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果專賣店邀請阿公阿嬤擔任「一日店長」解鎖人生新體驗

阿公阿嬤開心擔任貝果專賣店「一日店長」解鎖人生新體驗。(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最多日銷4千顆貝果的台中網美名店「Bagel & Bagels」,不只貝果香氣迷人,更以公益行動溫暖人心,店家12日特別邀請「台灣耆老林終身學習協會」的阿公阿嬤擔任「一日店長」,開心解鎖人生新體驗。 「Bagel & Bagels」老闆劉于維是國內知名飼料廠的第三代,家族企業跨足烘焙業後,秉持企業一向支持傳統產業資深從業人員的精神,持續推動「公益結合終身學習」的理念,透過與台灣耆老林終身學習協會合作,邀請三位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樂齡學員擔任一日店長,親自接待顧客、推薦新品,甚至還能聽到他們即興的戲劇小演出,現場歡笑聲不斷。「Bagel & Bagels」以每日手工現作、口味多元的貝果聞名,店內美式復古風格搭配色彩繽紛的貝果,不僅是饕客心中的美食天堂,更是IG打卡熱點。 老闆劉于維研發出繽紛多樣且口感老少咸宜的貝果。(記者楊文琳攝) 協會表示,這些長者平時除了進行話劇表演,也積極參與民間社團與公益活動,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這次走出教室,來到熱鬧的貝果店擔任店長,不僅是全新的生活體驗,也讓更多年輕族群認識樂齡學習的價值。劉于維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社會看見長輩們的活力與潛能,同時也鼓勵更多人重視終身學習與代間互動。未來也將持續規劃類似活動,讓美食與公益共融,創造更多溫暖的社會連結。

Read More

伊絲碧媞國際有限公司捐贈復康巴士及民生物資

伊絲碧媞國際有限公司捐贈復康巴士及民生物資,盼桃園成為溫馨有愛的友善城市。(桃園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十二日出席伊絲碧媞國際有限公司捐贈桃園復康巴士及民生物資捐贈儀式。伊絲碧媞國際有限公司劉依淳創辦人及陳睿紳總經理落實對社會關懷的精神,往年皆熱心參與公益活動,一零九年及一一0年已捐贈桃園市三輛高頂復康巴士,十一日又捐贈一輛高頂復康巴士及捐贈沐浴乳、洗髮乳等生活物資,總價值逾三百八十萬元,除造福行動不便之身心障礙朋友外,也透過安家實物銀行媒合轉贈予需要的民眾,讓桃園成為溫馨有愛的友善城市。 伊絲碧媞國際有限公司捐贈復康巴士及民生物資,盼桃園成為溫馨有愛的友善城市。(桃園市社會局提供) 王明鉅指出,近年來桃園市身心障礙者已逾九萬餘人,中重度以上身障者約三萬餘人,隨著復康巴士搭乘需求逐年提高,去年度(一一三年)年服務成長率為百分之七點二五,感謝民間團體及市民個人的愛心與付出,提供身障者舒適的搭乘環境,成為一個最宜居友善的城市。 社會局進一步說明,桃園市安家實物銀行為整合各界善心捐助而設立之物資平台,目前於桃園南、北兩區設有二家實體物資總行與二十八家分行,協助生活陷困或近貧戶就近領取所需物資,並由專業社工評估後妥善分配,將各界資源確實送達真正需要的民眾手中,相信本次受贈的復康巴士及物資定能妥善利用,也希望透過本次的捐贈,能拋磚引玉,結合民間力量將資源創造出最大效益。

