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繳含糖飲料15%貨物稅 無糖飲加人工甜味劑 公衛師籲監測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公共衛生師公會6日指出,立法院通過包裝無糖飲品免貨物稅,但目前市面上無糖飲料多有添加人工甜味劑者,雖可降低熱量,但長期飲用對健康風險仍具爭議,強調政府有責任推動代糖風險溝通與長期監測。 立法院修正通過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因含糖飲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可能引發糖尿病等一連串健康問題,於是新增飲料品無添加糖者免徵的貨物稅,以增加國民購買意願,進而達到增進國民健康目的。 公衛師公會指出,含糖飲料貨物稅為15%,如若缺乏價格透明與監督機制,這項政策將難以發揮預期效果,甚至可能讓減稅利益遭品牌或通路吸收,民眾難以受益,建議應從大型飲料製造商與原料供應端展開,建立飲料糖含量的標準,訂定逐年減糖目標,並鼓勵業者主動調整配方,如此不僅能推動整體糖攝取量下降,也可帶動產業健康轉型。 公衛師公會指出,減糖政策應兼顧誘因設計與公平性。政府應建立價格監測系統,追蹤減稅是否真實反映於市場售價,防止企業將政策紅利內部化,讓原本利於健康的政策失去效力。只有確保減稅效果能夠真正傳導至消費端,民眾才會對政策產生實際感受與正向回應。 公衛師公會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無糖飲料多以人工甜味劑替代糖分,如阿斯巴甜與蔗糖素。雖然這些成分可降低攝取熱量,但其長期健康風險仍具爭議,尤其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致癌物」,建議應審慎評估暴露風險。要求政府有責任建立代糖使用的規範與標示義務,推動風險溝通與長期監測,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 公衛師公會強調,健康不該是特權,而是全民的基本權利,應以此次無糖免稅政策為契機,建立具系統性的全國減糖策略。政策不應只停留在鼓勵層次,更需透過制度改革、科學依據與跨部會合作,從產品配方、通路販售到消費選擇全面介入。

Read More

退休腰椎惡化/肌少症 抗阻訓練改善

  奇美醫社服部主任陳立誠(前排左)、復健部主治醫師蘇炯睿(前排中),帶頭參與父親節「老爸有活力」彈力帶肌力運動。(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65歲徐男長年在工地搬重物,腰椎累積不少舊傷,退休後近期腰部與左臀時常痠痛,甚至出現下肢麻痛感,手腳無力,檢查除腰椎舊傷惡化引發坐骨神經壓迫症狀,還合併上下肢肌少症,經神經根解套、PRP注射及修復治療,並搭配抗阻等訓練,3個月後逐步改善症狀。 奇美醫院副院長郭行道表示,人體肌肉量從30歲後就開始流失,每10年約減少3%~8%,到了70歲後更可能加速流失,這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65歲以上人口肌少症盛行率達34.1%。「肌少症」不僅只是體力下降,更影響行動力、平衡力,甚至增加跌倒、骨折與失能風險。 復健部主治醫師蘇炯睿表示,肌少症是可逆、可預防的,只要透過正確運動與營養補充,就有機會改善。 根據文獻研究顯示,長輩每週進行至少2次肌力訓練,可搭配每公斤體重攝取1~1.2克蛋白質,不僅能維持肌肉量,還能提升生活品質活動能力,降低跌倒風險,並改善整體健康。而透過彈力帶進行阻力訓練,不僅安全、門檻低,還能有效刺激核心肌群,是非常適合銀髮族的入門運動方式。 奇美醫院在父親節前夕舉辦「運動養肌力、老爸有活力」活動,設置肌少症等相關諮詢攤位,例如肌力運動、握力測量、均衡飲食、安寧療護與器官捐贈宣導,邀請跨領域專家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協助教導建立日常運動習慣。 另外,亦安排彈力帶肌力運動教學,由專業教練帶領大家一步步做出正確、安全又有效的動作。 郭行道強調,父親節不一定要昂貴禮物,把愛化為行動陪爸爸一起變健康。 從運動與飲食開始,幫助爸爸走得穩活得好,才能讓這份父愛持續陪伴我們更久更有力。因為真正的愛是陪他一起健康老化。邀請民眾加入健康行動,讓健康不只靠醫院,而是從每一天做起。

Read More

疫苗懷疑論 美終止22項mRNA疫苗研發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當地時間5日宣布,將終止22項mRNA疫苗的研發計畫,並對這項曾被歸功終結COVID-19疫情、拯救數百萬人性命的技術,提出安全性疑慮。 外電報導,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宣布終止22項聯邦合約。此舉被視為他將疫苗懷疑論納入美國政府政策核心的最新一步。 小羅勃.甘迺迪指出,衛生部的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將「終止22項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開發投資,因為數據顯示這些疫苗未能有效預防諸如COVID與流感的上呼吸道感染」。 「我們將把經費挪到更安全且更廣泛的疫苗技術平台,即使病毒突變,這些平台依舊有效。」 mRNA疫苗過去被認為是新冠疫情爆發期間,防止病毒傳播大功臣,原本聯邦政府提供贊助經費,委託「輝瑞」與「莫德納」等大藥廠主導22項流感、新冠與H5N1流感疫苗研發,如今全數取消。 這項變動影響莫德納的mRNA禽流感疫苗及許多其他計畫,包括「拒絕或取消」製藥巨擘輝瑞大藥廠與賽諾菲集團的「多個授予前招標案」。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表示,受影響計畫的總價值達「近5億美元(約新台幣151億元)」。此舉並未納入若干進入最後階段的計畫,「以維護納稅人之前的投資」。

