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梁滑落 吊臂操作工遭砸斃

彰化縣芬園鄉二十一日發生一起工安意外,現場吊車在進行綁梁作業時,鋼梁突然滑落,負責操作吊臂的沈姓男子遭砸中,沈男被救出時已無呼吸心跳、明顯死亡。(民眾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彰化縣芬園鄉一處鋼梁堆置場二十一日中午發生工安意外,吊車在進行綁梁作業時,鋼梁滑落砸中操作吊臂的二十五歲沈姓工人。警消獲報到場動用機具將每根重達一點七公噸的鋼梁移開,沈男被救出已無呼吸心跳;勞檢單位懷疑,沈男吊掛鋼梁時站在堆疊最上層,卻操控吊臂抽搬第二層較短鋼梁,造成鋼梁滑動。 彰化縣消防局消防隊員昨天指出,消防局在中午十二時左右接獲報案,指芬園鄉德興路一處工地發生工安意外,吊車在進行綁梁作業時,鋼梁卻突然崩落,砸中操作吊臂的沈姓男子。 消防局表示,沈男被鋼梁壓住動彈不得,由於每根鋼梁重達一點七公噸,消防隊員到場後發現,若貿然移動鋼梁,可能再發生滑動情形,因此請廠商調動機具,將鋼梁搬開後救出男子。 消防局指出,沈男被發現時已無呼吸心跳,明顯死亡,因此未送醫,而是通知家屬到場處理後事。 彰化縣警察局表示,初步了解沈姓工人當時站在鋼梁高處,不知為何堆疊的鋼梁突然滑落,導致身體被壓倒無法動彈,意外發生原因及責任歸屬仍在調查中。 勞安署中區職安中心人員昨下午也前往工地,了解意外發生經過及原因;勞安署人員懷疑,工地進行綁梁作業時,操作吊車吊臂的沈男站在鋼梁堆疊最上層,卻操控吊臂抽搬第二層較短鋼梁,造成上方其他鋼梁滑動。 勞安署人員解釋,正常作業方式應是站在鋼梁旁操作,他們也發現堆置場另有多項缺失,已要求全面停工,將依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裁處新台幣三萬至三十萬元,雇主也將面臨相關刑事責任。

Read More

祀典武廟關帝爺聖誕壽桃塔 傳愛

  臺灣祀典武廟將社會各界送上的壽桃塔捐贈五甲教養院。(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臺灣祀典武廟慶祝關聖帝君聖誕,二十一日將社會各界送上的壽桃塔捐贈五甲教養院,另外中元節舉辦普度植福捐助活動,不僅普度無形眾生,更照顧有形的弱勢團體。 傳統神明生日,友廟或信徒都會贈送壽桃或壽麵塔,臺灣祀典武廟慶祝關聖帝君聖誕,湧現香客人潮,更舉辦平安福宴,社會各界送上的壽桃塔則捐贈五甲教養院,照顧弱勢社團。 臺灣祀典武廟主委林培火表示,祀典武廟主祀關聖帝君,深受民眾崇拜,兼以廟方經營有道,香火鼎盛。台南市各廟宇長久以來都有很好的默契,七月普度由各廟輪流辦理,不一定選在中元節,臺灣祀典武廟訂於農曆七月十三日中元普度,並辦理普度植福捐助活動,歡迎社會各界參與佈施植福。 往年信徒提供贊普供品,普度結束大多交由廟方處理,但多數供品因無法轉贈只好丟棄,因此,臺灣祀典武廟發起普度植福捐助活動,普度品在中元祭祀後捐給社福團體,在物價上漲的大環境中,發揮宗教行善精神來幫助弱勢。

