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扶助教學能量 花蓮縣辦理非現職師資研習 提升輔導專業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為提升非現職教師教學與輔導能力,辦理「學習扶助教師師資研習」。(花蓮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為提升非現職教師教學與輔導能力,於花蓮市花崗國民中學辦理為期三天共計十八小時的「學習扶助教師師資研習」,邀集來自縣內各校的教育人員參與。 教育處表示,此次研習課程聚焦學習扶助政策與理念、課程設計與差異化教學策略,透過多元化教學實作,協助教師深入理解並應用於實務,為後續課後輔導教學注入專業與動能。 課程設計精緻多元,由學習扶助領域專家學者與現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育處指出,教師聯合授課,內容包含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模擬教學與小組討論等面向,尤其強調辨識學生學習落差與制定對應策略。現場學員不僅理論精進,更在實務演練中獲得具體教學回饋,增進面對學生多樣學習需求的應對能力,課後反饋普遍認為課程「實用又具啟發性」。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致力打造教育公平環境,學習扶助制度正是支持學習弱勢學生的重要關鍵。此次培訓強化了教學人力資源,讓非現職教師成為學校推動學習扶助制度的堅實後盾。 育處翁書敏處長則強調,透過師資培訓提升現場教學應變力,實踐「不放棄每一位孩子」的教育理念,落實花蓮縣推動「適性發展、多元共好」的教育藍圖。 教育處指出,將持續強化教師專業培訓機制,擴大辦理相關扶助課程與教育資源推廣,並透過精緻課程與實務導向的教學訓練,協助更多非現職教師銜接教學現場。期望透過持續專業投入與制度支持,共築一個每位學生都被看見、被陪伴、被成就的教育現場。

Read More

花蓮慢飛天使賞鯨邁12年 69師生共航太平洋

  宜昌國小資優班同學共同參與此次戶外教學活動,展現包容與合作的學習情境,充分體現融合教育的精神。(花蓮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三十一日表示,從一0二年首次啟航辦理「慢飛天使賞鯨船班」,至今已邁入第十二年,今年再度與洄遊吧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十七所國中小計六十九名師生及家長一同出航。 教育處指出,在融合教育的推動下,今年由宜昌國小資賦優異學生擔任課堂解說員,透過團體領導行動課程及課堂訓練,強化學生解決問題、溝通協調與領導訓練,落實身心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共學互動及平等參與。 縣長徐榛蔚表示,縣府團隊積極響應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平等、尊重與融入社會且具支持性的學習環境,透過戶外教育不僅提升學習動機,更能以花蓮豐富的自然與海洋文化資源作為教育的題材,成為學生探索世界的起點,展現永續與融合教育的理念。 教育處長翁書敏強調,透過推動融合課程、結合普特之間的共學連結,讓每位孩子都能在尊重差異的環境中成長,宜昌國小資優班同學共同參與此次戶外教學活動,展現包容與合作的學習情境,充分體現融合教育的精神,相信所有孩子都能留下美好的回憶,未來也將持續規劃多元型式的課程、活動,營造共融學習的教育環境。

