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小心接吻病 EB病毒從口入 全球9成曾感染

從接吻病到嚴重併發症,醫師籲注意個人衛生、維持良好免疫力,避免EB病毒再活化。(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農曆七夕、浪漫情人節將至,醫師提醒注意一種俗稱「接吻病」的EB病毒感染。台東馬偕醫院感染科醫師許瀚仁指出,EB病毒主要透過唾液傳播,全球逾9成民眾曾感染,通常無明顯症狀。但當免疫力低下時,潛伏體內的EB病毒可能「再活化」並引發嚴重併發症,呼籲做好個人衛生並維持良好免疫力。 許瀚仁分享一名28歲女性病患,新冠後再活化引發併發症個案,該女在罹患新冠數月後反覆發燒、頭痛、疲倦,頸部淋巴結腫大。經檢查發現脾臟腫大、EB病毒陽性,屬再活化情形。經住院治療並給予低劑量類固醇後症狀改善。 EB病毒屬人類疱疹病毒第4型,與口唇疱疹、帶狀疱疹同為一族。大多數人在童年即已感染,並終身潛伏於體內,但壓力大、疲勞或其他病毒感染後,可能導致再活化,引起症狀或併發症。 傳染方式包括唾液接觸,如親吻、共用杯子或牙刷,甚至兒童共玩玩具。青少年或成人感染時,約半數人會出現「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症狀包含發燒、嚴重喉嚨痛(可能伴扁桃腺化膿)、頸部淋巴結腫大、強烈疲勞感(可持續數週至數月)、肝脾腫大、皮疹等;較嚴重者甚至出現罕見的嗜血症候群,不可不慎。 最新研究指出,EB病毒與鼻咽癌、淋巴瘤相關,台灣約44%的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檢出EB病毒陽性,此外也可能與「長新冠」症狀密切相關。 目前無針對EB病毒的特效藥,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括休息、水分補充、退燒止痛等,重症病患可考慮使用低劑量類固醇。民眾若出現長期疲勞、發燒或淋巴腫大等症狀,應盡早就醫診斷。

Read More

防突破感染 5歲以下可追打肺鏈疫苗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9月份開學季到來,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指出,群聚活動容易使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升高,5歲以下幼兒與高齡長者仍是高風險族群,提醒民眾可追加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強化保護。 邱政洵表示,臨床上18歲以下肺炎鏈球菌感染個案,約84%為突破性感染,其中以血清型3、19A、19F位居前3名,而大部分突破性感染發生於2至7歲之幼童,這是因2至7歲幼童距離最後1劑公費疫苗已有1至5年,抗體濃度隨時間下降導致防護缺口。 邱政洵指出,由於血清型3之莢膜特別厚,如同有金鐘罩保護,可躲避免疫系統攻擊,需要更高濃度抗體才能有效預防,因此全球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10年來,血清型3不僅突破性感染比例高,重症與致死風險也更高。 而目前台灣區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接種規劃為,2個月、4個月、12至15個月各接種1劑PCV13疫苗。但由於1歲前兩劑間隔過長,醫界建議6個月時可自費追加1劑PCV13或PCV15,降低感染風險。此外本土研究及國內流行病學報告均顯示,2至5歲是國內幼童感染高峰期,若2歲前未完成4劑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建議考慮自費補強,重建健康防線。 除了13價、15價疫苗外,現在已出現了20價疫苗,邱政洵表示,選擇疫苗時不應只考量價數,臨床研究也顯示,不同疫苗針對各血清型別可誘發的抗體反應仍有所差異,建議家長們在選擇時,可將疫苗針對血清型3等高危險型別的保護力也納入考慮標準。防疫並非個人責任,當群體中有足夠比例的人接種疫苗,就能形成「群體免疫」、降低感染破口。家長應正確認識疫苗,不要因擔心副作用而不接種。

