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鼓勵綠色消費 結合企業推三大主題活動贈環保綠點換好康

竹縣鼓勵綠色消費 ,結合企業推三大主題活動贈環保綠點換好康,歡迎民眾共同打造低碳城市。(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打造淨零綠生活,新竹縣政府環保局從環保行動有價化出發,結合在地綠色商店里仁、環境教育場域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環保標章旅館-新竹安捷國際酒店 AJ HOTEL,推出涵蓋食衣住行育樂面向的三大主題活動,民眾進行綠色消費就可送限量環保綠點再換好康回饋,縣長楊文科歡迎大家共襄盛舉,用行動實踐低碳環保,兼顧永續也活絡經濟繁榮。 環保局表示,環保署鼓勵民眾購買綠色產品(含服務),創立「環保集點」制度,下載「環保集點APP」,透過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指定通路購買環保標章、碳足跡標籤、MIT 微笑標章或在地農產品 (CAS 標章/有機農產品標章/TAP 產銷履歷)認證之綠色商品,即可依 消費金額獲得綠點獎勵!這些點數可用於兌換(或現金折抵)環保商品、在地農產品等,環保旅宿、生態遊憩場所的消費也可折抵,讓環保行動也能為您省荷包。 環保局說,里仁在竹縣的四家綠色商店(湖口民族店、竹北縣府店、竹北道禾店及竹東北興店)合作,從即日起到十月十三日止推出綠色消費送五千綠點、以及新註冊環保集點會員贈一萬綠點的活動,一千綠點採購里仁綠色商品可折十元現金。 活動二是十月十二日前到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尋找「綠寶」,即可獲取綠點,並於歡樂科學館彈珠台兌換好禮。活動二係十月底前,環保局與新竹安捷國際酒店合作,鼓勵民眾「搭高鐵、住綠旅」享折扣,實踐「交通+住宿」一次到位的低碳旅遊,讓永續生活兼顧省錢與便利。 環保局提醒,相關綠點贈送名額有限,送完為止,歡迎民眾把握機會踴躍參與。活動詳情請上新竹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官網查詢。

Read More

公費流感疫苗10月1 日開打 中醫大新竹附醫即日起網路預約

胡松林醫師說,流感疫苗第一階段十月一日開打,包括六十五歲以上、嬰幼兒及第十一類醫事人員。(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今年流感來勢洶洶,公費流感疫苗十月一日開打。中醫大新竹附醫家醫科主任胡松林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分二階段開打,第一階段十月一日起開打,對象包括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等十一類對象;第二階段十一月一日起開始,對象為五十至六十四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中醫大新竹附醫表示,即日起開放網路預約,施打疫苗地點上午於二0八診,下午於二0七診,平日夜診及週六無施打流感疫苗。 家醫科王郁晴醫師表示,今年的公費流感疫苗,全數採用三價流感疫苗,包含二種A型及一種B型不活化病毒株。接種流感疫苗後大約需要兩週時間,才能產生完整保護力,而每年十二月底至隔年二、三月為流感高峰期,因此,最好在每年十月份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後儘速接種疫苗。 另外,由於目前新冠疫情仍持續,十月一日起同步開打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莫德納疫苗」,並調整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從全民接種改為針對「高風險族群接種」,以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風險。第一階段十月一日起開打,針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孕婦、滿六個月以上未滿六歲幼兒及相關高風險族群等九類對象接種;第二階段十一月一日起開始,對象為五十至六十四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對於有民眾擔心同時施打新冠和流感疫苗,副作用會不會太強烈?王郁晴醫師指出,同時打新冠和流感疫苗者,有約一半出現注射部位的局部症狀,約四分之一出現頭痛、肌肉酸痛、疲倦等全身性症狀,與只打新冠疫苗者的身體反應相似。研究也發現兩組的新冠抗體效價相似,顯示同時打兩種疫苗不會影響新冠疫苗的免疫反應。因此,同時施打「左流右新」,一次輕鬆獲得兩種保護力,既不會增加身體負擔、也不會影響疫苗效果。

