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楠西區歷史建物鹿陶洋江家宗祠及聚落建築鹿陶洋江家聚落在年初地震時,嚴重受損,中央同意撥款上億元修復。(文資處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年初地震,楠西區歷史建物鹿陶洋江家宗祠及聚落建築鹿陶洋江家聚落嚴重受損,經向文化部文資局即客委會申請復建,總經費一億五千萬元,全額中央補助,因時效問題,文化局向議會提請今年度先行墊付一千三百萬元,整體完成修復,預計至少至一一七年。
文資局的補助計畫分兩期,第一期一億五百七十八萬餘元,其中聚落建築(二十五戶)總經費八千餘元,將先補助四千餘萬元,歷史建築鹿陶洋江家宗祠經費兩千五百萬元,補助一半。
文資處所提計畫,江家聚落共四十二戶受災戶,受損主要是中軸門樓屋瓦嚴重滑動,導致整個屋面失去原風貌,公廳在0二0六地震時已有整修和補強,此次地震在屋面瓦作仍有損傷,武器室、貴賓室屋頂損壞,神明廳步口兩側有中度損壞,楹桁與壁體有脫離現象;居住屋部分,前後波屋面屋瓦向下滑動掉落,屋面中脊前後屋瓦擾動、破損,屋內可見天光,雨水將直接灌入,壁體外傾變形,與垂直連接之壁體產生裂隙與楹仔脫離,屋面因地震上下作用,導致支撐屋面的楹仔,產生明顯撓曲變形。
文資處說,修復除能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也能將部分鐵皮屋頂恢復給傳統瓦片,既有空間結構和建築風貌維護,並將閒置舍整合改造為招待所和學習、展示空間,環境美學和聚落意象,介入空間等,因採分年撥款方式,預計分成四年,最快完成修復將至一一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