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匠心之夢 奪法國設計金獎

  竹縣新埔鎮柿染文化,為竹縣文化基金會推動的傳統工藝之一。(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匠心之夢─全國文創競賽」參加「二0二五法國設計獎French Design Awards第二季」競賽,在全球卅八國、超過三千件角逐作品中脫穎而出,勇奪概念設計類─「創意競賽與文化推廣」類別的全球唯一金獎。 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也是新竹縣長楊文科,欣喜基金會重啟三年多就交出亮麗成績,讓竹縣傳統工藝結合創新設計的能量躍上國際舞台,也象徵新竹縣文化治理策略與實際成果獲得世界肯定。 二0二五法國設計獎發言人Thomas Brandt表示,來自台灣的新竹縣文化基金會在「匠心之夢」中展現清晰理念與創新思維,呼應當代文化與設計發展需求,並以嚴謹執行力將文化推廣轉化為具影響力的設計行動。這次法國設計獎吸引包括美、日、英、法、奧、德、中、韓等地的頂尖創作參賽。 楊文科表示,有鑑於文化不能只是保存,更要能被應用與傳承,文化基金會結合當代美學與生活實用性,將「匠心之夢」得獎的工藝作品,打造兼具市場潛力與文化溫度的文創商品,在縣內書店、展館與超商販售,形成產業鏈循環,讓文化資產成為創新亮點的重要動能。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基金會成功推動「匠心之夢─全國文創競賽」、「全國書法比賽」、「竹風縣藝─文化平權」、「日日當好─品牌推廣」等四大專案,補足客家文化傳承、文化教育活動、獎助竹縣藝術家等善舉。

Read More

桃園運具低碳聯盟 成軍

桃園運具低碳聯盟成軍,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公私協力前瞻布局加速交通運淨零轉型。(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環保局十八日於龜山柴動站舉辦「運具低碳化聯盟記者會」,邀集多家電動車廠與運輸業者齊聚,展示電動車輛與充電設備,展現交通運具低碳轉型的成果。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桃園轄內有國際機場又鄰近台北港,因區位關係成為全台灣的物流中心,發展低碳運輸就成為桃園重要的課題。 桃園運具低碳聯盟成軍,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公私協力前瞻布局加速交通運淨零轉型。(環保局提供) 蘇俊賓指出,「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成立桃園運具低碳化聯盟目的,不僅是爭取購車優惠,更要營造桃園友善的電動運具環境,並協助產業界,研擬輔導措施,促進經濟規模形成。這需要中央、地方與產業共同合作,正是聯盟的價值所在。他也提到,桃園客運業電動化成果已逐漸顯現,這兩年持續添購電動公車,占比預計今年可達百分之十九,明年更有望提升至百分之三十五;垃圾車的部分,目前環保局正在試辦,將持續測試包含裝載容量、續航能力、使用安全性、充電友善程度等;貨運業的需求也會隨著運輸項目的不同而有差異,這需要環境部、交通部及經濟部等單位協助支持。 桃園運具低碳聯盟成軍,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公私協力前瞻布局加速交通運淨零轉型。(環保局提供) 蘇俊賓說,依《桃園市推動淨零城市自治條例》,市府針對運輸業訂定更嚴謹規範:凡營業車輛數達五十輛以上者,須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登錄,比中央現行二百輛的門檻更高。 環保局則指出,市府規劃至二0三0年輔導汰換一百輛大型貨車與二百二十九輛小型貨車,預估每年可減碳三點八萬噸。未來將媒合車商與物流、客運業者,透過「車商給優惠、車隊願汰換、市府媒合並以身作則、中央補助加持」的多重策略,全面啟動桃園低碳運輸動能,打造全國指標性的低碳城市。