Read More

彰化縣鹿江國際中小學高中部籌備處舉行掛牌儀式

彰化縣鹿江國際中小學高中部籌備處掛牌儀式。(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為拓展彰化學子的多元升學管道,並與國際教育接軌,彰化縣政府將於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二十二日舉行「鹿江國際中小學高中部籌備處掛牌儀式」,縣長王惠美表示,為更加提升教育品質,縣府積極籌備鹿江國際中小學高中部,未來高中部預計每年級增設三班,一一七學年度正式招生。 王惠美說,未來將引進世界頂尖大學高度認可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包含知識理論、長篇論文、創意行動服務三大核心,以及語言、數學、科學、藝術等六大領域,能全面培養學生的思辨力、研究力與社會責任感,目前全球已有逾五千所大學採認,讓彰化孩子未來不必遠赴外縣市或國外,就能接受國際水準的教育,並能直接申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際知名大學。 王惠美指出,縣府預計投入超過四億元,興建高中部校舍和宿舍,包括二十八間教室和一棟宿舍,目前已投入五千六百萬元改善校園環境和運動設施升級,例如整建足球場、興建綜合球場、消防安全改善及優化通學步道,讓學生享有更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 王惠美強調,鹿江國際中小學是彰化首間公辦公營的雙語實驗學校,融合傳統藝術、雙語、科技及國際化四大特色。自創校以來,不僅獲得地方肯定,更得到教育部的「國際教育二點零試辦學校」認證,並入選《親子天下》的「未來教育臺灣一00」,成為彰化教育的創新典範,彰化學子未來可以從鹿江國小一路直升高中,於本地接受完整國際教育。此外,學校也透過IB課程,增加與國外學校的交流機會,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升學選擇。    

Read More

三星鄉花卉產銷班第十五班 榮獲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

  宜蘭縣長恭喜三星花卉產銷班拿下全國十大績優農業。(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一一四年度「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公布,宜蘭縣三星鄉花卉產銷班第十五班脫穎而出。代理縣長林茂盛二十二日頒贈賀匾,肯定其對銀柳產業的努力,並呼籲消費者年前踴躍採購銀柳,年後支持花藝及加工品,共同守護在地產業。 三星花卉第十五班成立於一0九年,目前有十九名班員,種植面積十一點五八公頃,主要經營銀柳切花、盆花及加工產品,由宜蘭縣明慶農產運銷合作社輔導成立。班員多為深耕數十年的花農,並吸引六位青農加入,其中三人返鄉承接家業。結合經驗與創新,導入乾燥花、不凋花技術,突破季節限制,並推動全株利用與循環農業,提升產值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並創立「三星銀柳鄉」品牌。 林茂盛表示,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兩年評選一次,需從全台五千四佰多個班隊嚴格遴選,得獎殊為不易,此次榮獲肯定展現班員與輔導單位的努力。 班長張語蓁強調,此獎項是全體班員的榮耀。過去因國際競爭與人口老化,銀柳一度衰退,如今在老農傳承與青農投入下重現生機。明慶合作社指出,銀柳正跨足美妝保養、生物碳等新興領域,前景可期,未來將持續推動食農教育與國際行銷,讓三星銀柳在世界舞台綻放光彩。  