Read More

〈中華副刊〉說故事的人

■劉妍伶 闔起書本,我思索故事的真實性?家族歷史竟可以縱向穿歷六代?而我的家族記憶,卻因未被傳承而空白。 說來遺憾,雙親早逝,母親五十九歲,父親六十二歲,便離開人世,與他們相聚時日太少,來不及耳聞屬於他們的青春韶光,未被述說的歲月,成了記憶斷層。 但朋友說:「這與年紀無關。前提是,必須一個願意講,一個願意聽。」朋友下了中肯又篤定的結論。 她以自身為例,因為和母親都喜歡閱讀,倆人經常共同討論某本書、某個作家、某部電影、某首歌,母親健談家族故事,也輾轉分享身邊親友的瑣事。朋友因此得以發掘一篇篇生命速寫。由於是關係緊密的親友,那些隔著許多時光的風雨軼聞,便不再只是茶餘飯後的閒談。 於是我的思緒也回到童年光陰。假如是個晴好日子,晚飯後夜色轉濃,全家大小搬了凳子在門口樹下乘涼,一面吵著母親說故事。但她說了什麼?說了誰的情事?隨著時間流逝,逐漸沖淡我的記憶底色,即便在心中一一翻找,仍是所剩無幾。 日後我離鄉求學、母親二度就業做起小生意,我們各忙各的,交集時聊的盡是日常瑣事。以至於我結婚生子,回娘家相聚的片刻彌足珍貴,面晤時的隻字片語,拼湊不出一個印象深刻的傳說。 多年過去,我才驚覺,對家族歷史最深刻的記憶,竟是母親過世前的某日,那天正逢中風的父親生日,晚餐後姊妹們與父母齊聚慶生,性情暴躁的父親那天顯得和藹可親,不斷說著自己年輕時的許多風流韻事。 客廳懸吊的水晶燈,光線柔和,映照父親光禿的頭頂,閃閃發亮,猶如另一盞溫暖的燈,他意氣風發,彷彿重回年少的倜儻。母親一旁微笑,時而補充遺漏的細節,或侃侃發表當年心情。那夜的情感互動,豐盛於以往的團圓夜。可惜的是,夜如此短暫。在那之後,我們不曾再有這般熱鬧的交流,那些畫面,成為無法複製的回憶。 我來不及從父母口中聽聞更多家族故事,如今兒子同樣不曾向我探問任何古遠的自家俗事,他與當年的我一樣,離枝獨飛,偶一回巢也形色匆忙。 我終於明白,說故事與聽故事的人,都需要一顆安定且珍惜的心,任憑日常繁事川流,唯有情繫當下,故事代代流轉,美好的、溫暖的、或苦澀的,經由訴說,不遺忘,才能讓生命更加美麗與溫潤。

Read More

脂肪肝纖維化 飯前深蹲+喝水 男甩肉18公斤

本報綜合報導 公務員趙姓男子因健檢發現脂肪肝及纖維化,下定決心減重,他遵守醫囑「少吃多動」,飯前先做30下深蹲,再喝500毫升水,這些改變讓他半年成功甩肉18公斤,重獲彩色人生。 「我就是個每天都要上班的胖子」,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3週年,42萬人健康受惠,趙男就在其中,他21日出席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成果記者會分享半年瘦18公斤經驗。 趙男說,減重關鍵就是堅持少吃多動,醫師傳授的「少吃」秘訣,不僅是減少糖與油攝取,還建議飯前先做30下深蹲,再喝500毫升白開水,補充水分,還能增加飽足感,飲食順序則改為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吃澱粉類。 在運動方面,趙男表示,雖然過去會跑步,但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難以持之以恆,與醫師討論後,他改為每天通勤騎腳踏車,這樣的運動習慣逐漸養成,體重也開始下降;不過,減重一段時間後開始卡關,醫師建議他加入重訓,結果半年內成功減重18公斤。 「改變食物比改變一個人的宗教更容易」,台灣家庭醫學會監事李祥和表示,超高齡社會到來,代謝只會越來越慢,每3至4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代謝症候群;未來不僅診所,醫院也會提供代謝症候群防治服務,呼籲民眾應重視成人健檢,從日常小習慣做起,才能擁有更健康生活。

