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SC醫療系統聯盟第二屆醫療科技系列獎項,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王乃弘獲頒「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小兒科主任江國樑醫師則獲「醫療科技優質醫師獎」。(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現今醫療科技的核心價值,已從設備導入走向行為轉變,重點不再只是「有沒有科技」,而是「如何用科技改變醫療」光田綜合醫院於HSC醫療系統聯盟第二屆醫療科技系列獎項頒獎典禮中榮獲雙重肯定,總院長王乃弘獲頒「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小兒科主任江國樑醫師則獲「醫療科技優質醫師獎」,成為少數同時於「制度領導」與「臨床創新」雙軌並進的醫療機構。
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王乃弘自美國返台接任後,即敏銳洞察科技將在未來醫療扮演關鍵角色。他回憶,當時院內仍以算盤計算員工薪資,流程繁複且容易出錯。為改善效率,他親自撰寫程式,建置了醫院第一套薪資發放系統。這不只是單一技術的導入,更展現他對「資訊改造醫療流程」的核心信念。他強調,科技不該只是用來加快流程,而應該是用來重塑流程。
從薪資發放系統、病歷電子化、藥品管理到智慧病房建置,這些資訊化成果,都建立在王乃弘一貫的核心理念上,以系統性思維優化醫療流程,強化組織的彈性與透明度。在技術落地之上,更重視制度背後的長遠價值。而這樣的管理模式逐步發展為以ESG為核心的治理策略,從環境減碳、病人權益到人力配置與數據管理,全面推動醫療系統走向數位永續。
具體而言,院內陸續導入AI輔助生成系統,降低行政負擔與紙本使用;透過「Dr.光田App」內建的院內導航功能,提升病人就醫動線與指引效率;並結合智慧病房資源調度平台,強化人力配置與照護連續性,讓科技真正落實在病人照護與管理永續之中。
在推動制度與科技治理的同時,臨床第一線的創新實踐亦是不可或缺。此次獲頒「醫療科技優質醫師獎」的兒科主任江國樑,結合兒童神經醫學與資訊工程背景,長期投入AI於臨床決策的應用,包括GPT模型輔助癲癇評估、建構病歷資料之間的邏輯關聯,提升系統理解與判讀能力,並實際導入照護流程以優化診療效率。同時積極推動早療與社區資源整合,擴展數位醫療的公共價值。
這次獲獎肯定了光田團隊長期在醫療科技應用上的實質成果,也再次驗證臨床與制度若能同步精進,科技便能真正融入日常照護之中。從資訊系統的建置到AI工具的落地應用,光田的實踐顯示「當技術與管理邏輯緊密結合,醫療現場就能更有彈性地回應挑戰,也能更穩定地將品質推向前一步。」這不只是得獎的成果,更是可持續複製、落實的醫療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