Read More

雲林縣長張麗善視察舊虎尾溪清淤 呼籲民眾做好防颱

雲林縣長張麗善視察舊虎尾溪清淤,呼籲民眾做好防颱。(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強颱樺加沙進逼台灣,廿二日縣長張麗善與立委丁學忠、議員吳蕙蘭等人巡視舊虎尾溪媽埔橋下游清淤工程。張麗善提醒民眾做好防颱準備,縣府水利處已完成滯洪池、水閘門、抽水站、移動式抽水機等防汛設施整備,隨時應變保障縣民生命財產安全。 張麗善指出,雲林地勢低窪加上農田廣闊,每逢颱風豪雨部分鄉鎮易出現積淹水情況。縣府近年持續爭取中央補助與自籌經費,推動區域排水加寬渠道、整治護岸、設置抽水站及移動式抽水機等改善計畫,提升整體排水效能。 張麗善說,未雨綢繆防災先於救災。針對縣管河川與區域排水每年清淤費用、水閘門、抽水站維護經費,與堤岸修復加固等費用逾八億元,盼中央政府能看到地方治水防洪需求,能予以協助強化災害預防效能,讓民眾家園農田免於淹水之苦。氣象署已發布樺加沙颱風陸警,雲林尚未列入警戒區,仍不可掉以輕心,已完成抽水站機組等設施整備並備妥沙包,以確保第一時間投入搶險救災。 立委丁學忠說,河川治理攸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才能事半功倍,防患未然。感謝縣府水利處同仁積極做好各項防颱措施,確保民眾家園免於風災威脅。 水利處長許宏博說,視察的舊虎尾溪媽埔橋下游清淤工程長度約二公里(含東勢、元長兩鄉河道),讓原本淤沙阻塞河道恢復原來行水斷面與功能,降低溢淹水風險。此外,縣內已備三七二台移動式抽水機、設置一三五處移動式抽水機平台,並完成分區調度預佈與測試運轉,同時與水利署保持密切合作,若遇超大豪雨事件將即刻動員支援。          

Read More

用「水」的智慧打造幸福校園 莊明廣校長榮獲全國「校長領導卓越獎」

  大華國小校長莊明廣(右一)致力於打造「上善若水」的教育信念,今年獲頒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也是高雄市唯一獲獎的校長。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鳥松區大華國小校長莊明廣,致力於打造「上善若水」的教育信念,成為守護孩子的園丁,在山頂、八卦與大華國小任內,他讓師生人數再次逆轉,也幫助不少學生找到天賦,勇敢走上體育與藝術道路;今年他獲頒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也是高雄市唯一獲獎的校長。 校長領導卓越獎是教育部肯定全國校長領導卓越成就,今年全國國小僅有十一位國小校長獲獎,莊明廣校長也是高雄唯一獲此殊榮的校長,訂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南投舉行頒獎禮。 莊明廣校長任教職三十八年,在大寮區山頂國小任內,用心灌溉孩子的夢想與自信,成功逆轉當時學生人數下滑的趨勢,讓在大校與小校之間的山頂國小班級數,由二十八班增加至三十三班,更激勵老師們重新回歸,也讓校園再次熱絡起來,共同為山頂孩子的未來努力。 在師生們的努力下,山頂國小並獲得一0二年教育部特色標竿學校、一0 二年Innoschool全國學校創新經營特色標竿獎、一0四年獲頒教育部閱讀磐石獎學校。 在八卦國小總量管制學校,莊明廣憑藉科技與數據的力量,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全面提昇學生的英語學習,讓老師以教會為主,而不是教完,提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程度。讓教師不只是完成教學任務,更真正教會每一個孩子,翻轉了學習的態度與成績。 在大華國小以親師生共做共創共榮為主,以建構圓滿教育生態系。大華近幾年來在一片少子化的浪潮中,每一年的新生,約有一個班級是從學區外過來就讀的,近年來的總班級數也增加了約三班。 莊明廣校長說,自己秉持「上善若水」的信念,讓每位教育人員能像水一樣,用包容與尊重教育之心,成為守護孩子的園丁;也讓師生在共好的氛圍中成長;此外,有如善水的信念,以「風光水土」的全心呵護,如水般普遍關照、包容差異、靈活彈性,除了成就他人,也圓滿自己,帶領學校走向卓越。