Read More

桃園排灣族Masalut小米收穫祭 王明鉅副市長:傳承原民文化打造宜居城市

桃園排灣族Masalut小米收穫祭,王明鉅副市長:傳承原民文化打造宜居城市。(桃園市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十二日出席「桃園市一一四年度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排灣族masalut小米收穫祭」。王明鉅表示,至今(一一四)年五月,桃園市原住民人口已逾八點七萬人,而居住在桃園的排灣族人更達七千五百零七人。市府將持續透過辦理各項文化活動,並藉由小米收穫祭等傳統祭儀,深化族人情誼及語言、歷史文化傳承,打造原民友善宜居城市。 桃園排灣族Masalut小米收穫祭,王明鉅副市長:傳承原民文化打造宜居城市。(桃園市新聞處提供) 桃園市台灣原住民排灣族文化創新創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兼大會主席伍秉賢表示,小米收穫祭是排灣族一年一度的重要歲時祭儀,透過族人著傳統服飾、進行祭典儀式,展現排灣族獨特文化風貌。今年更特別呈現安波部落傳統勇士舞與勇士之歌,由部落年度英雄擔任領唱,帶領勇士圍圈吟唱,展現部落榮景與安定力量。 原民局說明,小米收穫祭為排灣族一年之中最神聖莊嚴的祭典之一,傳統稱為「masalut」,意指歲末祭祀,象徵舊歲結束、迎接新年。祭儀當日,族人會攜帶自釀的小米酒、小米糕及各式農產,齊聚部落領袖家前廣場,共享當年豐收,體現排灣族「分享文化」的核心精神。若有族人收成不佳,領袖亦會將眾人所帶農產分送予其家庭,展現部落互助的傳統價值。 包括立委黃仁、盧縣一、市議員王仙蓮、簡志偉、楊進福、張秀菊、蘇偉恩、市府原民局長巴奈.母路、中壢區長李日強、桃園市台灣原住民排灣族文化創新創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兼大會主席伍秉賢、市總族群領袖森國斌、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顧問陳姿伶等均一同出席。

Read More

花蓮榮家枯木變沃土 碎木再利用打造環保新景觀

花蓮榮家透過專業碎木技術,將廢棄枯木轉化為有機肥料,不僅美化了園區景觀,更落實了資源永續利用的環保理念。(花蓮榮家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全面提升住民環境品質與居住安全,花蓮榮家近日進行枯木清除作業,並透過專業碎木技術,將廢棄枯木轉化為有機肥料,不僅美化了園區景觀,更落實了資源永續利用的環保理念。 花蓮榮家表示,花蓮地區颱風頻繁,花蓮榮家園區內的樹木常受強風影響而傾倒或折斷,不僅影響環境美觀,更存在安全隱患。為有效解決此問題,榮家自去年十一月起即與花蓮市清潔隊合作進行清運,並超前部署。 花蓮榮家指出,為防犯颱風來襲,今年四月已對園區樹木進行了全面修剪,但因清潔隊堆置樹木的空間有限,清運作業被迫暫停。榮家為此積極向輔導會爭取經費,委託專業廠商進駐,執行此次枯木輾碎作業。 花蓮榮家強調,此次作業動用了碎木機、挖掘機、搬運車等多種專業機具設備,工作人員將枯木送入碎木機粉碎,產出的木屑均勻鋪灑於園區,自然發酵為天然有機肥料,有效改善園區土質並提升保水能力。此舉不僅將廢棄物轉化為有價資源,更實踐了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綠色環保目標。 花蓮榮家主任游文勇表示,此次枯木清除作業不僅清除了榮家潛在的安全風險,更兼顧環境保育與永續發展。他強調,輾碎後的木屑將成為改善土壤、提升保水能力的天然資材,讓廢棄枯木成為園區永續發展的助力。

Read More

好事「花生」慢城「好遊」 鳳林花生節熱鬧登場

「鳳林客庄技藝產業花生節活動」吸引近三百人熱情參與,體驗一起拔花生。(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主辦的「鳳林客庄技藝產業花生節活動」十二日在鳳林鎮美好花生廣場及周邊花生田區熱鬧舉行。活動以「好事花生、慢城好遊」為主題,結合鳳林在地農業、客庄技藝與慢城觀光,吸引近三百人熱情參與。 花蓮縣政府表示,「鳳林客庄技藝產業花生節活動」從上午九點開始展開一系列趣味競賽,包括拔花生、剝花生比賽、臉上畫或裝飾花生創意賽及花生袋投準比賽及煮花生體驗、花生DIY體驗課程與食農教育等,下午則規劃「慢城小旅行」,導覽活動,帶領民眾走訪鳳林老街、林田山文史館、客家文化景點等,體驗慢步調的城鎮魅力。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鳳林擁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環境與深厚的客庄文化,透過花生節的舉辦,不僅讓民眾認識在地農產與技藝,也促進慢城觀光,帶動產業活化。 客家事務處長潘乾鑑表示,鳳林是台灣第一個被認證為「國際慢城」的鄉鎮,而花生則是在地重要農作物之一。透過花生節不僅推廣優質農產,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鳳林的慢活美學與友善農業,將持續結合農業與觀光,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縣府表示,此次活動透過農業與文化的結合,不僅活絡地方經濟,更深化民眾對鳳林客庄文化的認識與認同,吸引更多旅客走進花東、愛上鳳林。活動圓滿落幕,為這座慢城注入更多生機,也讓「好事花生」在仲夏時節發芽開花,留下美好回憶。

