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刑人保外就醫 監管漏洞存疑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江姓受刑人自新竹監獄保外就醫期間脫逃並再犯性侵案,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三十日質詢會議上,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強調,此案凸顯保外就醫監管制度的漏洞,矯正署應全面檢討機制,盡速修法導入科技監控與縮短空窗期,強化民眾安全保障。 翁曉玲指出,截至今年三月全國保外就醫受刑人總數達五百零五人;其中,毒品犯罪一百七十四人最多,妨害性自主罪二十七人,另有十人為搶奪、強盜等暴力犯罪者。此次再犯的江姓男子即為服刑超過十五年之強盜犯,在返監前夕犯下重大性侵案,情節重大。 她也質疑,根據《受刑人保外醫治審核基準及管理辦法》規定,目前僅有責付、限制住居、保證金或限制出境等手段,並未賦予監所機關使用科技設備監控保外就醫者的法源依據,形成管理盲區。 翁曉玲指出,該辦法規定,受刑人病況改善後,監所須預留七天以上通知返監,使得如江男此類受刑人得以於空窗期間逃逸或再犯。她認為這段期間過長,應適度縮短,並研議重大案件應即時監管返監程序。 翁曉玲建議,針對特定高風險保外就醫對象,應評估增設電子腳鐐、GPS等科技監控手段,同時加強檢警與矯正系統合作機制,確保在制度設計與管理實務上能有效防範再犯風險。 翁曉玲呼籲矯正署正視制度缺陷,盡速提出修法版本,從法制到管理端補足漏洞,還給社會一個安心生活的環境。

Read More

中橫桶屍案 楊鴻儒逃死判無期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男子楊鴻儒覬覦陳姓友人的富商女友財產,加上不滿被懷疑詐賭,於民國一0四年六至七月十六天內連續迷昏兩人後,以「倒栽蔥」方式塞入鐵桶棄屍花蓮山區。一審至更一審三度判處死刑;但最高法院二度發回更審後,更二審以審理時間逾九年、楊男高齡七十一歲且健康欠佳為由,改判無期徒刑。最高法院三十日駁回檢、辯上訴,全案定讞。 台中地院一審判決,楊鴻儒與陳姓男子結識多年,因覬覦對方同居女友的財力,一0四年六月二十七日以赴南投旅遊為名,誘騙陳男服下摻有鎮靜藥的食物,趁其昏睡後將他頭下腳上塞入鐵桶,加蓋密封後,載往花蓮縣秀林鄉台八線公路旁推落山谷,致其窒息死亡。事隔十六天,楊鴻儒因麻將賭局被賴姓友人懷疑詐賭,假意協商後於同年七月十二日邀賴男赴台東旅遊,以相同手法將其裝入鐵桶棄屍花蓮,導致賴男同樣窒息身亡。 全案審理長達九年,一、二審與更一審均認定楊鴻儒手段凶殘且具反社會人格,皆判死刑。但最高法院兩度以「證人未到庭致調查未盡」、「高齡再犯風險未評估」為由發回更審。今年一月更二審逆轉改判,關鍵理由包括案件自一0四年十二月繫屬法院逾九年,符合《刑事妥速審判法》「審理逾八年應減刑」規定;另外,楊鴻儒現年七十一歲且罹患腎臟病,依內政部統計男性平均壽命七十六點九四歲推算,即便服刑二十五年後獲假釋,屆齡逾九十歲,再犯風險顯著降低。合議庭據此量處無期徒刑。

Read More

箱屍死者特徵 背部有蜘蛛刺青

  警方公佈新莊箱屍案死者後背部刺青圖騰(經變色處理),供民眾指認。 (新莊警分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新莊新泰路一帶驚傳箱屍案,檢警三十日下午完成相驗,初步結果死者無外傷,研判年齡六十歲以上,死亡時間應超過一星期。 新莊警分局表示,死者特徵外觀應為光頭,生前雙腳即有萎縮情形,研判係身障人士。死者身上有兩處刺青,一處在後背部有蜘蛛圖樣的刺青,約一手掌大小,左手臂有模糊刺青,全案將再擇日進行解剖,同時採集DNA跡證緊急比對中。 警方表示,陸續約有五組民眾向新莊警分局提供線索並主動前來指認死者,惟因特徵均不吻合故均已排除。警方提供死者穿著、外部特徵供民眾指認,如有可能線索請民眾再向新莊分局聯繫。 警方目前擴大調閱監視器回溯至十天至兩週前之時間,以棄屍地點為核心,派遣約十名鷹眼小組警力調閱可能行徑路線之民間、公家監視器約十支,以過濾釐清棄屍犯嫌。警方亦過濾新北失聯遊民及轄區遊民資料同步進行身分查證。

