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鉅亨買基金」攜手聯博及國泰投信以及基金教母蕭碧燕(右二),舉辦現金流投資說明會,分享如何從單純「領利息」進化到「養資產」的長線策略。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台股市續創新高,美國並宣布進入風險管理式降息,對追求現金流的投資人而言,該選擇何種基金,才能兼顧收息與資產成長?「鉅亨買基金」攜手聯博與國泰兩大投信,舉辦「贏戰變局、配息新思維」投資說明會,深入剖析全球股市展望,並揭示旗艦方案「鉅亨自由Pay」的設定心法。會中特別邀請基金教母蕭碧燕,憑藉30年投資經驗,分享如何從單純「領利息」進化到「養資產」的長線策略。
「基金教練」鉅亨買基金投資理財部協理陳顗全指出,領息族不應只關注「配息率」,而是「總報酬」。統計近20年各類資產表現,台股、美股與成熟股市總報酬明顯優於債券,顯示股票型基金長期績效更亮眼。然而市場上具配息級別的股票型基金數量有限,投資人若善用「鉅亨自由Pay」,即可運用累積級別基金,依需求設定自動提領金額與時間,打造穩定現金流,同時靈活掌控資金運用。
陳顗全表示,「鉅亨自由Pay」另一亮點是具備下檔風險控管機制,避免本金遭過度提領。此外,投資人取得的現金流屬於提領機制,而非基金本身配息,因此能避開配息衍生的課稅與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加上境內基金資本利得享有免稅優勢,更進一步提升效率。換言之,自由Pay讓投資人既能靈活支配資金,也拓展了基金選擇範圍;同時也提供試算工具,幫助投資人挑選最合適的標的。
聯博投信資深投資策略師蘇智蘋表示,第二季財報優於預期,使S&P 500在2025年的獲利預估上修,2026年成長動能亦可望延續,為股市奠定基礎。她指出,美股自1980年代以來逐漸領先其他市場,近年因科技股驅動差距更大。隨著AI前景備受期待,半導體與應用領域三年內將快速成長。雖有短期波動,但美國企業競爭力全球居首,仍是不可忽視的核心投資市場。
聯博投信資深投資策略師蘇智蘋(左)表示,美股雖有短期波動,但美國企業競爭力全球居首,仍是不可忽視的核心投資市場。(右為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
進一步觀察美股結構,蘇智蘋分析,目前指數組成偏向創新與成長產業,獲利已逐漸與經濟週期脫鉤,展現抗壓性。在降息循環但未伴隨衰退的情境下,美國成長股通常優於大盤,尤其第四季更具季節性優勢。她提醒,投資成長股需挑選具基本面的龍頭企業,才能支撐長期上漲潛力。對投資人而言,掌握大型成長股才是布局關鍵,能在不確定環境下持續發揮價值。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梁恩溢指出,全球股市這一波由AI驅動的漲勢,本質上與2000年網路泡沫截然不同。當年市場充斥缺乏基礎的投機公司,最終大量消失;而此次AI應用場景遍地開花,涵蓋語音智能、自動駕駛、影像生成、機器人等領域,帶來實質產值成長。預估到2030年,全球AI經濟規模將達4.9兆美元,六年不到成長三倍以上,推動股市結構性機會,投資人不容錯過。
梁恩溢強調,台灣是全球唯一能在AI產業鏈中,從上游晶片到下游組裝完整供應的國家。台灣AI龍頭廠商在全球市佔率持續領先,使台股企業今明兩年獲利有望呈雙位數成長。這波台股創高並非投機泡沫,而是以產業實力與基本面為支撐。對投資人而言,更應專注於台股長期投資價值,並把握AI與半導體的結構性機會。
基金教母蕭碧燕分享退休投資的三階段規劃。青年期建議採定期定額,並透過「基金養基金」將獲利再投入市場,累積資產池;進入壯年期,可逐步配置入息型基金,但仍須兼顧資本利得投資,以確保持續增值;退休期則依靠入息型基金支付日常生活,未使用的資本再持續投資,必要時贖回利得,達到穩健生活與資產延續的雙重目標。
蕭碧燕以30年投資經驗指出,投資並非追求最高報酬,而是找到最容易成功的方法。她強調,定期定額的關鍵在於「紀律」,就是「停利不停扣」。此外,投資人須挑選一檔能接受波動的基金,並設定合理的停利點,讓投資過程更具持續性。她強調,越簡單的方法越容易執行,長期下來更能確保成果,這也是她持續奉行定期定額的原因。
她提醒,退休金規劃不能僅依賴配息基金,還需結合資本利得型工具以擴大資產。投資人可運用「超底王」等逢低加碼機制,先以定期定額打好基礎,再於市場回檔時自動加碼,加速單位數累積。標的建議鎖定「熊短牛長」、持續創新高的一軍基金,如台股、美股與科技基金,並避免過度分散,才能有效累積並守護退休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