Read More

京華城案 柯文哲 應曉薇延押2月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地方法院二十一日針對「京華城土地開發弊案」四名被告作出重大裁定。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自八月二日起延長羈押二個月,禁止接見通信;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以破紀錄的一億八千萬元現金交保,柯辦前主任李文宗則以兩千萬元交保。兩人皆須配戴電子腳鐐、限制住居出境,若未於八月一日中午前繳納保金,將同步延押禁見。 台北地院合議庭經密集審理後,裁定柯文哲與應曉薇因涉案情節重大、仍有串證之虞,自八月二日起延長羈押二個月,期間禁止任何對外通訊。 同案被告李文宗獲准以二千萬元現金交保,須即時配戴電子腳鐐,限制居住新竹市北區,並禁止出境出海八個月。法院特別要求保金須以李文宗本人名義支付,不得由他人代擔保。 最受矚目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合議庭裁定交保金額高達一億八千萬元,創下司法史上罕見天價。其中一億元還必須以沈慶京個人資產直接支付,全數須以現金繳納,不得改以保證書替代。沈慶京交保後須居住於台北市大安區指定住所,同步配戴電子腳鐐、限制出境八個月,且不得接觸案件相關人員。 裁定書指出,李文宗與沈慶京須於八月一日中午十二時前完成繳保程序。若逾期未繳,兩人將自隔日(八月二日)起與柯、應同步延押二個月,並全面禁止通信。 法院強調,此裁量是基於「確保後續偵審程序完整性」及「防範逃亡風險」,尤其沈慶京具跨國企業資源,需以高額保金與科技監控雙重約束。

Read More

國5火燒車 死者身分是女軍官

國五北上五十四公里處二十日發生火燒車,宜蘭地檢署指出,死者被燒成焦黑,無法辨識容貌,將擇日解剖確認身分。(國九大隊頭城分隊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五北上五十四公里處,二十日上午發生火燒車意外,有網友隨後上網貼文說,「小姐對不起,一路好走,我已經盡力了…」,其他網友留言安慰他不要自責,事後查出死者是蘇澳海軍中正基地二十七歲葉姓女軍官開車離營,疑似速度過快,過彎時自撞起火,人卡在車內不幸喪命。宜蘭地檢署指出,死者被燒成焦黑,無法辨識容貌,將擇日解剖確認身分。 一位目擊者臉書貼文,「小姐對不起,一路好走,剛我路過看到,第一時間衝上前已盡力試著拉妳出來」;底下很多網友留言「不捨」,「你真的盡力了,不要自責」。警消表示到場救人時,確有看到這位目擊者,但現場火勢太大,加上女駕駛夾在車內,真的無法靠近。 目擊者遺憾難過「自己想救卻救不了,眼睜睜看她離開人世,才二十七歲,一條年輕寶貴的生命就這樣沒了…」,心情久久無法平復。事後,查出車主是死者的母親,死者葉姓女駕駛是蘇澳海軍中正基地的女軍官。 宜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董良造表示,事發後,檢察官相驗遺體,認定是起自撞意外,由於死者燒成焦屍,無法辨識容貌,決定擇日解剖,比對DNA進一步確認。

Read More

忠義路中段考古 里長:挖錯地方

忠義三段計畫道路工程,懷疑地下藏有古物,市府派人在此考古,但在地里長李茂德表示:根本挖錯地方。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忠義路三段三|三四|二0M計畫道路,去年五月開始打通,將公園南北路聯結,由於此處是明清時期的亂葬崗,去年曾因挖到「老」骨頭停工半年,最近市府還派人在中段挖掘古物,在地長興里長李茂德表示,根本挖錯地方,他們挖的地方是以前眷村宿舍,已清理完畢。據父執輩的口述,地下尚有日本親王的白馬和赤嵌戲院老頭家的古墓在工程路段下。 此一將忠義路貫穿、再聯起南北兩條重要幹道的計畫道路工程,全長僅三百九十五五米,編列上億元預算施工。由於此處自明清時代起就是亂葬崗,市府曾為工程順利,建壇辦了三天法會,今年挖到白骨時,還通知文資處會同警察單位前來會勘,確定是古早的人骨。 長期在此觀察的李茂德表示,由於有「古墓就有古物」的邏輯,所以市府一直派人在此路段挖掘,看能否找到有價值的古物,李茂德表示,挖了很久,什麼也沒挖到,因為根本挖錯地方,他們不問,他也不想說。 李茂德指出,從前頭的糖安宮,到鎮山城隍廟這一帶,就是明清時期的小北城外,自古就是亂葬崗,有的住戶家裡挖個化糞池也都可挖出數袋的白骨,而過去「大腸巷」那一帶,遇雨沖刷下來很多人骨,甚至還有頭蓋骨,他小時候就有玩伴把長長的腿骨拿來打棒球,頭蓋骨還集中放在床下收藏,直至被大人發現臭罵一頓再丟棄。 鎮山城隍廟後面就有一個「墓龜」,虎爺後面還有兩甕白骨,也是從旁邊鳳凰樹下撿回來的。糖安宮也有相同情形。但這些早期發現的白骨,和現代人生活格格不入,糖安宮已將之遷往南山公墓;鎮山城隍廟將來也會遷之進塔,不再放於廟內。 李茂德說,文化局不用再挖了,路底下盡是白骨,要古墓可能還要下掘兩公尺。他從父執輩口中知道比較有價值的是日本親王一隻白馬葬於糖安宮旁。另外就是前赤崁戲院老頭家的舊墓也埋葬此地,但不是目前市府派人挖掘的地方。 過去白龍庵舊址在更上面一點的公園旁,日據時代被日本人拆了,現在還保留一口古井,只是蓋停車場時,古井被土覆蓋兩尺,再過幾年可能也會找不到。