Read More

〈陳建宏醫師講骨專欄〉小腿「長」出螺絲 局部麻醉手術順利移除

案例小腿「長」出螺絲(左),經局部麻醉手術順利移除(右)。(陳建宏骨科診所提供) 74歲的莊老先生最近騎機車「犁田」,到陳建宏骨科診所求診,經檢查腿部外傷時,赫然發現其左小腿一隻鋼釘露出,像是一顆長出的螺絲(圖左)。進一步詢問,得知10年前莊老先生也是因為車禍,小腿骨折釘上鋼板及螺絲,經過一段時日,螺絲鋼釘鬆動,逐漸外露突出,暴露在皮膚外。X光顯示,其所說無誤,經患者同意,順利在「疼痛控制」下移除(圖右)。莊老先生很開心地表示,多年留在皮膚外的螺絲,終於可以擺脫。 莊老先生留在體外的螺絲,並不影響到走路,但會造成日常生活不便,如穿長褲比較會磨到、穿短褲會被朋友或外人投以異樣眼光,常被問:「小腿怎麼有半隻螺絲掛在外面」,更幸運的是,莊老先生患有糖尿病,10年來,小腿上的螺絲傷口,未被感染,避免被截肢。 「開放式復位併內固定手術」是骨折治療中,一種很常見且有效的骨科手術選擇。無論是使用螺絲、鋼板還是髓內釘,這些金屬植入物都能幫助骨折穩定並促進癒合。當骨折癒合完成後,部分患者會出現「異物感」,所謂的異物感,是指患者在手術後因植入物的存在,長期感受到的不適、壓迫、刺痛或明顯感覺到有異物存在。可能隨著天氣變化或活動而加劇,特別是在金屬接近皮膚表面的部位,如鎖骨、膝蓋內側或是踝部兩側。 有些患者雖然骨折已癒合良好,但「異物感」仍會影響他們的工作、運動或心理狀態,進而要求移除固定器材。 而是否要移除固定物,需由醫師根據每個病人個別情況判斷。一般來說,只要骨折癒合確實、沒有感染或其他併發症,就可以考慮移除固定物。尤其是年輕患者或身體質量較低的人,對金屬器材的感受更為明顯。 盡管是小型手術,移除固定物仍存在一定風險,例如感染、神經損傷、疤痕增生等,仍有必要透過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最合適患者本身的處置方式,有助於患者重拾舒適與自由的生活狀態。 (作者∕台南市陳建宏骨科診所院長陳建宏)

Read More

男人別裝酷! 憂鬱老爸可能影響孩子數年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社會文化傳統看法,使男性較不傾向承認自己受情緒困擾,甚至未尋求協助,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2025年6月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父親若罹患憂鬱症卻未獲診斷或治療,對孩子的社交和行為的負面影響可能持續數年。 該研究由美國羅格斯大學的學者進行,採用「家庭未來與兒童福祉研究」資料進行分析,此研究自1998至2000年間,隨機抽樣20個大城市的出生人口,並持續追蹤至今。 研究對象為1422名父親及其子女,在孩子年滿5歲時,對父親是否在過去一年內出現憂鬱症狀進行篩檢;9歲時,由其教師填寫一份行為與社交能力評估問卷。結果發現,父親若曾表現出悲傷、憂鬱或沮喪等症狀,孩子在4年後更可能出現焦躁、反抗、憤怒等行為,且合作性與自尊心都較低。 台師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表示,上述研究者提出,憂鬱症可能導致父親的親職能力下降、對子女的情緒支持減少,增加家庭衝突與生活壓力。如身邊的伴侶或家人有情緒問題,建議以不評價的態度傾聽,鼓勵就醫。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家人應多留意父親和以前相比是否有差異,例如變得沉默不語、沒有笑容、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不再感興趣、社交活動明顯減少、出現較多負面情緒與想法、無存在的價值感…等,都是觀察指標,這時家人可主動傾聽、鼓勵他表達情緒,給予同理支持、願意分擔的意願。 葉雅馨呼籲,現代幸福企業應傾向減少應酬與加班,多體恤男性與女性在職場上的平等。她強調,當發現伴侶有憂鬱傾向時,應積極介入並尋求協助,對孩子來說了解「困難時應尋求協助」,是很寶貴的一課。

Read More

永康區社區大樓保全員、清潔員

1.保全員  固定早班  薪29000元起 2.永康大樓清潔員 時數6小時(二段班)薪22000起 203-3098   洽張小姐

Read More

龍盟機械(股)公司

1.組立人員薪32000-40000 電洽台南市新市區大洲110號 洽589-1800 2.組立人員薪32000-40000 3.配電人員薪33000-42000 洽232-1126 以上人員有經驗者佳 台南市永康工業區環工路22號 廣告商勿擾

Read More

快餐店司機

8:00-12:30 月薪15000 洽0931-938977  新化

Read More

同慈素食徵晚班人員

5-9:00  月休8天 時薪190 三日內洽南市長榮路4段77號 208-9529

Read More

鋁格柵、鋁板牆徵加工技術員

薪37000起無經驗可 依能力調薪 洽0925-267606、289-1521 仁德文華路二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