Read More

橄欖飄香迎中秋 竹縣寶山橄欖節教師節登場

  竹縣寶山橄欖節教師節登場,白天多項橄欖體驗,晚上則由紙風車劇團帶來中秋晚會。(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年一度的「橄欖流星現中秋」廿八日將在寶山國中登場,白天結合在地橄欖產業體驗、市集美食與DIY闖關遊戲,晚上則舉辦溫馨熱鬧的中秋晚會,邀請大小朋友最愛的「紙風車劇團」演出,搭配橄欖創意料理,讓民眾留下滿滿的美好回憶,也讓大家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美與生命力。 寶山鄉長邱振瑋表示,橄欖節以在地著名農特產橄欖為主角,打造專屬寶山的綠色慶典。寶山橄欖種植面積已超過四十五公頃,每年十至十二月為盛產期,年產量高達二十萬公斤,為地方重要經濟作物之一。透過農會、產銷班與公所攜手推廣,不僅擦亮了「寶山橄欖」的金字招牌,也促進更多青年返鄉投入農業與創業。 今年活動特別設計了橄欖闖關」、「橄欖搬運賽」、「絹印DIY」、「橄欖好市集」、「限量橄欖冰棒、烤肉免費吃」等互動體驗,並設有好玩氣墊區、菲力魔術表演、花式冠軍調酒秀、歌手演唱,以及立方體、扯鈴與魔環特技等節目,還有難得的「秋風茶花展示區」,讓親子共遊、青年打卡、長輩參與都能各得其樂。其中,「橄欖闖關」活動更結合了水土保持與農業防疫等實用小知識,讓民眾在趣味闖關的同時,也能獲得實用新知,寓教於樂。 夜晚的中秋晚會紙風車劇團帶來「巫頂環遊世界」壓軸演出,結合童趣與創意的精彩戲劇,讓大小朋友沉浸在藝術與月色之中。活動強調「關懷本土、尋回純真」,希望透過一整天豐富的內容,讓民眾深刻體驗寶山的自然、人文與產業價值。 邱振瑋表示,寶山正以新思維、新風貌推動鄉村多元轉型,透過節慶活動跨領域結合,更展現地方特色,為青年返鄉創造更多可能。

Read More

竹市府與大洋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簽署MOU 城市發展再向前

大洋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賴逸雅率團二十二日拜會新竹市政府,代理市長邱臣遠(左二)率市府團隊交流,產發處長嚴翊琦(左一)與賴逸雅總會長(右一)共同簽署MOU,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當選人熊強生(右二)現場見證。(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大洋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賴逸雅率團二十二日拜會新竹市政府,代理市長邱臣遠率市府團隊迎接並展開交流。會中,除由竹市環保局長江盛任進行竹市ESG媒合平台成果簡報,邀請商會夥伴合作共創永續環境,並由產發處長嚴翊琦與賴逸雅總會長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由邱臣遠與第三十二屆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當選人熊強生共同見證,積極協助竹市招商引資,建立竹市與大洋洲合作契機,象徵延伸海內外的連結。 邱臣遠表示,此次與大洋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簽署合作備忘錄,象徵竹市向外交流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整合產官學三大面向,進一步拓展商機,推動僑台商投資及人才技術引進竹市,為竹市注入更多的發展動能,提升多元發展競爭力。 賴逸雅總會長表示,大洋洲與竹市一樣是個年輕的城市,包含基督城、雪梨、奧克蘭、伯斯、墨爾本、布里斯本及南澳等七大區域商會,感謝此次有機會來到竹市進行文化商業領域的交流,也歡迎市府團隊明年到紐西蘭交流合作,深化彼此情誼。 市府指出,為強化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能量、提升在地產業競爭力,市府持續推動技術優化與服務創新政策。包含推動企業營運總部設於竹市、地方型SBIR計畫補助,以及工業區立體化容積獎勵等多項產業政策,亦於一一二年底設立「新創動能辦公室」,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加速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友善的新創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企業產值與就業機會,共創兼具競爭力與永續發展的科技城市。    