Read More

楊文科偕新竹瓦斯 星國取經

新竹縣政府偕同新竹瓦斯公司赴星國參訪,交流天然氣能源實務,精進氣候行動策略。(竹縣府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長楊文科率縣府團隊暨新竹瓦斯公司,赴新加坡考察天然氣能源實務,十八日與星國瓦斯協會及天然氣同業進行交流,以同樣島國之地理環境,在有限能源現況及邁向節能減碳之際,向星國取經,了解其能源穩定供應、輸儲設備安全維護及二0五0淨零碳排之因應方式,將有助新竹瓦斯公司各項工程及業務精進。 楊文科表示,在擔任新竹縣長,也兼任瓦斯公司董事長將近七年來,一方面要求瓦斯公司配合縣政計畫、瓦斯下鄉等政策、因應地方均衡發展,提供「顧客為尊.安全第一」的優質服務;另一方面,要求確保供氣穩定及民眾瓦斯用氣安全。隨著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縣府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接軌AI時代,利用科技的思維與設備,加強用氣安全及完善各項服務。

Read More

城隍起駕 宜蘭水燈節登場

  宜蘭水燈節系列活動十八日起跑,迎接八月二十三日開鬼門。市長陳美玲邀請市民體驗遶境遊街、放水燈,祈求闔家平安健康。(宜蘭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八月二十三日就是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為迎接好兄弟的到來,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宜蘭水燈節系列活動,於十八日起跑,希望能為地方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由城隍爺親自挑選代言人扮起城隍起駕遶境巡視舊城,不但是台灣鬼月第一個大型放水燈的活動,也是全台唯一由真人扮城隍來巡城。 活動內容包括十八日(農曆閏六月二十五日)點天燈;二十一日宜蘭城至宜蘭河濱公園「會場灑淨城隍爺出巡」;二十二日宜蘭城隍廟的「發表科儀」、「上香祝禱遶境行」,還有當天的重頭戲於晚上七時從宜蘭復興國中出發的「開鈸起駕巡舊城」遶境踩街遊行,以及宜蘭河濱公園放水燈會場的「蘭陽戲劇團表演」、「鼓動天地震撼秀」、「民眾DIY蓮花燈施放」,最後在子時鬼門開壓軸登場的「水燈頭施放」。 另有二十三日(農曆七月一日)宜蘭城隍廟「普渡科儀」、光復路上「普施法會」,以及二十一日宜蘭城隍廟的「平安米佈施」。

Read More

竹市三民國中通學步道 完工

  新竹市三民國中校園臨圍牆的四側通學步道完工,代理市長邱臣遠十八日前往視察。(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三民國中通學步道最後一段完工啟用!該工程將校園臨圍牆的四側通學步道全面串聯,形成安全完整的步行環境,全工程約一百五十五公尺,總經費八百二十三萬元,其中,中央補助約六百七十五萬元、市府自籌約一百四十八萬元,不僅為親師生提供更完善、安全的上下學環境,也同步提升社區居民公共空間的舒適度與使用便利性。 新竹市三民國中校園臨圍牆的四側通學步道已經完工,形成安全完整的步行環境,代理市長邱臣遠十八日前往視察。(記者曾芳蘭攝) 代理市長邱臣遠十八日前往視察時表示,近期完成的三民國中中央路三百五十五巷通學步道改善工程,不僅將通學動線由自由路九十五巷的後門、翻轉至中央路前門,有效降低校園周邊易肇事路口的事故風險,也為學生打造更安全、優質的通學道路。 三民國中校長丁淑觀表示,三民國中位處市區交通要道,長期面臨上下學尖峰時段交通壅塞問題,感謝市府團隊透過斷點銜接與縫補工程,完善校園周邊的人行動線,不僅有效提升通學安全,也讓校園周邊綠廊街景成為安全、舒適的步行空間,為學生與用路人提供更友善的通行環境。 新竹市三民國中校園臨圍牆的四側通學步道已經完工,形成安全完整的步行環境,代理市長邱臣遠十八日前往視察。(記者曾芳蘭攝) 教育處表示,三民國中鄰近巨城購物中心及果菜市場,人潮與車流密集。中央路三百五十五巷側的通學步道,全長約一百五十五公尺,因多年榕樹根系竄生,導致鋪面隆起不平,影響行人安全。市府自一一二年起,與學校積極向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爭取「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及「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補助,並於今年二月開工,近期順利完工驗收。工程除串聯既有人行步道外,也重新劃設路口標線,明確指引車輛行駛方向,全面提升用路人通行安全。