Read More

身心樂活講座 邀跨界專家煲雞湯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攜手台南家庭教育中心舉辦的「身心樂活齊步走」系列講座,每場都是身心靈雞湯。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攜手台南家庭教育中心將於八月和九月連續六個週末舉辦「身心樂活齊步走」系列講座,首場八月二日將在台南市文化中心國際廳暨原生劇場地下一樓多功能會議室登場,六場講座邀請跨界專家帶來知識學習與身心靈成長的雞湯。 中華醫大表示,六場講座的內容涵蓋身心健康促進、疾病防治、消費權益及防詐、生活法律及飲食營養與健康等多面向,均是免報名、免費、開放自由入場,歡迎大家踴躍參與。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表示,目前正積極推動多元家庭教育,「身心樂活齊步走」系列講座,方便民眾假日充電學習,且都在週六上午舉辦。 首場八月二日邀請嘉南療養院醫師顏世卿演講「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的柔性領導」,將精闢剖析權力對不同性別自大與自我中心的影響,將先賢智慧運用於現代日常。 各場次主講人及講題依序是八月九日由執業律師江孟洵演講「漫談性別與法律」,解析多元社會性別平等在法律權益上的推動現況及案例分享。 八月十六日邀請檢察官劉榮華主講「消費糾紛及打詐防詐個案面面觀」,面對AI科技的千變萬化,消費糾紛時有所聞、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劉檢將透過案例分析來提升民眾的警覺性。八月三十日由台南市立醫院心臟科醫師劉力瑋演講「臉紅心跳─心血管警訊報你知」,由醫師解說從日常生活中如何透過不尋常的身體症狀辦識,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防治效果。

Read More

討200元被拒 孽子掐死母起訴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五十九歲林姓男子與母親同住,四月間向母親索討二百元繳納電信費未果並遭斥責,心生不滿徒手將母親掐死。他之後致電給警方稱「我把媽媽殺了」,檢方日前依殺人等罪嫌起訴,全案將由國民法庭審理。 林男與陳姓母親同住在台中市大里區住處。四月十一日晚間林男向母親索討二百元繳納電信費,遭拒絕並斥責。林男心生不滿,先連續掌摑母親雙頰,接著以雙手按壓其前頸部,再以手覆壓口部,使林母無法呼吸而失去意識,並造成顏面、頸部及雙前臂等處多處瘀傷。 與林男同住的楊姓外甥在樓上聽聞爭執聲,致電楊母返家處理。楊母返家後發現林母倒臥地上,通報救護車送醫仍宣告不治。案經林男多次打電話報警稱「我把媽媽殺了」,及林母的兩名女兒提告,警方展開偵辦。 台中地檢署偵辦後,日前依殺人、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等罪起訴,將由台中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

Read More

休旅車墜高雄港 駕駛屍體撈起

高雄港七十號碼頭二十九日晚間有一部車輛落海,港務消防大隊高雄港隊及高雄港務警察總隊動員搜救,三十日尋獲一名男子明顯死亡。(港務消防大隊高雄港隊提供,中央社)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港七十號碼頭二十九日晚間發生一輛休旅車衝入港區水域的意外,港消搜尋十六個小時,直到三十日中午才將車內的駕駛打撈上岸,三十五歲黃姓男子已氣絕多時,休旅車直到傍晚五時許才打撈上岸。 港警表示,根據車號查出這輛休旅車登記在一名三十五歲、戶籍在彰化縣的黃姓男子名下。據調查,這輛車日前也曾出入高雄港七十號碼頭附近的貨櫃場,經比對相關照片資料確認為黃姓男子,警方已聯繫家屬,請家屬前來指認。 七十號碼頭監錄影像顯示,二十九日晚間九時二十二分,該輛休旅車直接衝入港區水域,還引起巨大水花。之前這輛休旅車避過管制站員警和碼頭保全人員,直接開往貨櫃場七十號碼頭,車輛是意外還是蓄意衝向碼頭落海?港警將進一步調查。

Read More

依仁國小科普營 尋溪記憶 學童踏查二仁溪生態

  崑大USR計畫在仁德依仁國小舉辦「暑期科普營」,透過生態體驗與地方踏查,啟發孩童環境行動力。(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USR計畫在仁德區依仁國小舉辦「暑期科普營–尋溪記憶」,由計畫主持人學務長暨企管系副教授楊泰和與協同主持人台南大學管理學院長劉子歆攜手,結合科普教育、生態體驗與地方踏查,推動大手攜小手陪伴學童探索家鄉、關心環境、培養行動力。 崑大USR「以技術為體、生活為用的循環經濟路徑—建構社區的永續韌性」深耕型計畫,營隊以二仁溪流域的生態與人文脈絡為主軸,設計三大教學模組,透過戲劇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我們的日常」與二仁溪的關聯,以情境解謎帶領學童認識這條河川自一九六0年代以來的汙染與轉變歷史,再藉由紀錄影片與團隊討論,鼓勵學生思考「我們的行動」能為未來帶來哪些改變。 依仁國小校長郭乃禎、楊泰和、劉子歆共同期許,學童們能從生活出發、認識在地自然資源,並激發對環境議題的敏感度與責任感。 營隊過程中,大學生與小學生分組共學,展現USR計畫強調的人才培育與在地連結,也深化了大學生對社會參與與知識實踐的理解與體現。營隊也安排前後測問卷,以檢視學生學習成果與環境素養提升情況。 崑大USR計畫團隊持續以淨零永續連結在地需求,落實以人為本、以地為師的教學行動,透過一場場深入人心的教學與陪伴,讓學童從體驗中建立保育意識,讓環境的永續理念在教育扎根。郭乃禎給予肯定,並感謝崑大USR計畫團隊,期待未來能持續共創更多跨域合作的教育模式,為社區與學校帶來更多希望與改變。

