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消防特搜大隊與國軍特戰隊 合力挖出85歲黃姓阿嬤遺體

高雄消防特搜大隊與國軍特戰隊,在住宅神明廳下方,合力挖出85歲黃姓阿嬤遺體(記者鐘敏綺/ 翻攝)。 記者鐘敏綺/高雄報導 花蓮光復鄉洪災邁入第5天,高雄市消防特搜大隊於今(27)日接手光復鄉佛祖街85歲阿嬤失聯救援,於下午2時35分,與國軍特戰隊人員在阿嬤住宅神明廳下方,成功挖出85歲姓阿嬤遺體,並完成包覆,交由檢警處理。 高雄市消防局表示,特搜人員係根據85歲黃姓阿嬤家屬提供的資訊,研判阿嬤失聯地點可能位於住宅正門進入後的神明廳,但現場已遭泥沙灌入約兩米深,屋內無法進入,且該處位於溢流區,車輛難以進出,人力必須涉水渡河才能抵達,水深達腰部;因此高雄特搜隨即派遣15名人員,並與國軍特戰隊12人共同前進搶救。 搜救人員涉水抵達後,使用圓盤切割機、軍刀鋸及圓鍬進行初步挖掘;隨後重機具進入支援,配合開挖屋頂,於下午2時35分,終於在神明廳下方發現黃姓阿嬤遺體,經圓鍬與徒手挖掘順利移出,並完成包覆,交由檢警處理。

Read More

元智大學EMBA三十週年盛會 師生校友齊聚共譜榮耀新頁

EMBA同學祝福老師教師節快樂。(元智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EMBA(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於九月二十七日舉辦「三十E聚」系列慶祝活動,邀請歷屆師長、校友及產官學界代表齊聚,共同見證三十年的辦學成果與榮耀傳承。 自一九九五年創立以來,元智EMBA已培育超過二千八百位高階管理人才,校友遍及科技、金融、製造、政府與創新創業領域,並通過國際AACSB商管學院認證。多年來,更連續獲《Cheers》雜誌評選為「三千大企業經理人最想就讀的私校EMBA」首選,成為企業領袖進修首選。 執行長羅懷均指出,元智EMBA為全台首創招收在職生的EMBA,開創「學術 × 實務」雙軌教學模式,及「修課終生保固」制度,讓校友能持續回校精進。他強調,三十年來不僅是人才培育的歷程,更建構了一個終身學習與深度連結的社群。 EMBA舉辦激勵與領導研習活動。(元智大學提供) 根據EMBA校友會統計,逾一成創業發展自有事業,並有多位校友晉升上市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或政府要職。其中九十一級校友魯明哲為多屆立法委員曾為公民團體評為「六星級立委」;九十一級校友葉迺迪董事長創辦泓格科技(股)公司為幸福企業,二0二四年獲勞動部「壯世代就業菁采獎」;一0五級校友余耀星創辦董事長耀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獲第十八屆金炬獎;一0六級校友楊詠絮總經理與夫婿創辦信統電產股份有限公司曾榮獲國家品質獎、國家磐石獎等;一0七級校友林竑源董事長創倢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選第四十六屆創業楷模獎(二0二三年),都親自出席盛會,展現校友網絡的能量與影響力。 元智大學EMBA畢業典禮。(元智大學提供) 下午二點於校內六館有庠廳舉辦「三十E聚E起精彩」,由清韻民歌合唱團以經典曲目揭開序幕,並推出「三十週年特展」,回顧歷屆班級風采與校友成就,吸引約二百位校友參與。活動中特別安排「致敬師恩感謝相守」橋段,向陪伴EMBA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師長致謝。

Read More

育達高中餐旅群科新生舉行拜師大典

育達高中餐旅群科新生在拜師大典前,師生共同吟頌「教師頌及父母頌」。(圖:育達高中提供)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桃園育達高中餐旅群近三百位新生,二十六日於學校大禮堂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新生代表向至聖先師孔子像獻帛、獻爵、獻果,緊接著由新生代表向老師及主廚專業教師,奉上束脩六禮,並行三跪九叩大禮,以表達對師長的敬意。隨後,四位師長帶領學生一同敲擊象徵教化與啟發的木鐸,象徵知識與文化薪火相傳,永不斷絕。 學生代表向老師敬獻束脩六禮。(圖: 育達高中提供) 育達高中的拜師大典是由徐浩峰校長主持,與會的有國內餐旅界專業顧問、知名主廚及國中校長、主任等貴賓;徐浩峰校長表示,育達高中餐旅群已連續舉辦二十四年的拜師大典,這不僅是餐旅群科的傳統,更展現了同學尊師重道的學習精神,透過拜師大典,讓新生更堅定拜師學藝,心懷感恩之心。 新生代表之一的觀光科陳芷涵同學表示,國中就曾參加技藝教育課程,瞭解了性向,確立了自己對餐旅服務的興趣,高中志願選填就選擇就讀育達高中觀光科,並期許高中三年能勇敢挑戰、持續成長。 另一位新生代表是餐飲科李東諺同學,他在國中技藝競賽訓練中,從削馬鈴薯到煎早餐餅,經歷無數次嘗試與磨練,榮獲西餐組第四名。他表示,這段經歷讓他學會堅持與勇敢面對挑戰,希望未來三年能在育達高中老師的裁培下,榮耀自己和學校。

