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佐倉步道遊客摔傷 消防局籲登山備妥裝備

登山杖能有效增加身體支撐,分散關節壓力,在上下坡時協助穩定重心,對年長者或缺乏登山經驗的遊客更為重要。(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消防局二十二日表示,花蓮縣佐倉步道近日發生一起登山健行意外事件,一名遊客於行經濕滑路段時不慎摔倒受傷,所幸在民眾協助報案後,患者已順利送醫,並無生命危險。 消防局自強分隊救護人員小隊長陳冠佑表示,山區天候多變,步道經常因降雨而濕滑,民眾登山時務必提高警覺,並建議攜帶登山杖輔助行走,以降低意外風險。 陳冠佑表示,佐倉步道位於秀林鄉,因沿途林木蒼鬱、自然景觀優美,是廣受歡迎的健行路線,然而近期午後雷陣雨頻繁,導致部分石階及泥土路段濕滑難行,增加了民眾跌倒受傷的風險。 防局指出,這起意外發生在步道中段下坡處,傷者因未攜帶輔助工具,加上鞋底止滑效果不足,重心不穩而摔倒,造成四肢擦挫傷,幸好經即時救援後已無大礙。 消防局強調,登山健行屬於長時間體力活動,裝備準備是否充分,對安全影響甚鉅。其中,登山杖能有效增加身體支撐,分散關節壓力,並在上下坡時協助穩定重心,尤其對年長者或缺乏登山經驗的遊客更為重要。若能善用登山杖,不僅能降低跌倒風險,也能減緩膝蓋與腳踝的負擔。 消防局強調,除登山杖外,民眾亦可穿著具有止滑功能的鞋具,避免鞋底過於光滑並攜帶足夠飲水、輕便雨具及簡易急救用品,出發前注意天氣預報,遇有豪雨或颱風應立即取消行程,避免單獨入山,並事先告知親友行程。 消防局指出,山林環境雖然怡人,但潛藏的風險不可忽視,唯有事前充分準備、行程中保持警覺,並攜帶適當裝備,才能確保登山活動安全順利。希望民眾藉由此次事件提高警覺,共同建立「安全登山、快樂健行」的觀念。

Read More

「世界犀牛日」六福村小犀牛「花枝丸」滿月 萌樣首度曝光

「世界犀牛日,」六福村小犀牛「花枝丸」滿月,萌樣首度曝光,顯示六福村作為全台最大白犀牛繁育基地的成果與責任。(六福村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九月廿二日是「世界犀牛日」,六福村也首度曝光八月誕生的剛滿月的新成員小公犀牛「花枝丸」,替園區白犀牛家族再添新活力。 六福村表示,這頭小公犀牛的媽媽「阿花」是園區最具代表性的母犀牛之一,在保育團隊的細心照護下,阿花健康地陪伴「花枝丸」,也見證六福村持續推動白犀牛保育的努力。而剛滿月的「花枝丸」目前正值可愛的成長階段,主要是邊喝媽媽提供的奶水,邊把飼料當成玩具探索,「花枝丸」的到來,不僅為白犀牛家族注入新活力,也顯示六福村作為全台最大白犀牛繁育基地的成果與責任。 六福村指出,近年由於盜獵猖獗與棲地縮減,全球犀牛族群面臨嚴峻危機,二0一0年WWF南非支部因此發起「世界犀牛日」,希望喚起全球對犀牛保育的重視。根據國際犀牛基金會最新統計,二0二四年全球犀牛數量已較前一年減少一千二百九十隻,其中南方白犀牛的降幅達百分之十一點二,為所有亞種之最。六福旅遊集團長年投入瀕危動物保育與國際合作交流,園區白犀牛繁育數量居全台之冠,更在二0二一年,成功將園區出生的白犀牛「艾瑪」送往日本東武動物公園,成為跨國犀牛保育的指標案例,為全球犀牛血緣多樣性貢獻心力。 為了讓更多大小朋友認識犀牛,六福村特別打造「蘇丹犀望巴士」教育體驗,這項設施以非洲最後一頭北方白犀牛「蘇丹」為名,象徵犀牛物種瀕危的殘酷現實,遊客可搭乘造型特殊的觀察車,深入白犀牛生活棲地,在導覽員引領下,近距離觀察並學習保育知識。六福村期盼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將「認識犀牛、守護犀牛」的理念傳遞給下一代。  