Read More

鼻噴式流感疫苗 最快10月接種

醫師陳怡成指出,鼻噴式疫苗的接種操作簡單、溫和便利,大幅降低孩童及害怕打針民眾的抗拒感。(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每逢秋冬流感來襲,許多家長最頭痛的,往往不是排隊打疫苗,而是孩子對打針的哭鬧與恐懼,不少青少年也因懼怕注射而遲遲未接種。如今,這樣的困擾終於有了新解方,2025年由食藥署公告全新「鼻噴式流感疫苗」已取得食藥署核准藥證,預計最快10月正式啟動接種,讓害怕打針的青少年及孩童,都能安心選擇無針的新防疫方式。 嘉榮家醫部主任陳怡成指出,鼻噴式流感疫苗屬於活性減毒疫苗,透過鼻腔噴霧方式給藥,可在鼻黏膜形成局部免疫反應,猶如第一道防線,於病毒入侵初期即發揮保護效果,不同於傳統注射方式,鼻噴式疫苗的接種僅需於左右鼻孔各噴一次,操作簡單、溫和便利,大幅降低孩童及害怕打針民眾的抗拒感。 陳主任表示,鼻噴式流感疫苗可預防涵蓋之A型及B型流感病毒感染,該疫苗在歐美等國已廣泛使用多年,在國外接種年齡為2至49歲;在台灣則核准施打年齡為2至17歲(不包括18歲以上人士),對於害怕注射的孩童與青少年族群特別適合,有助提升接種意願與涵蓋率, 然而,陳怡成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施打,若是5歲以下有氣喘或呼吸喘鳴病史的孩童,或正在接受阿斯匹靈或其他水楊酸藥物治療的患者,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者(如白血病、HIV感染、細胞免疫異常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療法者),還有對蛋白質成分嚴重過敏的族群,皆應避免接種,並諮詢專業醫師評估最合適的防護方式。

Read More

健保單價最高藥品 AADC給付一針上億 首年估13人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21日通過「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決議將一次性注射要價新台幣上億元的罕病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物納入給付,採價量協議、分期支付,預計11月前就能開放病童使用,可望反轉病童只能活到5歲的命運。 健保署長石崇良日前提到,台大醫院團隊研發「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酵素缺乏症」(AADC缺乏症)療法,已技轉美國藥廠,並取得歐盟藥證,去年通過食藥署核准,這款藥價上億的治療已申請納入健保。 健保署21日宣布,該項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通過共擬會給付審查。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會議結論就是將與藥廠價量協議、採取分期支付,考量基因治療價格過於昂貴,希望在病人使用後病情確實好轉、穩定,健保署再逐步支付費用。他也說,「這將是目前健保給付單價最高的藥品」。 龐一鳴指出,後續將再與廠商簽其他給付協議,預計今年11月左右就能開始給付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至114年7月罕病通報人數,AADC缺乏症患者共72人,其中死亡27人、存活45人,保守估計給付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 根據罕見疾病基金會及台大醫院新生兒篩檢中心資料,AADC缺乏症為DDC基因先天性缺陷,造成嚴重發展遲緩、眼動危象及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台灣新生兒發生率約3萬分之1,研究指出,全球約100多名案例,以亞洲的台灣與日本病例最多,台灣個案數約占總體3成。 藥物開發團隊的台大醫院小兒部暨基因醫學部教授胡務亮曾說明,這項治療是利用病毒載體將AADC基因注射到病人腦部,讓身體製造所需AADC酵素,屬於一次性注射治療。病童多數在1至2歲發病,不治療通常在2到5歲間過世,多數患者治療後能正常存活,最長已超過10年。

Read More

台南遠百徵日/夜班保全

薪38000起 電0917-101998洪小姐

Read More

粗工

日薪1350起 現領.無經驗可.獎金佳 仁德中正路二段1039號 電270-5600、0970860567

Read More

金得春捲徵廚房助手

薪31000元 洽民族路三段19號

Read More

粗工

日薪1250元起 可現領.高獎金.無經驗可 永康區中正北路962-1號 電0903-35722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