Read More

宜檢舉辦中秋家庭支持活動 茶香傳遞反毒力量

宜檢和更生家庭在茶園開心互動。(宜蘭地檢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協助藥癮者重建家庭支持力量,宜蘭地檢署二十七日在冬山鄉鵝山茶園舉辦「中秋茶香迎團圓‧親子同心齊反毒」活動。檢察長王以文表示,中秋象徵團聚與團圓,特別在節日前夕透過茶文化體驗與親情交流,期望讓藥癮者家庭在陪伴中獲得更多能量,共同迎向無毒新生活。 活動安排採茶、揉茶與品茶體驗,讓家人透過共同勞作凝聚情感。參與家庭親手摘取茶菁、體驗揉捻製程,並於茶園中一同品茶與享用茶燻蛋,最後帶回親手製作的茶葉。過程中親子、伴侶間的互動增進了彼此信任,也營造合作與支持氛圍,許多成員直言「透過一起完成一件事,更感受到彼此陪伴的重要」。 王以文指出,戒癮之路漫長而艱辛,家人的愛與支持是關鍵力量。本次以輕鬆互動方式,讓家庭成為藥癮者的後盾,進一步提升戒癮成效。現場並融入法治教育宣導,王檢察長進行反毒宣講與有獎徵答,提醒民眾藥物濫用對健康、家庭與社會的危害,並強調「拒絕毒品、守護家庭」。 活動現場洋溢笑聲與感動,不僅讓更生人與家人共享溫馨時光,更以實際行動展現柔性司法的關懷。

Read More

藝術點亮校慶 「中原藝世紀 璀璨七十年」特展

《藝印記愛》作品,象徵中原師生與校友對母校的深厚情感與凝聚力。(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慶祝七十週年校慶,中原大學將藝術搬進校園!藝術中心精心推出「中原藝世紀 璀璨七十年」特展,自即日起熱烈登場。展覽集結繪畫、插畫、剪紙、針繡、影像、藍曬圖與空間裝置等多元藝術表現,帶領觀眾重溫校史、體驗人文風貌,並展現中原大學承續傳統、勇於創新的藝術能量,為校慶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策展人謝文哲於《藍影漫步》前,帶領觀眾感受中原建築的故事與溫度。(中原大學提供) 藝術中心主任陳敏慧二十七日表示,此次校慶特展不僅回顧中原七十載里程碑,也同時見證藝術中心成立二十週年的重要時刻。展覽邀集校內師生與多位藝術家共同創作,透過跨界媒材展現校園的多元創意與活力。她強調,藝術具有凝聚情感的力量,希望藉由此展祝賀母校七十華誕,並展現中原持續追求卓越的決心。 「中原藝世紀 璀璨七十年」由設計學院陳歷渝教授與謝文哲助理教授攜手策展,透過「空間敘事」與「空間生產」的理念,打造「歷史的足跡」、「空間的再現」、「情感的凝聚」三大主題展區,帶領觀眾走入校史與藝術交織的時空,感受沉浸式體驗。 「歷史的足跡」展區透過老照片結合新科技,轉化為動態影像,帶領觀眾回顧中原大學七十年的重要時刻。展區地板以年表標示校史大事,兩側則展示校友創作的繪畫、剪紙與針繡作品,呈現校園藝術能量。現場更播放航拍影片,展望中原未來的發展藍圖,讓觀眾同時感受校園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空間的再現」則以早期校門意象作為入口,結合積木模型、藍曬圖與校園影像,重現校區發展的脈絡。校園榕樹群也化身為裝置藝術,與榕樹粉彩畫相互輝映,象徵自然景觀的美感與情感傳承。 陳歷渝教授表示,三大展區分別從歷史、空間與情感切入,完整展現中原大學七十年來的發展與精神。他期盼此展不僅能讓校內師生與校友回顧共同記憶,也讓社會大眾深刻感受中原的成長與未來願景。