Read More

桃市第十屆公教人員桌球錦標賽 王明鉅副市長:以球會友發揮團隊精神

桃市第十屆公教人員桌球錦標賽,王明鉅副市長:以球會友發揮團隊精神。(桃園市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十二日出席「桃園市第十屆公教人員桌球錦標賽開幕典禮」。王明鉅表示,很高興看見市府同仁齊聚一堂,以行動展現對運動的熱情與活力,期勉同仁透過賽事增進情誼與默契,並將團隊精神延續至日常工作,共同為明(一一五)年即將在桃園登場的全民運動會努力,強化桃園運動城市形象,打造更健康宜居的城市環境。 桃市第十屆公教人員桌球錦標賽,王明鉅副市長:以球會友發揮團隊精神。(桃園市新聞處提供) 王明鉅指出,運動習慣應從日常培養,運動不僅為了競賽,更有助於促進健康、提升工作效率。同時,他也提醒選手們,運動前務必充分暖身,避免運動傷害,才能盡情享受運動樂趣。 桃園市體育總會桌球委員會主任委員郭麗華表示,運動有助於紓壓,同時增進單位間情誼,今日賽事不僅是平時訓練成果的驗收,更是以球會友的良好契機,預祝所有選手都能締造佳績。 人事處指出,本屆錦標賽共吸引逾一百支隊伍、約一千二百人參與,來自市府各局處、區公所、桃園市議會、審計部桃園市審計處及退休人員協會的選手們齊聚一堂、同場競技。期盼透過本次賽事,讓同仁得以暫時放下繁忙公務,享受運動樂趣,促進身心健康。 包括桃園市議會秘書長卓達銘、審計部桃園市審計處長張漢卿、桃園市政府退休人員協會理事長黃隆洋、桃園市體育總會桌球委員會主任委員郭麗華、各局處代表及參與人員等均一同出席。

Read More

紓解蘆洲端五岔飽和路口車流 永安大橋嚴格禁止15噸以上大貨車通行

永安大橋往蘆洲方向嚴格禁止十五噸以上大貨車通行。(新北市交通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紓解新北市永安大橋蘆洲端路口壅塞情形,交通局已依車流動態調整路口號誌秒數,並將研擬更嚴格的車道配置、路邊禁停及轉向管制等方案,會進一步與居民溝通;交通局表示,永安大橋早已實施禁止十五噸以上大貨車通行,十五噸以上大貨車一律由環堤大道上、下橋,並已再次通報警察局加強取締違規,以維車流順暢。 針對民代希望確保永安大橋蘆洲端路口暢通建議,交通局專門委員林昭賢表示,永安大橋蘆洲端路口為不對稱五岔路型,主要道路僅為雙向各一車道,尖峰時間車流飽和,除透過動態調整號誌秒數外,交通局將會同相關單位會勘,研擬更嚴格的車道配置、路邊禁停及轉向管制等方案,爭取民眾的支持。 交通局表示,永安大橋往蘆洲方向早已禁止十五噸以上大貨車通行,管制範圍禁止由永安南路與中原路口上下永安大橋,往返蘆洲方向的大貨車只能由環堤大道上、下橋,已請警察局加強取締違規大貨車。交通局檢視主辦單位規劃方案,未來新北果菜市場的大貨車及採購車的行駛動線,係規劃以立體銜接匝道進出,據悉並沒有通過永安大橋路口的動線。