Read More

花蓮縣環境知識競賽20位菁英代表 進軍全國賽

花蓮縣環境知識競賽激烈角逐後,各組前五名將代表花蓮縣角逐全國總決賽。(花蓮縣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環保局表示,一一四年花蓮縣環境知識競賽於慈濟大學介仁校區圓滿完成,競賽分為學童組、青少年組、青年組及社會組共四個組別,經筆試與淘汰賽等關卡激烈角逐後,各組前五名選手將代表花蓮縣角逐全國總決賽。 環保局指出,今年度的花蓮縣環境知識競賽考題結合最新的環境議題與在地案例,兼顧專業深度與生活實用性,內容涵蓋淨零綠生活、資源循環、氣候變遷調適、生物多樣性等環境政策面向,讓不同年齡層參賽者能在從競賽中加深環境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進一步將所學轉化為日常行動。 環保局強調,此次不僅整合教育及環保專業資源,提升試題設計的專業性與多元性,更有效串聯校園與社區力量,讓競賽成為環境教育推廣的學習網絡。 未來將透過跨局處合作,形成政策與教育現場的雙向支持,使競賽題目更貼近學習脈絡,兼具政策推廣、知識普及與教育實踐的多重功能,讓競賽不再只是單一活動,而是進一步擴大花蓮縣政府在環境教育推廣上的深度與廣度。 環保局指出,本次競賽不僅是學習成果的舞台,更是一場跨世代的環境教育對話。透過不同年齡層的競賽與知識較量,完整展現環境教育「全齡學習」的精神,參賽選手從競賽中更新知識、深化環境素養,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將環保觀念扎根。 縣長徐榛蔚表示,環境教育的價值在於持續累積與擴散影響力,競賽只是起點,在挑戰知識的同時,能意識到自身對環境永續的責任及共同承諾,縣府將持續強化環境教育推廣,讓花蓮的下一代能在學習中茁壯,並以行動實踐永續理念,讓花蓮的環境行動更具韌性與溫度,也讓永續成為花蓮的日常。

Read More

宜大引領東部AI發展 攜手產學研共創合作新局

宜蘭大學校長陳威戎(右四)與各校及產學研代表於「AI東部產學大聯盟啟動儀式」合影,共同見證東部AI產業發展。(宜大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積極響應國家「AI島」願景,長期深耕人工智慧教育、研究與產學合作,並於「AI東部產學大聯盟啟動儀式」中展現宜大推動東部AI發展的具體成果與未來藍圖,攜手打造「東台灣智慧韌鏈二0三0」。 此次簽署的「AI東部產學研大聯盟」由宜蘭大學、東華大學、臺東大學三校聯合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工業策進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東區創新育成聯盟、泛太平洋國際創新育成協會及中華創業育成協會等單位共同推動。聯盟合作內容涵蓋AI技術研發應用、跨域合作、人才培育、特色產業創新、國際交流及新創育成,期望透過產官學研攜手合作,全面提升東部AI產業競爭力與永續發展。 宜蘭大學在聯盟中扮演東部AI核心樞紐的角色,近年已展現多項亮點成果:宜大為教育部「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首波邀請的東部唯一成員,率先設立跨領域人工智慧碩士學程,聚焦智慧農業、智慧無人機、AI結合綠建築及AI物聯網等四大方向,並開設跨校AI學分學程,協助學生跨校學習、接軌產業需求。 展望未來,宜蘭大學將透過「AI推動委員會」與「AI推動辦公室」的整合平台,深化跨校、跨域及產業合作,並以「四大AI永續願景」引領東部創新:永續森林碳匯環、科研檢飼養育環、智慧培育保護環。透過「東台灣智慧韌鏈2030」願景的引領,宜蘭大學將持續落實「在地深耕×全球鏈結」,不僅帶動區域AI發展,更將成為連結教育、產業與社會的重要推手,攜手邁向東部智慧永續新里程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