Read More

開學在即 幫幫花蓮弱勢兒少

  年紀輕輕的小宜(化名)及弟弟二人努力學習適應及照顧媽媽。(展望會東區辦事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開學腳步近了,許多學子正期待新學期的到來,但對許多花蓮弱勢家庭而言,卻是另一場經濟壓力的考驗,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表示,花蓮地區仍面臨三百萬元缺口,展望會呼籲社會大眾踴躍響應,一起成為弱勢學子的堅強後盾。 展望會東區辦事處表示,小宜(化名)及弟弟由媽媽獨力扶養長大,是展望會陪伴四年的孩子。一一三年底媽媽因車禍受傷、影響工作收入,使家中經濟陷入困境。 東區辦事處指出,好不容易小宜媽媽脫離險境、轉出加護病房,卻由於脊椎受損無法行動,現已出院積極配合復健。但小宜及弟弟卻需要努力學習照顧媽媽,半夜也需要輪流照護媽媽、協助翻身,一家人努力生活。 媽媽表示,她發生意外後,除了感恩有親友支持,更感謝展望會社工定期訪視及提供學用品、白米等物資,以及急難醫療補助,讓我們的困境得到舒緩,而展望會透過助學金確保小宜及弟弟不因家中變故而中斷學習、穩定就學。 東區辦事處長李玉明表示,部分弱勢家庭的困境處於多元需求且需要長期支持,加上花蓮地區經濟產業受天災影響甚鉅,弱勢家庭工作機會銳減、收入不穩。現逢開學季,資源不足的家庭承受極大的經濟壓力,甚至有孩子因為家庭經濟崩潰而休學打工分擔家計。 東區辦事處表示,東部每三名經濟弱勢兒少,就有一名是由展望會持續關懷。透過「助學行動」每學期提供助學金,讓孩子不因家庭困境而中斷學習。然而開學在即,花蓮地區仍面臨三百萬元缺口,展望會呼籲社會大眾踴躍響應,一起成為弱勢學子的堅強後盾。

Read More

基隆通過學習型城市認證

基隆市政府推動終身教育以「學習即生活、城市即教室」的理念,一一四年度正式通過教育部「學習型城市認證」。(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推動終身教育以「學習即生活、城市即教室」的理念,打造全齡共享的學習環境,包括教育處、產發處、文觀局與基隆社區大學、崇右影藝科技大學、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以及民間單位,集結產、官、學界共同努力下,一一四年度正式通過教育部「學習型城市認證」成為全國示範縣市之一。 基隆市自試辦學習型城市計畫以來,即長年與地方學習資源協力打造學習型城市推動平台,累積十年的推展基礎,迄今整合超過二十二個民間單位、藝文工作室、社區組織、地方產業與高等教育機構,形成一張跨領域、跨部門的協作網絡。 學習組織橫跨藍染工藝、礦工文化、樂齡教育、飲食文化、青創基地與地方導覽等面向,共同參與課程設計、活動執行與資源共享,加以推動公民學習理念,例如「雨都藍染工坊」導入傳統工藝課程推動文化傳承、「廟口社區」以礦工故事結合地方走讀設計在地記憶課程、「望海巷海女體驗工作坊」推廣海洋生活教育,「暖暖藝文共學社」則推動銀髮學習與世代共融。 市府更積極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崇右影藝科技大學等合作USR與教學實踐計畫,將學術資源導入社區行動,落實知識服務地方的理念;此外,市府每年辦理學習成果博覽會、學習型城市論壇等大型活動,除展現民間參與成果,也提升市民對終身學習的認同與參與度。透過網絡連結不僅強化地方學習資源的流動與整合,也讓各族群在文化、產業、教育等面向中找到學習的切入點與發展空間,真正實現「學習即生活、城市即教室」的核心願景。