Read More

羅東扶輪社捐贈3千萬獎助學金 資助宜蘭清寒學童安心就學

宜蘭縣府在大廳舉辦獎學金捐贈儀式。(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二十二日上午於縣民大廳舉辦「扶輪及子合作助學計畫-助學金捐贈儀式」。羅東扶輪社攜手大中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與福氣家族公益協會,共同捐贈新臺幣三千萬元,資助宜蘭縣十三所國中小及一家社區課輔班,計一佰三名清寒學生受惠,展現社會對教育的關懷與支持。 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縣府重視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致力推動教育資源普及。此次助學金能協助學童安心就學,減輕家庭負擔,也體現公私協力推動教育的成果。他強調,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基,更是孩子的基本權利,感謝各界善心挹注,共同營造優質學習環境。 羅東扶輪社社長黃宥臻指出,教育是孩子未來的希望,盼透過此計畫,讓學子不因經濟困境而放棄夢想。受贈學校也回應,這份資源大幅減輕家長壓力,對學生學習與成長幫助良多。 這場公益行動不僅提供物質支持,更傳遞社會溫情,成為學子前行的力量。縣府期望拋磚引玉,凝聚更多愛心資源,持續為孩子打造充滿希望的教育環境。

Read More

福容高雄店榮獲金級環保標章認證 餐廳率先通過綠食飯桌

福容大飯店高雄店再度榮獲「金級環保標章」肯定,展現多年來在節能減碳、綠色餐飲與環保行動上的成果。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福容大飯店高雄店再度榮獲「金級環保標章」肯定,展現多年來在節能減碳、綠色餐飲與環保行動上的成果;高雄店指出,該店長期推動環保政策,全館採用節能燈具、省水標章馬桶、高效率空調設備,並導入減塑措施、優先採購環保標章及FSC認證產品;餐飲端則積極響應環保政策,為高雄市第一家率先取得「綠食飯桌」認證的飯店餐廳,優先使用國產食材,向大眾推廣惜食理念,讓旅客在享受美食同時也能支持永續。 福容高雄店積極響應淨零綠生活之政策,在取得金級環保標章後,更率先通過「綠食飯桌」認證,成為高雄首家獲此殊榮的飯店餐廳,田園咖啡廳、福園中餐廳、宴會廳及尊榮景觀餐廳四大餐飲場域皆納入認證範圍。 高雄店從自助式早餐到大型宴會,全面落實綠色飲食原則,倡導低碳飲食、客製化餐點、優先使用國產食材,更推出「寶島水果餐」,以國產魚肉結合在地水果,呈現多層次味蕾體驗,「荔枝蛤蠣燉雞盅」以荔枝、蛤蠣搭配雞湯細火燉煮,果香滲入湯頭,口感特別清甜;「百香水果龍膽斑」酸甜滋味與滑嫩魚肉,果香交織層次豐富,展現台灣食材魅力。在尾牙春酒菜單中,亦推出全新菜色「雙蔘烏骨雞湯」、「胡椒豬肚雞湯」,每桌八千八百元起,是企業行號響應永續飲食風潮之最佳選擇。 另,福容高雄店攜手高鐵推行低碳旅遊,於官網訂房加購高鐵票,九月份出發可享高鐵票價六八折起優惠、十月份出發享七折起優惠,雙人台北─左營來回最高省一九二0元起;低碳輕旅行住房專案,雙人入住行政客房三三九九元起,專案搭贈每人兩小時DOSUN電輔車體驗,讓旅客在舒適住宿中,也能以低碳方式探索高雄,實踐友善環境的旅行方式。