Read More

落石命中休旅車 夫妻傷孩無恙

蘇花路廊台九線南下一一七點二公里,一顆直徑約三十公分巨石從天而降砸中休旅車,駕駛大婦受傷,後座幼童逃過一劫。(民眾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受颱風「薇帕」外圍雲系及低壓帶影響,宜蘭地區強降雨,台九線一一七點二公里處,二十一日上午發生落石砸中由呂姓男子駕駛的休旅車意外,造成呂男與邱姓妻子,受傷送醫,後座小孩逃過一劫,搶通後,下午四時許又發生落石坍方,導致道路雙向阻斷。 警方表示,二十一日上午十時許,蘇花路廊台九線南下一一七點二公里有落石砸中休旅車,警消人員到場後發現自小客車被一顆直徑約三十公分巨石從天而降,砸破前方擋風玻璃,車上連同駕駛共三名,有二人受傷。 三十八歲呂姓男子二十一日上午駕駛紅色休旅車,載著三十七歲妻子邱姓女子及孩子,車輛行經蘇花路廊台九線一一七點二公里處時遭落石擊中,呂男和邱女受傷送醫。(讀者提供/中央社) 警方說,這起落石砸中休旅車事件事故,駕駛為三十七歲的呂姓男子與邱姓妻子,後座幼童逃過一劫,車子經過事故地點時,一顆巨石從天而降,砸破前方擋風玻璃,掉在前座上,呂姓夫妻受傷,二人意識清楚,忍著劇痛抱著小孩走到車外待援。宜蘭縣消防局隨即將二名傷者送往博愛醫院救治。 東工分局表示,此路段邊坡已有施做型框植生保護工,這次落石事件研判是受薇帕颱風外圍環流強降雨影響,造成高位邊坡土石鬆動掉落,南澳工務段將於天氣許可,儘速辦理該路段上邊坡UAV空拍檢視及確認落石來源,並研擬適當邊坡防護工法,確保公路通行安全。

Read More

古禮加持 各具特色 六廟聯合舉辦做16歲成年禮

  台南傳統成年禮儀式「台南做十六歲 歡喜轉大人」,今年舉行成年禮的六個宮廟各具特色。(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台南傳統成年禮儀式「台南做十六歲 歡喜轉大人」,市政府主辦場將在八月二十四日在安平開台天后宮舉行,結合安平洋行巡禮、射箭、擲壺等傳統文化體驗,並安排搭乘遊艇遊覽安平歷史水景公園,讓青少年在豐富的歷史文化環境中深入感受禮儀與傳承。 市長黃偉哲表示,十六歲成年禮是青少年人生的重要里程碑,象徵他們由孩童階段邁向成人,也保存了台南獨特的歷史記憶,希望台南的青少年們踴躍參與,感受「歡喜轉大人」的美好時刻,在古禮加持中體會成長的責任與意義。 今年舉行成年禮的六個宮廟各具特色,中西區的開隆宮為台南唯一主祀七娘媽的廟宇,每年農曆七夕以「拜契、脫豢、鑽亭、繞行」等傳統儀式迎接青年成人,並結合狀元騎馬繞境,深化親子與社群認同;東區關帝殿融合七娘媽信仰與關聖帝君忠義精神,透過祭祀、社會教育講習及換成年服等環節,象徵青年邁入自立階段;中西區開基臨水夫人媽廟則以精美的全木雕貼金教母亭為特色,隆重祈福祝壽,展現莊嚴文化傳承;北區西來庵特別為每位學子撰寫疏文並由禮生朗讀,祈願學業進步與福氣圓滿;中西區台灣臨濮堂施姓大宗祠雖歷史較短,卻嚴守古禮並對外開放,強調宗族文化與公益精神;安平開台天后宮結合傳統古禮與在地文化,儀式包含參拜媽祖、跪奉茶謝親恩、走花道、出鳥母宮等,象徵從稚子成長為有責任的成人。 市府表示,「台南做十六歲 歡喜轉大人」詳細活動資訊,請參考六間寺廟及宗祠的網站或社群媒體。