Read More

載熙國小勇奪教育部AI「績優學校」 竹市國小人工智慧教育典範

  「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交流會」,竹市載熙國小獲國小組「績優學校」定,孩子們從有趣活動中理解AI,落實人工智慧教育的目標。(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教育部舉辦「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交流會」,新竹市載熙國小榮獲國小組「績優學校」的肯定,將AI融入師生日常學習,拓展跨領域教學的可能性,成為現場矚目亮點。 市府教育處表示,載熙國小教師透過程式設計與遊戲體驗,引導學生逐步搭建學習鷹架,協助孩子建立「系統化」的知識架構,進一步統整並內化所學,培養反思與可攜式能力,最終能將知識靈活應用於真實情境中。 教育資訊網路中心暨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指出,載熙國小不僅設計並落實了系統化AI課程,還將AI學習融入日常教學情境。課程內容涵蓋「監督式」與「非監督式」學習等核心概念,且結合學校主題與生活化情境,幫助學生從身邊事物理解AI邏輯與應用價值。 載熙國小校長莊傑志指出,學校以「飛行」與「夢想」為課程主題,希望藉由生活化情境引起學生興趣,並透過探究與創作過程,讓孩子認識AI基礎概念並進行實作應用;希望孩子在跨域學習與創意活動中,不只是獲得知識,更能啟發想像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勇敢起飛,邁向智慧生活的未來。 載熙國小五年級的許同學分享,非監督式學習單元從紙飛機活動開始,以造型與飛行距離等特徵分群,進而理解分群在邏輯推理與數據分析中的重要性。從中理解分群是要根據特徵去歸類,AI才有辦法學會分類。 載熙國小補充,藉由實作與探究讓學生「用得懂、學得會、想得深」,幫助孩子理解AI原理、掌握應用能力,並具備反思AI社會影響的素養。AI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更有助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讓偏鄉與都市的孩子站上同一個起跑點。

Read More

竹市即日起免費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 共創安全宜居環境

  新竹市都發處一一四年度社區免費輔導EDM。(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打造安居和諧的居住環境,新竹市政府都市發展處積極推動「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計畫」,免費協助新竹市在九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領得使用執照,但尚未成立管理組織之公寓大廈,瞭解成立管理組織之細節。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今年十一月三十日止,採現場受理方式協助民眾辦理。 都發處表示,市府特別針對符合《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之一第二項規定,以及內政部於一一二年六月六日公告「公寓大廈有危險之虞之認定要件及成立管理委員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並辦理報備期限」標準之建物,優先提供輔導。將免費協助公寓大廈,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成立管理組織、辦理報備及加強法令宣導,並依內政部所頒訂「公寓大廈管理報備事項處理原則」提供報備申請輔導,確保社區安全無虞。 都發處指出,去年度市府已委託專業團隊深入社區推動此計畫,成果顯著。總計協助五十處管理組織完成運作輔導,訪視一百零五處尚未成立管理組織的公寓大廈,並舉辦三十八場社區說明會,成功輔導三十四個社區成立並報備管理組織,攜手社區住戶共同提升居住品質。 市府呼籲尚未成立管理委員會的社區,請把握此次免費輔導機會,積極參與計畫。除了可爭取各項管理與維護的福利,也能確實落實自主管理,攜手打造和諧、安全的生活環境。有意報名的社區,請電洽市府委辦專業團體「台灣物業管理學會」;或是竹市都發處使用管理科。

Read More

竹縣9月性別平等月 文化局主題書展系列活動精彩登場

竹縣九月性別平等月,讓大小朋友看見不同的生命故事,學習尊重與包容,讓性平觀念從小扎根。(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響應性別平等政策,新竹縣政府跨局處攜手勵馨基金會九月起於文化局圖書館推出性別平等主題書展系列活動,除了能聽故事、看好書,還有電影座談會及繪本教育手作活動,期盼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大小朋友看見不同的生命故事,學習尊重與包容,讓性平觀念從小扎根。 縣長楊文科表示,性別平等工作為當前政府政策,透過文化局、教育局、社會處、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及勵馨基金會等跨局處通力合作,逐步讓民眾了解性別平等議題,朝向性別平等、多元性別尊重的社會邁進,也邀請縣民朋友九月走進圖書館閱讀精選好書,認識性別、相互尊重。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透過電影「女性日常」、「她們的正義之聲」,將帶領觀影者直視性騷擾與性侵害的真實樣貌,理解受害者的傷痛與復原歷程,從理解、傾聽、陪伴到發聲,終結性別暴力。同時也為孩童安排二場繪本教育活動,以聽故事做手作方式,在遊戲中帶著孩子預防性暴力、性別暴力,並從小建立性別平權觀念。 繪本教育活動將帶領小朋友閱讀「朱家故事」及「丹妮拉也想當海盜」,討論家事分工及職業刻板印象,教導孩子尊重每個人的興趣、喜好與能力,而不應以性別來限定他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並且鼓勵孩子以實力取勝且持之以恆,不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或否定自我。