Read More

彰化縣114年防災教育日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彰化縣114年防災教育日系列活動揭開序幕。(彰化縣政府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為深化全民防災意識、推動防災教育向下扎根,彰化縣政府二十二日於縣府一樓中庭舉辦「彰化縣一一四年防災教育日」記者會,宣告系列活動全面啟動。活動由防災劇場《翻開防災故事盒:地震來的那一刻》揭開序幕,內容生動有趣,寓教於樂,引起現場觀眾熱烈迴響。 縣長王惠美表示,近年縣府結合眾多團體組織,整合防災教育、融入數位科技,讓災民能一起學習、互動。今年活動包含災民夜宿體驗活動、防災小勇士、國小校園防災士、社區防震(災)宣導及防災公園規劃設置等,讓民眾學習遇到災害的應變能力。 另外,消防局今年首次導入「沉浸式災民夜宿體驗」,讓鄉親實際感受在缺水缺電下的避難挑戰,進一步培養應變能力。「防災小勇士」及「災民夜宿體驗」活動,將於和美與鹿港舉行,名額有限,歡迎鄉親踴躍參加。 王惠美也特別感謝許多民間與公益團體協助,包括慈濟基金會、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住宅地震保險基金、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以及各領域的防災志工。同時也要感謝家樂福、振宇五金、喜美超市等企業,贊助本次活動需要的防災物資,展現高度社會責任。 王惠美強調,無法預測災害何時發生,只能提前準備,唯有超前部署,才能在關鍵時刻冷靜應對,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防災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先自助,才能助人」,打造「韌性社會」是大家持續努力的目標。 防災小勇士與災民夜宿體驗活動將分別於十月八日及十月二十日上午十時起開放報名至額滿為止。錄(備)取名單將公布於活動官網。    

Read More

斗南「食光木旅」嘉年華登場 舊社慶重陽暨文化產業行銷

斗南小鎮舊社歡喜慶重陽暨文化產業行銷。(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府主辦、斗南形象商圈發展協會承辦「食光木旅‧綠活散策&木藝生活節」,結合木藝、舞蹈、美食元素及舞動青春舞蹈大賽、木藝美食市集、五感手作體驗,吸引民眾盡情享受歡愉嘉年華氛圍,提升遊客好感回訪率。另,舊社社區獲農生再生計畫補助,結合鎮農會融入地方特產食材推廣文化產業暨慶重陽表揚九十歲長者「呷百二」。 副縣長謝淑亞指出,斗南是個融合木藝傳承、農業底蘊與人文故事特色小鎮,商圈長期透過「木藝、舞蹈、美食」跨界結合,把斗南定位為「木藝小鎮、青春舞台、美食聚落」城市行銷,讓旅人透過參與玩樂留下對城鎮深刻記憶,甚至提升回訪率。十月十八日全國運將為雲林帶來大量人潮,縣府藉商圈接力活動,把人潮轉化為地方發展動能。斗南「食光木旅」是其中重要一站,展現雲林多元城市行銷策略,並為斗南品牌形象注入新活力。 商圈理事長羅紫軒說,嘉年華以「青春、美食、木藝、AI」為核心,希望透過文化、美食、運動與科技結合,讓更多人看見斗南的魅力,體驗小鎮的熱情與活力。「舞動青春舞蹈大賽」更號召全台舞林高手齊聚,包括街舞、爵士、現代舞及K-POP團隊輪番上陣;現場木藝美食市集與五感手作體驗區,遊客能欣賞木藝職人現場展演,親手打造專屬小物與作品,更透過香氛擴香、古早糖果製作等互動體驗,找回童年感動與木作溫度,期刺激消費、活絡商圈經濟。   斗南舊社社區慶重陽,文化產業行銷推廣。(記者陳正芬攝) 舊社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麗蘭說,第五年拿到農在計畫補助推廣地方文化產業的同時,也提前為九十歲以上長者慶重陽表揚,祝福長輩樂活呷百二,現場有在地農特產展售行銷推廣,更有農會家政班指導黑糖糕製作及利用在地特產紅蘿蔔、馬鈴薯、米製作粿點、炒米粉等美食,提供與會嘉賓與社區民眾共享斗南食材的好滋味。 斗南食光木旅舞力四射城市行銷,打造木藝小鎮新品牌,提升遊客好感及回訪率開創商圈經濟力。(記者陳正芬攝) 副縣長謝淑亞、立委劉建國、建設處長廖政彥、議員簡慈坊、張庭綺、顏忠義、蔡東富夫人洪惠玲、賴明源、斗南鎮長沈暉勛、民代及里長等人,到場與民眾互動、熱鬧滾滾。        