Read More

昕澄診所總院長林耿億開出全台最高健檢中心

昕澄診所總院長林耿億開出全台最高健檢中心。(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昕澄診所總院長林耿億看好預防醫學的重要性和未來性,不但在台中開出全台最高的健檢中心,更與五星級飯店勤美洲際酒店及米其林推薦餐廳膳馨合作,期盼除了在位置最高之外也能提供最高的服務品質 昕澄健康管理中心座落在43樓,是「全台最高健檢中心」,行醫多年的總院長林耿億認為,真正的頂級健康管理絕非「一體適用」的套餐,而是對個體生命密碼的深度解讀,例如近年結合AI大數據才終於全面解碼的「全基因檢測」服務,台大陳崇裕醫師指出,「全基因檢測」與「預防醫學」相輔相成,可形成更有效的疾病預測、預防與個人化健康管理策略,讓預防醫學不再是亡羊補牢,而是極具前瞻性的策略佈局,量身訂製最適合的健檢方案與後續追蹤計畫,實踐真正的「精準醫學」 同時,為了將健康管理提升為身心休憩旅程,昕澄健康管理中心獨家與國際頂級酒店品牌「台中勤美洲際酒店」攜手合作,推出健康假期方案。並與連續多年榮獲《米其林指南》入選推薦的中部第一台菜品牌「膳馨餐飲集團」合作,由膳馨的頂尖廚藝團隊與昕澄的專業醫療顧問共同研發設計出一系列兼具營養科學與美味的專屬健康套餐。

Read More

第40屆生達盃兒童寫生比賽 頑皮世界熱鬧登場

第40屆生達盃兒童寫生比賽登場,小朋友用心作畫。(生達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第四十屆生達盃兒童寫生比賽,二十七日在學甲的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登場,吸引來自全國各地七百多位學童報名參加,小朋友以畫筆記錄動物、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並和家人悠閒度過連假時光。 財團法人范道南文教基金會成立於民國七十六年,由生達化學製藥創辦人范進財創立,長期推動公益,該基金會主辦的生達盃兒童寫生比賽,秉持「提倡美術風氣、鼓勵兒童自由創作」為宗旨,至今已連續舉辦四十屆,吸引眾多學童參與。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選在具有生態教育的頑皮世界舉辦,希望孩子能細心觀察動物,體會「尊重生命、熱愛自然」的精神,並將動物、大自然之美躍然於畫紙上。 來自全國各地有七百十七名兒童報名參加寫生比賽,有來自台北、屏東的家庭,帶著孩子來台南參賽,利用連假三天到台南踏青,家長陪著孩子畫畫,午後一起在園區中悠閒度過美好親子假期。 這項比賽分成國小高年級、中年級、低年級及幼兒組等四組,取前三名及佳作十五名,將頒發獎牌及獎金一千元至八千元不等,經評審後,預計三週內公布得獎名單,得獎作品將擇期公開展示。

Read More

《讀者》雜誌10月號發行了,新聞焦點:【AI提醒我們何為人類】

《讀者》雜誌10月號發行了,新聞焦點:【AI提醒我們何為人類】。 (《讀者》雜誌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讀者》雜誌10月號新聞焦點:【AI提醒我們何為人類】AI(人工智慧)是當前最火的話題,人類愈來愈恐懼未來AI將取代人類大部分的工作,但本文作者更擔心的是,人類的思維恐被AI所取代。所幸,AI也會提醒著我們「何為人類」,AI的解答:取代人類的從來不是AI,而是人類對自身存在價值的放棄,一語驚醒。 「思路決定出路」,作者以女健身教練的稀缺為例,說明人們在選擇未來時眼光要放遠,別讓現在的思維,制約了自己5年後的發展。作者稱,思考未來時,請記得:「思路決定出路,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 「中興之主的別樣人生」,文章述說東漢光武帝劉秀的一生,活得實在又傳奇。他沒有漢高祖的痞氣, 沒有漢武帝的霸氣,卻憑著一股子韌勁、一份難得的清醒,在亂世裡殺出一條血路,又在太平歲月裡守得一方安穩。後世想起他時,不只是想起「光武中興」四個字,還有那個蹲在田埂上看穀穗的少年,那個在昆陽城下冷靜揮劍的將軍,與那個給功臣封賞時笑得溫和的皇帝。 歡慶《讀者》在台發行15週年合訂本限量優惠,凡訂購2024、2023及2022年任兩套合訂本合購優惠價NT$1500 (預購從速 售完為止)。 行銷世界的《讀者》摘文來自海內外的知名作家和媒體,具兼容並蓄的多元題材和國際視野。每本80元,在大型書店和網路書店販售,慶祝在台發行15周年,訂閱一年12期960元加贈一期,函附20元回郵,免費試閱精選期刊一本,2024年合訂本全套12期900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2段27號3樓之5,電話(02)2754-0090。

