「炮屍」。退伍返鄉之後,只要聽到元宵節到了,那彷彿夢魘般的夜晚及清晨,都會讓我不由自主地哆嗦了起來。
終於,在最後一次的駐哨督導完畢後,結束了我的軍旅生活。離開鹽水古鎮的時候,月亮已經高高升起,天空清朗無雲,淡淡的風輕輕拂過了我的心弦,微揚起那青春的低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