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周大觀全球熱愛生命獎

蒙古媽媽易解放帶領許多同好一起投入植樹改變蒙古荒漠的命運。   記者楊淑芬整理   一個痛失愛子的母親,卻改寫荒漠命運。現任日本NGO綠色生命公益組織創辦人兼理事長的易解放,在滔滔黃沙與乾旱烈日中堅定植樹,致力以綠色喚醒荒蕪。 她親手種下無數棵耐旱植株,擾動原本寂靜的荒漠,也讓大地逐漸恢復生機。所有人都喊她「大地媽媽」。 易解放出生於中國大陸上海、長期旅居日本,因為意外痛失獨子陷入極度悲痛,卻在傷痛裡悟出「若命運帶走了我的孩子,我就要用更廣闊的愛,去撫育大地」的決心。為完成獨子遺願,掏積蓄、賣房產投身造林,種成一千萬棵樹,將4萬畝蒙古戈壁變綠洲恢復耕地。 2003年開始在內蒙古植樹造林,20多來種千萬棵樹,綠化4萬畝沙漠和戈壁,被稱為「大地媽媽」。 回顧植樹造林這20多年,易解放表示,因為種樹受過很多傷,還動過十多次手術。但她說「我一定要在植樹這條路上,走到走不動為止。」 「綠色生命」種好樹後,全部無償捐獻給當地村民。許多曾經是沙地、荒漠的地方,如今已經變成大片草地和樹林,土地漸漸肥沃,耕地也得到恢復。庫倫旗人為了感激易解放的善舉,為她的兒子立碑紀念。 為爭取更多人理解和支持,易解放經常宣傳呼籲、演講鼓動,竭盡所能宣傳生態保護重要性。在她的感召下,到內蒙古植樹的義工逐漸增多。幾年間,易解放帶領一批批義工,每年消滅一片沙地,讓一片片沙地恢復為綠洲。 丹麥慈善希望天使安雅.林格倫.洛文,曾被譽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 丹麥慈善家洛文 救助非洲巫童 2016年,一張丹麥女子抱起奈及利亞瀕臨餓死男童照片在網路上瘋傳,感動無數人,也喚醒全球對非洲「巫童」問題的認識。 這名女子就是安雅.林格倫.洛文,她以行動與深沉的母愛,將這名被稱作「Hope」的貧童救活,使他重獲尊嚴與新生。自此,她的名字在國際間傳開,也成為充滿人道關懷的代名詞。 她出生於丹麥幸福的安徒生童話世界,從小接觸多元文化教育,對非洲孩子貧病身影感到疑惑,高中畢業後到非洲探險自助遊學,走訪多個貧民窟,目睹非洲孩童無家可歸、缺乏清潔飲水,甚至被當地社會標籤為「巫童」,慘遭遺棄、虐待、餓死。 2014年,她啟動「援助非洲巫童計畫」,遇到同樣關懷弱勢的大衛.伊曼紐爾.烏梅姆,有情人終成眷屬,聯合創辦非洲兒童援助教育暨發展基金會。在無國界工程師組織支持下,在奈及利亞建造希望之地兒童中心,占地3英畝,包含一所兒童醫院、學校和可容納數百位兒童的活動場地。 她帶領志工,突破語言、文化與安全的障礙,從救援奈及利亞巫童開始,永續救助非洲巫童。 媒體曾將她評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女性」第一名,這項榮譽讓她的國際慈善工作,被更廣泛地報導與支持。為了喚起全球對巫童問題的認知,她受邀到世界各地慈善講座演講。 喜樂院長天使林玉嫦(前右)為孤老們帶來許多歡樂。 林玉嫦走出困境 傳承愛與希望 來自美國的瑪喜樂1965年變賣家產,四處籌款,在彰化縣二林國中對面買地創建「喜樂保育院」,迄今60年如一日,幫助無數罹患小兒麻痺者開刀、復健走出去讀書、站起來學一技之長;而接任的林玉嫦接下喜樂阿嬤的任務,做更多人的天使 林玉嫦1962年出生於屏東,家境貧困,3歲時因小兒麻痺失去行走能力。6歲時,林玉嫦被接到喜樂保育院,從此翻開了人生嶄新的篇章。 創辦人瑪喜樂女士以堅韌和無私的愛擁抱大家,用行動告訴大家每個生命都有獨特的價值。在喜樂保育院的日子裡,林玉嫦學會了自立和感恩。 國中畢業後,大家不得不離開保育院,有的同學學習技藝如刻印、鐘錶維修,有的學裁縫。林玉嫦就讀了彰化田中鎮的文興女中,展開了3年的住校生活,這段時間磨練了她的自理能力,培養了她的自律精神。 後來喜樂阿嬤邀請林玉嫦回到保育院服務,也為林玉嫦開啟了全新的旅程。林玉嫦從基層做起,一步步累積經驗,同時也不忘繼續學習,在職進修期間,完成了大學學位,並進一步取得了虎尾科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 林玉嫦回首成長歷程,感恩保育院為她鋪設通向希望的道路。從教育到醫療,從生活照顧到心靈支持,這些資源不僅改變了她的命運,更塑造了她現在的樣子。這些經歷也賦予她一份責任,傳遞這份愛與希望,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能夠看到光亮。 次仁拉姆媽媽的愛為身心障礙孩子撐起一片天。 