Read More

〈彩繪人生〉張白伶追憶畫家董日福

董日福的油畫作品「培根藍寓」位於北歐。(張白伶提供) 已故台南知名畫家董日福,兩年多前,因為確診新冠驟然離世。大師1935年生於台南市,生前在逆境中向上成長與努力的歷程,從自學到師事郭柏川,再到年過半百跨出國門,以自助旅行方式完成「十年畫遊世界」夢想,一生創作無數精彩畫作。 作家、長期關心藝文工作的張白伶,與董日福及其家人有多年情誼,在董老師離世兩年多後,憶起其人其事,對其創作的歷程,積累大量的精彩素描、粉彩、油畫,及其充滿了生命力和意義的典範人生,充滿了懷念與敬意。 張白伶回憶,2023年1月農曆年間,她正與兒子駕車回鄉下老家途中,忽然接獲董師母來電告知,董日福老師幾天前因為確診新冠驟然離世,瞬間開懵了,有點無法置信…。   年輕時董老師與張白伶在其民族路的畫室拍攝。(攝影師陳炳勳/張白伶提供) 昔日談作畫過程 歷歷在目 因為,12月初她才和先生一起帶著點心去探望,當天許久未見的老師身形消瘦許多,然而講起話來卻依然中氣頗足、意態昂揚,說話間手勢也很多,大家還一起欣賞老師珍藏他的恩師、前輩大畫家郭柏川的裸女畫,眾人讚嘆之餘,也聽著老師如此這般的講述過往畫人體畫什麼的,可不像今時今日有人體模特兒可供現場描繪,他們總是辛苦的尋覓願意為之的風塵女子充當人體模特兒。 種種回憶,讓當時體況頹圮衰弱的老師臉上泛起光彩,她感覺到死亡也許正慢慢地靠近老師了。畢竟老師已經88歲了,當日暗自決定還要盡快再來陪陪老師,聽他白頭宮女似的話當年趣事。不料,老人家溘然長逝,師母說起已化作千風的老師,找了一個乾淨明亮五星級飯店般的塔位長眠,並且老師是很平靜安詳的迎接死亡的來臨。 她耳畔響起老師爽朗的笑語聲,彷若英國詩人史蒂文森《安魂曲》描述:仰望這片廣闊繽紛的星空,挖個墳墓讓我躺平,我在世的時候活得很如意,死的時候也很高興,我懷了個心願躺平。    期望畢生作品由基金會管理 創作一生的董日福老師的心願是什麼?那天下午,他告訴張白伶「我盼望我畢生的作品能夠得其所哉,被妥善保存安放,最好是能有一個基金會來處理。」 張白伶年輕時,因為幫報社做一系列畫家、攝影家專訪認識老師,許是緣分深重始然,老師並不因她年少而小看 ,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慢慢地也如家人般相處融洽極了。 「董老師在我的生命裡,扮演亦師亦友並如父親般的角色,遇到各種挫折,包括小兒女之間的情懷,他總能耐著性子溫暖的開解安慰我。」張白伶回憶,但凡她完成一件什麼事,或者寫了一篇好看的文章,董老師就會笑咪咪地豎起大拇指用台語讚許說「妳看吧,荏荏馬嘛有一步踢(台語俗諺),意思是,千萬不可以小看或輕視任何人的。」 董老師位於台南民族路上的畫室後方休息區,有一面大落地窗,正好可以俯瞰啟聰學校的大操場,視野遼闊藍天白雲在望,他曾經望著遠處的天空說著:「功名利祿算什麼!一個畫畫的人,唯有作品才能永垂不朽。」 她總想著,像董老師這樣被賦予高度精神力量、無窮創造力的人,即使獨處,也是過著思想豐富、多姿多采、充滿了生命力和意義的人生,在熱愛一生的繪畫世界裡,馳騁且自得其樂。 董老師遺留下來的精彩作品數量眾多,包括數百幅素描、粉彩和油畫。除了師承恩師大畫家郭柏川,董老師也深深受到所謂野獸派、後印象派畫家們的浸潤與薰陶,並且受到極大的影響;譬如梵谷畫中強烈的情感與明亮的顏色,便深刻觸動老師的內心,也影響到老師的作品風格和精神呈現。 可是,董老師非常強調,任何一個學畫的人必須好好的打磨素描的根基,畫室裡面擺滿了很多人體石膏像等等,供學生臨摹。繪畫生涯中,無論台灣風景寫生或自助畫遊世界等,靈感一來,先畫上多張筆觸線條俐落的素描,接著是信手拈來揮灑用色大膽鮮艷的粉彩,最後才是完成油畫作品。 董老師的硬脾氣在畫壇中是很有名的。想當年他可以毫無懸念的婉拒”賺錢之神”邱永漢長期定量的資料助收藏其畫的提案,因恐怕無法被全然尊重,作畫時也不想被約束。幾次畫展期間,若是來觀看畫作的人,跟老師的繪畫理念不甚相合或者對畫作的解讀詮釋感覺不對,老師索性不讓那個人買他的畫作了。 但是,董老師對青年學子倒是極好的。他總是笑著、滿臉忒有耐心一一解說自己的創作理念,儼然一副稱職畫展導覽員的模樣,此時完全可以看出老師常保赤子之心的真性情! 張白伶觀察,從某個角度而言,董老師為她開啟對西洋美術的全面視野,本來傾心於中國山水畫的縹緲意境,因為老師的教導與薰陶,一腳踩入西洋美術野獸派、後印象派甚至立體主義等等的純粹色彩色塊中,馬蒂斯也好,明亮而強烈的純粹色彩,還有梵谷的恣意豪放筆觸與高更的平面圖像,也愛上塞尚的睡蓮,原來每一張畫的構圖與色塊,統統都是有遠近結構性的。    培根藍寓 畫遊北歐畫中有話 每當張白伶望著董老師留給她畫遊北歐四國的油畫作品「培根藍寓」時,總會想起英國作家華特.佩特說的:所有的藝術都渴望達到音樂的境界,這當中也包含繪畫作品,聽,那畫在說話呢!畫裡有蔚藍的天空、表情豐富的筆觸、類似和對比的色彩,由平靜走向活躍的紫藍寓所及流動的帆船,果然是有光才有美!這就是一幅油畫該有的樣子,讓觀賞者感受到生命、生活的熱情與喜悅,然後情感可以在顏色中油然躍升,內在的感動也一併被喚起。 畫家董日福終究還是,從可能是悲劇的人生中,因為繪畫而開出幸福的花朵! (記者趙家麟)