Read More

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熱血傳愛」捐血活動圓滿成功

台灣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於22日在廠區內中山堂盛大舉辦「熱血傳愛」捐血活動。(中油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溫暖的日子,台灣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於22日在廠區內中山堂盛大舉辦「熱血傳愛」捐血活動。本次活動不僅是中油公司年度公益計畫的重點項目,更是一場匯聚愛心、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的溫馨盛事。活動自上午九點開始,便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員工及周邊社區居民前來響應,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季存厚執行長及陳正喜副執行長更親臨現場打氣並挽起衣袖一同參與捐血活動,用行動為生命加油! 長期以來,台灣血庫的庫存量一直面臨季節性與突發性不足的挑戰。作為深耕於石化業領域的領導企業,中油公司深刻體認到,企業的價值不僅在於商業成就,更在於對社會的貢獻與回饋。因此,本次捐血活動的發起,旨在號召更多人關注捐血的重要性,並以實際行動為急需輸血的病患提供幫助。 活動現場特別規劃了舒適的等候區、專業的護理諮詢站,並提供多樣化的茶點,讓每一位捐血者都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捐血。志工們從引導、登記到關懷,每一個環節都展現了中油公司團隊的溫暖與效率。 季執行長現場表示:「捐血是一個簡單而又有意義的行為,它能夠直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病患。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喚起員工們的公益熱情,同時也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身邊的人,持續為台灣社會注入正能量。 」 此次捐血活動吸引了包括石油工會第一分會常務理事陳文崑、南部採購中心顏豪主任、多角化事業處經理吳順發等近百名同仁及眷屬共襄盛舉,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截至下午4時30分,本次共有90人成功捐血,累積捐出155袋(250cc)血液,總計38,750cc,為全台血液庫存補充了重要的資源。

Read More

台中市新高國小舉行防災演練 模擬強震檢驗應變能力

台中市在太平區新高國小,舉行防災示範觀摩演練。(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二十二日在太平區新高國小舉行防災示範觀摩演練,教育局副局長賴緣如視察新高國小的演練,檢驗各級學校對於災害應變的處理能力。 賴緣如說,演練主軸為「巨震求生、強韌整備」,透過模擬地震規模八點五,震源深度十公里,台中市太平區震度五弱的地震,多人受傷的救護情形,以及災時安置四小時於「安全等待救援避難區」應有作為,以達「防災重於救災」和「離災優於防災」理念。 教育局指出,觀摩演練活動主要以一分鐘完成「趴下、掩護、穩住」三要領,疏散時謹守「不推、不跑、不語」的紀律。  新高國小在黃校長坐鎮指揮,完成避難、疏散、清查人數以及大量傷患檢傷分類、救護等動作。因應安置需求妥善規劃避難措施,師生依照平時的訓練,臨「震」不亂。  