Read More

男童遭機械車位夾死 停車設備查無使用許可

劉姓男在社區機械車位停好車,抱著一歲兒子開車門取物時,機械車位因不明原因,突然掉落車位坑洞內,導致男童在過程中被車子、車位夾中,因顱內出血致死。(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劉姓男子育有兩子,十九日晚在社區機械車位停好車,抱著一歲兒子開車門取物時,機械車位因不明原因,突然掉落車位坑洞內,導致男童在過程中被車子、車位夾中,因顱內出血致死,檢警相驗後依過失致死罪偵辦。台中市府會同技師到場勘查,發現案發機械停車設備未領有使用許可證,除張貼勒令停用告示,並依法開罰。 台中市第五警分局在十九日晚六時許獲報,北屯區北平路三段一處民宅地下室機械車位,發生一起男童受傷案件,警方到場調查,案發時三十七歲劉姓男子在案發時照顧三歲、一歲兒子,正在使用社區機械車位。 當時劉男已停好車抱著一歲兒子,站在機械車位旁拿取物品時,疑因機械車位被為其他不知情車主啟動,劉與小兒子跌落坑洞後,一歲童遭夾中頭部,經救護人員搶救送醫,一歲童仍宣告不治。全案由檢察官相驗,檢方依過失致死罪方向偵辦此案,先將劉男列為關係人,命請回,並通知案發時在場的另名住戶到案釐清設備啟動原因。 台中市府表示,台中市都市發展局二十日派員並偕同技師現場勘查,案發建築物領有使用執照,依核准竣工圖說地下設有機械停車設備,及地上一層升降平台,但案發機械停車設備未領有使用許可證,並張貼勒令停止使用告示,後續將處建築物所有權人及使用人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限期改善及補領使用許可證,並經檢查機構及保養廠商重新確認安全無虞後,才能恢復使用。

Read More

酒駕撞死移工肇逃 和解仍判8年半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桃園市中壢區六十四歲菜販熊姓男子,前年三月間晚上酒後不顧友人勸阻,執意駕車返家,行經新屋區中山東路時撞飛站在路邊的泰籍彭姓移工,彭男送醫不治。熊男肇事後未下車查看,逃逸十七公里返家,警方當晚循線逮人,測得酒精值高達零點四八毫克。法院三審認定熊男惡性重大,雖以三百萬元與家屬和解,仍依酒駕致死、肇逃罪判刑八年六個月定讞。 桃園地院國民法庭審理時,熊男以三百萬元與死者家屬達成和解(已支付一百萬元)。但合議庭認為,其酒駕累犯、肇事逃逸且數度說詞反覆,依刑法酒駕致死罪判刑六年六月、肇逃罪判刑三年,合併執行八年六月。二審高等法院駁回熊男「自首」主張,指警方早已掌握車籍與監視器證據,不符減刑條件。最高法院日前維持原判,全案定讞。

Read More

獅護百業 一賭工藝職人劍獅創作

  由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主辦的《獅護百業-事業.居家守護神劍獅展》,廿一日在安平區陳正雄雕刻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並由基金會董事長何應冠等人為準備的劍獅插上象徵圓滿等意象的劍後揭開序幕。(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由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主辦的《獅護百業-事業.居家守護神劍獅展》,廿一日在安平區陳正雄雕刻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安平文教基金會表示,此次展覽以安平劍獅為創作主軸,集結多位來自木雕、陶藝、金工、皮雕、繡花等工藝領域的藝術職人,透過劍獅造型語彙詮釋對「守護」與「除厄」的想像,展現工藝創作的多樣性,即日起至八月十日止,除週一休館外,開放時間為每日下午一點半至五點半。 由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主辦的《獅護百業-事業.居家守護神劍獅展》,廿一日在安平區陳正雄雕刻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此次展覽以安平劍獅為創作主軸,集結多個工藝領域的藝術職人,透過劍獅造型,展現工藝創作的多樣性。(記者陳銀全攝) 《獅護百業》由「劍獅」延伸出多重創作對話,連結設計師、傳統藝師與新世代工藝創作者,以「事業與居家守護神」主題,探索劍獅在當代社會中的精神意涵,並展現其作為發展在地工藝,促進觀光等多元的核心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