Read More

〈彩繪人生〉洪永騰自創保養品 金像獎品質

「伊瑪」美容保養品牌負責人洪永騰除專注事業,更關心校務發展,擔任多校顧問職務。(記者林雪娟攝) 被挖角擔任總經理,因不想和家人分離,洪永騰竟每日高鐵來回,後決定開創自己的事業版圖,專走沙龍路線,深獲客戶和消費者肯定;除事業外,他更積極回饋社會,擔任多校家長會長和顧問職務,盡心盡力,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擁有自己一片天。 洪永騰從事美容行業長達40餘年,早年在保養品公司擔任業務主管,公司原先代理國外品牌,後自行生產。洪永騰說,當年產品一度不夠穩定,幾經努力深獲口碑,這條路雖艱辛,但卻是人生中值得記錄的一刻。後來公司改組,洪永騰覺得不如歸去決定退休,然好人才不會寂寞,隨即被挖角至台中擔任公司總經理,因孩子還小,加上太太開創幼教及補教業,他每天都高鐵來回,雖得早出晚歸,他卻甘之如飴。 幾經外界鼓勵,洪永騰心思創業,開創「伊瑪」品牌,鎖定熟悉的沙龍路線,堅持品質的他,從以往多達三、四百種品項中,選定三、四十項發展,以清潔、保濕、修護、滋養、防曬為主,並堅持品質,如精油獲得歐盟認證,而包裝也精益求精,運用設計和色彩學,產品甚至獲得台灣品質金像獎肯定。 走的是美容行業,對美的追求,卻有自己看法,在醫美當道之際,洪永騰認為「自然就是美」,透過保養品適度改善膚質,且應由內而外,因為有好體質才能有好膚質,而非不斷鼓舞客戶購買;消費市場瞬息萬變,洪永騰也計畫開拓網路通路,他並擔任崑山科大企管所校友會理事長職務,希望將良善的經營理念不斷傳承。 除事業發展,洪永騰更關心台灣的下一代,擔任學校家長會長和顧問期間,他不只關心和協助校內事務,認為學校應和社區結合,他甚至經常以步行方式,環走學子的生活圈,應關心校務卻不干涉,更獲邀擔任多校顧問職務。洪永騰說,希望能協助台灣的下一代成長茁壯,日後成為社會中堅份子。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