Read More

議會網球隊將出征 康議長授旗勉奪魁

康裕成議長親臨網球集訓球場授旗,並為代表隊議員及員工加油打氣。(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全國地方議會議長盃軟式網球錦標賽將於九月廿四日起兩天在南投舉行,高雄市議會今年再度組隊參賽,由議長康裕成擔任「精神總領隊」。康議長廿二日下午親臨集訓球場授旗,並為議員及員工代表隊加油打氣,期勉選手們「旗開得勝、冠軍留高雄!」。 代表隊由陳明澤議員擔任隊長,成員包括黃香菽、吳利成、張漢忠、蔡武宏、黃文志、王耀裕等議員,以及十三名員工同仁。康議長表示,今年特別安排至陽明網球中心移地訓練,提前適應硬地球場。參賽議員們更自掏腰包補助集訓飲品與點心,展現團隊精神與跨黨派情誼。 康裕成議長親臨網球集訓球場授旗,並為代表隊議員及員工加油打氣。(記者吳文欽攝) 她強調,風吹日曬、同心勤練,這份拚勁值得肯定;比賽不僅是競技,更是展現團隊合作的舞台。 康議長也感謝議員們帶頭推動運動風氣,近年更在她的支持下,議會持續改善網球場設施,鼓勵更多同仁參與。康議長呼籲市府加速推動全民運動環境,每區皆設置便利場館或國民運動中心,讓市民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共同面對高齡化挑戰。 授旗儀式後,康議長、隊長陳明澤帶領隊員高喊「議會隊得第一」!為高雄市議會代表隊注入滿滿士氣。

Read More

高市輔英科大推廣教育中心舉辦成果公益活動

輔英科大推廣教育中心舉辦「嬰幼兒按摩與瑜珈指導員暨副食品製作培訓班」成果公益活動。(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推廣教育中心辦理「嬰幼兒按摩與瑜珈指導員暨副食品製作培訓班」成果公益活動,結訓前邀請六組原住民族家庭(媽媽與寶寶)共襄盛舉。學員以專業所學帶領親子體驗嬰幼兒按摩與瑜珈,並融入母語歌謠,讓文化傳承在親密互動中自然延續,營造出充滿愛與希望的氛圍。 培訓班由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輔英科大承辦,屬於公益性質。一一四年度班別共有十六位學員全數結業,課程時數達八十一小時,內容涵蓋嬰幼兒按摩、瑜珈及副食品製作。此計畫自一一0年起已連續獲原民會補助五年,累計培育一百三十二位原民人才,並透過高雄區原住民族就業服務辦公室協助轉職與就業,為許多家庭創造新契機。 輔英推廣教育中心黃國銘主任表示,學校一向秉持「健康與人文並重」的教育使命,看到原民學員在課程中展現自信與成長,令人深受感動。他勉勵學員們把握學習機會,未來能在家庭、社區甚至產業中發揮專業所長,也期盼輔英能成為原住民族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為社會培養更多兼具專業與文化素養的人才。 推廣教育中心楊雅晴秘書兼組長指出,課程能順利推展來自團隊的積極投入與跨單位合作。從課程設計到實務操作,皆以原住民族需求為核心,讓學員不僅學到一技之長,更能透過公益活動回饋族群與社會,這正是教育最有價值的地方。 原住民族委員會高雄區原住民就業服務辦公室林慶華就業服務督導出席活動時,也對輔英的用心推動表達肯定,並鼓勵學員們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競爭力,創造自我與家庭更好的未來。 活動中不僅有專業示範與親子互動,還穿插原民族群特色歌謠。參與的媽媽們表示,這樣的安排讓孩子在運動與按摩中感到快樂安心,也更貼近自己的文化根源。一位學員分享心得說「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單純來學習技能,但在過程中發現,不僅增加了就業能力,也讓我能用族語歌謠陪伴孩子,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這對我來說是最珍貴的收穫。」 輔英科大未來將持續結合教育專業與在地需求,開設更多元的培訓課程,並在原民會支持下,持續推動「技能學習 × 文化傳承 × 社會回饋」,讓每一位原民學員都能在成長的旅程中獲得希望與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