Read More

新社北屯山區土崩 徹夜搶通

夜間強降雨造成雜木積土堵塞道路,建設局緊急派員清理搶通。(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受低壓帶及西南氣流影響,中央氣象局持續發布中南部強降雨警報。台中市建設局災害應變中心自二十八日晚上八時起三級開設,人員二十四小時待命輪值。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台中市二十九日傍晚起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新社區時雨量高九十九點五毫米、東勢區時雨量高達八十七點五豪米,新社區中興街及北屯區東山路二段發生山區道路土石崩落災情,建設局派員至現場搶災,先行搶通車道,安全無虞情形下開放車輛通行,三十日持續清理中,下午五時以前清理完成。 依據中央氣象局預報雨情仍不穩定,建設局於汛期前已完成十六座車行地下道抽水機及柵欄等設備測試、地下道淹水封閉演習等相關整備作業,加強辦理測溝清淤達一七0六二公尺、行道樹修剪一六0一三株等預防性措施。

Read More

伸港衛生所暨長照大樓 動土

彰化縣伸港鄉衛生所暨長照衛福大樓新建工程三十日舉行動土典禮。(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伸港鄉衛生所暨長照衛福大樓新建工程,三十日舉辦動土典禮,縣長王惠美表示,感謝衛福部補助三千五百多萬元,縣府自籌一億六千萬餘元,工程總經費二億餘元,預計一一六年完工,未來將提供在地民眾優質衛生醫療保健、托嬰、社區心理衛生及長照等,從嬰幼兒到長者全齡照顧服務。 王惠美表示,大樓為地上六層的複合式長照衛福大樓,地上一樓及二樓為衛生所跟不老健身房、三樓為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四樓為育兒親子館、五樓為日間照顧中心、六樓為老人健康促進空間,其中四樓育兒親子館提供六歲以下孩子一個親子共遊的育樂空間,五樓日照中心由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專業團隊服務六十位長輩。 王惠美指出,為了讓長輩們能在熟悉的環境中安享晚年、在地安老,縣府積極布建五十二處長照據點,已完工四十一案,規劃設計中八案,施工中三案。縣府更首創全國「老幼共融」的長照衛福大樓模式,全縣共計十八案,這些建設不但可減輕家庭照顧負擔,也讓年輕人能安心打拚,無後顧之憂。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明年開始將會推動長照三點零計畫,持續擴大服務對象與據點布建,並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讓民眾都能夠在地安老、健康老化。  

Read More

海報人氣票選 職涯發展與AI影響 南台辦成果展

南台機械系聯合通識中心與研產處執行教育部青發署大專院校推動職涯輔導計畫,透過聯合海報競賽暨成果展,讓學生們認識更多專業領域的職涯發展。(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機械系聯合通識中心與研產處職創組,執行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一一四年大專院校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機械人生的情緒課」,透過聯合海報競賽暨成果展,邀請師生參觀並進行人氣票選,期許讓學生們認識更多專業領域的職涯發展。 此計畫共有六個班學生參與,課程帶領學生認識情緒、培養同理心,並引導學生思考未來職涯發展與AI的整合。其中大一「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之競賽主題為「我們來自2035」,大三「工程倫理與社會」課程之競賽主題則是「同理心搭起職場工安的橋」。 計畫由南台機械系長期投入教育創新的教授許藝菊與通識中心講師林麗美跨領域合作,以未來角色扮演、同理心與職場倫理為切入點,期許學生成為具倫理素養的專業職人。 南台研發長郭聰源教授感謝計畫主持人許藝菊推動此次成果展暨競賽活動,回顧過去執行IEET初期推動職場倫理課程,至今已深化到跨領域合作,機械系與通識教育分別從專業與人文角度切入主題,使得課程更完整。因該門課新工程與其他跨域合作計畫才得以發酵。 近期AI崛起,淨零碳排、核能再起等議題更突顯工程倫理與社會的重要性,AI科技的倫理挑戰、AI生成著作權等,都將重新定義工程倫理;ESG理念、低碳與數位雙軸轉型,更是未來工程教育核心。許藝菊表示,學生能透過競賽展覽同理工安事件,體會職安重要性,且認知AI對未來職涯發展扮演關鍵角色,相信課程對學生職涯規劃將有重大益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