Read More

新北「永續成美」創客展 看見學生創意行動力

開幕儀式成福國小學生藍染服飾走秀。(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積極響應氣候行動並深化永續教育行動力,新北市教育局攜手遠東SOGO復興館,自七月十二日至十九日舉辦「永續成美」創客展。首日開幕式以AI生成影片《星際綠能永續未來》揭開序幕,結合「茶禪一味」數位光影祈福儀式,象徵傳統與創新融合,寓意永續精神的世代傳承。 教育局表示,本次展覽由新北市七所創客學校共同策展,包括成福國小、中正國中、雙城國小、永福國小、八里國小、鶯歌工商與板橋高中,首度進駐百貨商場展出,打破教室框架,結合科技應用、文化傳承與自然關懷,打造融合互動市集與DIY嘉年華的永續學習場域,展現「在地出發、行動先行」的創客精神。展期七天,各校將輪番上場進行主題展示與導覽,由學生親自擔任小小解說員,實踐「做中學、學中展」的學習模式,並展現「在地出發、行動先行」的永續創客實踐力,邀請民眾走進綠色未來、感受創意永續的生活魅力。 教育局表示,今年由長期深耕創客教育的成福國小提出「百年成福,永續幸福」方案,榮獲遠東SOGO「SO GOOD永續提案」首獎,並成為首間SOGO永續駐點學校。此次攜手七校策展,涵蓋流域守護、茶文化、環保工藝、地方創生等主題,展現教育結合實作與社會參與的豐碩成果。其中假日場次(七月十二、十三及十九日) 舉辦「創客DIY嘉年華」,開放民眾免費現場報名體驗,以廢棄素材創作永續作品,激發生活創新力與環境行動力。 成福國小謝基煌主任表示,「永續成美」不僅是創客展覽,更是展現社會參與的教育行動!期待每位參與者在創作中重拾對未來的希望與責任。參與導覽的學生張耀恩開心分享,第一次在這麼多大人面前介紹作品很緊張,但看見大家都很認真聽,覺得很有成就感。

Read More

創意實作科普闖關競賽營羅東高中熱情開場

羅高學生科普營親自動手實驗收獲滿滿。(羅東高中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推廣科學教育與激發學習熱情,「國科會科普活動—創意實作科普闖關競賽營」於十一、十二連續兩天在羅東高中登場。活動由國科會科普計畫主持人、陸軍官校洪偉清教授領軍,攜手黃仁偉教授與東華大學曾賢德教授共同舉辦,吸引上百位國、高中學生熱情參與。 活動匯集來自國科會、羅東高中、智榮基金會、台灣物理學會及探究與實作學會等多方資源,打造一個兼具創意與實作的科學平台,讓宜蘭地區學子親身體驗動手做的樂趣。現場設計十四個結合趣味與挑戰的科普闖關活動,多取材自國際青年物理學辯論賽經典題目,經洪教授與曾教授巧妙改編,讓參與者在關卡中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充分激發探究精神。 羅東高中校長張家豪表示,感謝洪教授團隊連續三年來到羅東高中舉辦此科普營,讓學生在輕鬆氛圍中探索知識,並勉勵學子把握機會,將這次經驗轉化為未來的學習動力。

Read More

「科普宇航 浩瀚無垠」 科普小桃子i學營

「科普宇航 浩瀚無垠」,科普小桃子i學營。(桃園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與張榮發基金會再次攜手推動科普閱讀計畫系列活動,「科普宇航 浩瀚無垠」科普小桃子i學營活動於十二日於八德區兒童玩具圖書館盛大舉行。 「科普宇航 浩瀚無垠」,科普小桃子i學營。(桃園市教育局提供) 桃園副市長王明鉅十二日親自出席活動,與現場國小學童及家長一同參與「夢想SDGs兒童樂園」創作活動,現場氣氛熱烈。透過微型積木的拼組,孩子們打造出一座融合永續理念的樂園——從盪鞦韆、摩天輪、咖啡杯到飛碟等遊樂設施,全都注入節能減碳、環境友善等SDGs核心精神,構築出既好玩又富教育意義的縮小版綠色樂園。 本年度科普閱讀計畫系列共規劃了三項活動,包含:享科普-行動書車趴趴Go、響科普-科普小桃子i學營,以及嚮科普-海洋科普教育參訪等,希望透過科學探究課程研發、科普書籍導讀與實作、親子共學營隊體驗、實地參訪探究科學等形式,增進學生對於科學知識、技術應用的了解,並激發對於永續未來的創造與想像,讓科普向下扎根。 本次科普系列活動亦結合海洋科普教育與多元感官體驗,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透過實地參訪長榮海事博物館與主題探索課程,從歷史、科技與文化多角度認識海洋世界,激發學生對科學與人文的學習動機與探索興趣。 長榮海事博物館提供各類船舶模型、海事文物及海運發展歷程,學生在鐵達尼號展區,可透過專人導覽與模型實景介紹,理解當時的造船技術、社會制度與海事安全發展;而航海探索區則設有多媒體互動裝置,模擬航行與操作航海儀器,讓學生從做中學習基礎航運知識與海洋科技應用,了解有關海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與未來海運趨勢相關知識,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