Read More

竹縣志工家庭服務活動 給孩子不一樣的暑假

竹縣四個志工家庭關懷六十位社區長輩及失能失智者,全家人一起過了一個有意義、很不一樣的暑假。(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因應高齡、少子女化的社會,八月規劃二場「深植人心-志工家庭服務活動」,來自四個志工家庭、十四位從國小、國中、高中學生和父母親,先後到芎林鄉上山社區活動中心及竹北蒲公英日間照顧中心,關懷六十位社區長輩及失能失智者,過了一個有意義、很不一樣的暑假。 縣府社會處表示,截至七月底統計,新竹縣志工人數為一萬六千八百廿四人,涵蓋社福、環保、衛生、教育等領域,其中男性志工四千六百八十八人,占百分之廿九點二六,十八歲以下青少年志工則有一百五十四位。 社會處表示,社區的志工以年長的女性居多,少子女化的家庭在暑假期間,常常安排孩子補習升學、才藝學習或是旅遊休閒中度過,年輕一代參與社區服務的情形並不多見,也讓志願服務出現斷層。 社會處指出,「志工家庭」不僅能培養親子默契、增進情感,也促進不同世代的互動與學習,讓社會服務更具創意與生命力,為社區注入新能量,期盼吸引更多家庭投入,一起讓愛與關懷在社區間流動。社會處希望未來能拉近男性和女性志工人數的差距,也鼓勵更多青少年參與,共同傳承服務精神。

Read More

安平港仔尾靈濟殿孤棚祭 百年傳統延續老大公信仰

  安平靈濟殿八月卅一日舉行孤棚祭,廟方今年更與安平國中本土語文化社合作,推出「百年孤祭二部曲-勇闖大員島」夏令營隊,學員也學習「綁篙餞」。(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港仔尾靈濟殿每年農曆七月間舉行的孤棚祭,相傳當年居民為解救因無意間失手將對方打死的陳柱,經常在靈濟殿共商大計並請求神明及老大公伯幫助,後來陳柱終被釋放,居民於是決定於當年農曆七月初九在廟前建「孤棚」,俗稱祭祀「老大公」,連年舉行未曾間斷過。 廟方表示,「孤棚祭」起因於咸豐二年(西元一八五二年)港仔尾人陳柱,任職於安平舊運河渡船口擔任碼頭工人工頭,各港口船塢間競爭激烈,陳柱所屬團體與府城老咕石附近的團體因搬運利益發生衝突,導致鬥毆事件發生,陳柱無意間失手將對方打死,被清廷當場逮捕。 按當時律法,殺人者一律處死抵罪,陳柱將難逃死罪,港仔尾居民為解救陳柱,運用各種管道請託,仍無法改變陳柱被處死的命運,數月之後,陳柱意外被釋放,居民因此舉行孤棚祭感謝「老大公」。 根據安平在地耆老表示,以前會以安平盛產的虱目魚干、魷魚干、香菇、花生等耐存不易損壞的食材「綁篙餞」,現在則以餅乾零食為大宗。

Read More

高雄市「興達港觀光漁市」舉行十週年感恩慶典

  高雄市「興達港觀光漁市」舉行十週年感恩慶典。 (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指標性市集「興達港觀光漁市」,舉行十週年感恩慶典暨入口意象揭幕,期望藉由硬體設施再造與市集美學導入,進一步強化地方觀光特色與產業競爭力,成為兼具旅遊觀光、親子休憩與文化共融的全新地標。 「興達港觀光漁市十週年慶」,活動包含消費滿百摸彩、知名台語歌手演出和在地團體表演等,並結合公益義剪及發票捐贈作愛心,讓現場氣氛熱烈,許多民眾不畏豔陽攜家帶眷熱情參與,一邊大啖新鮮海產,一邊欣賞無敵海景,並開心大獎抽回家,共同歡慶十週年里程碑。 高雄市「興達港觀光漁市」舉行十週年感恩慶典。 (記者許正雄翻攝) 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表示,去年成功爭取經濟部一千三百萬元最高補助經費的支持,推動「興達港觀光漁市」環境改造計畫,並以代表在地海洋文化的「港邊藍」為核心理念,設置入口意象、攤位頂棚、視覺走廊及港口共食休憩區等全新地標。經發局長廖泰翔指出,是在地極具代表性的海味市集,同時擔任串聯北高雄觀光發展的重要推手,美食充分展現港口文化的獨特魅力。 高雄市「興達港觀光漁市」舉行十週年感恩慶典。 (記者許正雄翻攝) 「興達港觀光漁市」總幹事鄭瑞益提到,觀光漁市能夠重新整裝,以全新氣象邁向營運十週年感恩慶典,攤商們感謝各界支持紛紛熱情響應,主動贊助價值超過五十萬元的豐富獎品,未來我們也會持續用心服務,希望讓觀光漁市成為大家心中最喜愛的旅遊好去處。