Read More

通仁街邊坡改善 農曆年前發包

基隆市政府推動終身教育以「學習即生活、城市即教室」的理念,一一四年度正式通過教育部「學習型城市認證」。(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中山區通仁街停車場後方的仁德段五二三之三地號土地,長期以來雖已設置防水抑制布,但因七、八月颱風季,若遇豪雨仍有土石淤積及崩落疑慮,成為地方居民關注的公共安全問題,立委林沛祥十八日邀集國防部政治作戰局、中山區公所等單位現場會勘後,將儘速進行改善,預計在農曆年前、最晚二二八連假前發包施工。 當地居仁里長洪文慶指出,該處土堆目前已有鬆動跡象,若遇強降雨恐有危險,希望工程能儘速推動,以確保居民安全;會勘中國防部政戰局承諾全力配合改善,後續將進行除草、土石清淤與土地整平等環境清整,盡速排除安全疑慮。 林沛祥表示,基於敦親睦鄰與公共安全的立場,此次改善工程刻不容緩,同時,在環境清整完成後,可以進一步朝土地活化的方向規劃發展,讓此地不僅解除安全疑慮,更能成為社區可善加利用的空間;國防部政戰局也支持土地活化的方向,並表示後續可以與中山區公所研議相關事宜。

Read More

創世擴大服務居家臥床老者

  創世基金會擴大服務範圍,除了清寒植物人、近似植物人及重度臥床失智症者,也涵蓋有護理需求的臥床老人及高負荷家庭。(創世基金會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聯合國大會將八月十九日訂為「世界人道主義日」,台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已超過百分之二十,政府推估全國需要長照的人口接近九十萬人。根據創世基金會服務統計,在到宅照護的個案中,重度臥床老人占比高達三成,而「老老照顧」比例也達二成。因應日益增加的照護需求,創世基金會持續擴大服務範圍,期盼藉由人道關懷,避免長照悲歌的發生。 七十歲的趙女士十年前因病理性骨折合併下半身麻痺截癱,歷經兩次手術失敗後開始臥床生活。她獨居多年,平日僅依靠居家服務員協助送餐與擦澡,但因缺乏適切資源,長達十年未曾真正洗澡,導致角質嚴重堆積。創世基金會基隆院得知後,主動介入協助原床泡澡。第一次泡澡時,洗澡水幾乎呈現黑色,到宅團隊細心為她清理身體,讓趙女士重新找回潔淨與舒適,也「澡」回生活的基本權益與尊嚴。 面對需求日增,創世基金會擴大服務範圍,除了清寒植物人、近似植物人及重度臥床失智症者,也涵蓋有護理需求的臥床老人及高負荷家庭。創世基金會強調,照護是一場長期抗戰,照顧者不僅承受沉重經濟壓力,長期身心煎熬更容易導致憾事發生。 創世基金會發起「一六五0讓愛一路有您」定期捐款行動,每月一千六百五十元,即可支持植物人一日安養經費,盼藉由全民參與,攜手打造溫暖而堅韌的照護網絡。相關愛心捐贈可洽專線(0二)二四二一-四七三八。

Read More

佛光會募血5萬餘西西

  永宜法師(中)慰問兩分會師姐師兄熱誠貼心服務捐血人。(周正一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基隆信義第二分會結合基隆暖暖分會,為紓解暑期缺血,舉辦愛心捐血,募集二百零七袋血液,共計五萬一千七百五十西西血液挹注血庫,為嚴重缺血的血庫注入一股暖流。 四十二歲的黃小姐帶小朋友逛街時偶見捐血車身「缺血」紅布條,毅然決然加入捐血行列,小朋友耐心在炎熱高溫天氣等待媽媽完成捐血。二十六歲擔任廚師的蔡先生十七歲開始捐血,利用空檔時間參與活動捐出五百西西熱血,表示感覺真好,救人利己,何等的快樂。三十五歲的周先生陪同女友出遊,看到捐血車毅然挽袖,女友說:行善做好事,捐血很帥。 周先生挽袖捐熱血,行善做好事,帥氣捐血。(周正一提供) 懷念內人「就是愛捐血」,遺範人間,長年參與並推動公益捐血活動的基隆市正一地政士事務所負責人周正一,規劃於十月十八日星期六承辦捐血活動,延續大愛,濟助病友,廣邀熱血好朋友當日踴躍捐血救病友,功德無量,法喜充滿,福慧雙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