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部昨日表示,二十八日統計光復災區清出五千五百八十六公噸垃圾。(網友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洪災進入第七天 ,二十九日花蓮縣消防局與陸軍特戰部隊在東富村加里洞厚重泥流中發現一名罹難者,經比對身分是馬太鞍溪下游農場的蔡姓員工,目前累積一0七人受傷、十八人死亡,還有六人失聯。
由於現場泥流不斷淤積,使受害者幾乎完全被掩埋,搜救人員上午在加里洞發現一截裸露在泥漿中的手臂立即展開行動,使用圓鍬進行小心挖掘,並將一旁木頭支撐在泥流旁,防止二次坍塌。在消防特搜隊員緊密合作下,終於成功將罹難者完整救出,現場氣氛凝重。
前進指揮中心指揮官經濟部長賴建信表示,國軍統計受災戶約一千六百戶,經國軍連日挺進災區救災,已協助清理六0五戶。環境部也與縣府協力,兵分五路清運,環境部昨日表示,二十八日清出垃圾多達五千五百八十六公噸。
花蓮縣長徐榛蔚在前進指揮中心受訪表示,縣府正規劃財源,預計每戶災民發放五萬元慰助金,以協助災民添購所需物品,早日恢復日常生活。
內政部消防署副署長簡萬瑤指出,二十九日搜救重點為政旺砂石場,現場約還有八十坪待開挖搜救;另外,搜救隊沿馬太鞍溪、箭瑛大橋至出海口,持續搜尋失聯或受困民眾。
農業部林保署分署長黃群策表示,早上以無人機觀測,堰塞湖壩體及水流與前一天狀況大致相同,目前堰塞湖水高一千零二十一公尺,湖水面積約十三公頃,蓄水量六百一十公噸,顯示湖體漸漸穩定,惟壩體兩邊坡度仍不穩定,若集水區降雨,水流仍會留入湖區,因此仍維持紅色警戒。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林元鵬表示,目前已成功將馬太鞍溪原來溢流入市區的溪水導引到深水槽,成功將溪水改道,水利署人力也會持續投入救災行動。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洪宗楷表示,高壓水槍已到貨一千五百台,已經分配給國軍三百台、慈濟三百台、各村二十台,民眾若有需求也可至中央倉管借用。
仍失聯的六人分別為張姓婦人、砂石場黃姓業者、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高銘盛、武昌街林姓夫妻、自強路高姓居民。