Read More

社會教育館舉辦「我的可愛動物時鐘」親子手作活動

  社會教育館舉辦「我的可愛動物時鐘」親子手作活動,讓親子共同體驗共學的美好時光。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舉辦「我的可愛動物時鐘」親子手作活動,吸引一百三十位親子踴躍參與,共同體驗共學的美好時光;活動中運用不織布、塑膠浪板、光碟片與時鐘機芯等材料,設計出充滿童趣的動物造型時鐘,讓孩子在製作過程中不僅學習時間概念,更體會到珍惜時光的重要;家長則透過陪伴與共創,進一步強化與孩子間的情感連結。 活動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李瓊雯老師擔任講師,循序引導大家逐步完成作品;從在塑膠浪板上塗抹萬能糊、黏貼不織布、仔細修剪邊角開始,親子們再一起討論要製作成哪種動物造型。接著以不織布拼貼五官、花紋,並將尾巴以兩腳丁裝訂成可擺動的樣式,使動物更顯生動,最後在「肚子」位置黏上光碟片,裝上機芯並貼上數字貼紙,便完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動物時鐘。 現場親子合作無間,邊動手邊交流創意,氣氛溫馨熱絡。完成的作品五花八門:有孩子製作了充滿童趣貓頭鷹、小熊,也有人做成可愛貓咪,還有人設計出帥氣的小恐龍,每一件都展現了童心創意與親子合力的成果。活動過程中更隨處可見溫馨互動的畫面,有家長輕聲提醒孩子小心使用剪刀,也有孩子主動幫忙媽媽壓住不織布,讓圖案更加服貼。這些細膩的互動,不僅成就了作品,更培養了親子間的默契與合作精神。 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表示,現代孩子雖然生活在數位化的環境中,但仍需要透過實際體驗來建立對「時間」的感受與概念;本次活動結合手作與學習,讓孩子在「做中學、玩中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培養時間觀念;同時,透過藝術與親子共學,讓一件簡單的作品,化為一家人共享的溫暖記憶。

Read More

新竹郵局攜手進香團推金融知識 性別暴力防治講座

  新竹郵局攜手新豐進香團舉辦金融知識暨性別暴力宣導講座,推廣數位金融與關懷團體,深獲長輩好評。(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提升民眾金融知識與性別平權觀念,新竹郵局與新豐進香團日前於聯合舉辦「金融知識暨性別暴力宣導講座」,活動特別邀請台灣薩提爾成長模式推展協會祕書長邱雅惠講師主講性別暴力防治議題,讓與會民眾深入了解如何辨識與因應性別暴力情境;續由新竹郵局郭修佑專員進行金融知識講解,獲得現場熱烈迴響。 新竹郵局局長吳進益表示,郵局長期以來都是民眾信賴的金融夥伴與在地鄰里的好厝邊。此次講座除介紹民眾最常使用的數位金融服務,如行動郵局、行動支付、數位帳戶及Debit Card等,亦針對近期常見的金融詐騙手法與洗錢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勿隨意提供個資以防成為詐騙或洗錢的受害者或幫兇。 吳進益強調,郵局未來將持續結合在地資源與社區團體舉辦多元活動,推廣正確金融知識與社會關懷議題,打造更安心、便利且有溫度的金融服務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