西藏特教先鋒 次仁拉姆用愛化礙 西藏那曲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次仁拉姆從事特殊教育行業10多年來,為牧區聾啞、失明、智力障礙孩子們營造了一個自信、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建構起寓教於樂的個性化教學模式,帶孩子們走進有聲有色的多彩世界,她長期用愛化礙,被大家公認她是最美的校長。 次仁拉姆從小在那曲長大,1994年從西藏民族大學中師班畢業後,就投身到家鄉的教育事業中。任教過程中有一幕讓次仁拉姆印象深刻,她和同事到聶榮縣一名聾啞學生家中,孩子看到她攜帶的物資裡放著的校服格外高興,讓母親為自己穿上校服。她強烈感受到身障孩子想入學的渴望。 2013年,次仁拉姆投身特殊教育事業的夢想終於實現。這年八月,那曲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成,次仁拉姆擔任校長,大家都稱她為「媽媽校長」。很多人不知道特殊教育學校的存在,學校創辦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尋找學生,次仁拉姆說藏北草原地域遼闊,農牧民居住分散,群眾對特殊教育的認識不足,一些牧民家長壓根兒不知道殘障孩子還可以上學。 次仁拉姆和學校教師花了整整2個月時間走村入戶,足跡遍布那曲地區周邊的縣區、鄉鎮、村居。最終,次仁拉姆成功招到60多名兒童入學。 次仁拉姆不讓任何一個殘障兒童失去受教育的機會,她說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無限的愛滋潤有限的「礙」。作為特校教師,對孩子的愛是最重要的,要用媽媽般的愛去融化他們生活中的礙,幫助他們最終融入社會。 摩西成立第一個烏干達孤兒舞團,以才藝翻轉他們的人生。 烏干達摩西組孤兒舞團 翻轉貧困 烏干達孤兒舞團創辦人布廷多.摩西,為讓貧民窟最弱勢的孤兒,自立自強自給自足,不再上街乞討,創辦全球第一個以舞蹈、唱歌起家的孤兒舞團,他說,以舞蹈和想像力,幫助弱勢孤兒翻轉人生,就是他到這個世界的使命。 這支全球獨一無二的舞蹈團,由孤兒院中最弱勢孤兒組成,能唱、能舞、能跳,各種生活律動,引入非洲最原始思維,舞碼多元,他們充滿希望的舞蹈表演,轟動非洲,感動歐美,贏得了全世界關注。 他們雖然身處窮困之地,仍為眾人舞動一曲又一曲歡喜的舞碼,不僅在網路社群平台竄紅,其中一支舞蹈影片更飆出近億萬人按讚。 布廷多也帶著這群孤兒舞者,直奔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美國達人秀》現場,參加這個全球知名的選秀節目,除四名現場評審豎起大拇指,還贏得觀眾最高票決,向世界證明了他們的才華。 布廷多不斷號召國內外各界共襄盛舉,於2014年創辦以舞蹈核心的孤兒院,為第一批45名最弱勢的孤兒提供住所、盥洗用品、食物、衣服、教育、醫療及運動器材,迄今11年如一日奮鬥不懈,一個又一個烏干達孤兒舞團,不但舞出自信,還活出希望,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自立自強、終身學習,大家都肯定。 十多年來如一日,從烏干達的街頭以及貧民窟,救出一個比一個弱勢孤兒,安頓在他以舞蹈為核心創辦的孤兒院,打造出孤兒最溫暖的家,打造出孤兒最有希望的舞團,特別每年巡迴美洲、歐洲義演,舞出希望、舞出健康、舞出愛。

Read More

假日工作夥伴

時薪170 電0931-269379

Read More

粗工

日薪1350起 現領、無經驗可、獎金佳 仁德中正路二段1039號 270-5600、0970-860567

Read More

機車送貨

時薪190 金華路二段257號 洽263-5083

Read More

鋼板師傅

日薪3000 0925-131782

Read More

粗工

日領1300 0932-714306

Read More

粗工、清潔工

工資1300-2000 依能力給薪 請洽民生路二段156號 0908-110139

Read More

順天唪口順天宮徵廟祝

兩名、可住廟 做15天休15天、薪15000 06-5987872、0932-119312

Read More

成功燒臘便當徵全日班廚助

有經驗、薪33000 南市育樂街81號 0906-952602洽黃先生

Read More

抓漏防水徵學徒、半技工

日薪1550起 0915-27951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